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經濟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4-03-15 09:41 熱度:
發展高效農業是建設現代農業的基本要求,是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蔬菜生產是高效農業的重頭戲,發展高效種植模式是提高蔬菜種植效益的有效手段。實踐證明,模式一變,立竿見影,效益倍增。
[摘要]近年來,農業種植的技術不斷快速發展,發展高效農業已經成為現代農業的重要內容。蔬菜的高效種植已經成為農民增產增收的重要方法。本文中筆者主要介紹了早春蕃茄與夏豇豆和秋芫荽的大棚高效栽培技術。
[關鍵詞]高效栽培,蕃茄,夏豇豆,秋芫荽
為進一步加快高效農業的發展,促進我的區蔬菜產業更上新臺階,現結合本地蔬菜生產實際,向廣大菜農及蔬菜種植大戶提供一種適用性強、效益好的種植模式:大棚早春蕃茄、夏豇豆、秋芫荽高效栽培模式,采用該模式可以更好地適應市場行情,保證上市早且上市期長,有益于提高產量、經濟效益,增加農戶收入。該模式每666.7m2可產蕃茄4000kg,產值12000元;可產豇豆1800kg,產值5400元;可產芫荽800kg,產值3200元,每年666.7m2總產值20600元。該模式栽培具體技術如下:
一、茬口安排
1.早春蕃茄
大棚栽培早春蕃茄生長期長,產量高。12月中旬播種育苗,2月下旬定植,可覆蓋多層膜,或加蓋草簾來提高棚內溫度,確保早春早上市,6月底采摘結束。
2.夏豇豆
其后種植豇豆,于7月上旬播種(直播),8月中旬可以采收,10月中旬采收結束,種植期間可掀掉薄膜。
3.秋芫荽
其后種植芫荽,于10月下旬播種(直播),隨著溫度降低,可重新覆上薄膜,保證溫度情況下進行再次種植,可一直持續到來年2月份。
二、早春蕃茄栽培技術要點
1.品種選擇
早春大棚蕃茄栽培,適宜選用抗病、早熟、耐寒、耐弱光、花序節位低、結果集中、豐產性好的品種。如早粉2號、毛粉802、早豐、早魁、強豐等優良品種。
2.播種育苗
將調配好的富含有機質,通氣性好,保水保肥且不含病原物質營養土填入苗床,攤鋪均勻,踏實整平,澆透底水,然后選擇連續3-4天內沒有雨雪天氣的晴天上午進行播種。為了便于均勻撒種,在發芽種子中摻入等量細土或細沙進行撒播,播完后,苗床用過篩細土覆蓋1-1.2cm厚,最后畦面上蓋一層塑料薄膜,以保溫保濕,促進出苗。
3.整地與施肥
前茬收獲后,要及時清除殘秧雜草。結合翻地666.7m2施廄肥5000-7500kg、過磷酸鈣50kg,復合肥25kg。耙細耬平后做畦,畦壟寬80-90cm,溝寬40cm,畦高10-15cm。定植前需提前10-20天扣棚,以提高棚內地溫,促進蕃茄定植后早緩苗。
4.定植
蕃茄早春大棚定植要求棚內最低氣溫在3-5℃以上,而且選擇晴天上午進行。定植深度以營養缽頂與地面平為宜?刹捎霉啻笏ㄖ病E飪葴囟容^低時,也可采用先挖穴、點水,然后栽苗,用濕土封嚴。大棚內可覆蓋地膜,也可搭小棚,以利提溫保溫。定植密度:早熟品種以4000-5000株/666.7m2為宜;中熟品種以3000-3500株/666.7m2為宜。定植后,立即密封大棚,以盡快提高棚內溫度,加速緩苗。
5.通風與溫濕度調節
防寒保溫是春大棚覆蓋栽培的重要環節。定植后當晚應用草簾將大棚四周圍嚴,4-5天內緩苗期通常不通風,白天出太陽后,及時去掉大棚南端至東西兩邊的草簾,增加棚的光照面積,提高棚溫,促進緩苗。若遇低溫,可采用大棚內加蓋小棚的措施;也可采用電爐或火爐臨時加溫的措施,以提高棚內溫度,加速緩苗。緩苗后,棚內氣溫保持白天25-28℃、夜間13-15℃,防止夜溫過高,秧苗徒長。晴天中午,大棚兩側要通風放氣降溫,避免溫度過高,發生烤苗
6.灌水與施肥
澆足定植水到第一穗果核桃大小之前,通常不澆水,重點是中耕保墑。當第一穗果長到核桃大時開始灌水、追肥?呻S水666.7m2追施尿素10-15kg,或人糞尿5000-7000kg。此后,在第二、第三穗果膨大期再分別追肥1次。灌水可根據土壤墑情進行保持見干見濕。
