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經濟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21-05-28 09:25 熱度:
我國經濟已經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農業經濟要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使其可以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中得到發展。近年來,我國農業經濟發展速度較慢,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沒有足夠的競爭力,農業經濟與當前的農業產業結構不匹配,農業經濟發展面臨著巨大挑戰。對農業產業結構進行調整是促進農業經濟發展最有效的改革方法,要以提高農業經濟發展為主要改革方向,在改革的過程中提高農民在農業生產方面的收入,加大對農產品生產技術的研究力度,把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工作重心,全面支持農業可持續發展。
1農業經濟和農業產業結構
農業是國民經濟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農業經濟分為經濟活動和經濟關系,這兩個成分中又細化出農業生產、農產品交換等關系。農業經濟對外展現出很強的規律性,是經濟中最基本的構成要素,在經濟發展中經常處于被動地位,這也是農業經濟需要改革的重要原因[1]。隨著農業經濟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農業產業結構也要有針對性的調整。雖然我國農業已經有了巨大的發展,但是在國際大背景下,農業產業結構仍舊存在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當前的主要任務是解決農業中出現的問題,采用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調控,達到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目的。根據我國實際國情來說,農業是重要的經濟產業,因為農業的基礎性地位,農業產業化調整更應該得到重視,實現農業效益最大化,使我國農業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2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意義
2.1改變農業供求關系
隨著科學技術發展,農業在發展的道路上也搭上了“快車”。現代農業已經開始使用高科技,隨著市場不斷發展,農業的供求關系得到了初步調整。由于農業市場擴大和資源不足,導致我國農業發展受限,只有進一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不斷調整農業發展方向和提高農產品質量,才能促使農業產業得到長足發展。要想推動農業經濟和市場經濟平穩運行,就要對農業產業結構作出調整并盡快實施[2]。
2.2合理調配農業資源,提高資源使用率
雖然我國土地面積廣闊,但是可用于耕種的土地較少,還有大部分農業用地處于干旱區域,這對農業的發展和農業經濟提高造成了嚴重影響。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可以整合農業資源,通過資源調配和資源優化達到提高農業經濟的目的,對農業產業結構進行合理調整,可以節省農業資源,為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2.3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目前,我國人民的消費趨勢逐漸朝著品質化方向發展,國際市場上同樣追求高質量農業產品,如果我國農產品長期處于低質量水平,會導致我國農產品國際競爭力不強。應及時對農業產業結構進行調整,使其可以滿足國際市場的需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不僅可以提高農產品的質量,還可以改善傳統農業中存在的不合理問題,提升我國農產品的地位,并在國際市場上開辟出新的發展道路[3]。
2.4優化區域農業產業結構
農業生產一直處于重要地位,隨著社會發展和經濟進步,農業已經開始融入市場經濟中,科學技術進步促進農業發展的同時帶來諸多挑戰。縱觀我國近些年農業經濟的發展狀況,農業生產發展穩中向好。以河南省為例,在5年的時間內農業種植面積占比由原來的10.63%上升到11.03%;在農作物種植種類中,蔬菜等經濟作物的種植比重較高,常年穩定在11%左右;由于地域原因,水果種植比重相對較低,但是相對穩定。林業是農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人工林和森林,河南省在2012年時森林覆蓋率為22.89%左右,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河南省林業發展已經達到基本要求。對近幾年的林產品生產率研究可以看出,除了部分林產品的出產量下降外,大多數林產品都處于上升狀態,這也從側面表現出林業技術投入產生的效果十分顯著。河南省的畜牧業在政府的支持下快速發展,通過采取科學的養殖方法讓上游產業和下游產業都得到了充分發展。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對畜牧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畜牧市場的份額不斷加大,畜牧業比例在農業產業中的占比不斷上升,僅5年時間畜牧業產量已經上升近10倍,占農業產業總產量的30%左右。雖然畜牧業發展相對較快,但是實際還在探索發展過程中。就目前情況來看,畜牧業還沒有找到發展方向和發展規律,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還需要尋找合適的發展方式。
