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工程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7-09-13 14:06 熱度:
農業的發展歸根結底是機械化程度的發展,農業機械也是農業生產所必須的機械設備,本文分析我國的農業機械的發展方向,和發展對策建議。
《農業經濟與管理》始終堅持國家科技期刊辦刊方針,緊緊圍繞我國農業經濟與管理中心工作和發展前沿,及時跟蹤和報道農業經濟與管理理論、技術,為我國農業經濟與管理的發展提供信息,為世界各國農業經濟與管理工作者提供學術交流的園地,也為我國農業經濟與管理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可借鑒的資料,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受到了廣大讀者的好評和歡迎。
農業機械是指在農業生產處理過程中應用的各種機械。農業機械的使用,大大改變了傳統小農經濟,高效的生產效率使其成為農業發展的主力軍,在我國未來的農業發展中會越來越重要。根據日益增多的市場需求,我國的農業機械將朝著一個更全面的方向發展。
1 我國農業機械的發展過程
1.1 原始時期
原始社會的簡易農具標志著我國農業機械的起源,在《齊民要術》、《耒耜經》等古籍中有所記載。耒耜——一種早期的耕地工具,在我國新石器時代(約公元前5000—前3000)出現。發展到公元前13世紀,擁有了銅犁頭為主的牛耕。隨著古代農業的發展,公元前3世紀的春秋戰國時期,鐵、木制農具已經在農業的耕種、收獲、生產與加工的各個方面廣泛應用。一些原始社會農具的基本原理至今仍在部分農業機械中應用。
1.2 建國至今
1.2.1 建國1949—1980年,初始發展進程
在中央及地方政府農業機械化的政策與方針引導下,初步形成了從中央到地方的一套比較完整的農業機械保障服務體系,廣大農民群眾對于應用農用機械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積極投身農業機械的初始建設當中,使得我國的農業機械有了基礎性的進步。這其中包括第一拖拉機制造廠、天津拖拉機制造廠、鞍山紅旗拖拉機廠等一批早期的農業機械制造骨干企業。
1.2.2 1981—1995年,體制轉變進程
土地經營權的主體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變成了農民本人。由于國家在農業機械上的扶持力度和優惠慢慢降低,農業機械的發展步入暫時的“窘境”。1983年出臺了相關政策鼓勵農民個體購買、使用農業機械來改變這種情況。此后,農業機械的發展又步入正軌。根據當時農民購買、操作農業機械的能力有限以及農業機械應用小型化的特點,農業機械的生產模式有所側重,重點生產小型、應用廣泛的農業機械,因此這一類農業機械在該進程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1.2.3 1996—2003年,跟隨市場進程
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隨著城市化進程發展,農村出現“進城熱”的現象,大量勞動力開始向城市轉移,導致農村勞動力出現了季節性短缺。為改善此類情況,經過國家農業部等部委的決策,在1996年,開始對小麥進行規模化的跨區域機械收割。市場引導下,中國特色的農業機械道路形成了。
1.2.4 2004年以來,法治引導進程
這一進程從2004年頒布的《農業機械化促進法》開始,這一里程碑式的進步,在促進和保障農業機械化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一系列的法治保障,根本上促進了農業機械的發展,加快了農業現代化進程,對社會主義建設的進程產生了深遠影響。
2 我國的農業機械的發展方向
我國迅速發展的農業機械在過去的時期內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隨著農村土地流轉、規;洜I、機械化操作的趨勢的增強,農業機械的發展方向也會發生改變。結合市場需求,我國的農業機械向著高效智能、節約環保、舒適便捷和個性、專用性方向發展,是必然的選擇。
2.1 向節能環保發展
一直以來,我國的農業機械采用的是一種高投入的粗放型生產方式,依賴傳統的設計方法,以高能源、資源消耗來得到較低的生產效益,同時對環境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壞。未來的農業機械通過增加環保節能設計,向低能耗、環保型方向發展,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使用成本,實現農業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2.2 向智能高效發展
農用機械的發展技術將呈現以下特點:馬力系統將向無級變速轉變,實現更平穩的駕駛;GPS定位技術在農業機械的應用,將使農業實現導航作業、精準定位;“互聯網+現代農機”模式,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平臺,以信息化技術引導智能化農業機械技術和裝備的創新。
2.3 向舒適便捷發展
在農用機械的操作中,勞動強度比較大,駕駛員相對比較累。隨著農業機械的發展,農民在注重其生產效率的同時,也逐漸增加了對其舒適度的關注。在這方面,我國已有初步探索。中國一拖的大輪拖在保證作業效率的同時,增加了先進的換擋系統和人性化設計,在2013國際農業機械博覽會上帶給參觀者舒適的駕駛體驗,曾獲得“優秀新產品獎”。
2.4 向個性、專用性發展
當前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的農業機械產品,但大都結構相似,功能單一。現在農業機械的“多拉快跑”已不再是農民選擇的唯一標準,農業機械的個性、專用性也同樣重要。比如蔬菜、禽類等不同農產品的生產運輸,山地、高原等不同地理區域的農業作業,所需要的農業機械也不同。未來的農業機械必須綜合用戶的使用范圍、使用習慣及地域等方面進行設計研發。
文章標題: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與建議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gongcheng/3652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