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工程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22-02-25 09:40 熱度:
林業資源的合理利用可以為當地居民政府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而且在環境保護、生態治理等方面也有極為重要的作用。林業的發展對于生態與社會來說是一種雙贏的結果,積極響應綠水青山的主題號召,投入到林木建設中去。目前,我國林業依舊存在著很多問題亟需解決,為我國林業的發展提出合理有效建議。
1關于我國林業發展的現狀研究
林業是我國新農村建設主要內容之一,肩負著促進農村經濟實力提升與生態環境改善的雙重職責,具備沉重的歷史分量。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能力取得飛速發展,同時也迎來了生態環境的改善。不再是以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促進經濟實力增長的發展模式,而是雙向發展、經濟與環境并駕齊驅。目前,我國林業發展的現狀到底如何,歸納出我國林業發展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5個方面:
1.1農村生態環境問題依舊突出
生態脆弱地區占據較大比重,各種生態環境災害頻發。發生在農村地區的災害主要有:泥石流、滑坡、塌方、石漠化、水土流失等,不同種類的自然災害往往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環境問題。泥石流造成的地區植被損害、塌方造成的地表凹凸不平、石漠化與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壤貧瘠。地區表面的植被是林業賴以生存的根基,沒有了矮小植被的保護,高大林木的根部極易被動植物損傷,造成下部供水不足,上部營養元素輸送緩慢。其次,土壤不可避免的沙化問題也相當突出,東部山區柞蠶廠區的產業替代未有明顯進展,沙化問題一直困擾當地政府。未能被很好解決的生態問題可能會在以后演變成阻攔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困境,對于環境問題要盡快研究出治理辦法。
1.2林業產業的發展需要全新的體制機制
現有傳統已經不能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需要,社會需求的巨大增加導致原本的產業鏈難以供應城市需求,全新產業鏈的建立是形勢逼迫。我國現在的林業資源開發依舊是以原始的木質加工為主要的林木產業發展模式,缺乏對木制品深加工的技術工藝與配套設施設備。粗放的經營模式,過于分散的產業布局以及產業鏈過短,附加值過低,對外貿市場依賴性過大等造成了我國林業發展的畸形。當前市場上缺乏能夠對林木產業起到主導作用的公司企業,市場未能形成統一的標準。市場對于價格的微調控難以發揮作用,僅靠政府紙面上的宏觀調控不能完全激發企業公司的創造活力與精氣神。林業產業發展滯后于西方強國,資源沒有被充分利用,浪費嚴重。
1.3林業產業改革配套措施落后,缺乏跟進
林業產權制度原始,流轉不暢。現有林業管理制度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林業產權的不規范與不明確性無法調動個體農戶及大部土地經營者的積極性。運行機制也如管理體制一樣具有眾多弊病,林木培育、修剪、砍伐、制造等運行存在著職責不明確的情況,極易造成運行的混亂,效率降低。
1.4森林資源對于整個社會支持能力不足
對于有著14億人口的中國來說,國家森林資源總量巨大,但人均森林資源占有量較低,甚至低于世界各國平均水平。人口數量眾多,森林資源后備力量不足,不能支撐起未來整個中國的發展需求。加上世界性環境問題突出,酸雨頻繁、全球氣候變暖,我國森林資源質量也面臨著急劇下降的形勢,各項質量指標逐漸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發展動能不足,速度滯緩。即便中國資源總量巨大,但是在14億人口的平均計算下,中國各項人均資源占有量相較于西方強國都還有著顯著的差距。產業鏈的不完善及技術工藝的欠缺使得中國林業發展舉步維艱。
1.5地方政府發展林業、改善生態環境重視不夠
地方政府及公職人員狹隘的格局觀與眼界,難以看見林業所帶來的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盲目地開荒種地、砍伐林木,造成水土流失、土壤貧瘠、土地生產能力下降,一貧再貧,惡性循環。林木生長需要長期的培育,短短幾年里無法看到經濟效益,難以對當地政府形成吸引。加上當前我國林木產業依舊處于原始發展階段,沒能實現市場的拓展與產業的大發展,前景不被看好。農民及政府生態意識沒有轉變,沒能發現其中的巨大商機。
2關于我國林業問題的對策研究
林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之一,對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具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發展初期我國為經濟發展犧牲了生態環境,到了現代,隨著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要求的提出,退耕還林、退耕還草的實施,我國林業在逐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面對不斷浮出水面的種植及產業升級的問題,接下來將會為此提出對應性舉措。
2.1加大林木產業的資金、技術投入
資金和技術的投入是實現我國林木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直接推動力,同時也是最有效的途徑。我國推行以生態環境建設為目標的林木產業發展戰略,加大資金與技術的投入能更好的適應現實需求。自然災害頻發的農村以及落后偏遠山區,更需要植樹保護植被,提高森林覆蓋面積用來抵御自然災害的侵蝕和對農田莊稼的損害。科技的投入能夠更好地提升植樹存活率,科學的培育方式也能保證林木質量,使得產業發展選擇多樣化。根據地方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地區建設方案,投入資金、技術、人才,通過現代化手段促進地區林業發展。
2.2改革原有產業結構
建立多產業、多方向的產業發展鏈條。想要原始林木產業獲得可持續發展,增加木質產品的附加值,優化原有產業結構是必經之路。我國屬于森林覆蓋率較高的國家之一,森林資源總量豐富,可以發展以林業加工為主、副產品加工為輔的產業發展模式。隨著城市化建設的推進,社會建筑產業對于林木需求迅速增長。林業要抓住發展機遇,通過加大資源供給能力,提高林木產業在社會經濟中的核心地位。傳統粗放型經營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化大生產的需要,供不應求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只有專注于市場需求的變化,才能以革新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
2.3發揮林木對于生態環境的改善作用
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實現生態環境的綠化改變城市快速發展背景下的農村承接了廢物回收的重要任務,在凈化城市生活環境的同時卻造成了農村自然生態的惡化。加強環境整治與排污治理力度,解決工業三廢、農村面源污染的生態環境問題,對于林業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也是各個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契機。
2.4加大對林業專業性人員的培養
提升林業人員創新能力與素質,實現人才強“國”。我國林區主要分布在東北及西南偏遠地區,地區經濟實力落后,教育水平低下,造成的專業性人才比重較低。而具備林木種植與產業發展相關知識的人才聚集在東部發達地區,人才配置不合理。選派專業人員赴林區支教,或選派骨干人員到達先進地區學習培訓,提高林業隊伍人員素質。
3結束語
林木產業在我國產業經濟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對于環境保護、生態治理的作用也不容忽視。魅力中國的建設要求,是在經濟大發展的同時實現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積極發展林業,提高我國森林覆蓋面積,夯實經濟發展基礎。
《林業種植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來源:《中國林副特產》,作者:劉張彥
文章標題:林業種植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gongcheng/47848.html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48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30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4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42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30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的海量職稱論文范文僅供廣大讀者免費閱讀使用!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