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电影网_久久久久久电影_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按摩秒播_天堂福利影院_国产男女爽爽爽免费视频_国产美女久久

農業經濟論文農業產業支撐體系的實踐與探索

所屬欄目:農業經濟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5-03-04 11:29 熱度:

   【摘要】 在城鄉二元結構條件下實現城鄉統籌及城鄉一體化發展,其根本途徑在于農業產業化,而農業產業化的基礎又在于農業產業支撐體系的構建。本文通過云南保山隆陽區農業產業支撐體系實踐過程的分析,揭示了農業產業支撐體系建設的制約因素,進而說明農業產業支撐體系的建設不僅體現現代農業發展的一般規律,而且還具有西部邊疆民族地區的特殊性。

  【關鍵詞】農業經濟論文, 隆陽區,農業產業,支撐體系

  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區,素有“滇西糧倉”的美譽。近年來,隆陽區認真貫徹落實一系列中央1號文件的精神,切實把“三農”問題放在突出位置,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城鄉一體化進程,大力發展農業生產,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創辦和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取得了顯著成效。2010年,全區實現農業總產值48.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90元,糧食播種面積88.97萬畝,產量39537萬公斤,單產居云南省第一,人均占有糧食415公斤,居云南省前列;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達86家;新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235個。然而,投入不足,基礎薄弱,發展水平不高,組織體系不嚴密,布局和結構不合理,農業科技創新和運用落后,良種體系不夠完善,農產品加工流通滯后等問題,仍然制約著農業產業的發展。在新形勢下,如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變自然優勢為產業優勢,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強化農業產業支撐體系建設,隆陽區進行了有益的實踐與探索

  一、隆陽區建設農業產業支撐體系的實踐過程

  產業支撐體系是一個集產業思想創新、主導產業和輔導產業協調發展、產業集群發展、政府公共管理、資源優化配置等為一體的綜合體系。改革開放以來,隆陽區農業產業支撐體系的實踐經歷了起步和發展兩個階段。

  1、第一階段:起步階段(1978年至2005年)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了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并出臺了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在中央的宏觀大政方針指導下,隆陽區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產品流通、農業生產科技運用等有了較大改善和提高。一是基本農田設施得到改善。隆陽區于1986年至1990年開展商品糧基地建設,1990年至2001年開展滇西農業綜合開發,據統計,1996—1998三年總投資1547萬元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通過實施改善灌溉條件、改造中低產田等措施,加強了基本農田整理工作力度,耕地質量有所提高。二是農業科技得到推廣。隆陽區于1979年、1982年、1984年分別建成芒寬雜交水稻制種基地、賈官雜交制種基地、漢營稻麥常規良種繁育基地,促進了良種繁育能力和良種推廣覆蓋率。三是積極圍繞國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農業綜合開發,以及國家、省優勢產業發展規劃,積極申報相關項目。隆陽區蠶桑良種繁育基地建設、隆陽區10萬畝優質水稻基地建設等重大項目獲得立項批準實施。

  2、第二階段:發展階段(2006年至今)

  2006年黨的十六大以來,隆陽區抓住“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歷史機遇,農業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一是農業生產投入不斷增加。到2008年,區級財政投入支農專項資金6979萬元,比1978年增加6906萬元,增長94.6倍。二是落實好中央強農惠農政策。2005年到2008年,兌現良種補貼、農業綜合補貼、農機購置補貼、漁業石油價格補貼等資金8788.68萬元。三是農業科技政策和農業科技得到落實和推廣。開展了10萬畝噸良田建設、水稻稻瘟病大面積持續控制、玉米新品種海禾1號示范推廣等工作,農業機械推廣運用也得到加強。四是積極推動農業品牌化發展。利用中國保山南方絲綢古道商貿旅游節、瀾滄江啤酒節等重大節慶活動,為農業企業搭建招商銷售平臺,優勢農產品區域初步形成。此外,政府在農業產業化扶持、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也加大了工作力度。

  二、隆陽區建設農業產業支撐體系取得的成效

  1、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改善,生產能力顯著提高

  通過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治、現代煙草示范區、噸糧田建設、水利設施建設、石漠化治理等一系列項目,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共建成各類水利工程29146處,新增有效灌溉面積6.56萬畝,改善灌溉面積26.72萬畝,有效灌溉面積累計達51.72萬畝。同時,農業機械化程度得到一定提高。

  2、農業產業布局日趨合理,龍頭企業帶動明顯

  “十一五”以來,隆陽區按照“規模化發展、標準化管理、市場化運作”的農業發展思路,積極培育和扶持產業化龍頭企業。已初步形成了包括12個烤煙和香料煙品種在內的產業布局,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戶增收、農業增效的帶動作用初步顯現。現有省級龍頭企業11戶,市級龍頭企業13戶,龍頭企業的發展壯大,推進了農業產業化經營進程。

