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環境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20-11-21 09:48 熱度:
靈芝(Ganodermalucidum)對生長環境的濕度要求較高。野生靈芝一般生長在水分充足光線陰暗的山林中,而人工栽培則要求培養料的含水量要保持在60%左右,空氣的相對濕度要求在90%以上為宜[1-2]。靈芝對光照和通風都比較敏感[3],一般生長于熱帶和亞熱帶雨季的闊葉林中,也有少數生于上述地帶的闊葉、針葉樹混交林的邊緣地帶。國內主要的靈芝產區分布在吉林的長白山地區、山東魯西地區、安徽大別山地區、浙江福建的武夷山地區[4]。靈芝具有補氣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自古就被稱為“仙草”,對多種疾病有良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5]。因此近年來人工栽培靈芝產業發展勢頭迅猛。靈芝雖然食(藥)用價值很高,但對生長氣候環境的要求也很高,這也對發展靈芝栽培業的地區其周邊環境和生態保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通常把經過人類干預和改造后形成的生態系統稱為人工生態系統[7]。通過人工改變當地的土壤、生態等條件,讓其更加適合于發展靈芝栽培產業,一方面可以利用靈芝栽培為當地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另一方面,人工生態環境的改造,也改變了當地的自然環境,引起局部的氣候、地貌等變化,使其更加符合人類活動的需要。靈芝栽培就是典型的人工生態系統,是以人類活動為中心,不僅受自然生態環境的影響,還會受到政治、經濟、法律等社會環境因素和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8]。
1靈芝生長氣候環境的人工生態控制
1.1靈芝菌絲生長溫度的人工控制
靈芝菌絲的生長溫度范圍為4℃~35℃,最適溫度是24℃~28℃,超出這個溫度范圍,菌絲即停止生長或出現異常生長甚至死亡。靈芝菌絲的耐寒能力較強,即使在0℃其菌絲也能夠存活,只是不再生長。在長白山等寒冷地區,靈芝菌絲也可以在腐木中安全過冬,來年還能夠正常生長。在人工栽培中需要注意的是溫度的劇烈變化,當溫差較大時,很容易導致菌絲死亡。
1.2靈芝子實體生長溫度的人工控制
靈芝子實體生長期的溫度范圍應控制在20℃~30℃,最適溫度范圍為25℃~28℃。溫度超過32℃時,子實體生長速度加快,但形成的子實體小,質地疏松,商品性差。低于20℃時,子實體生長緩慢甚至停止生長,菌蓋表面細胞纖維化,形成菌蓋小、菌柄長的畸形靈芝。在實際生產中,靈芝子實體在28℃左右分化最快,發育最好。在這個溫度下形成的靈芝子實體,質地緊密,菌肉致密,子實層發達,產生的擔孢子數量多,而且靈芝個體的外形和特有的光澤感較好,是用于制作靈芝盆景的好材料。
1.3靈芝孢子形成及萌發溫度的人工控制
靈芝擔孢子著生在菌管內壁子實層上,子實層形成溫度與菌蓋形成溫度一致,一般在25℃左右。在該溫度條件下,子實層生長健壯,產生的孢子量多,彈射能力強。擔孢子形成溫度為22℃~30℃,溫度低于20℃,擔孢子形成困難;高于30℃,產生的擔孢子萌發能力弱。擔孢子萌發的適宜溫度為32℃左右。
1.4大棚濕度的人工控制
靈芝子實體對溫度的需求有高濕、恒濕的特點,適宜相對濕度為90%~95%,并且要求從靈芝剛長出來到子實體成熟,應保持濕度相對恒定不變,這樣子實體才能正常均衡生長。若溫濕度正常,幼芝頂部或菌蓋邊緣生長部分的形狀圓潤規則,呈暗白色,由此可見靈芝生長對溫濕度確實有很嚴格要求。由于栽培大棚內的土壤濕度分布不均勻,靠近大棚支架兩側的土壤,由于棚外水分滲透較多,加上棚膜上水滴的流淌造成土壤濕度較大,而大棚中部的土壤則相對比較干燥。在栽培靈芝時,無論是采用袋栽法還是椴木栽培法,土壤水分分布不均勻都會影響靈芝生長環境的濕度,造成生長的差異性影響靈芝品質。為了更好地控制濕度,大棚中可以采用鋪設軟管滴灌帶或架設噴淋設備,根據實際需要隨時增加大棚濕度并保持濕度的均衡。一般靈芝覆土后,土層應盡快逐步噴濕,每次噴水量不能過多,不可使游離的水滲入到菌袋內,每次噴水量不得超過0.5kg·m-2。土壤如果過于干燥,1天內可多次噴水,直至土壤能捏得扁,不黏手為止。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5%~95%之間,靈芝開片后,子實體上應每天噴水1次~2次,噴霧點要細。
