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經濟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8-07-11 13:49 熱度:
農業經濟管理制度與英也難怪是對于農業經濟發展狀況的一個主要方面,而農業經濟上的各項制度政策也是推動農業研究人員十分看重的一個方面,以下就是有關農業經濟方面的一些介紹。
摘要:生態綠色農業發展模式是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根據生態學、生態經濟學等原理,通過先進科學技術的而運用建立起來的多層次、多功能、多結構的綜合農業生產體系,這種發展模式的目標是生產無公害綠色農產品。
關鍵詞:農業循環經濟,農業發展,農業制度,農業經濟類論文
1.前言 上世紀60年代,“循環經濟”(recycle economy)由美國經濟學家波爾丁提出。為了解決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1992年“可持續發展”在聯合國發展大會上被提出,西方發達國家興起了一種被稱為“循環經濟”的新型經濟發展模式。所謂循環經濟是一種社會生產和再生產活動,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環境的友好保護為主要特征,以最小的成本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推薦期刊:《農業經濟與管理》始終堅持國家科技期刊辦刊方針,緊緊圍繞我國農業經濟與管理中心工作和發展前沿,及時跟蹤和報道農業經濟與管理理論、技術,為我國農業經濟與管理的發展提供信息,為世界各國農業經濟與管理工作者提供學術交流的園地。
在我國,循環經濟正逐漸應用到農業建設方面,在借鑒傳統農業經驗的基礎上,將經濟學和生態學的原理應用在農業生產活動中,結合先進的技術和現代管理手段,建立起了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于一體的現代化農業。【1】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科學的、最大限度的利用農業資源和環境條件,實現我國農業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2. 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勢在必行
2.1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必要性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現當今我國的農業資源和生態問題都比較突出。先來看農業資源方面,我國人口密度大、人均資源貧乏,土地和水資源的人均占有量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4,礦產資源的人均資源更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再來看生態問題,由于農業人口占全國人口的70%,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化肥、農藥、農機具等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和大氣的污染,另外迅猛發展的養殖業產生的畜禽糞便排入河中造成水污染,總體來看,農業污染比較嚴重。目前,中國農業和農村發展中面臨的生態問題亟待解決,傳統型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嚴重威脅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循環型農業經濟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2.2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重要性
我國是農業大國,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第一,有利于“三農”問題的解決。解決“三農”問題最有效的途徑就是發展和完善農業循環經濟,通過減少對農業資源的消耗和對農業生態環境的破壞,增加資源的可用量。第二,有利于減輕資源和環境的壓力。農業循環經濟實現了農業內部層次物質、能量的相互交換,使農業生產環境得到改善。第三,有利于解決農產品供需之間的矛盾。通過對農產品進行初、深加工解決農產品供給對初級農產品有限需求之間的矛盾。第四,有利于農業生產結構的優化。發揮區域優勢,開發出適合區域發展的循環經濟模式。第五,有利于提高農產品的質量。農業循環經濟提高了農產品的生態標準和安全性能,從而增強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3. 我國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幾種模式
3.1生態綠色農業發展模式
依據我國南北地區氣候的差異性,各地區開發出了不同的生態模式,北方地區利用沼氣、太陽能、大棚等養殖牲畜,牲畜的糞便又可作為沼氣池的肥源和種植業的有機肥,提高了養殖業和種植業的綜合效益。南方地區則利用地區優勢,實施“三結合”工程,使沼氣、廁所和豬舍有機結合起來,高效利用農業資源。西北地區因地制宜,以農帶牧、以牧促沼、以沼促種植業,成功開發出了牧、沼、糧、草、果五配套的生態模式。
3.2四維立體集中化發展模式
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在發展農村循環經濟的實踐中,我國設計出了“四維立體集中化”發展模式。四維是指農業資源、農業環境、農業以及人文科技這四個子系統。在具體的農業生產活動中,以農業資源為基礎、農業環境為目標、農業生物為保障、人文科技為條件,四維集中,共同構建農業生態系統。目前我國存在丘陵山地立體、庭院立體、水體立體以及農田立體這四種高效農業結構。開發立體農業,集約經營有限的土地資源,充分發掘各項農業資源的潛力,緩解人口與土地之間的矛盾,提高資源的利用率。與此同時,利用科技力量增強土地的生產力,提高農業環境的質量,生產出安全綠色的農產品,實現生態和經濟的“雙贏”,促進現代農業的和諧發展。
3.3都市休閑消費型發展模式
“都市休閑消費型”發展模式是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而興起的一種新型農村循環經濟模式。這種模式是以游客觀光消費為目的旅游經營活動。利用都市化或城郊或農村范圍內的自然環境、田園景觀及農業設施,為游客提供觀光旅游的場所和服務,向游客宣傳和普及農業文化知識。通過科學的規劃和設計,這些生態景觀集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一方面改善和保護了自然生態環境,另一方面還具有強大的經濟功能。除此之外,“都市休閑消費型”發展模式還具有豐富人民精神生活、促進了城鄉文化交流的文化功能和社會功能。
4. 結論
綜上所述,發展循環經濟對開發可再生資源和全面建設生態經濟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目前我國農民在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方面的意識還不強,能力還不足,導致農業循環經濟發展速度緩慢。【2】所以我們要增強農民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意識,提高農民素質,引導農民根據本地實際情況選擇正確的發展模式,使我國農業的循環經濟能夠持續健康向前發展。
文章標題:改善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方向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jingji/3878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