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環境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3-06-24 10:34 熱度:
本文選自省級期刊《北方環境》,《北方環境》雜志是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內蒙古自治區環境保護廳主管,內蒙古自治區環境科學院、內蒙古自治區環境監測中心站主辦,北方環境雜志社編輯出版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環境保護類專業期刊。本刊系中國環境科學核心期刊,北方優秀期刊,內蒙古優秀科技期刊。
摘要:“垃圾混置是垃圾,垃圾分類是資源”,垃圾分類是垃圾綜合處理的前提和基礎,垃圾分類在垃圾處理產業鏈中地位舉足輕重。就傳統的衛生填埋、堆肥、焚燒垃圾處理方法而言,分類回收是無害化處理的第四種方法。如果將焚燒、堆肥等處理手段與分類回收結合起來,可延長填埋場的使用壽命,可以節約大量的土地。本文主要討論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
關鍵詞:生活垃圾,分類,資源化利用
垃圾是伴隨著人類生產和生活而產生的,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生產的迅速發展和城市人口的增長,城市垃圾的產量逐年增多,據有關方面的統計,我國城市垃圾年產量已超過1億多噸,并且每年以8-10%的比例增長。我國歷年垃圾的堆存量已達60多億噸,占用土地面積超過5億平方米,我們生活的城市已處在垃圾的包圍之中。如何綜合處理城市垃圾,實現垃圾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已經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怎樣變廢為寶,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越來越引起政府的重視。
一、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現狀
生活垃圾處理專指垃圾中由居民排棄的各種廢棄物(不包括市政設施與修建垃圾)的處理,包括為了運輸、回收利用所進行的加工過程。處理的目的是使垃圾的形態和組成更適于處置要求。例如為了便于運輸和減少費用,常進行壓縮處理;為了回收有用物質,常需加以破碎處理和分選處理。如果采用焚燒或土地填埋作最終處置方法,也需對垃圾先作適當的破碎、分選等處理,使處置更為有效。
生活垃圾的處理應遵循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原則,目前主要有填埋、堆肥及焚燒三種處理方法。
1、填埋處理法。填埋法是指利用天然地形或人工構造,形成一定空間,將垃圾填充、壓實、覆蓋達到儲存的目的。垃圾填埋處理具有投資小、運行費用低、操作設備簡單、可以處理多種類型的垃圾等特點。目前垃圾填埋處理的比例超過85%。但由于目前的生活垃圾仍然未實行分類分揀,填埋處理的對象多為混合垃圾,因此填埋法存在以下問題:混合垃圾中的大部分可回收物、可焚燒物或可堆肥物等被一并填埋,不能再生利用,資源利用率低;混合垃圾滲出液會污染地下水及土壤,處理成本高;垃圾堆放產生的臭氣嚴重影響周邊環境的空氣質量,大多數垃圾填埋場產生的填埋氣體直接排入大氣,既污染環境、浪費資源又造成安全隱患,目前能夠對填埋氣體進行資源化利用的填埋場不足3%;混合垃圾大量占用填埋場的空間資源,導致填埋場占地面積大,消耗大量土地資源;填埋場處理能力有限,服務期滿后仍需投資建設新的填埋場。
2、堆肥處理法。堆肥法是利用自然界廣泛分布的細菌、真菌和放射菌等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作用,在適宜的水分、通氣條件下,進行微生物的自身繁殖,從而將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向穩定的腐殖質轉化。目前堆肥處理主要采用靜態通風好氧發酵技術。堆肥技術適合于易腐爛、有機物質含量較高的垃圾處理,具有工藝簡單,使用機械設備少,投資少,運行費用低,操作簡單等特點。利用生活垃圾堆肥在我國已有較長時期,但存在如下問題:不能處理不可腐爛的有機物和無機物,垃圾中石塊、金屬、玻璃、塑料等不可降解部分必須分揀出來,另行處理,分選工藝復雜,費用高,因此減容、減量及無害化程度低;堆肥周期長,衛生條件差;堆肥處理后產生的肥料肥效低、成本高,與化肥比,銷售困難、經濟效益差;許多有毒、有害物質會進入堆肥,農田長期大量使用堆肥,可能會造成潛在污染。
