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環境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6-12-03 16:23 熱度:
我國沿海地區存在一些環境問題,比如水資源短缺和污染的問題就比較嚴重,因此,如何合理利用與保護水資源十分重要,本文就主要分析了沿海地區水資源存在的問題。
《海洋環境科學》系我國海洋環境科學與研究領域里惟一的學術期刊,由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保護研究所暨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和中國海洋環境科學學會主辦,創刊于1982年,每期80頁,國內外公開發行。《海洋環境科學》同時出版光盤版(《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理工B輯》)、電子版、并入網“萬方數據系統科技期刊群”。主要內容有:海洋環境調查與研究、監測與監視、環境法學與環境管理、測試技術、綜述和研究簡報及學術動態等。
水利工程師論文水資源及其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我國沿海地區重要的戰略任務。根據可持續發展的有關理論,通過采取生態環境可持續保護的方法,建立適應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的管理政策、體制及運行機制,可以完全的使水資源及其生態環境達到充分的利用,而且還能有效的使我國沿海地區的環境、經濟、資源能夠有機的結合從而得到健康、持續穩定的發展。
區域性地面沉降的危害在加劇,逐漸擴大的海水入侵規模已經讓我國水資源的利用進入惡性的循環中。由于我國在地面沉降上出現問題,國家每年都會在防汛、防洪、港口淤積、農業生產這些方面損失數百億的人民幣。沿海地區的地理條件十分復雜和脆弱,導致我國沿海地區的自然災禍連續不斷。
一、我國沿海地區水資源及其環境的問題
1.水資源短缺問題嚴重。聯合國早已將中國列入12個貧水國中的一個。在中國600多個城市中,有330個城市出現缺水的問題,而由于缺水造成的經濟損失就工業而言已經達到了2300多億人民幣。現在我國缺水的主要地區是在北京、唐山、天津、秦皇島及遼河中下游、黃河中下游、沿海城市及我國的經濟特區等,其中城市缺水最為嚴重的是在沿海地區。沿海的14個開放城市日均缺水量達到了4000000m^3/d.由于大連城市供水出現短缺,全市60多個大型的投資項目無法正常運行,而旅順區從80年代開始,城市中10萬居民的供水時段僅有兩到四小時。現在沿海地區的水資源短缺問題已經嚴重阻礙其社會和經濟的發展。
2.水資源污染的問題日益嚴重。目前,我國內陸河流和七大水系約50%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97%的大中城市地下水的污染十分嚴重,松遼區域、杭嘉湖、蘇錫長等地區的城市水質基本上都為V類或者不如V類。遼河和海河、山東沿海等流域的水資源受到嚴重的污染已經不符合我國農灌的標準。環境的污染使得我國每年在經濟上的損失達到883億人民幣,而水資源的污染造成的損失就占據了接近一半。農作物的減產、工業效益的下降、蔬菜和糧食中重金屬的含量日益增高、人民各種疾病的爆發率不斷上升等問題都是由于水資源污染造成的。
3.區域性的地面沉降現象。據有關的報道說,東北的哈爾濱到南方的海口都出現了地面沉降的現象。迄今為止,已有50多個城市出現了區域性的地面沉降現象,其中80%以上的城市分分布在沿海地區,上海、臺北、天津、寧波這些地方的情況較為嚴重。而東南沿海和杭嘉湖等地區正大面積的開始地面沉降。由于地面沉降現象的出現,城市中的重力排污開始失效,城市的防汛、防洪功能在減弱,城市的維修以及建設的費用在急劇增加,鐵路出現斷裂、建筑開裂,這些都嚴重的威脅著城市的安全。洪澇災害的加重,農產品出現大量的減產,防洪、防汛的調節出現問題使得城市的規劃無法正確有效的進行。這些生態環境的急劇改變,使得地區經濟社會環境的效益逐漸開始下降,威脅到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及社會的穩定。
二、生態環境的恢復和防護措施
1.對水環境污染的恢復及其防治。水環境污染的恢復及防治需要采用“末端治理”和“全過程控制”相互結合的對策,從社會經濟發展的宏觀角度到企業的污水處理,都要走全面建設的生態化道路。地區生態工程應該從生產的清潔、污水的凈化利用、污染源控制等設施構成,最大程度的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清除污染物中的有害物質,把實現水環境功能的恢復和實現污水的資源化作為目標。生態工程系統有著四個不同的層次,其中包括:節約用水和水資源的防護、水資源污染的治理方法及污水的資源化、河流水環境功能和污水的調控及生物恢復多樣化。
2.對大規模海水入侵系統的控制。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對海水入侵進行全方位的模擬,然后進行預測,為以后的海水入侵提供科學有效的憑據。實施海水入侵的控制,需要采用優化地下水的開采措施,對咸水和淡水實現綜合的利用,還可以運用人工回灌地下水的方法進行防治。對地下水的開采量一定要進行控制,不能超出該地區允許開采的范圍,通過模擬分析的方法,選擇最佳的地段,用已經經過處理的達標的污水進行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構建一道“水力墻”,避免沿海地區的海水入侵。
3.實行地面沉降的系統性的防護與治理措施。地質環境系統與地下水資源系統、社會系統構成的一個系統化的集合就是人們所說的地面沉降。解決地面沉降現象的有效措施是進行系統化的管理、對水位進行穩定、對開采進行優化處理,實行人工回灌。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及法律、法規,構建地下水的采灌模型,對地下水資源進行全面、系統的計劃和掌控,避免開采地段、含水層和時間的集中,確保地下水的水位穩定在這個地區所允許的范圍之內。系統化防護和治理地面沉降的指導思想是:減少土層釋水量、儲存能量補充資源、人口回灌地下水。
三、結束語
中國是個人均水資源嚴重缺乏的國家,日漸緊張的水資源緊缺的問題已經嚴重造成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受到阻礙,開發并可持續的利用中國沿海地區的水資源已經是當前的形勢。如何更好的對我國沿海地區的水資源及生態環境實行可持續的利用已經刻不容緩。
參考文獻:
[1]崔玉川,傅濤.我國水污染及飲用水源中有機污染物的危害[J].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11(3):23~25(1998).
文章標題:我國沿海地區水資源及環境問題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huanjing/3419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