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農業經濟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2-07-30 09:04 熱度:
摘要:農村公路建設對農村發展具有吸附效應和投彈效應。本文就農村公路定義、杭州農村公路的基本概況、建設規模進行闡述,進一步分析杭州農村公路的建成,促使本地和外地資源、要素向公路沿線和交匯點聚集,改變生產、生活布局,進而整合、誘發、創造需求,拉動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同時也促成當地交通運輸業的形成與發展,進一步推動其他產業的發展,直接推動了當地產業的多元化發展和結構升級。
關鍵詞:農村公路;產業發展;吸附效應;投彈效應
交通運輸產業與農村經濟的關系,是近期引人注目的課題。如何直接利用對經濟影響巨大的“交通產業”,尤其是同廣大農村發展聯系緊密的“公路產業”與農民、農村、農業發展的關系,來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研究其長效的、根本的、穩定的機制,是一個嶄新的交叉研究領域。在扶持發展經濟顧問邁克爾•M•塞尼(1998)在對農村公路項目的研究中,從社會學的角度,分析了公路對農村社會結構的影響,但尚未對其經濟影響和關系進行分析。
2003年開始實施“鄉村康莊工程”以來,杭州農村公路建設得到快速發展,為促進統籌城鄉發展,推進新農村經濟建設和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的交通運輸基礎。本文通過深入分析農村公路產業對啟動當地經濟所產生的多重效應,進而解釋公路與產業發展的關聯機制。
1農村公路定義
農村公路的概念是隨農村的發展而發展的,在交通部2000年底發布的《農村公路發展規劃說明及編制方法指南》中指出,農村公路主要分兩個層次縣道系統和鄉道系統,具體包括縣道、鄉道、村道(鄉通行政村)。因此我們可將農村公路定義為經縣級人民政府批準,按照國家規定的公路工程技術標準修建,經縣級以上交通主管部門驗收的縣道、鄉道和村道。
縣道是指具有全縣旗、縣級市政治、經濟意義,聯結縣城和縣內主要鄉鎮、主要商品生產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屬于國道、省道的縣際間的公路。
鄉道是指主要為鄉鎮內部經濟、文化、行政服務的公路,以及不屬于縣道以上公路的鄉與鄉之間及鄉與外部聯絡的公路。
村道是指經縣交通主管部門批準,直接為一個或幾個行政村群眾生產、生活服務,并且與鄉道以上公路相連接的公路。
2杭州農村公路基本概況
目前,杭州基本形成了層次分明、結構合理、功能完善、四通八達的農村公路網絡體系。截至2011年底,全市公路總里程為15417.793公里,其中農村公路里程為13893.087公里(縣道3961.348公里、鄉道2259.526公里、專用道60.173公里、村道7612.04公里),農村公路里程占公路總里程比例為90%。鄉鎮公路通暢率為100%,行政村公路通達率為100%。
2011年全市農村公路技術等級分布
單位:公里
行政
等級 總里程 一級
公路 二級
公路 三級
公路 四級
公路 準四級
公路 等外
公路 等級公路比例(%)
縣道 3961.348 252.149 752.54 747.531 2142.232 0 66.896 98.3%
鄉道 2259.526 0 47.992 97.45 1879.3 0 234.784 89.6%
專用道 60.173 6.924 6.321 7.248 19.049 0 20.631 65.7%
村道 7612.04 0 282.722 202.196 2459.14 4168.319 499.663 93.4%
合計 13893.087 259.073 1089.575 1054.425 6499.721 4168.319 821.974 94.1%
