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環境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21-02-01 09:41 熱度:
【內容摘要】本文以三峽庫區消落帶展開實地調查,記錄觀賞性好物候期穩定適宜種植在消落帶地區的觀賞植物,以期進一步篩選應用于三峽庫區消落帶生態景觀恢復中。
【關鍵詞】消落帶; 實地調查; 觀賞植物
一、引言
消落帶是河流、湖泊、水庫周邊等因周期性水位漲落而被淹沒和出露成陸地的區域,又稱漲落帶或漲落區[1 ~ 3]。按照消落帶的形成原因可分為水庫消落帶和自然消落帶。水庫消落帶是由人為調控水庫水位漲落形成,而自然消落帶是由季節性降水引起水位漲落形成。消落帶處于水生生態系統和陸生生態系統交替控制的過渡地帶,具有攔截陸岸水土流失帶來的大量泥沙,分解、吸收營養物質,防止水庫水體污染,豐富庫岸旅游景觀等重要作用,是一種新生的生物地理帶[4]。
根據三峽工程方案,為使三峽庫區持續保持一定的有效庫容,三峽水庫將采取蓄清排污的運行方式,也就是在每年的汛期( 6 ~ 9 月) ,長江上游來沙量最大之前,將庫區水位降至 145m,并在汛期開閘放水排沙。在汛期之后則關閉閘門,將水庫水位升至 175m,攔蓄清水以發揮效益。在三峽水庫建成之后,庫區兩岸形成了永久性的水位季節漲落地帶,即三峽庫區消落帶。三峽庫區水位 6 ~ 9 月為 145m,1 ~ 4 月為 155m,10 ~ 12 月為 175m,所以,在水漲水落之間,至少半年的時間這 30m 的庫岸是直接暴露的。由于周期性被水浸泡,整個庫區消落帶每年被帶入長江里的泥沙有 1 億多噸,以至于消落帶植被建設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消落帶生態功能的發揮。所以,篩選適宜消落帶生存的觀賞植物,是消落帶植被建設的關鍵問題。
二、調查背景
調查地地處于萬州紅砂磧濱水生態公園,臨近長江,位于萬州長江二橋下濱江區域,占地面積約 56 600m2 ,綠地面積達到 27 318m2 。公園始建于 2016 年,2018 年 1 月開始投入使用。公園采用“彈性的景觀設計”,隨著長江水位的漲落,呈現出不同景致。173m 水位線下有狗牙根、小巴茅、蒲葦等植被,173m 以上有中山杉和黃葛樹等。
三、調查方法
于 2 ~ 11 月每周一次進行實地調查,調查消落帶裸露時期紅砂磧濱水生態公園消落帶的水位情況與周圍植物分布,對穩定生長且觀賞性好的植物種類進行記錄。
四、調查結果
三峽水庫在 6 ~ 9 月正常水位保持在 145m 的低水位運行,但受汛期洪水影響,庫區水位在 145 ~ 160m 之間短期漲落,漲幅在 10 ~ 15m。10 ~ 11 月水庫水位由 145m 迅速上升到 175m,11 月下旬至 12 月底左右,水庫水位穩定保持在 175m,持續的時間大約 35 ~ 40 天; 翌年 1 ~ 4 月水庫由 175m 慢慢下降至 155m; 4 月底 ~ 5 月末( 6 月初) 降到 145m,歷時約 140 天。
(一) 消落帶下部( 海拔 145 ~ 155m) 。全年淹水時間長達 7 ~ 8 個月,裸露時間短,淹水深度為 20 ~ 30m,宜構建季節性低矮草叢群落如表 1 所示,選擇植物應該具備耐水淹,耐炎熱,裸露后生長覆蓋迅速的特點。
(二) 消落帶中部( 海拔 155 ~ 165m) 。該區域全年淹水時間較長,約 5 ~ 6 個月,淹水深度為 10 ~ 20m,宜構建季節性高草叢向灌叢過渡群落如表 2 所示,選擇植物要有耐水淹、耐干旱的兩棲特性。
(三) 消落帶上部( 海拔 165 ~ 175) 。該區域全年淹水時間約 4 個月,淹水深度為 0 ~ 10m,宜構建灌叢向疏林過渡群落。該區域干旱期長,選擇植物不但要耐水淹,也要耐長期干旱,且有較好觀賞性,滿足江邊活動人群的景觀需要如表 3 所示。
(四) 護岸林帶( 海拔≥175m) 。該區全年露出,宜結合城鎮濱水綠化和鄉村原有地形地貌構建河岸林帶,該區域植物不需要具備耐水淹的特性,但對于觀賞性的要求更高,如表 4 所示。
五、結論與討論
三峽庫區消落帶景觀明顯存在植物種類少、植物選擇難等問題。在消落帶景觀中,如果僅僅考慮枯水期時的景觀,則植物選擇難度就不大。最大的難度一是在豐水期,植物需要忍受 10 月到次年 2 月之間的水澇,這對于它們來說是毀滅性的災害,因此,對于植物的選擇,就是一大難題。二是消落帶夏季枯水期間,植被單一,沒有觀賞價值。
在三峽庫區消落帶植物選擇中對植物的要求有以下幾點: 一是選擇耐旱力和耐淹力比較強的植物,如扁穗牛鞭草、棒頭草等。二是選擇根系發達,根莖蔓延力強,廣鋪地面,固堤保土能力良好的植物,如狗牙根、馬藺草等。三是植物生長快、繁殖能力強、存活率高的植物。如塊莖苔草、雙穗雀稗等。四是具有良好的觀賞價值的植物。如烏桕、杭子梢等。
雖然從宏觀方面推薦了適宜庫區消落帶種植的物種,但在實際工作中如何篩選和引種水位回落時耐貧瘠、耐水淹、耐干旱的適生植物,是非常困難的,在未來開展的研究中,期待通過試驗發現或者培育更多的抗逆性與固土護坡能力強,觀賞性好的植物,為三峽庫區消落帶恢復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陳法楊. 三峽庫區生態修復之我見[J]. 中國水土保持, 2004,1: 9 ~ 29
[2]刁承泰,黃京鴻. 三峽水庫水位漲落帶土地資源的初步研究[J].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1999,8( 1) : 75 ~ 80
[3]戴方喜,許文年,陳芳清. 對三峽水庫消落區生態系統與其生態修復的思考[J]. 中國水土保持,2006,12: 6 ~ 8
[4]袁輝,王里奧,詹艷慧等. 三峽庫區消落帶健康評價指標體系[J].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06,15( 2) : 249 ~ 253
《三峽庫區消落帶觀賞植物應用調查研究》來源:《產業與科技論壇》,作者:張文玲
文章標題:三峽庫區消落帶觀賞植物應用調查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huanjing/4494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