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工程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7-11-27 09:52 熱度:
林學基礎理論是林業發展的理論基礎,提高林學理論水平可以更加合理高效的利用林業資源,本文主要探討林學基礎理論對提高木材檢驗工作的作用。
《粵東林業科技》林業雜志發表,主要刊載林木良種引種馴化、育苗造林技術、經濟林栽培管理、城市園林綠化、森林保護及病蟲害防治與綜合利用等方面的專題研究、調查報告、生產經驗總結,以及新成果、新技術的推廣應用、試驗簡報等。
木材檢驗直接影響森工企業在有限資源條件下的經濟效益,所以必須加強和提高木材檢驗水平。根據多年在林區基層工作的經驗,總結出了林學基礎理論與木材檢驗工作相結合的途徑,希望能夠為廣大的木材檢驗工作者作一個參考。
提高木材檢驗水平是在當前我國森林資源貧乏的現實條件下使有限的木材資源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目前有部分木材檢驗人員仍沿襲著過去的觀念,認為木材檢驗人員只是單純的查數和記賬的點數工,如何最大化利用森林資源沒有太大關系。這顯然不適應當前的森工企業發展的現狀。針對這樣的問題總結出一套充分結合林學基礎理論來迅速提高木材檢驗水平的初步設想,是可以實施的。
通過對與木材檢驗工作緊密聯系的林學基礎理論主要有測樹學造材理論、測樹學樹干解析理論、森林計測學計測方法、森林經理學木材標準理論以及林分生長模型理論這幾大方面進行分析。就可以提高基層木材檢驗人員的林學基礎理論水平,進而通過林學基礎理論在木材檢驗中的應用來提高自身的木材檢驗水平。木材檢驗工作貫穿于木材生產經營從原條的合理量材設計開始,一直到木材產品的最后售出的全過程。木材產值、產量、質量、品種以及出材率等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幾乎都需要木材檢驗技術的支撐。由此可見,提高木材檢驗水平是相當重要的。
1.充分掌握測樹學造材理論基礎,提高合理造材水平
測樹學造材理論是測樹學的重要內容,主要講授如何合理造材來獲取最大的收益。只有足夠的測樹學造材理論支撐,才能夠充分發揮木材檢驗人員的業務水平,才能夠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森林資源。例如:原條量材設計是木材生產過程中,繼打枝后的第一道工序,把每根原條設計成若于段原木產品,而設計質量的高低決定了每段原木的質量與價值。合理的量材設計能消除或降低缺陷的降等程度。如果量材設計不合理,就會造成木材產品在質量和產值上的差異。具體表現在壞材帶好材,長材短造,優材劣造,致使原木質量下降,浪費森林資源。又例如合理造材中的“三先三后”即優先設計先造特級原木,后造加工用原木;先造長材,后造短材;先造優質材,后造劣質材。“三要三杜絕”,即要量材造材,杜絕粗制濫造;要量尺標準準確,杜絕超長短尺;要材盡其用,杜絕浪費木材。還要摸索和總結本地區原條病腐規律。內外腐和缺陷的掌握和區分,要總結出一套本地不同樹種不同情況的病腐規律,使原條造材日趨合理。
2.充分掌握測樹學樹干解析理論基礎,提高合理規劃水平
樹干解析是整個林學科研的必要手段,同時也是本材檢驗人員必須要掌握的林學理論之一。如何充分合理利用有限的森林資源實現最大的經濟價值,是擺在我們榆驗人員面前的一大課題,這就需要我們在如何提高原條出材率上做文章。我們可以通過對各林場所的木材按林層、樹種和胸徑進行抽樣調查,對伐倒后原條的具體情況進行樹干解析,根據具體的林分材種結構規律,充分考慮木材的使用價值和經濟價值。堅持優先設計選造較珍貴材種,即出口材、特級材、特選材;優先設計選造較珍貴樹種,即水曲柳、紅松、榆木;優先選造優質材種,即膠合板材、加工用材的原則。實施對原條優良部分優材優用,對梢頭木、枝丫和劈裂部分,凡有價值、符合木材標準要求的都要造材利用。在保證提高造材出材率的前提下,考慮市場暢銷且售價高的樹材種,使兩者之間有效地結合起來,將有限的森林資源充分利用,做到材盡其用。
3.充分掌握森林計測學、測樹學中樹木計測理論,最大化減少木材檢驗誤差