1.5光照和通風換氣的人工控制
靈芝在菌絲生長階段需要完全避光培養。在接種后移到培養室中進行培養時,必需在黑暗環境下進行菌絲培養,一般每天通風0.5h,5d~7d將菌袋上下翻動一次,再經過經25d~30d左右菌絲就可以長滿料袋移出到大棚了。在大棚靈芝子實體的生長過程中,則需要一定的光照,如果光照不足很難形成比較滿意的子實體,也會影響子實體的生長速度。靈芝子實體對光照很敏感,而且有向光生長的特征,光照強度和光源方向對子實體生長都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在人工栽培靈芝的過程中,為了精確控制光照時間,同時也為了減輕反復揭開覆蓋大棚外草簾的繁瑣勞動,經常用人工燈光來代替日光,對靈芝生長所需光照進行人工調節。人工控制光照強度在4000lx~6000lx時,靈芝子實體發育正常,菌柄粗壯,菌蓋厚大。在子實體原基形成以后,不可以隨便改變光源的方向或者是挪動栽培袋的位置,否則會影響子實體正常生長,易形成畸形靈芝。人工栽培的靈芝在生長過程中,空氣中的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對靈芝子實體的生長有著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在大棚中,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需要時常進行監控,這直接關系到靈芝子實體的生長是否正常。已有研究驗表明[9],如果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到0.1%時,可以促進子實體生長。但如果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超過1%,則菌蓋難以分化形成,菌柄可延長分枝成鹿角狀,很容易導致靈芝子實體發育不正常,出現畸形靈芝的現象。因此,靈芝子實體在形成階段,每隔2d~3d就需要通風一次,通風時間段一般選擇在晚間或清晨通風或全天長緩氣流通風較好。但需要注意的是,大棚上開設氣窗通風時,需要在通風口上增設防蟲網,防止通風時昆蟲等異物進入大棚。另外,也需要了解通氣與保溫的矛盾關系,把握通風的時間長短,不要過度通風造成的溫度下降過多。
2靈芝生長氣候環境的人工生態設計
2.1靈芝在人工生態色彩設計中的應用
色彩在視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色彩是帶有一定的人類情感的,色彩與人的各種感覺和知覺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現代環境設計中,有人已經將色彩稱之為一種描繪景觀的“語言”,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的感官、情感和心理。靈芝的色彩十分豐富,古籍中有記載說靈芝“赤者如珊瑚,白者如脂肪,黑者如澤漆,青者如翠羽,黃者如紫金”,由此可見靈芝的顏色一般有6種:青、赤、黃、白、黑、紫。使用不同顏色的靈芝制作成色彩各異的靈芝景觀,并與周圍的環境進行色彩上的搭配,就可以營造各種生態環境的色彩。如在色彩上的對比,用紅褐色靈芝盆景與皚皚的白雪、翠綠的冬青、松林搭配,一白一紅、一紅一綠、相互襯托產生了視覺上的跳躍感,給人以靈動和活力;在夏秋季節,用白色的靈芝,星星點點地點綴在大片的綠色草地上,營造出一個自然的草地生態小環境,讓人一眼望去,不再是單調的綠色草地,而是一個孕育“靈芝仙草”生命力的草地。再比如在休憩的咖啡廳或餐廳,擺放幾盆深色的靈芝盆景、在幽暗的燈光下,用靈芝特有的帶有光澤的暗色,襯托咖啡濃香,黑褐色的靈芝盆景更容易讓人腦海中浮現出咖啡的苦澀味道;也容易讓人聯想到紅色葡萄酒的濃烈氣味。深濃、暗褐色、暗紫色的靈芝盆景配色都是能讓人感受到濃烈味道的環境色彩。