3杭州農村公路建設規模
2003年~2011年,杭州市共建成農村康莊工程路基3246.9公里,路面3982.5公里。農村聯網公路1430公里?偼顿Y達30多億元,覆蓋4340個行政村,等級公路通村率從2002年的62%提高到100%,通村公路硬化率從2002年的53%提高到100%,圓滿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廳提出的“村村通公路”目標,被農民們喻為“農村脫貧路、農業致富路、農民小康路”的農村公路,惠及全市400多萬農民群眾,為杭州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升全市城鄉居民的生活品質做出了應有貢獻,得到了各級政府的高度評價和廣大群眾的交口稱贊,被農民親切的稱為農村的“第四次革命”。
4農村公路建設規模與農村經濟發展的關系
根據研究資料,農村公路建設規模影響著農村經濟發展,繼而與國民經濟發展之間隨著時間推移呈“魚嘴型”變化趨勢,在一定時期內公路建設規模相對于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保持超前發展特征(如圖1所示),公路里程曲線上凸,增長速度遞減,GDP曲線下凹,增長速度遞增,這說明在一定時期內,農村公路建設應該先行,在發展速度上適度超前于經濟發展。由此可見,杭州市農村公路發展規模對國民經濟尤其是農村經濟的推動作用是顯著的。
圖1農村公路建設里程與國內生產總值關系曲線圖
5農村公路建設對產業經濟發展的吸附和投彈效應
5.1吸附效應:誘導經濟單元的空間集聚,創造需求
目前,我國的農村經濟單元包括以家庭為代表的農戶(包括私人作坊)和鄉鎮企業,其分布和發展狀況代表著農村的整體發展水平。農村公路建設期間及建成以后,串穿起各個行政村之間的村組;一些無法滿足建路條件的村莊,則整村搬遷至農村公路沿線,原始的“散狀”分布形態迅速改變,農戶、鄉鎮企業自然地向公路沿線匯集,公路猶如吸鐵石產生了“吸附力”,很大程度上集聚了區域內的人口、產業、信息等,吸引了經濟單元的聚集,從而產生了吸附效應。
農村公路極大地改善了通行狀況,將農戶或村沿線地區具有了一定的區位優勢。居民、外來投資者等具有沿線分布的利益沖動:(1)可以開發和村社與當地的經濟、社會中心聯系起來,并通過其與公路干線的連接通達更高一級的中心,進而使公路沿線地區具有了一定的區位優勢。(2)可以開發和利用沿線的資源。資源不僅指原先因為交通條件落后而無法開發的自然資源,如地處偏僻農村的某些礦產資源,也包括具有比較優勢價值的資源,如勞動力、土地和部分原材料等。(3)可以獲得運費低、速度快、運量大的優勢,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而且便捷的交通運輸在空間上擴張了農副產品的市場范圍,增強了產品對市場的影響能力。(4)隨著企業發展,產業分工與專業協作的要求日益增強,各個企業間形成復雜的縱向、橫向的產業聯系,從而形成具有關聯性的產業網絡體系。相反,與這個網絡體系聯系薄弱的企業其生存和發展的潛力都會很弱,企業的聚集及其聯系的不斷增強是必然結果。(5)企業聚集可以使某些資源得到共享,企業間信息交流增強,有助于企業得到規模效應以便于進一步的擴張。所以,農村公路是農村各種資源要素集聚條件的重要“供給方”之一,具有強烈的吸附效應。
總體來講,吸附效應表現在經濟單元空間區位改變和需求創造兩個方面。
吸附的空間區位有兩個特征:一是沿著公路沿線的聚集,二是在公路的交匯點(即鄉鎮)的聚集(如圖2所示)?臻g聚集將農戶們由于分散而只好“放棄”的需求整合,形成數量規模,轉化為現實需求,這就是吸附和聚集所產生的需求創造效應。公路存在之前,由于供給成本高昂,經濟單元有一些潛在需求因沒有供給而不能實現。農村公路的吸附效應,不但是各種產業形成發展的,也是農村各種需求實現、擴大的誘發劑和推動力(如圖3所示)。這些潛在需求,包括了
圖2農村公路的吸附效應示意圖
農村公路建成之前農村公路建成之后
注:圖中曲線代表公路。小圓圈代表農舍和企業
