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環境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0-11-30 08:33 熱度:
摘要:隨著現代文明的進步,城市的發展,人們對工作和生活環境的改善有了更高的要求,呼喚綠色,熱愛大自然,在城市建設中更加重視園林綠地的發展。所謂“綠”主要是體現在植物上,應用喬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來創造景觀,充分發揮植物本身形體、線條、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幅美麗動人的畫面,供人們欣賞,這就是“植物造景”。
關鍵詞:植物造景:城市景觀設計;園林要素
1配置方式的多樣化。
植物配置方式總體來說可分為自然式種植,規則式種植與混合式種植。
在我們當今社會,國家經濟高度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物質文明的提高也要求人們的精神文明要求也相繼提高,人類對生存環境的要求日益提高,現代城市人口膨脹,樓群密集,建筑,現代人如居囚龍,與自然隔離。城市內外空氣交流帶層。
2綠地中植物造景應重點把握的幾個原則
(1)自然性、生活性、科學性、藝術性相結合的原則。長期生活在都市中的人們,早已厭倦滿目高樓林立,大家向往綠色,渴求自然。因此,在綠地建設中,植物造景就應當充滿生活氣息,富有人情味,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同時,完美的植物景觀也應注意科學性、藝術性的結合,既滿足植物與環境在生態適應性上的統一,又要通過藝術構圖原理,體現出植物個體及群體的形式美,以及人們在欣賞時所產生的意境美。在實際造景創作中,四者應綜合考慮、相輔相成,才能最終實現預期的目標。
(2)景觀特色鮮明,層次豐富。特色鮮明的景觀形象能增強園林綠地的活力和藝術感染力,要表現這樣的景觀,必須有文化做基礎,尤其是地方文化,在設計時應深人挖掘地方文脈,避免出現羅馬柱、大噴泉“一統天下”的局面,從根本上增強創作的生命力。同時,優美的景觀還要有豐富的層次,喬、灌、草、花合理搭配,以滿足人們不同視角的需要。
(3)因地制宜與合理引進相結合。我國幅員遼闊,物種豐富,樹種分布南北差異很大,在設計時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合理選擇能適應的樹種,倡導以鄉土樹種為主,同時,可有計劃地引種適應性強、觀賞價值高的外來樹種增加本地區園林植物種類。
(4)傳統技藝與適當改造相結合。“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在設計時可以吸取我國古代造園的精華和現代西方造園新思想,新技術,結合我們目前的城市建設實際,有選擇地加以利用,用眾家之長創造現代城市豐富的綠色景觀。
3因地制宜的原則
充分利用對比和襯托、起伏的變化,層次和色彩豐富的配置藝術手法,以及地理條件和優勢、環保要求等創造景觀。利用禎楠、三角梅襯托廊架,利用黃確古樹襯托涼亭,利用古榕襯托空曠的回車道,體現價值。利用地理的變化,坡地的高差處理,跌級花池,配植不同的植物延伸到上、下兩級花池或景墻上下,使景觀看上去有連續性,形成統一的整體,自然的變化,更加原生態、更接近大自然。利用空問的圍合,如靠市政道路邊的圍墻與建筑間綠地,利用植物的多品種、多層次、季相性的多變化,根據生態園林的要求配植圍合植物。不僅達到生態園林的要求,且達到環保的要求,更能夠防風、防塵、防沙、降噪。根據植物的特性、大小、品種、色彩,形成自然的起伏、層次的變化,以及豐富的色彩變化,達到植物造景的藝術性,充分利用自然的優勢,造出自然的原生態園林景觀。
4充分運用植物的觀賞寓意來表現意境美。
意境美是中國古典園林的藝術,運用植物材料來創造園林意境。如松竹梅的“歲寒三友”,梅蘭竹菊的“四君子”,紅豆的相思,垂柳的惜別,松柏的蒼勁,竹之虛以有節,梅之獨敖霜雪,蘭之幽憂清香,蓮荷的吉祥如意等等采寓意造景。選擇不同的樹種,創造不同的景觀效果,感受不同的寓意,從觀賞植物的形態美到植物的意境美。
5充分表現植物景觀的季相。
在我國在較長的植物生長期內,用較多的品種,滿足對色彩的需求顯示出相變化,按照植物的季相演替和不同花期的特點創造園林時序景觀,使在不同的季節,在同一地區產生不同群落形象。春夏時節鮮花錦簇,二月蘭、山桃、迎春、連翹等。早春競爭花開,月季、桃花、梨花、櫻花等相繼綻放。形成春季繁花似錦,夏季綠樹成蔭,秋季碩果累累,冬季枝干虬勁四時演變的園林景觀。