在傳統的粗放型檢尺工作中,我們往往并不注重計測方法、計測誤差等理論。但如果想要提高木材檢驗水平,就必須充分學習森林計測學和測樹學中的樹木計測理論,把住伐區木材檢驗關。在伐區木材檢驗中,必須嚴格執行國家木材標準,要特別注意原木不規則斷面的徑級以及彎曲、內腐、外腐等常見問題的判斷與檢查,做好歸楞描號工作,達不到標準的木材一律不準下山。對歸楞裝車木材檢尺要嚴格控制,裝車時檢驗員要裝一根檢一根。要充分借鑒伐倒木測定中的各種誤差處理方式,對誤差的處理要科學合理。如果沒有森林計測學作為基礎的話,就無從談起誤差的處理了,因此,作為新時期的木材檢驗人員,學握足夠的森林計測學理論是基本的要求。
4.充分掌握森林經理學中木材標準理論,為降耗節省資源做貢獻
森林經理學中的木材標準是重要的林學基礎知識,同時也是國家的標準化法計量法重要的依據,木材檢驗貫徹標準化法、計量法,認真學習木材標準,是加強林政資源管理、執行限額采伐的強有力措施和必要的手段。作為木材檢驗人員,一定要熟悉木材檢驗標準的各項細則,遵循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性標準和有關法規文件,練就過硬的檢驗技能和綜合能力,保證木材檢驗工作順利進行,實現低消耗、高質量、高產出的目標,為國家節約寶貴的森林資源,為森工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5.利用林分生長模型理論中的節子剖析技術來深入了解節子
林分生長模型理論是林學理論當中理論性比較強的內容,其中,關于節子生長的部分和木材檢驗工作聯系非常緊密,因此林分生長模型理論也是一名合格木材檢驗人員所必須掌握的林學基礎理論。節子是最重要的木材缺陷之一,也是現代術材檢驗技術中的重中之重。節子破壞木材構造的均勻性和完整性,不僅影響木材表面的美觀和加工性質,更重要的是降低木材的某些強度,不利于木材的有效利用。特別是承重結構所用木材的分等,與節子尺寸的大小和數量有密切關系。節子影響利用的程度,主要是根據節子的材質分布位置、尺寸大小、密集程度和術材的用途等而定。傳統意義上的木材檢驗技術,一般是被動地去檢驗節子,很少研究節子的生長規律。現代木材檢驗技術對木材檢驗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利用林分生長模型中的節子剖析技術來建立節子生長的預估方法,通過對某林區的5塊針葉樹標準地1O株解析木的節子剖析數據的統計分析建立了初步的節子直徑分布散點,嘗試了預估樹木節子最大直徑的方法,經過初步的檢驗,效果良好。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實驗木的平均直徑(縱軸)的垂直分布趨勢是從伐根到人約樹高的55%處逐漸增加,然后再向上逐漸減少,但趨勢趨于平緩。樹木下部的節子較小,最大的節子分布在樹木的中間部位。樹干上部基本沒有節子。這個規律為有些地區針葉樹種的木材檢驗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參考作用。因為具體的樹種有各自的生長規律,本文僅僅提供了一種利用林分生長模型的理論方法的思路,也僅僅對有些地區所調查的較小區域有效,但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必將成為廣大林區木材檢驗以至于林分生長預測等方面作出新的突破。
總之,通過木材檢驗人員的自身努力,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和業務水平,可以使有限的木材能擁有最大的經濟價值,同時也給森工企業帶來最大的經濟效益,為國民經濟的發展貢獻我們應盡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宮鳳林.淺析木材檢驗對禾材生產工作的重要意義[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21.
[2]朱建偉,譚民.木材檢驗工作在實施“天保”工程中的重要性[J].內蒙古林業,2002,8.
[3]趙宗輝,齊忠民.對如何強化木材檢驗管理的幾點建議[J].林區教學,2006,5.
[4]悸強,王曉莉.強化木材檢驗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J].林業機械與木工設備,2004,32.
[5]李悅迎,齊忠誠.關于木材檢驗管理的探討[J].森林工程,1999,15.
文章標題:林學基礎理論對提高木材檢驗工作的作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gongcheng/3714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