3、焚燒處理法。焚燒法是一種高溫熱處理技術,即以一定的過剩空氣量與被處理的有機廢物在焚燒爐內進行氧化燃燒反應,廢物中的有毒物質在高溫下氧化、熱解而被破壞,是一種可同時實現廢物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處理技術。焚燒法具有廠址選擇靈活,占地面積小,處理量大,處理速度快。減容減量性好(減重一般達70%,減容一般達90%。)無害化徹底,可回收能源等特點,因此是世界各發達國家普遍采用的一種垃圾處理技術。近年來焚燒法在我國得到迅速發展,但應用并不普遍,主要存在如下問題:建設焚燒廠投資大,建成后運行成本高;混合生活垃圾成分復雜,燃燒的效率低,焚燒尾氣污染嚴重;混合垃圾中餐廚類垃圾含鹽量較高,煙氣中的氯化氫會腐蝕焚燒爐,增加煙氣處理的難度和污染控制成本。
二、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現狀
我國傳統的垃圾填埋傾倒方式是一種“污染物轉移”方式。而現有的垃圾處理場的數量和規模遠遠不能適應城市垃圾增長的要求,大部分垃圾仍呈露天集中堆放狀態,對環境的即時和潛在危害很大,污染事故頻出,問題日趨嚴重。垃圾簡單轉移堆放侵占了大量土地,對農田破壞嚴重。堆放在城市郊區的垃圾侵占了大量農田。未經處理或未經嚴格處理的生活垃圾直接用于農田,或僅經農民簡易處理后用于農田,后果嚴重。由于這種垃圾肥顆粒大,而且含有大量玻璃、金屬、碎磚瓦、甚至含有有毒等雜質,破壞了土壤的團粒結構和理化性質,致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降低。另外嚴重污染空氣。在大量垃圾露天堆放的場區,臭氣沖天,老鼠成災,蚊蠅孽生,有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向大氣釋放。僅有機揮發性氣體就多達100多種,其中含有許多致癌致畸物。任意堆放或簡易填埋的垃圾,其內所含水量和淋入堆放垃圾中的雨水產生的滲濾液流入周圍地表水體和滲入土壤,會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的嚴重污染,嚴重污染水體。致使污染環境的事件屢有發生。
三、我國生活垃圾資源化的意義
我國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其中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高生態文明水平,加大環境保護力度”中,明確提出“加快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可見國家對垃圾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重視。
1、有利于緩解我國城市化發展中生活垃圾所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
長期以來,我國城市垃圾絕大多數都是收集起來,未經處理就裸露堆放在城郊,僅有少量經過無害化處理,垃圾露天堆放占用大量土地同時大量氨、硫化物等有害氣體釋放,嚴重污染了大氣。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在堆放腐敗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的酸性和堿性有機污染物,并會將垃圾中的重金屬溶解出來,形成有機物質,重金屬和病原微生物三為一體的污染源,雨水淋入產生的滲濾液必然會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嚴重污染。垃圾中有許多致病微生物,同時垃圾往往是蚊、蠅、蟑螂和老鼠的孳生地,這些必然危害著廣大市民的身體健康。垃圾資源化處理可以使垃圾減量,化廢為寶,減少垃圾對生活環境的污染。
2、有利于緩解日益緊張的資源問題
生活垃圾中可利用資源門類很多,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中的無機物可制作建材;生活垃圾中以廚余垃圾為主的有機物可經發酵制肥或制作營養土,用于改良土壤;可燃物可焚燒供熱、發電;廢舊塑料可制作工業塑料塊、再生塑料顆粒及木塑制品;其它玻璃類、廢紙、廢織物、廢橡膠、廢家電及骨類等均具有利用價值。這些垃圾只要合理分類回收利用,皆可變成“二次”資源,從新回到生產領域,造福人類。
