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農業環境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3-02-25 08:48 熱度:
摘要: 通過對長武縣水資源概況、灌區水利工程管理現狀及灌溉用水情況的介紹,分析了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為灌區水資源的優化配置,節約用水,保護性利用干旱地區資源以及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與發展將起到很大的作用,并有利于建立當地生態經濟型的環境水模式。
關鍵詞: 長武縣,節水灌溉,問題,解決措施
1、基本情況
1.1自然條件。長武縣位于陜西省渭北旱原西部的陜、甘兩省交界處,地理坐標為東徑107°38′49″—107°58′02″、北緯34°59′09″—35°18′37″,東與我省的彬縣為鄰,南、西、北分別與甘肅省的靈臺、涇川、寧縣和正寧接壤,總面積567.1平方公里。
多年平均氣溫9.1℃,極端最高36.9℃,極端最低-24.9℃,最大凍土厚度70cm,年平均無霜期171天,最長219天,最短131天。年平均日照2218.7小時,年平均蒸發量1016.6毫米,干旱指數1.71,干旱和霜凍對農作物的危害較大。
多年平均降水量為574mm,基本規律是分布不均,且以夏季最多,冬季最少,主要集中七、八、九三個月,占年總量的54.9%,加之雨熱同季,蒸發量相對較低,有利于農作物生長。
1.2社會經濟概況。全縣共轄11個鄉鎮,161個行政村,2008年年底總人口18.0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6.27萬人,人口密度314人/平方公里,現有大牲畜3.31萬頭,豬、羊等小家畜7.42萬頭,總耕地面積38.3萬畝,糧食作物主要以小麥、玉米及高粱等為主,經濟作物主要以油菜、烤煙及果樹為主。2008年全縣國民經濟生產總值達到16.04億元,人均生產總值8891元,其中第一產業生產總值3.30億元;第二產業生產總值8.12億元;第三產業生產總值4.62億元。2008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4563萬元,其中農業產值41953萬元,林業產值909萬元,牧業產值9998萬元,漁業產值33萬元,農林牧漁業服務業產值1670萬元。200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895元,低于渭北黃土高塬平均水平,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之一。
1.3農業生產狀況。長武縣現有耕地面積38.3萬畝,人均1.94畝,坡耕地14.27萬畝,占耕地面積的47%。果園面積9.71萬畝,占耕地面積的32%,屬于一個人多地少的旱原區。2008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4563萬元,其中農業產值41953萬元,林業產值909萬元,牧業產值9998萬元,漁業產值33萬元,農林牧漁業服務業產值1670萬元。
1.4自然災害。農業氣象災害主要有干旱、連陰雨、冰雹、大風、暴雨和霜凍等,它限制著氣候資源的充分利用和農業生產效能的發揮。據多年以來的統計資料表明,影響全區農業的各種氣象災害比例是:干旱占30.9%,連陰雨占14.8%,大風占30.8%,冰雹占9.6%,暴雨占6.0%,霜凍占7.9%,其中以干旱對農業影響最大,也是本縣發展生產的主要障礙因素,平均兩年有一次大旱,一年有兩次小旱。
2、灌區管理現狀
2.1 庫壩灌區管理。為合理利用水資源,使有限的水發揮最大的效益,我縣緊緊以《水法》、《水土保持法》等一系列水法水規為依據,由縣水管站進行統一管理,指定專人負責,并負責查處水事案件,對破壞灌溉設施進行嚴肅處理。庫壩灌區水費收取嚴格按縣物價局下達的水價標準收繳水費。
2.2 機井管理。為使現有的機井發揮最大的效益和良性運行。近幾年我縣積極探索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之路,并出臺了《長武縣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產權制度改革意見》等一系列制度和細則,目前,我縣的機井管理主要采用村管組管,聯戶承包,個人承包形式。對于灌溉面積涉及兩村的井灌區機井,實行村管形式,兩村簽訂合同,共同管理,確保機井工程的正常運行;對于控灌面積較小的機井,則采取聯戶承包和個人承包的形式。
3、灌區灌溉用水情況
3.1灌溉制度擬定。根據灌區二十年來的用水及運行狀況,結合該區農作物灌溉實際情況,擬定灌區農作物灌溉制度見下表。
灌區水源為小河來水,河流常流量0.2 m3/s,灌溉設計需水量0.089 m3/s,灌溉水利用系數0.7,滿足灌溉系統要求。
3.2 灌溉效益。據調查統計,全縣農田灌溉工程總設施面積71550畝,有效灌溉面積55418畝。按灌溉形式分為自流灌溉、機電井灌溉、機電抽灌站三種;其地表水自流灌及噴井灌溉面積12770畝;機電井灌溉面積6638畝;機電抽灌站灌溉面積36010畝。灌區以種植小麥為主,夾有少量蔬菜和其它經濟作物。
3.3 灌水定額及成本。我縣是一個國家級貧困縣,近年來,國家雖然加大對農村灌溉水利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但由于當地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水平低下,使得我縣的灌溉設施落后,大部分只能采取土渠輸水,水資源浪費嚴重。據調查,庫壩灌區灌水定額為90~100 m3/次·667m2, 每年每667m2水費為10元;機井灌區灌水定額為60~65m3/次·667m2,每年每667m2水費為20元。
4、發展節水灌溉農業存在的問題
由于特定的自然條件和歷史原因,現有水利工程普遍存在工程總量不足,規模偏小,建設標準低;投入不足,配套不完善,覆蓋率低,年久失修,病險嚴重等問題,導致水資源利用不足,灌溉保證率低,供水不安全等,不能有效地解除旱澇災害特別是旱災的威脅,嚴重制約了節水灌溉農業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4.1水利化程度低。項目區內有效灌溉率偏低,大量耕地缺少灌溉水利設施。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長期以來水利建設投入不足,缺乏穩定的投入保障機制,導致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要求。二是一些地方由于缺乏地表、出露水資源,坡度較大或土地零星分散等原因無法興建傳統水利設施或因單位投資過大,目前還沒有水利設施而干旱。
