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工程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7-07-05 14:44 熱度:
涼山彝族自治州因其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具有發展生態農業的地域優勢,文章以洋蔥為例,在分析西昌市洋蔥種植概況的基礎上探討了促進洋蔥發展的策略。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雜志是指導性與學術性相結合的綜合性刊物,主要宣傳農業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農業計劃、農業發展規劃、農村區域開發、商品基地建設等方面的方針政策;介紹農業資源調查、農業區劃、農村產業結構布局調整,持續農業等方面的經驗、成果和國內外動態。
洋蔥屬百合科、蔥屬,享有“菜中皇后”的美譽,是我國藥食同源文化的典型體現。其性味微溫,甘辛,有健胃寬中、理氣進食、利尿、解毒、殺蟲、祛痰等功效,可用于輔助治療食欲不振、大便不暢、腸炎、痢疾、蟲積腹痛、赤白帶下等病癥。洋蔥中富含的前列腺素A具有明顯地降低血壓的作用;所含的甲磺丁脲類物質則具有一定的降低血糖的功效,能有效地抑制由高脂肪飲食引起的血脂升高,防止和治療動脈硬化癥;所含的肽物質可降低癌癥的發生率。洋蔥不僅有很好的藥用價值而且還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其營養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鈣、磷及各類維生素等,是被世界衛生組織所認可的一種集醫療、保健、營養于一體的天然綠色健康食品。
一、引言
涼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處,面積6.04萬平方公里,轄1市16縣,境內有彝、漢、藏、傈僳等14個少數民族,總人口478萬,其中彝族人口236萬,占49.4%,是我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州內地質地貌復雜多樣,平原、盆地、丘陵、深谷、高山相互交錯,海拔落差巨大:木里縣的恰朗多吉峰海拔高度為5958米,而海拔最低的雷波縣大巖洞金沙江谷底僅為305米,相對高差為5653米。所以,州內各地立體氣候特征明顯,年均氣溫14℃~17℃;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干濕季節分明,冬季半年日照充足,少雨而干暖,夏季云雨較多,且多夜雨晝晴,氣候涼爽,年均降雨量1000~1100mm;日照充沛,全州年均日照時數2000~2400h,無霜期達230~306d。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為發展生態農業、特色農業、立體農業奠定了基礎,具有在不同自然區域發展不同優勢農業產業的特點。
二、涼山彝族自治州洋蔥種植概況
涼山彝族自治州州府西昌市種植洋蔥歷史悠久,享有“中國洋蔥之鄉”的美譽,是2009年被農業部授予西昌市10萬畝綠色蔬菜食品原料基地的主要菜類,2010年被指定為供應上海世博會農產品,是名符其實的地方特色蔬菜。
西昌全市的36個鄉(鎮)中有近30個鄉(鎮)均種植洋蔥,其中安寧河流域的禮州、西寧、經久、興勝等十幾個鄉(鎮)種植最為集中,常年種植規模保持在4~5萬畝。2013年,西昌市洋蔥種植面積約5.68萬畝;洋蔥田間收購價格從3月18日以0.9元/斤開市以來,連續在0.85~1.0元/斤之間高位運行,尤其是到4月23日,紅皮洋蔥田間收購價已漲至1.05元/斤左右,黃皮洋蔥1.6元/斤左右,白皮洋蔥更是高達2.0元/斤左右,創下歷史新高。即便如此,洋蔥仍然供不應求,不能滿足天南海北(東至山東、南至廣東、西至新疆、北至吉林)云集于此的客商需求,呈現出“經紀人搶購忙、收購商忙排隊”的喜人情景,使西昌市2013年洋蔥總產值約56800萬元,達到歷史最高。品種以紅皮洋蔥為主,占總產量的98%,黃皮洋蔥和適宜加工兼食用的白皮洋蔥僅占總產量的2%。同時,為保障農民增產增收,西昌市政府和相關業務部門引導農民合理安排茬口和上市檔期,實現錯季上市,其中早熟品種1136畝,占20%;中熟品種5680畝,占50%;晚熟品種1704畝,占30%。
