" />
所屬欄目:農業工程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6-11-25 11:46 熱度:
楊樹是常見的樹種,分布廣泛,生命力強,對防風固沙、綠化生態環境有著重要作用,隨著楊樹種植的規模化發展,楊樹也逐漸成為成形的綠色產業,為許多養殖戶帶來經濟效益。
《桉樹科技》稿件主要來自林業科研機構、農林高等院校、林場、林業企業等多個部門。收稿范圍包括:(1)有關桉樹引種、育種、種苗繁殖、營林技術、病蟲害防治、木材加工與利用、人工林經營等;(2)除桉樹樹種外的林木種子、育苗造林、森林經營、森林植物、森林土壤、森林生態、森林昆蟲、林木遺傳育種、林木微生物、樹木生理生化、經濟林、林業經濟、園林花卉等;(3)與企事業單位相關的成果鑒定、專利介紹、產品與技術推介等。適于林業及相關學科的科技人員、院校師生、領導和管理人員、基層林業職工等閱讀。
楊樹是楊柳科楊屬植物落葉喬木的通稱,全屬有100多種,為高大喬木,是常見的速生樹種,主要分布在歐洲、亞洲、北美洲的溫帶、寒帶及地中海沿岸國家與中東地區。我國約50種,根據形態特征分為五大派系,即白楊派、黑楊派、青楊派、胡楊派、大葉楊派等。廣泛分布于我國北部、西部和西南地區,從新疆到東部沿海,北起黑龍江、內蒙古到長江流域都有分布。楊樹是用材林、防護林和四旁綠化、道路綠化、園林景觀的優選樹種,主要是其有高大雄偉、整齊標致、迅速成林的特點[1]。目前,我國實施的天然林保護工程,為速生豐產用材林的高速發展提供了極好的政策支持和市場機遇。因此,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使楊樹向規模化、產業化方向發展,并逐步將其發展成為農村經濟的特色支柱產業,對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改善生態環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地塊與苗木選擇
安徽省楊樹主要適宜在淮北、沿江地區推廣[2]。在沿江洲灘地栽植必須要考慮常年洪水位,低洼易積水地不適宜栽植。從安徽省適宜栽植楊樹土壤類型看,以潮濕土為佳,砂姜黑土次之,黏盤黃棕壤最差。造林采用大苗造林,選擇地徑在3.5 cm以上、樹高4 m以上的苗木為宜[3]。造林前苗木要泡水2~3 d,這是確保造林成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2栽植
淮北平原、江淮地區一定要挖大穴,規格為1 m×1 m×1 m;沿江洲灘地首先機耕40~50 cm,然后挖規格為80 cm×80 cm×80 cm的栽植穴。合理密植是楊樹速生豐產的重要措施,要根據樹種特性、立地條件、經營目的等因素確定造林密度,一般為330~840株/hm2。對楊樹幼林管理最有效、最經濟的撫育措施是林糧間種,其次是松土除草、間株定株、扶苗施肥、清溝排水、割灌修枝等技術措施。
3修枝
選擇以生產大徑級、高干、無死節的膠合板良材為經營目的,造林8年以內的楊樹(尤其是南方型楊樹品種——63、69、72、南林系列、皖林1號、中渦1號等)林帶和片林進行修枝。一般在冬季修枝,不易感染病蟲害,但容易在修枝口處萌發新枝;也可以在生長季節進行修枝,以萌芽前后為好,可以抑制修枝口萌發新枝。
造林第1~4年,要盡量保留更多的枝條以促進生長,但要及早修除雙主干或多主干中較劣的主干,只保留1個通直粗壯的主干;要逐年及時修除與主干競爭的過旺生長的“卡脖子”大枝和主干下部萌生的枝條。造林第5~8年,在保持樹冠高度大于樹高2/3(至少保留4輪枝條)的前提下,每年修除1輪枝條及其上部可能形成“卡脖子”的大枝和主干下部萌生的枝條;第5年冬季修除苗木先端在造林第1年時所生的輪生枝;第6年修除造林第1年所生主干上的輪生枝;第7年修除造林第2年所生主干上的輪生枝;如果枝下主干高度仍未達到8 m,則第8年修除造林第3年所生主干上的輪生枝。如果在上述年齡沒有達到相應的修枝強度,可分2年進行修枝以達到相應修枝強度。如果此前修枝留下過長的枝樁,則需要用鋸子將其修除。造林8年后,或者枝下主干高度達到8 m以后,盡量不再進行修枝。