  3、政府對農業的支持力度加大,農業產業支撐體系建設得到加強

  一是初步形成了以農業科研院所、龍頭企業、農技推廣機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技術推廣體系和農民科技培訓體系。二是初步形成了完善動植物病蟲害監測預警、檢驗監督、控制撲滅、技術支撐以及物資保障系統,重大動植物病蟲災害防控能力顯著提升。三是初步建成了專業設置合理、技術手段先進的檢驗檢測體系,農產品生產過程、加工運輸及市場準入等關鍵環節的檢驗檢測水平明顯提高。四是初步形成了以監測預警、市場監管和公共信息服務為主要內容的農業農村經濟信息系統。

  三、制約隆陽區農業產業支撐體系發展的主要因素

  1、內部因素

  (1)農業產業布局不合理,有待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產業和產品結構雷同,布局分散,資金整合程度低,農產品比較效益低,資源比較優勢未得到充分發揮。受市場和資源的雙重約束,產業調整優化難度大,產業布局不合理,產業爭地現象日益凸現,產業發展難以向最佳適宜區集中,規模化、集約化的布局和發展步履艱難,優勢難以發揮。   (2)產業化經營水平不高,特色優勢難以體現。農業龍頭企業總體上數量不少,但加工規模不大、加工技術相對滯后、特色農產品處于原料型階段,優勢難以體現,輻射帶動能力不強。農業產業化水平低,組織化程度低,普遍存在管理粗放、成本高、質量差、附加值低、農產品加工深度和資源利用率不高等問題。

  (3)優勢農產品市場開拓不夠,市場信息建設滯后。優勢特色農產品品牌意識淡薄,不注重產品形象包裝和廣告宣傳,影響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資源的有效開發,大部分農產品無法實現由優勢農產品向品牌產品過渡。另外,絕大多數優勢農產品營銷網絡和市場信息網絡建設滯后,影響和制約了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和競爭能力。

  (4)農業產業體系不健全,產業政策不配套。政府對農業的扶持力度還不夠,大部分優勢特色農產品的品種培育、基地建設和區域布局仍停留在起步階段。雖然國家推出了一系列農業產業優惠政策,但因農產品價格聯動機制不健全,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居高不下,農產品價格相對較低,政府對農業保護的效應不顯著。

  (5)農民組織化和社會化服務程度不高。農民組織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農業產業化的水平,單個的以家庭為單位的傳統經營模式已不能適應發展現代農業的需要。農民組織化程度不高,農民主動開拓市場、增強市場意識、抓市場信息的能力還不夠,部分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作用發揮不充分、運作不規范等問題依然存在。

  此外,耕地質量不高,中低產田地比例偏大,基礎設施薄弱,尤其是水利化程度低也是影響隆陽區農業產業發展的因素之一。

  2、外部因素

  (1)傳統的農本思想有待進一步轉變。由于隆陽區地處云南西部欠發達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工業發展還處于起步發展階段,農民的生產生活對土地的依賴性較大,多數農民還沒有完全擺脫計劃經濟時代的傳統農業生產觀念,缺乏創新意識、規模經營意識和競爭合作意識,寧愿滿足于自給自足的保障性生產,也不愿充分利用土地資源與龍頭企業進行合作。部分農民更相信傳統的種植經驗,對新的生產方式和新科技難以接受。

  (2)政府的公共管理職能有待進一步加強。隆陽區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區,農產品市場的發育程度不高,農業產業的發展和產業化水平的各子系統對政府的依賴程度還非常高。政府如何結合農業產業發展實際,在產業的布局、發展規劃、基地建設、財政金融政策等方面給予幫助和支持仍然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3)產業發展不平衡問題有待進一步協調。合理的產業結構要求產業之間相互協調發展,只有這樣,才能把束縛在土地上的剩余勞動力轉移到二、三產業上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業產業化發展中的土地集約化經營問題。據統計,2011年,隆陽區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26.3∶33.4∶40.3,從宏觀上看其結構較為合理,但由于人口基數大,2011年末總人口90.53萬人,80%以上的人口在農村,第二、三產業吸納勞動力就業有限,從客觀上制約了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水平。

  (4)農地流轉的保障機制有待進一步規范。農地流轉是盤活農民土地、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目前隆陽區土地流轉仍然存在著運作體系和服務平臺不健全、流轉的層次不高、渠道不暢等問題;農戶之間的土地流轉不規范,口頭協商、自發、無序流轉現象比較突出;一些農戶即使簽訂了合同,但對雙方的權利與義務、違約責任等缺乏明確具體的規定,有的合同未經管理機構審查、簽證或公證機關公證,如果雙方出現糾紛仍難以解決。

