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畜牧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1-11-12 09:29 熱度:
進入冬季以后,畜牧業生豬養殖面臨著多種疫病的困擾,很多疫病是冬季多發和易發病,嚴重影響著畜牧業生豬發展。調查分析畜牧業生豬疫病冬季發生和流行特點,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控制和預防疫病發生流行,促進畜牧業生豬養殖快速健康發展。
一、主要流行特點論文
豬瘟、口蹄疫是冬季寒冷季節多發的疫病,特別是散養畜牧業生豬較易發生,有些畜牧業生豬養殖場、戶缺乏科學的免疫程序,個別養殖戶對免疫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存在著僥幸心理,致使畜牧業生豬隱性帶毒,母豬出現垂直傳播,發生非典型豬瘟為主的混合感染。豬藍耳病和圓環病毒病感染以及霉菌毒素的存在,導致免疫抑制,大大影響了疫苗接種效果。受天氣寒冷的影響,畜牧業生豬出現強冷應激反應,機體抵抗力下降,病原會乘虛而入,造成多種疫病感染,豬藍耳病、偽狂犬病、非典型豬瘟、圓環病毒病等病毒性疫病占主流,常繼發副豬嗜血桿菌病、鏈球菌病、弓形體病、附紅細胞體病等,致使病情復雜化,臨床上多以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疫病癥狀出現,剖檢變化極為復雜,一般不通過實驗室診斷很難確定感染的是何種疫病。
天氣寒冷時,畜牧業生豬消化系統疾病也隨之發生,豬傳染性腹瀉和傳染性胃腸炎等也較秋季多發,且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對仔豬和育成豬造成很大的影響,同時,以豬感冒、肺炎等呼吸道疫病也有普遍發生,對豬群造成一定的危害。霉菌性毒素危害也呈現逐步升高的趨勢,對畜牧業生豬養殖是個不小的威脅。
二、主要發病原因論文
1.病原性傳播
隨著病毒毒株的不斷變異,病原也發生了變化,有免疫抑制引發的病毒、細菌、原蟲等混合感染,其病原大多存在于畜牧業生豬體內、養殖場所、圈舍、糞污等處,遇到適宜氣候,就會發病流行。特別是一些新老疫區,病原可隨時存在,造成畜牧業生豬疫病流行的可能性極大。
2.飼養管理因素論文
很多疫病的發生發展與流行和飼養管理有著很大關系。一是天氣寒冷時,保溫供暖條件差,畜牧業生豬受冷空氣侵襲,出現抵抗力下降;二是飼料營養不均衡,或者飼料單一,缺乏必要的營養成分,再者,飼料內含有大量的抗生素等藥物成份,導致豬的肝腎功能降低,霉變飼料可直接導致畜牧業生豬發病或抗病能力降低;三是飼養管理制度不健全,人員頻繁出入養殖場區,飼養管理人員不固定或者責任心,不強等;四是消毒不嚴格、不規范,不能定期按時消毒;五是糞污、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不及時、不科學,不能按操作規程進行,致使病原擴散。
3.人為因素
基層獸醫人員走村串戶不能按程序診斷治療疫病,共用消毒不嚴或不經消毒的診斷治療器械,造成人為傳播;引種時或購進畜禽時不能嚴格把關,進出境檢疫不到位,引起病原傳出傳入,誘發疫病;飼養場管理人員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較低,管理不到位、不科學,很多散養戶不懂得獸醫知識,亂用藥、重復用藥、錯誤用藥的現象屢見不鮮,導致機體出現二重感染、病情加重等情況發生。
4.免疫因素
養殖戶對免疫的認識不高,有的養殖場沒有按科學的免疫程序免疫,疫苗的保管運輸使用不當等都能造成免疫失敗,免疫操作不到位,看似免疫過的畜禽實際沒有效果;同時,在免疫過程中,或免疫前后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藥物以及免疫抑制性藥物都會影響免疫效果,造成畜禽對抗疫病的能力降低,導致疫病發生與流行。
三、應對措施論文
1.加強飼養管理論文
一是建立健全飼養管理制度,固定飼養管理人員,提高其飼養水平和管理水平,禁止非飼養人員進出場區,必要進入時,須經嚴格消毒后方可進入;二是堅持自繁自養的方針,實行“全進全出”的飼養模式;三是切實注意保暖與通風的關鍵,增溫保暖能保持舍內溫度,促進畜牧業生豬生長,通風換氣是改善舍內環境;四是保持養殖場區和圈舍內的環境衛生,糞污堅持每天兩次清掃,所有糞污必須按操作規程進行無害化處理,舍內要干燥整潔,定期消毒每周不少于兩次;五是飼養營養要均衡,必要時可適當增加能量飼料,禁止使用霉變飼料,有條件的養殖場畜牧業生豬飲水可適當加溫或飲用深井水。
2.加強動物衛生監管,把好檢疫關
對進出境畜禽及其產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進行檢疫,嚴格檢疫操作程序,認真執行農業部提出的重大動物疫病“四不準一處理”(不準宰殺、不準食用、不準出售、不準轉運、一律進行無害化處理),打擊販賣、轉運、出售、加工病死畜禽的不法商販,杜絕有病就賣、散發、傳播病原的現象發生,從源頭減少傳染源的散發傳播。
3.強化科學免疫
散養戶除堅持春秋兩季集中免疫外,應及時做好補免補防工作,保證防疫密度達到100%,不留死角,不留空檔,也可參照養殖場免疫程序進行免疫;規模養殖場的免疫一定要講究科學規范,有條件的在免疫后及時進行免疫抗體監測,根據免疫抗體水平補免補防,達到免疫效果。豬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細小病毒病、偽狂犬病等都要依靠免疫來預防控制,所以在疫苗的貯藏、運輸、管理和使用上,一定要按照不同類別疫苗的運輸使用要求進行,確保疫苗質量。
4.抓好綜合防治論文
當前畜牧業生豬比較多,有的豬病沒有相關疫(菌)苗進行預防控制,況且,任何疫(菌)苗的免疫保護率都不可能達到100%,所以抓好畜牧業生豬疫病綜合防治至關重要。在畜牧業生豬生病時,要采取綜合防治措施,可根據畜牧業生豬品種、性能、年齡、用途、臨床癥狀、病理變化等綜合因素施治,提高治愈率,減少經濟損失,平常可做好豬群藥物保健,應用中藥和益生藥添加于飼料中,使用預防藥物時間不宜過長,嚴格按照劑量標準執行。以免產生抗藥性或誘發“二重感染”。
掌握好冬季畜牧業生豬疫病發生和流行特點,能夠有針對性地采取綜合性預防、控制、免疫、治療等措施,提高畜牧業生豬機體抗病能力,促進畜牧業生豬健康發展,增加養殖效益。
文章標題:冬季畜牧業生豬疫病發生流行特點與應對措施論文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xumu/1062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