6行之有效的造景手法
(1)利用園林景觀植物表現時序景觀;園林植物隨著季節的變化會表現出不同的季相特征,春季繁花似錦,夏季綠樹成蔭;秋季紅葉醉人,碩果累累;冬季白雪皚皚,枝干蟲L勁。這種盛衰榮枯的生命節律,為我們創造園林四時演變的時序景觀提供了條件,我們可以根據植物的季相變化,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種植,使得同一地點在不同時期產生不同的景觀,給人不同的感受,體會時令的變化。當然也可用主題園的形式來展現時序景觀,如:建春園,種植春花類植物,玉蘭、海棠、丁香、碧桃、迎春等,展現五彩斑斕的春季美景。利用園林植物表現時序景觀,必須對植物材料的生長規律和四季景觀表現有深人的了解,才能準確地再現自然的佳景。
(2)利用園林景觀植物展現地域性特色;利用園林生態的不同及各地氣候的差異,使植物呈現出地域性的景觀。如:棕擱、大王椰子、檳榔營造的是一派南國熱帶風光,而蒼郁蟲L勁的松柏,高大的落葉喬木展現的則是粗獷的北國風景,各地在漫長的植物栽培和應用觀賞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觀,并與當地的文化融為一體,甚至有些植物材料逐漸演化成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象征,如舊本的櫻花,荷蘭的郁金香,加拿大的楓樹,我國成都的木芙蓉,我國大理的山茶花,我國北京的國槐和側柏,都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我們要特別珍視這種特色,積極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材料營造植物景觀,弘揚地方文化,陶冶人們的情操。
(3)利用園林植物進行意境的創造;利用園林植物進行意境的創作是中國傳統園林典型造景風格和寶貴的文化遺產.巧妙地運用我國文化A蘊中為各種植物材料賦予的人格化內容,從欣賞植物的形態美到欣賞植物的意境,達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中國園林善于應用植物題材,表達造園意境,以花木作為造景主題,創造風景點,或建設主題花園。古典園林中,以植物為主景觀賞的實例很多,如圓明園中的杏花春館、柳浪聞鶯、曲院風荷,梧桐書屋等風景點;承德避暑山莊中的萬壑松風、松鶴清攤、青楓綠嶼、梨花伴月、曲水荷香、金蓮映日、柳蔭路曲、梧竹幽居等,以批把、荷花、玉蘭、海棠、柳樹、竹子、梧桐等植物為素材,創造植物景觀。中國現代公園規劃也有不少學習傳統手法較為成功的范例,北京紫竹院公園的新景點有竹院春早、綠茵細浪、曲院秋深、藝苑、新堂初綻、飲榭、風荷夏晚等;上海長風公園的覆雨翻云景點有茶花池、百花亭、木香亭、睡蓮池、松竹梅園等。國內已建成的各類公園風景點中的植物專類園有月季園、牡丹園、竹類園、木蘭園、杜鵑園、桂花園、棕擱園、械樹園,還有香花園、巖生植物園、百草園、中草藥園等。
(4)運用園林植物形成空間變化;植物本身是一個三維實體,是園林景觀營造中組成空間結構的主要成分。枝繁葉茂的高大喬木被視為單體建筑,各種藤本植物爬滿棚架及屋頂,綠籬修剪整形后頗似墻體,平坦整齊的草坪鋪展于水平地面,因此植物也像其他建筑、山水一樣,具有構成空間、分隔空間、引導空間變化的功能,植物在空間上的變化,可以借助借景、障景等手法來實現,也可以通過人們的視線、視境的改變產生“步移景異”的效果。
7結束語:在進行植物造景時,要充分挖掘植物自身的生物特性,把植物的美充分表現出來,同時,要把傳統的藝術手法與現代精神相結合,創造出既符合植物生態要求,又景色迷人、健康優美的植物空間,滿足游人的游賞要求。
參考文獻
[1]張詩媛;園林植物季相設計理論基礎及應用研究[J];四川大學;2007年
[2]王芳;中山陵植物造景研究[J];南京林業大學;2007年
[3]陳婷;南寧市青秀山風景區植物多樣性研究[J];廣西大學;2005年
[4]劉鐵冬;城市道路綠帶的設計研究[J];東北林業大學;2004年
文章標題:淺談園林中的植物種植造景手法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huanjing/555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