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經濟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4-09-11 14:53 熱度:
新疆作為我國最大的棉花生產基地,為我國棉業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2012年以來,棉花生產形勢發生了較大變化,我國棉花生產重任更多地落在了新疆棉區。新形勢下,既要認識到新疆植棉地位的重要性,也要認識到新疆棉花生產面臨的巨大環境壓力。
【摘 要】本文從不同角度分析新疆棉花生產當前的形勢、面臨的環境壓力,提出了新疆棉花生產環境目標與任務,為新疆棉花生產可持續發展、戰略規劃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農業經濟論文發表,新疆棉花,生產,形勢,任務
1 新疆棉花生產發展現狀
1.1 棉花總產居全國一半
改革開放以來,新疆棉花生產能力發生了巨大變化。從“一黑一白發展”戰略,到“優勢資源轉換”戰略,新疆棉花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增強。一是已連續20年棉花總產、單產、調出量居全國第一。二是棉花總產占全國比重由改革開放初的3.03%,發展到20世紀80年代的4.9%,90年代的20.5%,到21世紀前5年的30%,實現棉花產量“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歷史性巨變。
1.2 棉花生產地位更加突出
一是新疆棉花生產戰略地位更加突出。新疆棉花生產不僅承擔著我國棉花生產安全重任,還肩負著糧食安全重任。受多種因素影響,近年來我國黃河、長江流域棉區面積不斷下滑,內蒙古等新棉區建設短時期內還難以形成規模,棉花總量的一半將由新疆產出。二是棉花在新疆的地位難以替代。新疆農民植棉收入占總收入的35%。隨著紡織工業的發展,棉花生產還將承擔新疆產業集群建設、由資源產業向商品產業轉變的重任。三是新疆明確提出堅持棉花大區地位不動搖。要進一步鞏固棉花產業地位,棉花總產穩定在 350萬t左右,要開展66.67萬hm2(1000萬畝,1畝=667 m2)棉花高產工程建設,用7年時間,使這些棉田貢獻棉花總產的80%,其中33.33萬hm2(500萬畝)棉田皮棉單產達到2700 kg・hm-2,33.33萬hm2(500萬畝)皮棉單產達到2250 kg・hm-2[1]。
2 新疆棉花生產面臨的環境壓力
新疆棉花生產在發展的同時,堆積了大量環境問題。環境壓力已成為制約新疆棉花生產能力能否持續穩定的深刻問題。
2.1 棉花生產壓力增大
350萬t的棉花生產能力對于新疆來說壓力是較大的。從布局看,我國棉花“三足鼎立”的生產布局,對于穩定我國棉花生產、降低風險具有重要意義。黃河、長江流域棉區棉花面積的下滑,在布局上加大了新疆棉花生產壓力。從自身看,350萬t的棉花生產能力必須有水資源保障、單產保障、效益保障及其他環境條件的保障。而新疆棉花生產一直以來依賴的生態和生產環境都十分脆弱。特別是水資源不足的壓力、技術創新不足的壓力、單產潛力發揮難的壓力、品質優勢不足的壓力、生態環境惡化的壓力、植棉效益下滑的壓力等多種不利因素。
2.2 新疆棉花生產面臨的水資源壓力
水資源保障是新疆棉花生產必須解決的第一要務問題。新疆農業全靠灌溉生產。水是新疆農業生產最大的限制因子。在嚴格實行水資源管理制度下,棉花生產能力面臨水資源環境緊張的壓力 [3-4]。一是水資源嚴重不足。新疆地表水年均徑流量882.4億m3,其中生態用水400億m3,地表可引用量482億m3。目前地表水引用量已達 470億m3(地方400億m3,兵團70億m3),其中農業用水446.5億m3。全疆(含兵團)總用水量已達510億m3(地表徑流量引用470億 m3,地下水40億m3),農業總用水484.5億m3。二是棉花水資源消耗量大。棉花占新疆灌溉面積的三分之一(37.5%~33.8%)。