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環境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7-09-06 14:37 熱度:
泥沙災害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地質災害,常見的有泥石流、滑坡,需要我們采取一定技術手段預防預測,減小損失,本文主要研究泥沙災害類型及成因。
《泥沙研究》主要刊登泥沙與有關方面的學術論文和科研成果,交流技術經驗,開展學術討論,報道學術動態。其專業范圍包括:流域產沙、泥沙利用、水土保持、泥沙運動基本理論、河流動力學、河流地貌、河床演變、河流及航道整治、河口港灣泥沙、渠系泥沙、電站泥沙、水庫泥沙、工業取水防沙、管路固體輸送、泥石流、風沙、泥沙淤積與生態影響,模型試驗及測試儀器與技術及其它工業建設中的泥沙問題。
泥沙災害可以分為直接災害和間接災害;滑坡和泥石流為前者;由泥沙引發的洪水災害為后者。以黃河下游為例,論述了間接泥沙災害形成的必備條件是:中上游的強烈侵蝕產沙,強烈的溝道與河道泥沙輸移,河道泥沙堆積空間制約,水沙關系不協調。
隨著人口的增加,經濟的發展,環境的變異,溫室效應等影響,由泥沙為致災因子直接,或間接引發的災害環境越來越為人們重視。正確地認識泥沙與泥沙災害的類型及其成因機制,對維持區域經濟持續發展是有十分重要的意義。80年代響應聯合國減災十年委員會提出的開展“國際減輕自然災害十年”的號召,在中國減災委員會的領導下,有關部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開展減災防災的全面的、系統的研究。他們所研究的災害類型涉及七大類,24種。
一、 泥沙的定義及雙重性
河流泥沙專家錢寧先生在“泥沙運動力學”一書中是這樣定義泥沙的“凡是在流體中運動或受水流、風力、波浪、冰川及重力作用移動后沉積下來的固體顆粒碎屑”。定義不僅闡明什么是泥沙,而且還高度地概括泥沙的成因類型和動力機制。泥沙是不同等級顆粒碎屑物的總稱。泥沙作為一種物質,同其他任何物質一樣都有其二重性,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有害的一面為泥沙災害,有利的一面稱之為泥沙資源。
1.泥沙的災害性
由泥沙為致災因子形成的災害命其為泥沙的直接災害;由泥沙誘發其他載體引發的災害命其為泥沙的間接災害。前者如因滑坡、泥石流及崩塌形成的泥沙物質給人類、社會和環境造成的危害。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2/3為山地,加之人類活動的影響,因滑坡、泥石流和崩塌形成的泥沙災害相當嚴重;據不完全統計,每年發生的滑坡數以萬計,有泥石流溝一萬多條,受到威脅的70多座城市和460多個縣城。因崩塌、滑坡、泥石流造成近萬人死亡,年均200多人。這些還使我國的鐵路、水庫和電站受到嚴重威脅。
泥沙間接災害是指因土壤侵蝕形成的泥沙在河道或水庫年復一年又一年的淤積使河床抬高,泄洪能力降低,由不太大的洪水引發的漫堤、潰決的災害。因泥沙引起的洪水災害在三門峽水庫、洞庭湖和太湖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現。
2 .泥沙的資源性
農業上,我國西北地區很早就有引洪漫地的習慣,就是把洪水有計劃地引入農地,讓洪水中的泥沙沉積在農地,既灌地,又改良了土壤,是一舉兩得。當前有很多地方大力推廣應用高含沙洪水引洪漫地,化害為利。在黃河下游引黃灌溉的同時,還起到洗堿壓堿,改造中低產田。
長江由于中上游的侵蝕產沙塑造了肥沃的長江中下游平原和兩湖湖濱平原;在西南地區位于河谷中的鄉鎮,村莊乃至縣城都建于由滑坡、崩塌或泥石流堆積的沖洪積扇上,或河流階地上。這些泥沙堆積地貌區也還是當前的主要基本農地。此外泥沙災害與泥沙資源也是可以相互轉換的,開始是災害,事后又轉化為資源,或原來是資源后來轉化為災害;如黃土高原上的一些大型黃土、或紅土滑坡堵塞溝道,形成聚湫;開始可能造成一些經濟損失,但不久形成天然淤地壩,成為旱澇保收的基本農地。
二、泥沙災害類型及其特征
