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工程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8-04-17 15:45 熱度:
對于在農業灌溉中的問題以及農業工程管理發展來說都是農業新發展改革的主要方面,以下這些內容就是有關農業灌溉中的介紹。
摘要:威海市農業灌溉目前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要提高農業灌溉用水系數,保障農業增產增收,確保糧食安全,以及在進行農業高效改造的同時保證工程長期高效發揮效益,還必須在新的條件下,結合威海市的實際情況,積極探索農業灌溉的新模式,為保證農業灌溉、糧食高產穩產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
關鍵詞:農業灌溉,農業工程科技,農業工程論文
1高效節水灌溉面積大幅減少
威海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先后修建了羊亭、張村、嶗山、斥山等一大批國家級高效節水示范工程,到2010年統計高效節水面積為8.27萬hm2。然而,近期普查威海市現存的高效節水面積僅為3.45萬hm2,減少了近1/2。通過調查發現,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工業園區的建立(如羊亭工業園區的建立),工程管理機制的缺乏,工程年久失修,水源發生變化,不具備灌溉條件等原因,導致了高效節水灌溉面積大幅減少。其中:工程老化減少面積近5020hm2;工程報廢減少面積1.97萬hm2;5年以上未灌溉的面積有1.74萬hm2;工程占地及其他原因有6113.33hm2。
推薦期刊:農業工程技術.農業產業化.欄目設置主要欄目:政策規劃、行業綜述、專家論壇、加工技術、加工機械、科技動態、農產品資源、農產品安全。
2管理體制不健全,難以保證工程長效運轉
以前的農田水利設施都是集中建設、集體管理,重建設、輕管理,建管脫節現象嚴重,管理體制不健全,導致灌區配套設施老化、破壞,高效節水面積大幅度縮水。水利工程只運行不維修,或者只是簡單維修,致使其老化損壞嚴重,效益衰減。目前高效、協調的水資源統一管理體制尚未健全,部門利益、地區利益、群眾利益對于水資源統一管理體制的建立制約較大。農田水利工程在管理上存在工程產權不明、維修經費難以落實、管理人員能力薄弱、部門職責不明和管理職能不到位等問題。基層管理機構不完善,管理服務人員素質不高,文化層次和專業技術水平較低,管理和服務職能不到位。
3發展對策
3.1建立新型節水機制,推進灌區節水改造
根據現階段威海市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積極爭取資金,以搞好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以及末級渠系改造工程為重點,把解決水資源短缺放在全局戰略性位置,統一規劃,綜合開發,兼顧生態環境建設,構筑起以大中型灌區為主、各種小型灌區為輔的水資源開發體系,積極推行節約用水,合理開發地下水,加大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及環境整治力度,以實現全市農業水利與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
建立新型的農業節水機制,努力搞好灌區節水改造工程的運行管理。尤其是灌區末級渠系作為農業水利設施發揮重要效益的關鍵環節,是灌區的終端網絡,如果被堵塞或者被破壞,一方面導致農田無水可灌,另一方面也是對國家投入巨額資金進行項目改造的一種浪費。如文登市完成對米山、南圈、姚家莊3座水庫灌區配套與改造1846.7hm2。通過灌區的配套改造和節水改造工程的實施,達到了節約灌溉用水,增加、改善和恢復灌溉面積的效果,確保了農業生產用水和增產增收。
3.2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實施高效節水工程戰略
目前,威海市的高效節水灌溉面積為3.45萬hm2,其中低壓管灌節水面積3.36萬hm2,微灌節水面積586.67hm2,噴灌節水面積261.33hm2。通過對末級渠道和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一是改善灌溉條件,疏通了渠道,灌溉用水的問題得到了較好地解決;二是提高用水效率,項目區內輸水速度、灌水效率、灌溉保證率明顯提高;三是提高農民的節水意識,渠系硬化,協會合作,縮短了灌溉時間,不僅改變了以前小型灌區上游農田用水無節制、下游農田無水可灌的情況,而且有效提高了灌溉水利用率。
如2011年度小農水重點縣項目完成后,文登市項目區年增產值977.2萬元,年節地31.33hm2,省工5.66萬個,年節能28.3萬kW?h;乳山市項目區新增供水能力450萬m3,恢復和新增灌溉面積1866.67hm2,改善灌溉面積666.67hm2,年新增節水能力286萬m3、糧食生產能力750萬kg、經濟作物產值500萬元;榮成市項目區年新增供水能力586萬m3,恢復和新增灌溉面積2824hm2,改善灌溉面積180hm2,年新增經濟作物產值254萬元、節水能力309萬m3。
3.3興修小型攔蓄工程,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威海市地處膠東半島,市內丘陵密布,河網縱橫,市內沒有大江大河,但中小河流密布,僅50km2以上河流就有34條,塘壩3393座,這些都蘊含著豐富的水資源,而且時空分布較廣,有利于水資源的梯級開發和合理利用。因此,應通過合理地修建小泵站,增加灌溉面積,提高中低產田的效益。同時,加快小塘壩的除險加固速度,適時進行灌溉配套,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
3.4推行土地集約化經營,創建新型節水灌溉模式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速和勞動力結構的變化,土地集約化符合我國當代農業發展的方向,特別是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政策資金向專業大戶傾斜,對專業大戶等進行政策資金的補貼,更為土地集約化的進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了更好地保證糧食安全,解放更多的勞動力,使機械化、專業化進入農業生產領域,應該出臺相關的政策,扶持專業大戶,大力推行土地集約化經營。通過土地集約化經營,農民對于實施節水灌溉的意愿將會增加,新型的機械化節水型灌溉方式將得以推廣,水利設施的維護及管理也會自覺得到重視,經過這種需求與建設的互動,不僅解決了農業節水灌溉方式推廣中存在的問題,也解決了只建不管、維修困難的現狀。既延長了工程的使用壽命,提高了灌溉水利用系數,也確保了農業的增產增收。
文章標題:農業灌溉新管理要點對策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gongcheng/3835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