以目前新疆約186.67萬hm2(2800萬畝左右)棉花面積(地方滴灌66.67萬hm2(1000萬畝)、非滴灌66.67萬hm2(1000萬畝)、兵團 53.33萬hm2(800萬畝)全滴灌)計,以目前全疆棉田基本灌溉定額4125 m3・hm-2、非滴灌棉田水系數1.667計,全疆棉花總的基本灌溉定額用水量95.5億m3,以目前全疆棉田灌溉用水定額平均4710 m3・hm-2計,全疆棉田總灌溉用水量108.8億m3。棉田灌溉需水100億m3,加上其他24億m3的洗鹽、運輸水,生產350萬t棉花必須保障 120億~130億m3的水,占農業用水總量的24.8%~26.8%。以目前每立方水可生產出1.07 kg子棉、0.43 kg左右皮棉計,生產出350萬t皮棉必須有81.4億m3水的基本保障。三是節水潛力空間不平衡。一方面新疆棉田節水空間較大。2009年新疆地方系統高效節水灌溉面積75.65萬hm2,僅占總灌溉面積的19.2%。“十五”至“十一五”期間,高效節水灌溉面積以年均22.6%的遞增率增加。另一方面,兵團、巴州、昌吉州等的高效節水面積已達一定規模,進一步發展節水面積空間較小。因此,新疆棉花生產規模仍將受到水資源環境限制。四是灌溉面積逐漸增加。新疆(含兵團)總灌溉面積533萬hm2。地方系統總灌溉面積393.35萬hm2,兵團總灌溉面積139.65萬hm2。地方系統農田有效灌溉面積 262.07萬hm2,占總灌溉面積的67.6%。灌溉面積逐漸增加與單位用水量減少的趨勢,加劇了水土不平衡和350萬t棉花生產的用水緊張。上述問題說明,新疆棉花生產發展與水資源環境已面臨嚴峻考驗。
2.3 新疆棉花生產面臨的土壤環境壓力
目前新疆棉田的土壤環境與20 世紀80-90年代土壤環境有較大差別。一是棉田土質下降。據第三次土壤普查,新疆大部分棉田土壤有機質含量較低,北疆為1.29%~1.35%,南疆僅為0.85%~0.89%,屬中低水平;土壤速效鉀、速效磷的含量也較第二次土壤普查有不同程度下降[5-6]。20世紀80-90年代,新疆棉田以兩病兩蟲為主,且發生相對較輕,目前枯黃萎病重發,棉薊馬、盲蝽、棉葉螨等次生害蟲也均成為主要害蟲[7]。二是棉田土壤鹽漬化加重。據2004年統計資料顯示,新疆地方系統鹽堿耕地面積75.58萬hm2。2009年鹽堿化面積占總灌溉面積的19.2%,南疆占22.6%。隨著耕地面積擴大,在水資源緊張下的情況下,棉田洗鹽水減少甚至難以落實,一些棉田土壤鹽漬化加重,保苗難度加大[8]。三是棉田殘膜污染嚴重。新疆地膜覆蓋種植面積達4700萬畝(不含兵團),是我國地膜覆蓋面積最大、地膜用量最多的省區。每年新疆地膜使用量達15.94萬噸,但回收率不足10%。新疆棉田推廣地膜植棉已近25年,由于沒有有效的回收政策、措施保障,回收意識弱,加上大部分采取手工回收,回收率極低,導致土壤地膜殘留量高,地膜污染引起的潛在問題越來越嚴重。這些土壤環境的不利變化,加重了進一步提高單產的難度[9-10]。 2.4 新疆棉花生產面臨的單產潛力難以發揮的壓力
保障350萬t棉花生產能力,必須進一步提高單產。新疆棉花單產潛力巨大,但進一步提高單產的壓力大。一是缺少突破性引領技術。目前一直沿用矮密早、高密度種植模式,常年一個模式,技術結構雷同,品種同質化強,使得單位面積成鈴數難以突破。二是大幅度提高單產的難度大。目前新疆棉花總產的保障是建立在規模面積(實際面積 180萬~200萬 hm2)基礎上,維持現有實際面積,在保障水資源、現有技術和1740 kg・hm-2的皮棉單產水平下,即可支撐350萬t棉花生產能力。如果棉花實際面積調減到166.67萬hm2(2500萬畝)左右,目前的單產水平是生產不出350萬t棉花的。以實際棉花面積穩定在160萬~173.33萬hm2(2600萬畝)計,皮棉單產必須提高到2025~2175 kg・hm-2,而目前實際單產平均在1725~1875 kg・hm-2,因此,必須平均提高300 kg・hm-2,增產幅度16%以上,才能支撐350萬t的棉花生產能力。靠目前技術,大面積達到這么高的單產水平和增產幅度是有難度的。上述這些問題,嚴重制約著單產潛力優勢的發揮。進一步提高單產,需要新的、有突破性的引領技術。