傳統上采取搭梯子上樹,以刀、斧或鋸子進行修枝,需2人共同操作,存在不安全、效率低的問題,而且用刀斧修枝的修枝口不平滑、易劈裂,不利于修枝口的愈合。現在一般采用伸縮式高枝鋸,該鋸的鋸桿可伸高至4.5~5.5 m,修枝高度可達6~7 m,1個人在地面即可操作。以修枝鋸修枝,要求修枝鋸口要平滑、不劈裂、盡量與主干表面平齊;若枝條較粗,鋸口要離主干表面0.5~1.0 cm,以使鋸口在愈合過程中不形成死節。
4病蟲害防治
楊樹潰瘍病是楊樹的主要枝干病害,從苗木、幼樹到成年大樹均可被侵害,但以苗木或幼樹受害最為嚴重,造成枯梢或全株枯死[4]。安徽省生產上造成危害的主要有3種,即楊樹水泡型潰瘍病、楊樹大斑型潰瘍病、楊樹細菌型潰瘍病。在防治上,一是加強苗木栽培管理。起苗時避免傷根,造林時防止苗木大量失水。秋季(9月初)對翌年出圃的苗木用70%甲基托布津200倍液普遍噴霧1次,以減少苗木帶菌量。二是浸苗。早春苗木出圃后,立即在清水中浸泡24 h。盡量減少運輸和假植時間,栽后及時灌水,提高苗木生長勢。三是應用生根粉。為了促進苗木根系的發育,提高吸水能力,栽植樹前可用0.01%的ABT 3號生根粉蘸根。四是發病后防治。發病后用70%甲基托布津100~200倍液,或退菌特100~200倍液,或50%多菌靈200倍液噴灑或涂刷發病部位1~2遍即可。
桑天牛在我國南北各地均有發生,在安徽省1~2年1代。在防治上,一是人工捕殺。利用成蟲飛翔力不強及假死性特點,可大力進行人工捕捉。根據天牛咬刻槽產卵的習性,找到產卵槽,用硬物擊殺蟲卵。經常檢查樹干,發現有新鮮糞屑時,用小刀輕輕挑開皮層,即可將初孵幼蟲挑剔處死。及時剪除被害枝梢,并伐除枯死或風折樹木,更新衰老樹,使之無適宜的產卵場所。二是根據天牛成蟲具有趨光性,可設置黑光燈誘殺、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以及桑科植物誘殺。冬季樹干涂白也可以減輕桑天牛發生。三是注藥防治。使用敵敵畏原液50~300倍液與柴油按1∶20混合后注射新鮮排糞孔,或用棉花蘸藥塞入蟲孔深處,以殺死天牛幼蟲;或將毒簽有藥一端插入蟲道,折斷毒簽,用濕土封堵其他蛀孔[5]。楊扇舟蛾各地發生較普遍,安徽省1年發生5代。在防治上,一是用手捏葉苞將幼蟲壓死,或摘除有蟲葉苞燒毀。二是冬季或早春收集被害株下的落葉、雜草,積肥或燒毀。在樹皮縫、樹洞里和建筑物的縫隙處搜尋捕殺越冬蛹。三是幼蟲為害期可噴灑20%吡蟲啉800~1 000倍液,或噴灑1億孢子/mL以上的Bt。四是成蟲期在大面積林地可用敵敵畏插管煙劑熏殺,或燈光誘殺。
5參考文獻
[1] 梁爾江,何衛平,王東生,等.干旱地區楊樹人工林豐產技術研究[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7(6):62-63,112.
[2] 王慧.楊樹速生豐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0(5):192.
[3] 羅上柱.楊樹品種比較林調查研究[J].華北農學報,1982(2):34-36.
[4] 安徽營造林工作手冊[M].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8.
[5] 郭成,王君,高懷來,等.林木害蟲木蠹蛾、天牛的防治技術研究[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4(S2):228-229.
文章標題:楊樹栽培時需要注意的的細節問題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gongcheng/3411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