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工程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7-07-12 14:33 熱度:
我國不同地區由于地理環境不同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的水平也不相同,黑龍江是一個農業大省,但是在農村飲用水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主要論述了黑龍江省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為立足西北面向全國的有關水資源與水工程方面的綜合性學術類刊物。主要報導水資源與水工程領域的有關學術論文、專題述評、區域發展戰略與對策,以及水工程、水管理、水環境、水利經濟等方面的科技成就。
黑龍江省是一個農業大省,農村地域廣袤,人口眾多。近年,各級政府在保障農村飲水安全方面采取了諸多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目前農村飲水安全還面臨很多問題,主要可歸納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水質問題,另一方面是水量問題。筆者從保障農村飲水安全的角度,具體到對水源選擇、水質處理,供水形式、水源點保護等方面提出一些解決辦法,與同行探討。
1 黑龍江省農村大部分地處偏遠地區,飲用水水源主要來自于河流和地下水
影響水質的原因主要有:
(1)農村衛生條件相對落后,生活垃圾和農業垃圾隨地堆放,垃圾中常含有永久性污染物(如廢舊電池),對生態環境造成永久性污染。
(2)農村生活污水、家禽牲畜養殖廢水污染嚴重,人和牲畜的糞便處理不及時,造成有機物超標。這不僅影響村容村貌,而且影響水質。
(3)為了殺滅病蟲害,促進農作物生長,在生產過程中大量使用農藥和化肥,部分農藥是持續污染物,不僅污染環境(土壤,河流等),而且危及食品安全。
(4)水源地附近有污染企業,農村的小化工,小作坊的污染排放危害水體環境質量,例如,不法分子利用農村環境保護工作薄弱環節,非法生產回收塑料制品,輪胎煉油等。
(5)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和水化學成分的影響,高氟水和苦咸水分布范圍較廣。地下水含鐵、含錳和硬度過高,水中氟,砷等有害物質超標。
2 水量不足的原因
黑龍江省境內分布著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綏芬河四大水系和眾多的河流湖泊,由于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勻,水資源調節能力差,加上經濟發展和人口增加,致使人均占有水資源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季節性、地域性缺水矛盾日益突出。水土流失嚴重,嚴重破壞了水生態環境。目前,黑龍江省水資源存在開發利用率低,配置不合理等問題。同時,長期開采地下水,又造成地下水水位持續下降。地表水下滲形成漏斗效應,進一步污染地下水。以地表水為水源的飲水工程,多數從河道,水庫直接取水飲用;以地下水為水源的飲水工程,工程主要形式多為淺井、大口井等。從總體上說,工程數量多、規模小、設施簡陋、報廢率高,用水方便程度低,遇干旱季節保證率低。隨著水質污染加重、降雨減少,相當數量的飲水工程已失去了應有的功能。
3 采取的措施
3.1 加大飲用水水源保護力度
3.1.1 水源點保護是保障農村飲水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地方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應以保障飲用水水源安全為重點,進一步加大水源保護工作力度。依法嚴格實施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制度,合理確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飲水工程管護范圍,制定保護辦法。要禁止在飲用水水源地附近發展污染企業,放牧,嚴禁破壞涵養林和水源保護設施的行為。因地制宜地進行水源安全防護、生態修復和水源涵養等工程建設。水源保護必須與水質處理相結合,按照《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等相關法規的要求,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a.水源地周圍建立保護標志牌,種植水源保護林,派專人管理,保護區內不得種莊稼和堆放廢棄物,嚴禁傾倒垃圾和從事一切有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動。b.地下水源保護范圍應根據水文地質、開采方式、污染源分布等條件確定,單井保護半徑不小于50米。c.地表水源保護范圍為取水點上游1000米至下游100米,水域及兩岸各100米,并嚴格控制上游污染物排放量。
3.1.2 改善農村衛生條件,無害化處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農村的生活污水和養殖廢水,用作肥料。
3.1.3 逐步減少農藥的使用數量,采用物理驅蟲方法,提倡綠色種植,養殖理念。
3.2 建設集中飲水工程,提高自來水普及率
自來水是指原水(地表水或地下水)經過凈化、消毒處理、加壓,通過管網送到用水戶。具有安全、方便等優點,是為保障農村飲水安全而普遍采用的供水形式,應大力推廣。根據各村水源、用水需求、地形、人口分布等特點,因地制宜,通過技術經濟比較合理設計。既要立足于當前的實際,也要兼顧今后長遠發展的需要。距城鎮等現有供水管網較近的農村,可以利用已有自來水廠的富余供水能力或擴容改建已有水廠,延伸供水管網發展自來水。人口稠密,水源水量充沛,地形、管理、制水成本等條件適宜時,結合當地村鎮發展規劃,統籌考慮區域供水整體發展,合理確定供水范圍,興建適度規模的跨村鎮聯片集中供水工程。水源規模較小、居民點分散時,適宜以村為單位,建設供水工程。在制水成本較高的地區,特別是高氟、高砷、苦咸等難以找到良好水源的地區,采取特殊水處理措施,興建集中供水站分質供水。處理后的優質水用于飲用和做飯,洗滌、飼養牲畜以及其他生活用水可利用原有供水設施或其他水源。
3.3 加強水質凈化和檢驗監測,確保水質達標
進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應將水質處理作為重要內容,當水源水質不符合飲用水衛生標準時,采取必要的消毒凈化措施,保證水質達到飲用標準。地表水因與外界接觸,容易混入其他各種有害物質,包括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等,所以往往有色、嗅、味,水溫變化較大,有的渾濁度很高,一般采用的處理方法是混凝一沉淀一過濾一消毒。一些地下水含鹽量大、硬度偏高,有的含氟等有害物質,應視水質狀況,進行適當凈化處理。有的需采取特殊凈化措施,如高氟水采用活性氧化鋁吸附、電滲析或反滲透處理;苦咸水可采用電滲析或反滲透工藝處理;鐵、錳可采用接觸氧化或曝氣法除去等。在進行水質處理的同時,加強對供水水源、出廠水和管網末梢水的水質檢驗和監測工作。以規模較大的供水站為依托,分區域設立監測點,為小型供水站提供水質檢驗服務。對于分散供水工程,分區域定期進行水質監測。
3.4 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以村為單位,國家財政支出和固定資產投資重點向農村傾斜,加大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投入力度。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積極籌措資金,足額落實地方配套資金,并安排相應比例的資金用于農村飲水安全項目的技術審查、專題研究、技術推廣、人員培訓、檢查評估等項目管理工作,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同時引導和組織好受益群眾投工投勞并自籌部分資金。
總之,農村飲水安全是一項系統工程,只有政治、經濟、技術等措施共同作用,形成合力,才能使居民能夠及時、方便地獲得足量、清潔、負擔得起的生活飲用水,維護生命健康。
參考文獻
[1]中國農村飲水安全建設管理論文集.水利部農村飲水安全中心,2008,7.
[2]李麗,張震宇,楊金田.農村飲用水源水質現狀分析及保護政策建議[J].科學技術與工程,2007,(9).
[3]翟浩輝.農村供水安全與飲水工程管理[J].中國水利,2003.
文章標題:黑龍江省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gongcheng/3611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