3 新疆棉花生產環境目標與任務
在目前棉花生產新態勢下,特別是在各種環境問題交織下,如何營造新疆棉花生產可持續發展的良好環境,是新疆棉花生產面臨的重要任務。保障350萬t棉花生產能力,應樹立環境觀。
3.1 新疆棉花生產環境目標
把推進水利化、機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標準化、規模化、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生態化建設,作為350萬t棉花生產的總環境目標。
3.2 營造新疆棉花生產的環境任務
3.2.1 建立新疆棉花生產能力可持續發展、良性循環的生產模式
新疆棉花生產規模化、機械化、社會化、水利化的生產發展模式正在推進,智能化、信息化的生產發展模式正在試驗示范。實踐經驗表明,350萬t棉花生產模式應建立在規模化、機械化、社會化、水利化基礎上,做到農藝、農機、水利、工程、生物、組織等技術措施相結合,加大節水工程建設、大力推廣膜下滴灌技術、集成優化配套機采棉技術,合理推進土地流轉使棉花生產向規模化轉變,壯大發揮農業合作社等社會化服務組織。同時完善基礎設施、建立高效的產業集群、營造開放的市場環境、制定優惠的棉花生產扶持政策,營造良好的生產環境。
3.2.2 創新新疆棉花生產能力可持續發展、良性循環的技術體系
保障350萬t的棉花生產能力,提高單產和效益至關重要。而沒有突破的技術,憑借現有技術集成及技術到位率,已經很難大幅度提高單產。因此,提高單產的關鍵在于技術路徑的突破。一是建議在基于熱特征的技術體系基礎上,加強基于光特征的技術體系研究,將光熱2個特征的技術體系結合,形成進一步提高單產的、光熱能量要素充分合理利用的技術體系。二是加強高效節水微灌技術的推廣和技術升級,地方加大膜下滴灌棉田推廣覆蓋率,試驗、示范、推廣更精準更節水的智能化滴灌技術,科學推廣干播濕出技術。三是加強土壤環境治理,加強殘膜回收機、0.01 mm新標準地膜的推廣應用,注重開發吸收效率高的農藥化肥生產技術,加強可降解性好的或新型覆蓋物的研發。上述技術體系作為引領核心的技術。
【參考文獻】
[1]張平.“十二五”規劃戰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李萬明.干旱區綠洲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
[3]侯振安,龔江.干旱區滴灌棉花土壤水、鹽、養分運移與調控[M].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
[4]王忠,周和平,張江輝.新疆農業用水定額技術研究應用[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
[5]丁峰,徐萬里,梁智,等.新疆天山北坡經濟帶滴灌棉田土壤質量演變趨勢分析[J].農業科技通訊,2009(3):42-45.
[6]馬旭,田長彥,馮固,等.新疆農田投入化肥時空變化及趨勢分析[J].干旱區地理,2006,29(3):439-444.
[7]劉毅,李春燕,劉志剛,等.新疆膜下滴灌棉田病蟲害的發生特點及防治[J].江西棉花,2010,32(3):61-62.
[8]魏云杰,許模. 新疆土壤鹽漬化成因及其防治對策研究[J].地球與環境,2005(33):593-597.
[9]姜益娟,鄭德明,朱朝陽.殘膜對棉花生長發育及產量的影響[J].農業環境保護,2001,20(3):177-179.
[10]王維崗,申玉熙. 新疆農田廢舊地膜污染狀況及防治措施[J].新疆農業科技,2002(2):5.
文章標題:農業經濟論文發表新疆棉花生產面臨的環境壓力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jingji/2265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