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環境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20-09-12 11:37 熱度:
通過采用遙感影像數據預判與地面地物特征調查相結合的方法,對沈陽臥龍湖自然保護區濕地資源分布情況進行了分析,獲取濕地類型、濕地動植物分布情況等方面信息,以期為改善臥龍湖自然保護區所在縣域康平縣的生態環境,遏制沙漠化土地蔓延,開展科學有效治理,提供基礎依據,為實現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提供有益參考。、
1研究區概況
臥龍湖自然保護區位于遼寧省沈陽市康平縣境內西部,康平縣北部與內蒙古左后旗接壤,南與法庫縣毗鄰,西與彰武接壤,東與昌圖縣相鄰[1]。臥龍湖自然保護區是我國東北部地區大型淡水湖泊之一,是遼寧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型內陸濕地,其地理坐標為東經123°09'~123°20',北緯42°40'~42°47'。臥龍湖濕地水域總面積約64km2,灘涂面積48km2,總庫容9620萬m3,相應水位88.73m,全流域面積為1644.6km2[2]。
2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采用的主要技術標準為《全國濕地資源調查技術規程(試行)》和《遼寧省濕地資源調查技術實施細則》。本次濕地調查方法應用以遙感判讀(RS)為主要方式,地理信息系統(GIS)和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為輔助方式的“3S”技術[3]。主要通過對遙感影像進行解譯區劃,從而獲取濕地類型、面積及分布情況等信息,同時結合現地進行野外實地走訪和調查,獲取濕地內野生動物資源,濕地植被分布和群落生長狀況、濕地資源保護利用等情況的調查。
3濕地資源分布情況
臥龍湖自然保護區重點調查濕地范圍面積1.28萬hm2,濕地面積6457.79hm2,根據調查分析可知,臥龍湖自然保護區內濕地類有河流濕地、湖泊濕地和沼澤濕地,其中河流濕地面積39.8hm2,占濕地總面積的0.62%;湖泊濕地面積1533.25hm2,占濕地總面積的23.74%;沼澤濕地面積4884.74hm2,占濕地總面積的比例較大,為75.64%(表1)。通過對沈陽臥龍湖自然保護區濕地型調查可知,調查區濕地型分為永久性河流、永久性淡水湖、草本沼澤和沼澤化草甸四個濕地型,其中永久性河流面積39.8hm2,占濕地資源總面積的0.62%;永久性淡水湖面積1533.25hm2,占濕地資源總面積的23.74%;草本沼澤3733.53hm2,占濕地資源總面積的57.81%,沼澤化草甸面積為1151.21hm2,占濕地資源總面積的17.83%(表2)。
4動植物資源分布情況
臥龍湖自然保護區濕地水域面積大,獨特的濕地生態環境和鮮明的濕地生態系統為當地濕地野生動、植物棲息和繁衍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通過本次調查可知,調查區內濕地高等植物3門54科136屬225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種,為國家Ⅱ級保護野生植物。濕地植被可劃分為2個植被型組,4個植被型,6個群系。濕地植物中,草本植物占優勢,濕地植物主要以水生、沼生和濕生為主,廣泛生長在河流灘地和草甸中,蘆葦作為其中的單優勢種,面積最大,覆蓋度最高。濕地脊椎動物3綱14目33科133種。其中,魚類8目16科43種,兩棲類1目4科6種,鳥類5目13科84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6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野生動物6種,國家Ⅱ級保護野生動物10種。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有濕地鳥類15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鳥類5種,國家Ⅱ級保護鳥類10種。棲息著天鵝、魚鷹、丹頂鶴、野鴨等珍稀鳥類,以草鷺、鳳頭麥雞、黑翅長腳鷸、綠頭鴨、斑嘴鴨、白鷺等為優勢種群,每年4-5月有幾萬只鳥類在此地棲息、覓食。濕地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豐富了濕地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促進了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發揮。
5臥龍湖自然保護區濕地保護對策
康平縣地處科爾沁沙地南緣,處在干旱半干旱地區,受人口密度的不斷增長,工農業快速發展,科爾沁沙地逐漸向南侵入等人為和自然因素的影響,臥龍湖濕地自2002-2004年被嚴重破壞后,從2006年起開展濕地生態恢復工程,目前濕地生態系統得到恢復。臥龍湖獨特的區位優勢和生態系統也成為遼沈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有效的保護臥龍湖濕地生態功能,維護生物多樣性,科學合理的保護利用濕地資源,確保發揮濕地的功能效益。
5.1強化監督保證體系建設,提高管理能力
建立科學合理的濕地保護組織管理體系和協調機制,加強濕地監督保障體系建設,建立健全法制體系,建立領導崗位責任制,使監管制度落實到職到位。制定詳細的工作和學習計劃,定期組織人員進行業務學習、調研和培訓,不斷提高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和業務水平,優化人員結構,完善濕地管理保護制度。建立濕地質量、功能和多功能效益評價指標體系,廣泛開展濕地環境保護、濕地資源合理利用等方面技術學習和交流,引進先進的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技術,更好地提高濕地保護的科技水平。
5.2強化水環境污染治理,合理配置水資源
水環境污染是濕地環境所受的最主要威脅,水環境污染會導致濕地內原有生物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使依賴于濕地環境生存的生物逐漸發生滅絕,導致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生態系統不穩定,生態環境脆弱性增加[4]。所以仍需要全力加強水環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加強工業、農業、城市生活污水的污染源控制,定期監測水質,細化指標,全面掌握水質污染的動態變化。建立符合實際的水量補充、水質恢復等水資源與濕地保護的綜合管理技術和管理機制,杜絕因過度從濕地取水導致濕地水文受到威脅的現象發生,合理優化和配置水資源,有效維持濕地生態功能,確保發揮濕地的功能和效益?灯娇h地處沙漠化區域,水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保護濕地生態安全,是促進該地區生態經濟和諧發展的基本目標,有效合理配置水資源,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5.3強化濕地資源科學管理,嚴禁盲目開發利用
濕地資源是濕地野生動植物生存所必須的物質條件,不能以犧牲濕地資源數量為代價進行開發建設,圍墾造田、養魚等行為發生,使濕地環境遭到破壞,野生動植物棲息地逐漸萎縮,導致生物多樣性降低,濕地生態功能退化。因此,不斷加強濕地資源使用的科學合理化,濕地的開發和利用應制定保護措施和行動規劃,禁止圍墾種植、養殖等工農業建設對濕地生態環境的破壞。
5.4強化宣傳力度,提高公眾濕地保護意識
通過報紙、媒體、網絡等方式,大力宣傳濕地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提高人們的法律意識和對濕地生態功能的理解認識,使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濕地生態環境保護的隊伍中來。濕地保護區可借助“世界濕地日”、“救助野生鳥類”、“愛鳥周”、“觀鳥節”和“鳥類攝影展”等系列活動的舉辦,宣傳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的意義,努力營造濕地資源保護的良好社會氛圍,提高人們對生態環境和濕地保護的認識,為更好地保護濕地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劉鵬.沈陽市臥龍湖自然保護區植物多樣性分析[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18(6):34-38.
[2]趙洪利,楊云飛,劉林琳,等.沈陽臥龍湖自然保護區濕地生態功能效益分析[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08(3):355-357.
[3]劉東生,呂相權,李東哲.遙感技術于吉林省濕地監測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35).
[4]尼慶偉.沈陽臥龍湖濕地生態退化機制及保護對策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0.
《自然保護區濕地資源現狀分析》來源:《林業勘查設計》,作者:劉瀛
文章標題:自然保護區濕地資源現狀分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huanjing/4379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