2.1 泥沙災害的類型
泥沙類型劃分也應該有類型劃分的原則與指標;根據泥沙災害,無論是直接災害,還是間接災害,其泥沙都是來自土壤侵蝕(廣義的土壤侵蝕)。土壤侵蝕分類的基本原則,國內外多半采用發生學原則,以促使土壤侵蝕發生發展的營力作為分類指標。本文泥沙災害分類也采用發生學原則,用產生侵蝕的營力,即流水、重力、風力、冰融和人類作用為指標。例如黃河中游多沙粗沙區是強烈侵蝕區,但不是泥沙災害區。多沙粗沙區的強烈侵蝕的后果表現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中游的地形支離破碎,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另一方面是侵蝕泥沙在三門峽水庫和下游河道堆積,為日后的間接的泥沙災害奠定物質基礎。
2.2 泥沙災害類型的特征
2.2.1 災害類型的地帶性
泥沙災害的致災因子主要是自然因素,由于自然因素有地帶性和非地帶性的特點,所以泥沙災害區域分布表現出地帶性和非地帶性格局,如間接泥沙災害主要發生在秦嶺以北的半干旱地帶的高含沙河流;此外是長江中下游湖濱區。
2.2.2 災害類型的群發性
泥沙災害在空間的出現,有時以單個類型出現,但多數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類型出現;如泥石流常常伴隨滑坡和崩塌。這在西南地區的汛期是經常發生的,有時滑坡與崩塌也同時出現,如著名長江三峽新灘滑坡就是一個崩塌加載重失穩,多期復活繼承性的推擠型堆積滑坡。越來越多的資料說明,各種自然災害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常常在某一時間或某一地區相對集中出現,形成災害群。
2.2.3 災害類型的時段性
泥沙災害是受到地質與天體因素的影響,由于這兩者是有活動期和穩定期,因而泥沙災害的發生也有高發期和穩定期。
2.2.4 災害類型的轉化性
泥沙災害可以引發許多環境和經濟問題,同時災害的后果可能產生新的類型災害,如黃河的洪水災害可引發新的泥沙災害,泥沙蓋壓農地,土地沙化,引起新的風沙災害;又如泥沙入庫,不僅庫容迅速淤廢,而且在水庫末端泥沙淤積“翹尾巴”,使上游淹沒,影響到當地環境和工農業生產;又如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可使良田被毀,溪流堵塞,形成天然攔河壩,河流回水成為新的水毀。
三、泥沙災害的成因機制
泥沙災害的性質可分為直接和間接兩種災害類型;關于直接泥沙災害類型,如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泥沙災害類型的成因機制,實質上就是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的成因機制。下面將主要以黃河下游為例,論述間接泥沙災害的成因機制。黃河泥沙產生于中游,但泥沙災害表現在黃河下游引發洪水災害。可見間接泥沙災害的形成不僅僅是泥沙,還取決其他眾多條件,不僅牽涉到中游,而且還牽涉到下游。不僅與侵蝕產沙有關,而且還與輸沙渠道和堆積環境有關。
結束語
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為前者,由泥沙引發的洪水災害為后者。 泥沙既能致災,又能成為寶貴資源。根據泥沙到災和特性,泥沙災害可以人為直接災害和間接災害和間接災害。此外是水沙關系不協調。在以上條件的前提下,形成泥沙災害鏈。正確地認識泥沙與泥沙災害,有的放矢的綜合利用泥沙,方可化害為利。
參考文獻:
1.錢寧等。泥沙運動力學。科學出版社,1982年。
2.國家科委全國重大自然災害綜合研究組。中國重大自然災害及減災對策(總論).科學出版社,1994.
3.中國地質學會工程地質專業委員會編。中國典型滑坡。科學出版社,1988年。
文章標題:泥沙災害類型及成因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huanjing/3647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