  四、完善隆陽區農業產業支撐體系的對策

  1、創新農業產業支撐內在機制

  (1)樹立工業化發展理念。牢固樹立用抓工業化的思路、機制和方法來謀劃農業的理念,創新發展思路,增強競爭意識,用新的觀念、方法和措施,用發展的眼光、正確的政策、開放的市場來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徹底改變小而全的農業產業格局,把工業的管理理念、生產方式、組織形式、營銷手段等引入農業,推進農業企業化和現代化進程。

  (2)突出培育龍頭骨干企業。緊密結合云南發展高原特色農業的戰略,按照“發展一個產業、建設一個基地、培育一個龍頭、創立一個品牌”的要求,圍繞重點產業發展目標,引進和建設一批產權清晰、權責明確、管理科學、技術先進、實力雄厚的龍頭企業,更好地發揮龍頭企業在市場開拓、基地引導、加工增值、科技創新、標準化生產等方面的帶動作用。同時發揮區域特色優勢,把蔬菜、咖啡、畜產品、油料、林產品、中藥材等培育為成為國家和省級重點龍頭企業。

  (3)發展壯大合作經濟組織。繼續發展壯大和建立合作經濟組織,引導龍頭企業與農戶建立自愿平等、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機制,指導龍頭企業完善委托生產、入股分紅、利潤返還等方式,密切與農戶的經濟利益聯結關系,形成“公司(能人)+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使各類專業合作組織成為溝通龍頭企業與農戶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成為農民有組織走向市場的風向標。

  (4)努力構建六大支撐體系。一是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全面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和市場競爭力。二是構建農業基礎設施和生態保護體系,推進農業生產基地化、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進程。三是構建投融資擔保體系,著力解決農業產業化發展融資難問題。四是構建開放的招商引資體系,抓住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云南實施“兩強一堡”戰略、沿海地區產業梯次轉移的機遇,積極開展對越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不斷增強農業產業發展新活力。五是構建市場信息流通體系。六是構建農業技術服務體系,為農業產業化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5)加快實施三大保障措施。一要按照發展現代農業規模化、規范化、專業化的要求,建設一批專業村、專業戶,實現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發展目標。二要強化科技運用和推廣。突出抓好良種的引進、試驗、示范、推廣,以及優勢農產品無公害、標準化種養生產和加工的技術,推動標準入戶和產地品牌的創立。三要建立和完善以“綠色證書”、“新型農民培訓工程”、“農業科技進村入戶示范工程”為主的農民技術培訓教育體系。

  2、優化產業外在環境與保障體系

  (1)創新產業思想體系。按照云南省建設山地城鎮的要求,樹立大農業的理念,統籌城鄉產業發展,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進程,努力實現農業化、工業化、城鎮化和商貿旅游國際化協調發展。

  (2)完善公共管理體系。一要準確定位政府角色,轉變政府職能,打造服務型政府。二要完善產業政策。農業產業政策的制定應有利于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有利于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有利于發展循環經濟,有利于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3)健全法律保障體系。一是要細化有關農業產業發展的法律法規,提高可操作性。二是要加強法律人才隊伍建設,引進和培養一批農業執法專業人才。

  (注:李金輝系本文通訊作者。)

  【參考文獻】

  [1] 楊志勇、倪軍:美國和日本農業技術進步路線對中國的啟示[J].世界農業,2012(1).

  [2] 曹文志:試論農業產業化的支持系統[J].農業經濟問題,1997(9).

  [3] 中共隆陽區委、隆陽區人民政府:隆陽改革開放三十年(1978—2008)[Z].2009.

文章標題:農業經濟論文農業產業支撐體系的實踐與探索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jingji/25524.html

相關問題解答

SCI服務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一区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模特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孕妇 | 亚洲成人免费视频 | 免费的色网站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区久久久久久久 |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宅男 | 天天碰夜夜操 | 99re国产精品 | 在线免费观看黄a | 伊人免费观看视频 | 秋霞av国产精品一区 | 欧美日韩久 | 日韩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国产精品亚洲成在人线 | 99热激情 | 在线观看特色大片免费网站 | 亚洲二区在线 | 国产高清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 一级黄a视频 | 国产一区亚洲 | 国产97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激情精品 | 在线免费av电影 | 99av成人精品国语自产拍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色综合桃花网 | 日韩欧美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国产日韩免费观看 | av日韩高清 | 欧美13videosex性极品 | 免费在线a视频 | 综合亚洲视频 |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 | 久草网站 | 日韩av高清| 亚洲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久av | 中文字幕在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