2.2靈芝在人工生態空間設計中的應用
在生態環境的空間設計上,可以將低矮的靈芝盆景與高大的闊葉植物放在一個開闊環境中,設計一種高低錯落的視覺空間,也可以用一組多個靈芝盆景的組合形成大的靈芝景觀帶或景觀墻,用于分割生態園不同的功能區域。如在餐飲區與休閑區之間,用靈芝盆景組成一道鏤空的“祥瑞之墻”,將2個不同功能的區域用景觀進行圍合或隔斷,營造出各自的私密空間。這種鏤空的“仙草菌墻”既有實用性,又有藝術設計感,而且還能無縫融入生態園的環境,是一種不錯的生態環境空間設計方法。
3靈芝栽培與人工生態自然環境營造的問題
靈芝的栽培需要的原料是木材,發展靈芝產業必然要消耗大量的木材,這實際上違背國家生態保護政策的,國家鼓勵退耕還林,而靈芝栽培并不利于森林的保護。因此,發展靈芝栽培產業需要控制栽培面積。靈芝栽培確實可以給農民帶來很大的經濟收益,也解決了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但在發展的同時,還需要注意保護當地的森林資源和原始自然生態環境。目前,人們已經對這一問題有了一定的認識,人工栽培靈芝也慢慢向著“仿野生栽培”“有機栽培”等新型的方式發展,利用森林原始的腐木來進行半人工栽培,以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這些方法都是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的,而且將靈芝生長的環境營造成貼近自然的生態環境,也是人工生態系統設計的重要環節。
4結論
無論是那種靈芝栽培方式,靈芝的栽培都對當地水質、土質、氣候等自然條件有所改善。因此,發展靈芝產業需要有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人工控制也只能是對溫度、濕度、光照等栽培條件進行控制。一方面,在遇到氣候巨變、惡劣天氣和自然災害時也顯得無能為力;另一方面,土壤、水源中的重金屬、農藥殘留等自然生態問題如果存在,對靈芝栽培也是致命的打擊,靈芝本身的吸附性較強,會產生重金屬富集現象,這對靈芝的品質影響很大。因此,人工生態環境的改造,必需要考慮靈芝生長的氣候、土壤、水源等周邊自然環境因素,不能為了靈芝栽培而破壞周邊自然環境,而要將靈芝栽培取得的經濟收入更多地投入到當地自然環境的改造上,用更好的生態環境來產出更好品質的靈芝,形成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劉輝,萬長征.菌草靈芝栽培技術[J].現代園藝,2017,(23):77-78.
[2]周州,余夢瑤,江南,等.我國靈芝栽培研究近況及其未來發展趨勢探討[J].中國食用菌,2017,36(4):5-7.
[3]周思菊,秦義勇,秦忠明,等.冬季短段木靈芝栽培技術規程[J].中國食用菌,2019,38(3):101-102,106.
[4]張桂興,嚴學東,楊佛新,等.靈芝的功效及其高產栽培技術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3,(27):10958-10959.
[5]劉高強.“瑞草”靈芝之現代研究[J].菌物學報,2020,39(1):1-6.
[6]胡居吾,范青生,肖小年.菌草靈芝與段木靈芝的功效成分的比較研究[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2006,(3):458-460.
[7]畢東海.人工生態系統及其意義[J].世界科學,1982,(7):29-31.
[8]章廣琦,張萍,陳云明,等.黃土丘陵區刺槐與油松人工林生態系統生態化學計量特征[J].生態學報,2018,38(4):1328-1336.
[9]陳華,葉菁,黃毅斌,等.靈芝-蔬菜溫室間作栽培對產量的影響及其CO2互補效應[J].福建農業學報,2019,34(3):293-297.
《靈芝生長氣候環境人工生態設計研究》來源:《中國食用菌》,作者:張會平 郭盼盼
文章標題:靈芝生長氣候環境人工生態設計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huanjing/4432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