7.激素處理
早春蕃茄由于氣溫低、光照差,坐果不良。在第一花序開花期用12-15μL/L2,4-D涂抹花柄或花蕾,或用20-30μL/L蕃茄靈噴花,以提高坐果率。第二、第三花序期,隨外界氣溫升高,4-D和蕃茄靈的使用濃度應適當降低。利用乙稀利催熟果實,可提早5-7天上市。常用方法是果實發白后采收,用2000-4000μL/L的乙稀利溶液浸果,取出后放在22-25℃條件下催紅。其它栽培技術與露地栽培相同。
三、夏豇豆栽培技術要點
夏季豇豆因溫度高,溫差小,降雨量大,莢豆容易出現鼓籽的現象,而且病蟲害嚴重。所以,夏季豇豆的栽培技術與春季的不相同。這時種植的目標不是達到很高的產量,而是豇豆具有很高的商品性、抗病性,而且夾條具有優秀的色澤。使種植的豇豆適合在特定市場進行銷售。在種植的過程中要注意的幾個方面是。
1.品種選擇
豇豆的品種進行選取時要注意適宜的色澤,在溫度較高時不發生鼓籽,而且抗病性強。在這些的基礎上選擇豐產品種。如奇麗豇豆、全王豇豆、奇麗早生、奇美等品種。
2.整地施肥
666.7平方米施30kg復合肥,硼砂1kg(三年施一次),鉬酸銨50g,有機肥兩方。地面可以按行距覆蓋黑色地膜,這樣不但可以防止雜草的生長還可以保墑防澇。
3.播種
密度要比春種稀些,666.7平方米用種1.5-1.7kg,2800-3000穴/666.7/667m2,每穴兩粒,行距1.5m栽兩行,株距30cm。進行播種時一定要進行覆膜,最好要進行種子的催芽。4.幼苗期管理
溫度高時具有較短的栽培幼苗期。這時的田間管理要注意防病,控肥。
5.爬架期管理
從甩蔓到爬滿架這段時間田間管理主要主要注重稅水肥的控制。使土壤保持在黃墑狀態,就是土壤中具有60-70%的含水量。在豇豆沒有爬滿半架之前盡量不要施肥,這時絕對不能施用氮肥。這時注意植株病蟲害的發生,進行防治時常用10%腈菌唑60ml加氯蟲苯甲酰胺混合噴藥。當植株的生長點超過架桿時要適時的進行摘心打頂。
6.結莢期管理
一是保證水肥管理的及時和合理,保證足夠的施入量。一般666.7m2施尿素10-15kg,施肥后及時進行澆水。二是科學的進行農藥的使用,防治病蟲害的發生。禁止高毒性農藥的使用。三是防治植株發生病害。植株生長的前期主要防治的病是炭疽病、葉斑病,后期主要防治白粉病。常用的防治方法是治療劑加保護劑混合。四是合理使用葉面肥,使豆莢長的更漂亮。經常使用的葉面肥有高鉀寶等。
四、秋芫荽栽培技術要點
芫荽就是香菜,春、夏、秋季均可種植。但不耐高溫,喜溫涼,高溫季栽培,易抽苔,產量和品質都受影響,應以秋種為主。
1.施足肥、細整地。
于種植前,隨耕翻每0.1hm2施入3000—5000kg腐熟好的農家肥,耙細整平做畦,一般畦寬1m。
2.播種
播種前應先把種子搓開,以防發芽慢和出雙苗,影響單株生長。條播行距10—15cm,開溝深5cm。條播、撒播均蓋土2—3cm,0.1hm2用種量5—6kg。播后用腳踩一遍,然后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以利出苗。播后及時查苗,如發現幼苗出土時有土壤板結現象時,要抓緊時間噴水松土,促進迅速生長。
3、田間管理。
當幼苗長到3cm左右時進行間苗定苗。一般整個生長期中耕、松土、除草2—3次。第一次多在幼苗頂土時,進行輕度破土皮松土,消除板結層。同時拔除早出土的雜草,以利幼苗出土茁壯生長。第二次于苗高2—3厘米時進行,而條播的可用小平鋤適當深松土,拔除雜草。第三次是在苗高5—7厘米時進行。待葉部封嚴地面以后,無論是條播或撒播,就不再中耕松土了,只是有目的地進行幾次拔草。香菜不耐旱,必須每隔5—7天輕澆一次水,基本是全生育期澆水5—7次,經常保持土壤濕潤。生育中期0.1hm2追施尿素15kg,以保證良好的生長。
文章標題:農業生產論文秋芫荽的大棚高效栽培模式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jingji/2031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