4.2灌區水利設施老化及損壞嚴重。現有引、提水工程大部分設施老化及損壞嚴重,造成引、提水量不足,致使灌溉面積嚴重下降,有相當部分提水工程已失效。另外,一些提灌工程由于抽水揚程高,運行成本高,群眾無法負擔水費而無法運行使用造成灌區內農田受旱。目前基本沒有運行使用。群眾只能將水田改種旱作物。
4.3灌區水利設施配套不完善,節水改造滯后。現有灌區的渠道防滲率低,灌區渠系配套普遍存在建設標準低,配套不完善,覆蓋率低,渠系建筑物年久失修、坍塌、老化、淤積等現象,導致灌溉水利用率低,水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灌溉保證率達不到設計要求,灌溉面積逐年下降。
4.4資金投入不足。我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近年來得到較大發展,但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始終制約著節水灌溉農業的發展進程。節水灌溉農業是一項涉及量大面廣,工程技術含量高,資金需求量大的農村基礎性設施。沒有資金保證,工程建設的進度和質量就無法保證。近年來,由于地方財政十分困難,加之節水灌溉農業建設投資較大,除利用國家以工代賑工程投資建設節水灌溉農業外,基本上沒有其它資金的投入,沒有形成一個良性的工程建設投資機制,導致節水灌溉農業建設資金嚴重不足,影響著節水灌溉農業建設的步伐。
由于以上原因,導致有限的水資源得不到充分地利用,灌溉面積逐年下降,糧食生產不能穩產高產,嚴重影響了農村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和農民增收,也給社會增加了不可忽視的不穩定因素。
5、解決項目資金來源問題的探討
節水灌溉農業項目投資大、周期長、社會效益顯著,應以公共投入為主。按照“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應建立相應的專項治理資金。但是,要加快節水灌溉農業的發展步伐,僅靠政府的投入是不夠的,必須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投資體系。為此,建議根據節水灌溉農業的現狀和各地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融資政策,將節水灌溉農業項目列入基建項目。由國家投資,對位于經濟發達地區或經濟效益較好的節水灌溉項目,可利用貸款,應采用區、鎮、村三級共同負擔,對經濟欠發達地區政府應采取傾斜政策,區財政多加投入,盡量減少村級經濟負擔;對經濟欠發達地區,應以國家投入為主。同時,積極穩妥地搞好節水灌溉農業項目的產權制度改革,搞好水費征收及各種經營,逐步建立起“以水養水,以庫養庫”的管理體制。在防汛責任制得到切實落實的前提下,可采取拍賣、租賃、承包、股份合作等方式爭取治理資金。
6、發展節水灌溉農業項目中勘察工作的必要性
在項目建設前期,主管部門一般都會組織設計、施工、運行管理等方面的知情人員座談項目區的有關事項情況。這對項目區的節水灌溉設計大有脾益,但要作出一個完好的設計方案,工程前期勘察是必不可少的。委托具有資質的專業機構對項目區進行一次全面的勘察,為設計提供第一手資料,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7、節水灌溉農業項目實施要走正規化道路
7.1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制。領導的重視與否是搞好節水灌溉工程質量工作的重要前提。水行政主管部門高度重視節水灌溉工程質量管理工作,以對人民負責和對歷史負責的責任心真正把工程質量工作落到實處。全面落實責任制,明確單位領導、項目負責人、工程技術人員和具體工作人員責任,層層落實責任制,并加強監督和檢查。按照水利規范和技術要求,出現質量問題,不管當事人發生什么變化,都要追究責任,即工程質量終身制。
7.2大力推行水利工程建設“三制”。實踐證明,節水灌溉工程建設推行項目法人制、招標承包制和建設監理制,是保證工程質量的根本措施。只有項目法人切實負起了工程建設的全部責任,才能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組織工程建設,從工程建設的各個方面保證工程質量。在進行招標投標時,要嚴把資質審查關,不允許任何無水利水電工程資質的承包商承擔水利水電施工任務;不僅要看投標單位的資質,更要看重其實際業績。特別要重視工程項目的資源配置是否到位。杜絕層層轉包,主體工程不得分包。要加大對監理單位監管力度,切實改變少數項目監理不到位的現象。
7.3強化質量控制措施。質量控制實行事先、中間、事后“三控制”。事先控制是開工前對施工企業提交的技術方案、技術措施、質量保證體系以及管理制度等作嚴密審核,特別是對各企業投入工程的技術人員的數量和素質提出具體要求。中間控制就是工序控制。工序控制實行“二級三檢報驗制”,它是保證工程質量的有效手段。事后控制是對已完成的單元工程、分部工程和單位工程的質量,繼續進行觀察、檢測,收集運用過程中的情況,同時對資料進行收集整理歸檔,及時組織有關人員檢查驗收。
8、結語
根據節水灌溉工程的不同類別及“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政府采取不同的融資政策,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投資體系,為節水灌溉工程提供資金保證。實行項目法人負責制、招標投標制、建設監理制,建立公開公平的市場秩序,防止腐敗,提高項目管理水平。在節水灌溉工程建設之初就應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運行的責權明確、管理科學的新機制,實行建設與管理統籌結合的新型管理機制。
參考文獻:
[1]《中國水利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中國水利百科全書(2版)[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
[2] 水利部.水庫工程管理通則[S].北京, 1980.
[3] 長武縣2010—2020農田水利建設規劃報告 2010
文章標題:長武縣發展節水灌溉農業有關問題的探討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huanjing/1631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