三、涼山彝族自治州洋蔥種植發展的策略
2013年,西昌市洋蔥種植取得了豐收,除了市場這個客觀因素外,還得益于西昌市加強內修的積極作用。
第一,西昌市加強政府領導、搞好服務;各相關職能部門、鄉鎮認清形勢,轉變觀念,根據市場規律適時指導農戶調整產業結構和種植面積,做到“熱不趕、冷不砍”,合理安排茬口和上市檔期。
第二,加大培育和扶持各類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充分調動農業生產者的積極性,群策群力,發揮組織的輻射和帶動作用,提高市場競爭力;發揮洋蔥專業協會、洋蔥運銷大戶、農村合作社的作用,使之與洋蔥種植戶同甘共苦,共同抵御潛在的市場風險,實現微利多銷;鼓勵各類經濟組織與群體加大收儲力度、加快收購進度,從而實現多贏局面。
第三,依托企業,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的模式延伸產業鏈。例如,通過市社協調,以紅源洋蔥合作社為平臺引進的四川錫成天然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對洋蔥進行深加工出口,現已經實現400噸洋蔥的銷售。同時,通過企業的現場考察認證,引進的歐芹和德國小香洋蔥品種由合作社進行品種改良試種,為下一步合作社通過定單組織生產、實現農業“以銷定產”、提高市場能力打下了基礎。
第四,著力品牌創建。我國農產品生產者整體素質不高,涼山彝族自治州更因地處少數民族地區,信息相對閉塞,洋蔥種植農戶的文化水平較低,農產品品牌意識不強。各級政府應通過各種途徑對洋蔥種植戶進行相關知識的培養教育,不斷提升“西昌洋蔥”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影響力。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蔬菜,借助網絡、各種平面媒體大力宣傳西昌洋蔥,提高西昌洋蔥知名度。積極推行“四分”銷售制度,即分級采摘、分級包裝、分級定價、分級出售,提高洋蔥品質,提高產品競爭力。
第五,狠抓銷售。建立洋蔥等特色農產品的營銷組織,組建專業營銷隊伍,以便開拓和鞏固省外洋蔥銷售市場、銷售網絡和信息網絡,隨時掌握各類市場的銷售動態,進而為洋蔥種植戶和相關組織、機構提供相關信息和市場預測,借以在穩定原有市場的基礎上擴大銷售規模,提高對外市場占有率。
第六,積極組織“農超對接”。打破傳統的農產品銷售經歷的“生產農戶—產地批發商—銷售地批發商—銷售地零售商—消費者”等一條或多條冗長的供應鏈,改變整個農產品價值鏈上游各方的利益分配體系和產業格局,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速率和成本,將流通費用讓利給洋蔥種植戶和消費者,實現種植戶、商家、消費者多贏的局面。同時,也促進了信息化建設,將市場需求信息傳遞給種植戶,避免了洋蔥種植戶生產的盲目性,從而起到保證農產品合理供應和穩定價格的作用,從而逐步建設可控的農產品產銷產業鏈。在洋蔥播種前就組織關于合作社“農超對接”的專門培訓,邀請家樂福、沃爾瑪等大型連鎖超市有關人員為合作社的高管理人員講解有關知識并指導合作社開展具體的對接工作。
第七,開辟綠色通道,確保洋蔥運輸暢通。涼山彝族自治州可借鑒山東省、江蘇省、廣東省、陜西省等省的有效經驗,采取強有力措施,建設好洋蔥等特色農產品的綠色通道。同時,州工商、稅務、交通、公安、農業、林業、畜牧業等各部門應協調配合,對洋蔥等特色農產品營銷中的各種稅費進行一次全面地清理,堅決取消不合理的收費,該免收的一些費用要免收,該收的費用應適度優惠,切實降低特色農產品的營銷成本。在特色農產品的運輸過程中,不能隨意地進行檢查罰款,更不能“吃、拿、卡、要”或任意處罰,保障洋蔥種植戶和營銷組織的合法權益。
文章標題:涼山彝族自治州生態農產品的發展策略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gongcheng/3606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