3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影響農業經濟增長的方式
3.1通過區域化布局,提高農業產業資金使用效率
對農業產業增加資金投入可以加快農業產業結構升級,要充分利用國家現有的政策,尋找可以投資的方向,調整農作物品種。政府要加強相關領域投資,通過建設多種農業產業投資渠道,根據農業產業實際優化產業結構,滿足農業發展需要。在促進農業產業發展的基礎上也要保證生態環境建設,調整農業產業,使其符合農業生產速度,達到相關要求后再擴大生產,以提高農業產量為主要目標,達到發展農業經濟的目的[4]。資源是影響農業產業的重要因素,資源的有限性也決定要進行合理的規劃,通過改善農業產業資源達到提高資源利用率的目的。在調整農業產業資源配置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以河南省為例,在資源調配的過程中需要考慮人口、土地和自然環境等問題,還要在保證不破壞環境的前提下對產業進行升級。需要對各種資源進行合理分配和調整,保證漁業、林業和種植業等平衡發展,使當地農業產業發展更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農業產業資源分配越合理,越能保證農業產業結構合理,對農村經濟增長起到促進作用[5-6]。
3.2建立地方特色品牌,樹立品牌形象
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現在,農業產業要跟上發展的腳步,通過建立完善的品牌形象將糧食作物變成多元化產品,各地要扶持品牌企業并幫助企業發展。根據當地特點創建具有特色的農業產品品牌。要以推動農業產業經濟發展為主要目標,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創新,提高地方品牌活力,并積極推進優勢農產品對外銷售。發展品牌農業的同時要規范當地農業的種植技術,按照標準化、統一化進行管理,保證農業產品質量,進而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不同地區在生產農產品的過程中,可以增加產品附加值,提高農業生產者的經濟收入。堅持環境建設的理念,保證當地產出的農產品符合綠色、安全和衛生的要求,大力建設生態環境,樹立正面的農業現代化新形象。
3.3加強畜牧業現代化建設
畜牧業是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發展,人們餐桌上的食品也逐漸豐富起來,對畜牧產品的質量和產量要求極高。以河南省為例,當地可以建成專業化的畜牧養殖點,財政部門可以加強對畜牧業的投資,接納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畜牧養殖,通過大力發展第二產業和初級產業提高產品銷量,通過建設養殖場提高養殖業的產量。積極推廣市場建設,不斷擴展河南省內外的市場,進一步促進畜牧業的發展。同時,要平衡林業、種植業和畜牧業的發展需要,減少產業之間的差異[7-8]。
3.4完善農業產業基礎設施建設
農業產業發展需要最基本的基礎設施,基礎設施建設直接影響農業產業的發展。傳統農業產業對自然環境要求高,如在風調雨順的年份農業產量也較高。發展現代農業需要建設大量基礎設施,基礎設施包括水庫、引水渠道、氣象監測等。基礎設施建設可以對水資源進行調配,除林業可以僅依靠外界獲取自然資源外,種植業和畜牧業都需要通過建設基礎設施提高產量,同時需要建設大量的基礎設施抵御外界自然災害。重視水利建設并強化對土地的保護和退耕還林等工作,各地區還要做好農業產業技術支持工作,有針對性地帶動地方經濟建設。
4結束語
農業產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國家的經濟發展程度,農業產業進步需要政府部門發揮關鍵作用,做好調控,改變農業產業不合理的現狀,使其可以滿足新時代農業產業發展需要,實現農業產業經濟增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虹賢.基于新農村建設環境下的農業經濟管理優化策略[J].現代商業,2021(2):150-152.
[2]劉喚成.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業經濟發展問題研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10):5-6.
[3]雷承坤.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的土地資源優化配置分析[J].農機使用與維修,2020(8):117-118.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對農業經濟增長的作用分析》來源:《山西農經》,作者:劉蘭芳
文章標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對農業經濟增長的作用分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jingji/4579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