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環境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20-04-24 09:55 熱度:
在我國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中,土壤資源由于工業三廢、農藥化肥以及生活污水、垃圾排放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而受到了嚴重的污染,不僅制約了我國農業的可持續性發展,而且也給食品安全帶來了安全風險。因此必須對土壤污染問題引起高度的重視,全面分析污染來源,并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以改善農業環境。
1、 引言
我國在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土壤污染問題已經成為了制約發展可持續性的重要因素,不僅影響了農村地區經濟條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也給我國的食品安全帶來了嚴重的風險隱患。另外土壤污染后會帶來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而地下水,地下水一旦污染,將很難治理,危害將是長期的,因此必須對土壤污染問題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加強對造成土壤污染的各種影響因素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礎上采取科學有效的環境保護措施,從而改善我國的農業環境條件,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環境協調發展,提高農民群眾的總體生活質量。
2 、土壤污染的主要影響因素分析
2.1、 造成土壤污染的白色污染因素
土壤的白色污染主要是指在農業生產過程所使用的地膜、塑料薄膜等物質殘留在土壤環境中,而此類物質無法在短時間內通過自然降解而消除,這會對農作物吸收養分以及水分的能力產生不利的影響,不僅會造成農產品的減產,而且還會破壞生態系統,導致水土流失加劇等問題。
2.2 、造成土壤污染的農藥化肥因素
目前我國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為了防止病蟲害等問題影響農產品的產量,使用了大量的農藥,不僅用量大,而且農藥的品種類型也十分復雜。而農藥的過度使用不僅會直接污染土壤環境,而且也會在農作物上形成殘留,威脅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此外。為了提高農產品的產量,我國在農業生產中還使用了大量的化肥產品,而化肥中的硝酸鹽以及磷酸鹽類成分不僅會累積在土壤中污染土壤環境,而且還會對自然水體造成嚴重的污染,破壞我國的農業環境。
2.3、 造成土壤污染的生活垃圾污水以及工業三廢排放因素
隨著我國工業生產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所產生的工業三廢以及生活垃圾污水量相應的增加,而很多污水以及廢物未經處理就直接向土壤環境以及自然水體排放,同時由于水源緊張,不得不用污水對農作物進行灌溉,污染了糧食蔬菜,也對農業土壤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
3 、保護農業環境的有效措施
3.1、 提高土壤污染治理方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各地方環境保護部門應結合本地區政府部門的農業環境保護要求以及相關的發展規劃來制定科學合理的土壤治理方案,從而為農產品安全以及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提供可靠的保障。在制定土壤污染治理方案時,要積極應用先進的治理措施,并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參與的熱情,以保證土壤治理的效果能夠達到預期的水平。此外,還應建立健全農業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以及相關的規章制度,為土壤污染治理和農業環境保護提供統一規范的依據。各地方農業環保部門還應加強與其他相關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從而實現對土壤環境的全面治理保護。
3.2 、建立健全土壤污染問題的監管機制
各地方政府也應指派專業技術人員協助環保部門加強對土壤污染情況的調查了解,并通過動態監測方式來及時準確的掌握土壤污染的實際狀態,對土壤污染的范圍、程度以及危害性要進行科學的評價分析。同時各地方政府以及環境保護部門還應對工業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加強監督管理,防止工業三廢未經處理直接向土壤環境排放。此外,政府以及環保部門還應對農業生產過程中加強監督指導,合理控制農藥化肥以及地膜等使用量,提高農民的生產技術水平,從而減少對土壤環境的污染。
3.3、 積極應用先進的土壤污染治理技術
各地方政府以及農業環境保護部門要積極應用先進的監測技術和污染治理技術,以及時準確的掌握土壤污染的具體情況,并結合本地區的技術水平和經濟能力合理選擇土壤污染治理的技術工藝。
目前比較常用的土壤污染治理技術主要有固化修復技術、植物修復技術、動電修復技術、熱處理技術、沖洗修復技術、泵出處理技術以及玻璃化等修復技術。各地方政府和農業環境保護部門要不斷總結技術應用經驗,加強技術創新,并加強有效治理技術的推廣應用,從而實現改善農業環境修復土壤資源的目的,為我國的農業經濟建設提供安全可靠的資源保障。
(1)治理土壤化學污染技術。在治理土壤的化學污染問題時,也能夠首先分析其化學元素成分以及含量,并根據其化學性質特點采取相應的利用護著消除措施。同時還應對土壤酸堿度進行相應的調整,以盡量降低土壤資源受化學元素的影響程度。
(2)治理土壤重金屬污染技術。在治理土壤的重金屬污染問題時,應根據重金屬的化學性質特點,利用相應的化學元素與其進行氧化還原、溶解以及吸收反應,從而實現消除土壤中的重金屬元素的目的。
(3)利用生物技術保護土壤生態系統。目前在土壤污染治理中廣泛的采用了植物以及生物技術來進行防止,其不僅能夠對土壤污染問題進行有效的治理,同時其技術的安全性也更高,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也相對較小。以植物修復技術為例,其主要利用植物自身的根系過濾作用、固定作用以及抽提作用等來實現對土壤中污染成分的治理消除。各地方政府以及環保部門要加強對治理植物以及生物的研究篩選,既要提高治理的效果,同時也要注意對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保護。
4、 結束語
土壤資源是我國構建現代農業的基礎資源,其污染問題直接關系到農業能否實現可持續性發展。因此必須要準確掌握造成土壤污染的各種因素,并建立完善的農業環境保護體系,加強對土壤資源的監督管理。同時還要積極應用先進的土壤治理技術工藝,提高土壤污染治理的效果,從而改善我國的農業環境,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海玲.土壤污染及農業環境保護[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8):132.
[2]朱哲.淺析土壤污染及農業環境保護[J].種子科技,2019(3):94+97.
[3]錢慶英.探討土壤污染及農業環境保護[J].低碳世界,2019(1):28~29.
《土壤污染的主要影響因素與保護措施》來源:《綠色環保建材》,作者:張玲
文章標題:土壤污染的主要影響因素與保護措施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huanjing/4255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