農戶的衣食住行多方面。比如,安裝電話、網線等高額固定成本是農民使用互聯網的巨大障礙,單家獨戶的農戶是不太可能單獨安裝使用電腦網絡的,農村公路建成后,把村組聯成了片,同時方便了安裝工程人員的通行,有效整合了分散的潛在通網的需求,促成通網消費規模的形成與擴大,繼而建立農副產品、農家樂等農業經濟網銷渠道,增加了農民收入,發展農業經濟的良好發展。又如,交通的通暢極大地降低了運輸成本,在很大程度上誘發了居民改善住房條件等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潛在需求,與過去所公認的四種潛在需求是不同的。
圖3空間聚集創造需求示意圖
5.2投彈效應:直接“投進"新產業,促使運輸及其相關產業的形成與發展,促進產業結構的多元化
2010年10月27日,一塊“中國快遞之鄉”的牌匾出現在桐廬縣縣政府。這塊牌子是農村公路建設促進農村民營新產業發展的見證物,它見證了從桐廬的山溝溝里,走出了一批中國民營快遞的“始祖”的這段歷史。近幾年來,杭州市為完善路網結構,啟動一系列的農村公路建設,不僅流動了交通運輸、搞活了農村經濟,甚至還間接培養了一批當地農民人才。目前,全國快遞行業俗稱的“四通一達”即申通快遞、圓通速遞、中通速遞、匯通快運、韻達快運五家民營快遞公司皆為桐廬籍農民企業家創立,且其工作人員中桐廬人均占多數,目前總的從業人員是21.6萬,年銷售額215億,占據了中國快遞市場總收入的近半壁江山。“四通一達”代表了民營快遞產業從無到有,得到發展,農村公路創造了新產業。而且,一些具有潛在價值的產品,原來沒有成為商品或大規模生產的條件,農村公路建成后,這些產品迅速發展,形成新的產業。比如,竹制品以及其衍生產品在家居、裝潢、建筑領域的廣泛應用,礦石資源的開采等形成了產業形態的多元化。
公路產業的出現(如圖4所示)猶如在僅有農業的農村地區中投入了一顆“產業炸彈”,即投入了一個全新的產業,新產業又引發其他產業的產生、發展,形成連鎖反應,“破開”了農村產業多元化發展之門。交通條件的改善,使出行時間大大縮短、方便程度大大提升,為趕集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這刺激了沿線居民的消費和經商的欲望和需求,趕集的次數大大增加。不僅如此,一些農產品的交易也跳出了鄉鎮集市定點、定時的局限,出現了一些開著車上山收購農產品的企業,推動商業發展,甚至通過網銷,擴大國內外影響力,幾何遞增經濟收入。農村公路產業及其引發的一系列產業創造,就是其產生的投彈效應。
圖4“投入”運輸業后引起的產業“爆發”
6結束語
杭州市正保持經濟快速增長階段,同時也處于國家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時期,農村公路的建設仍將是國家今后一段時期內重要的投資方向。農村公路在農村產業經濟發展中起著啟動和決定性作用,其推動路徑有兩條主線:一是空間聚集所帶來的吸附效應,將本地及外來資源、要素聚集于公路沿線和交匯點,改變生產、生活布局,進而整合、誘發、創造需求,同時形成市場價值,降低生產成本,拉動了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二是直接創造交通運輸及相關產業,進一步推動其他產業的發展,形成投彈效應,直接推動了當地產業的多元化發展和結構升級。
參考文獻
[1]杭州市公路管理局.杭州市公路養護統計資料匯編
[2]郭志剛.《論農村公路與農村經濟發展的關系》.第二屆世界農村公路大會論文集
[3]郭學慶.《農村公路建設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致富時代》2010年第7期第44頁~第45頁
文章標題:試論杭州農村公路建設帶動產業經濟發展的吸附效應與投彈效應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jingji/1280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