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畜牧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7-08-31 14:21 熱度:
豬咬尾癥在現代養豬業中比較常見,造成豬咬尾癥的因素有很多,主要還是因為營養不全面、管理不當造成的,本文針對豬咬尾癥提出了幾點治療措施。
《中國豬業》創刊于2006年,系服務于豬產業的綜合指導與技術相結合的期刊,由農業部主管,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主辦的國家級期刊。《中國豬業》雜志是首家全國性為生豬產業服務的專業性期刊。《《中國豬業》雜志采用標準16開本,四封銅版紙彩色印刷,外觀形象新穎、美觀。
豬咬尾巴是舍飼豬的一種異常行為,特別是近年來隨著養豬業的快速發展和飼養環境的改變,豬咬尾巴的發生率越來越高,在大型飼養場集約化規模養豬生產中,豬互相啃咬尾巴的現象時有發生。發生咬尾癥的豬群,勢必影響其生長育肥,飼料利用率要比正常豬群降低20%以上,更嚴重的發生感染死亡,給養豬生產帶來極大損失。
造成豬咬尾癥的原因很多,輕者尾巴被咬成半截,重者整個尾巴被咬光。一般來講,造成咬尾的原因主要包括飼料營養不全、環境惡劣、管理不當以及寄生蟲疾病等幾個方面,可采用以下綜合措施預防。
一是合理配制日糧,滿足豬的營養需要。飼料中營養元素搭配不平衡或飼料中原料質量差而造成飼料中某種營養元素缺乏(如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等),容易造成豬營養代謝紊亂,發生異食癖,導致相互之間的撕咬,誘發豬只咬尾癥。因此,要消除“有啥喂啥”的陳舊觀念,改善日糧配方,方能滿足豬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需要,同時根據豬的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需要,供給全價的配合飼糧[1]。特別要滿足必需的氨基酸(如賴氨酸)、礦物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當發現咬尾現象時,及時對飼料營養成分進行分析,針對營養不足的部分尤其是蛋白質、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缺乏,要及時補飼,以消除營養失衡誘發的咬尾癥。
二是加強豬群的管理。首先,要合理分群。一般每群飼養6~8頭為宜。育肥豬可采取同窩組群或將體重、來源、體質、采食習慣和性情相同或相近的豬組群飼養。同窩組群就是從斷奶開始,實行同窩轉群培育,同窩轉群育肥;相同體重組群是打破原窩和性別的界線,將體重、性情相近的豬放在一欄內飼養,合群并圈時宜在夜晚進行,組群時要給豬群用溫水(冬季)洗澡,或在豬體表或鼻孔周圍噴灑來蘇兒藥液,影響其嗅覺以達到防止爭斗的目的;也可采用看護辦法穩定豬群,以防咬斗造成損失。組群后要勤于觀察,加強調教,對有咬斗現象的豬只應單圈飼養[2]。另外,為防止應激誘發豬咬尾癥的發生,可通過飼料和飲水途徑給予抗應激藥物。其次,控制飼養密度。飼養密度影響豬舍的溫度、濕度、通風換氣和豬只的采食、飲水,生產中,若不加注意,特別是擁擠圈養極易造成咬尾異常行為發生。因此,應控制每圈(欄)的飼養頭數,保證每頭豬有充足的采食、飲水和休息空間。一般體重小于25 kg的豬喂養4頭/m2,體重在25~50 kg時喂養2頭/m2,體重50 kg以上時喂養1頭/m2,寒冷的冬季可適當增加飼養密度。
第三,及時去勢。一般而言,豬去勢時間越早流血越少,應激也越小。用于育肥的雜交仔豬,應去勢后再育肥,特別是公豬。豬去勢后性情溫順,既能提高育肥性能和胴體品質,又可防止咬尾現象發生。第四,做好定期驅蟲及防蚊蠅工作。特別是當豬只發生豬虱和豬疥螨病等體外寄生蟲時,為了止癢而啃咬或摩擦,進而引起尾部出血,由此刺激其他豬發生撕咬,引發咬尾癥。可使用精制敵百蟲溶液涂擦或伊維菌素注射液皮下注射,1周后重復注射1次預防。在蚊蟲較多的季節,要定期施藥殺滅,防止蚊蠅影響生豬安靜休息。第五,采取斷尾措施。因豬的視覺不發達,豬尾的搖動易給豬只造成視覺錯誤,引起爭咬現象發生。因此,為防止豬群的咬尾惡癖,在不影響商品豬銷售的情況下,可采取小豬斷尾方法飼養。生后2日齡內的小豬,最好不超過7日齡,日齡越小,應激越小,用斷尾鉗在距尾根2.5 cm處,連續鉗2鉗子,2鉗的距離為0.3~0.5 cm,經5~7 d尾骨組織由于被破壞停止生長而干掉脫落。
三是創造良好的飼養環境。首先,保持適宜的溫、濕度。根據豬的年齡和生產性能,提供適宜的溫、濕度,且要保證豬舍通風換氣系統和排水系統的正常,以使豬舍冬暖夏涼、清潔干燥,并將舍內的有害氣體排除。其次,做好生產區、圈欄和豬體表的消毒工作。消毒的目的是殺滅病原體,病豬的糞尿、排泄物及其分泌物,被病豬污染的土壤、用具、畜舍等要定期進行消毒[3]。消毒前要先做好清潔衛生工作,才能使消毒更徹底、更有效。常用的消毒藥有氫氧化鈉、來蘇爾、過氧乙酸、菌毒敵、百毒殺等。各類消毒劑要有計劃定期交替使用。建立日常消毒制度,是豬場最重要的防疫措施,場區每15 d消毒1次,圈欄每周消毒1次。最后,改變單調的生活環境。豬通常有探掘行為,當生活環境單調時,擺動著的豬尾巴會吸引其他豬的注意力。所以,應在圈舍掛鐵鏈、鐵環、繩子等供豬拱玩,這樣可以大大減少豬咬尾現象發生。
四是及時處理治療。對具有咬斗攻擊行為的豬,可肌肉注射氮哌酮注射液,該藥作用快,可在2~3 d發揮藥效。對被咬傷的豬及時隔離并用0.1%高錳酸鉀清洗消毒、涂上碘酊,以防化膿感染;對咬傷嚴重的,還可用抗生素治療,以防感染。有報道稱,將煤酚皂液涂搽于被咬傷的豬尾上,可控制咬尾,而且不會發生感染。另外,用噴霧器將白酒向豬體全身和鼻端部位噴霧,3~5次/d,一般2 d即可控制豬咬尾癥。
參考文獻
[1] 袁巧靈,杜金娥.豬咬尾癥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河套大學學報,2007(4):38-40.
[2] 袁巧靈,杜金娥.豬咬尾癥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7(5):66-67
[3] 劉培言,李玉賓,胡振梅.豬咬尾癥的因素及預防[J].中國畜禽種業,2010(3):103.
文章標題:生豬咬尾癥的治療措施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xumu/3643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