四、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對策
“垃圾混置是垃圾,垃圾分類是資源”,垃圾分類是垃圾綜合處理的前提和基礎,垃圾分類在垃圾處理產業鏈中地位舉足輕重。就傳統的衛生填埋、堆肥、焚燒垃圾處理方法而言,分類回收是無害化處理的第四種方法。如果將焚燒、堆肥等處理手段與分類回收結合起來,可延長填埋場的使用壽命,可以節約大量的土地。
1、建立科學和生活垃圾回收管理體系
以各級行政區為單位,在本區域內建立完整的垃圾回收系統,梯次網絡化運送。走垃圾處理產業化道路。這樣城市垃圾才可順利有效回收處理。
2、全面推廣垃圾分類回收,實現資源化利用最大化
①城市垃圾分類回收是實現城市垃圾資源化的重要前提。分類是資源,混合是垃圾。垃圾的分類要從源頭做起,要求居民在家就把垃圾分好,如果這個環節做得不好,到了后面的環節就不可能很好地進行垃圾分類。這就需要加大宣傳,讓市民形成垃圾分類的習慣,另外政府要大力推行。為了促進垃圾的分類回收,應在居民區,商業、文化及娛樂中心放置不同標志的垃圾容器,制定相應的制度和獎懲措施來保證居民自覺地分類放置垃圾,實現垃圾的分類收集。
②對分過類的垃圾集中分級無害化處置。比如建筑垃圾可在初級回填溝谷,再造農田或建筑用地;對廚衛垃圾可集中回收發酵制沼氣,沼液回歸農田做糞肥;垃圾中的有機質可焚燒發電供暖等。而有毒、有危險的垃圾需專門設立回收處理機構集中利用特殊科技手段進行處理,回收可利用資源。
3、研究開發適合我國國情的資源化利用技術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城市垃圾的資源化在很大程度上與資源化技術有關。科技的進步可增加可利用廢物的種類及其利用深度,提高綜合利用率,從而推動垃圾資源化產業的快速發展。因此,加強垃圾資源化技術的研究,為城市垃圾資源化提供硬件支持是非常必要的。加大垃圾資源化政府資金投入,完善資源化基礎設施的建設。
4、大力進行科普宣傳提高環保意識
讓市民了解垃圾對環境的危害,從而從源頭盡量減少垃圾的產生,或在源頭讓市民自覺對廢棄物重新利用。環境保護意識對人的環境行為有指導作用,能夠使環境行為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預見性,從而對環境保護的進程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長期以來,人們都注重各自家庭的小環境而忽視了公共的大環境,如果能夠將市民們的小環境意識延伸到社會公共環境上來,城市垃圾的資源化必將得到市民的廣泛關注和大力支持。我們要通過各種媒介不斷地利用環境觀、垃圾資源觀、資源危機觀等來教育市民,讓市民了解保護環境的重大意義。最終達到垃圾減量化。
5、建立科學法治的城市生活垃圾資源管理體系
首先必須修訂和完善《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建立《循環經濟法》,用法律的手段進一步規范和約束人們的資源綜合利用行為,并把它變為自覺行動。其次,要改變目前政企合一的垃圾管理體制,建立起與市場經濟相適宜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體系,將垃圾清運單位和處置單位從政府部門獨立出來轉變為企業,自負盈虧,實行有償的社會化服務,環衛部門進行管理、監督。第三,建立城市垃圾資源化的信息管理系統,提高管理能力。
實現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由政府下定決心組織領導,群眾參與和企業支持。從源頭和末端全方位加以控制,最終使我們的社會有一個清潔的環境,從而實現環境友好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鄭昭佩、杜鵑、李宏偉:《濟南市城市垃圾資源化途徑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2期;60-62
[2]王濤:《城市垃圾資源化技術研究和亟待解決的問題》[J];中國環保產業;2004年08期;13-15
文章標題:環境科學論文垃圾處理方向論文范文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huanjing/1763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