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經濟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5-06-04 15:27 熱度:
生態農業是以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發展的,同時也是全球化進程中世界農業發展的重要途徑。我國的生態農業是通過對農業資源的合理利用,并積極保護農業的生態環境,進而實現高效無污染且低能耗的農業發展模式。生態農業也是農業經濟的一部分,在倡導可持續發展的同時,經濟也不能落后。本文是一篇農業論文發表范文,詳細論述了生態農業模式分類研究,以供大家參考和下載。
【摘要】目前階段,我國生態農業是在傳統農業的基礎上,并科學合理結合現代農業的綜合產物,同時,生態農業一定程度上是按照模式進行發展的。針對我國的生態農業模式分類問題具有不同的分類標準,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生態農業模式的發展。
【關鍵詞】農業論文發表,生態農業模式,分類,研究
一、生態農業模式概念
生態農業模式是在生態農業理論形成的基礎上產生的。生態農業模式是以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為主要目標,并且依據相應的生態經濟學原理,針對不同的生態環境,科學合理的結合先進的科學技術,最終建立有利于自然和人類生存并且互相協調,有效實現經濟、生態與社會效益相結合的高效現代化農業生產經營模式。
二、生態農業模式的分類
(一)物質多層利用
物質多層利用類型是根據生態農業系統的能量及物質循環所構成良性循環的生態農業模式。在這種生態農業的模式中物質進行良性的循環,并將能量進行多級的利用,實現農業的優質高產。
(1)沼氣利用型。沼氣利用是以沼氣為基礎,并且利用相關的食物鏈加環技術,有效的將種植業與加工養殖業結合,通過加強畜禽的飼養與沼氣池內厭氧的發酵,有效的將傳統種植與高效的飼養和廢棄物利用結合,使農業系統的能量進行多級的利用,促進物質的良性循環。
(2)病蟲草防治型。病蟲草的防治類型是對生物防治技術的利用,選擇抗病蟲草的品種,同時應用蟲和菌對病蟲草害進行防御。此外,選擇適當的農藥,對施藥的技術進行合理的改進,進而提高農作物的產量與質量。
(3)產業鏈延長增值型。這種類型是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并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生態農業模式。對農業生產的主副產品進行加工,使其增值,進而有效的提高農業的產值,實現農業生產的產業化。
(二)生物互利共生
生物互利共生類型是合理應用生物群落中不同層次生物的不同生態位特性與互利實現共生。通過分層對空間利用,提高了生態系統的光能利用率以及土地的生產力,進而增加了物質的生產量。這種類型是多層次多序列的農業產業類型,能夠保證不同的生態位生物群體在整體的系統中互利共存,有效的利用太陽能與水分以及相應的礦物質營養,進而對農業生態系統的有限空間和土地進行充分的利用,提高生態資源的利用率以及生產量,獲取更多的生態與經濟效益。生物互利共生通過利用先進的農業技術,對農業的生態環境進行保護,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田的發展建設。
(三)資源開發利用與環境治理
(1)環境治理型。環境治理型主要是將生物與工程措施進行有機的結合,從而治理環境惡化區域。同時采取植樹造林及興修水利等改善措施,科學合理的結合模擬的自然群落方法。生物與工程技術措施的綜合利用表現在將喬木與灌木等進行有效的結合,并建立多層次多品種的復合型群落生物措施,主要有四種模式:①丘陵山區小流域治理。在出現嚴重水土流失地區進行植樹造林建設,合理發展養殖與林果產業,有效的完善周圍的生態環境。科學合理的采用退耕還林的方法,對天然的樹林進行保護,同時防水固土,強化土壤的肥力。②鹽堿地治理。主要是通過打淺井與開深溝的方式,建設人工的防護林。積極的引進抗鹽堿的牧草,進而合理的發展畜牧業。③草地恢復和生態牧業。針對實際的草場類型與生產量劃分合理的牲畜種群以及承載牲畜的數量。同時,要適當的進行退耕還牧的工作,有利于提高草場的產量。此外正確的引導牧民進行畜產品的加工行業。④保護性耕作。這種方式是以能夠發芽的種子為基礎,有效的減少耕種的面積,使用合適的農藥防治蟲害,積極提高土壤的肥力與抗旱的能力。
(2)資源開發利用型。這種模式適用于山區或者沿海的灘涂等地,因為這些區域具有較大的農業發展潛力。可以采取因地制宜以及綜合的開發措施,將資源的開發與環境的治理工作有效結合,積極促進農業的發展,同時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提高生態資源的利用效率。
(四)觀光旅游
(1)觀光農園型。生產不同的花卉或者農作物供游客觀賞并參與種植與管理,并且分為不同的農園類型,有果園和菜園,還有花園和茶園等。
(2)農業公園型。將農業生產與旅游和休閑娛樂有效的結合,這種農業公園的相關設施較為完善。同時,比較注重人文與歷史資源的開發,是綜合性的農業觀光型。
(3)教育農園型。教育農園不僅包括農業科技教育,同時也兼顧相關的園林旅游。教育農園不僅能夠陶冶游客的情操,也能夠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
三、結束語
當前,我國農業的發展方向是科學合理的利用生態資源,并積極的實行生態農業生產。因此,正確的選擇生態農業模式對實現生態農業具有一定的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和炳全,盛薇.生態農業模式發展現狀與問題分析[J].現代化農業,2012,(11).
[2]耿侃.生態農業模式及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7).
[3]喬凡.生態農業模式探究[J].管理觀察,2014,(11).
農業經濟論文發表期刊推薦《甘肅農業大學學報》系甘肅農業大學主辦的綜合性學術刊物。主要刊登草業科學、獸醫、農學、林學、園藝、資源環境、儀器科學、機電工程、農田水利等方面的研究論文、綜述。本刊每4期正刊,此外,每年還面向社科和行政、教學管理辦1-2期增刊。
文章標題:農業論文發表范文生態農業模式分類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jingji/2700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