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畜牧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0-09-09 08:41 熱度:
由于大樹移植需投入較多的人力、物力、機械設備和資金,同時新植后的綠地由于施工完成,如產生大樹移植后植株死亡,往往很難再進行補植,且對綠地景觀效果帶來影響,也較易產生社會上的負面影響,
加上大樹移植后的再生能力明顯弱于幼青年樹,較難成活。因此,如何任君成功養護管理移植后的大樹顯得尤為重要。
新植大樹的養護管理應重點抓好以下兩大方面工作:
一、保持樹體水分代謝平衡
大樹,特別是未經移植和提高斷根處理的大樹,在移植過程中,根系會受到較大的損傷,根部吸水能力大大降低。樹體常常因供水不足,水分代謝失去平衡而枯萎,甚至死亡。因此如何保持樹體水分代謝平衡是新植大樹養護管理,提高移植成活率的關鍵。為此要具體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部分保濕
1、卷干包枝:用草繩、草包、苔蘚等材料嚴密包裹樹干和比較粗的分枝,上述包扎材料有一定的保濕性和保溫性。樹枝經包干處理后,一可避免強光直射和干風吹襲,減少樹干,樹枝的水分蒸發;二可儲存一定量的水分,使樹干經常保持濕潤;三可調節枝干溫度,減少高溫和低溫對樹枝的傷害,效果較好。目前有些苗圃和地方采用塑料薄膜包干,此法在氣溫不是很高和樹體休眠階段效果是可以的,但在樹體萌芽前應及時撤換,因為塑料薄膜透氣性能差,不利被包裹枝桿的呼吸作用,尤其是高溫季節,內部熱量難以及時散發會引起高溫,灼傷樹干、嫩芽或隱芽,樹皮霉變脫裂,對樹體造成傷害。
2、噴水保濕:樹體地上部分(特別是葉面)因蒸騰作用而易失水,必須及時噴水保濕,噴水要求細而均勻,噴及地上樹干分枝的各部位和周圍空間,為樹體提供濕潤的小氣候環境,但要防止大樹根部區域由于噴淋滴水下濺過多,水分濕潤過度,防止樹根發霉。噴水方法可采用高壓水槍噴霧,或可根據樹冠大小,安裝若干個細孔噴頭,連接水管控制,進行霧噴,效果較好,但較費工費料。亦可采用“吊鹽水”的方法:即在樹枝上掛上若干個裝滿清水的鹽水瓶,運用吊鹽水的原理,讓瓶內的水慢慢滴在樹體上,并定期加水補充,較為省工節資,但此法水量較難控制,且水分滲透不太均勻,一般只用于去冠移植的粗桿樹體保濕,在抽枝發葉后,仍需進行噴水保濕。
3、遮蔭防(避)曬:大樹移植初期或高溫干燥季節,要搭制蔭棚遮蔭,以降低植株周圍溫度,減少樹體的水分蒸發。較為常用又較節省材料的方法是采用毛竹片彎成傘狀固定于六角直立樁上,上遮蓋蔭網,大樹下部(一般離地0.5~1.5米)均應通風,以利棚內空氣流通,防止“悶葉”現象產生。遮蔭度一般為70%左右,也可根據大樹生長情況來逐步提高透光度,讓樹體接受一定的散射光,以保證樹體光合作用的進行,以后視樹木生長情況和季節變化,逐步去掉遮蔭網。
(二)促發新根:
1、控水防霉:新移植大樹,根系吸水功能減弱,對土壤水分需求量較小,因此,只要保持土壤適當濕潤即可。土壤含水量過大,反而會影響土壤的透氣性能,抑制根系的呼吸,對發根不利。為此,一方面要嚴格控制土壤澆水量。移植時第一次澆透水,以后應視天氣情況,土壤質地,檢查分析,謹慎澆水,同時要慎防噴水時過多水滴進入根系區域;另一方面,要防止樹池積水。種植時留下的澆水穴,在第一次澆后應立即填平一些或略高于周圍地面,以防下雨或澆水時積水,同時在地勢低洼易積水處,要開溝排水;第三方面,要保持適宜的地下水位高度(一般要求在1.5米以下)。在地下水位較高處,要進行處理,如堆土高植,或進行網溝排水,嚴防汛期水淹根系。
2、保護新芽:新芽萌發,是新植大樹進行生理活動的標志,是大樹成活的希望。更重要的是,樹體地上部分的萌芽,對根系具有自然而有效的刺激作用,能促進根系的萌發。因此,在移植初期,特別是移植時進行重修剪的樹體所萌發的芽要加以保護,讓其抽枝發葉,待樹體成活后再進行修剪整形。同時,在樹體萌芽后,要特別加強噴水、遮蔭、防病治蟲等養護工作,保證嫩牙與嫩枝的正常生長。
3、土壤通氣性:保持土壤良好的透氣性能有利于根系萌發。為此,一方面,要做好中耕松土工作,以防土壤板結;另一方面,要經常檢查土壤通氣性,如局部松土,以保持良好的通氣性能。
二、保護
新移植大樹,抗性減弱,易受自然災害,病蟲害危害,必須嚴加防范。
1、支撐保護
樹大招風。大樹種植后應立即支撐固定,慎防傾倒。正三角樁最利于樹體穩定,支撐點以樹體高度2/3處左右為好,并加墊保護層,以防傷皮。
2、防病治蟲
堅持以防為主,根據樹種特性和病蟲害發生發展規律,勤檢查,早預防,一旦發生病情,要對癥下藥,及時防治。
3、施肥促生
施肥有利于恢復樹勢,大樹移植初期,根系吸肥力低,宜采用根外追肥,一般宜施淡肥,并視大樹的生長情況酌情掌握,薄肥勤施,慎防傷根,也可配置液肥(用尿素,硫酸氨,磷酸二氫鉀等速效性肥料,濃度0.5%~1%)選早晚或陰天進行葉面噴灑,遇雨應重噴一次。
4、保暖防凍
新植大樹的樹梢,根系萌發遲,年生長周期較短,積累的養分少,因而組織不充實,易受低溫危害,應做好防凍保溫工作。一方面,入秋后,要控制氮肥,增施磷、鉀肥,并逐漸延長光照時間,搞高光照強度,以提高新發樹枝的木質化程度;提高自身抗寒能力。第二,在入冬寒潮來臨之前,做好樹體保溫工作,可采用覆土,地面覆蓋,設風障,樹干包扎保溫材料,如草繩、稻草等加以保護。
5、季節性施工防范措施(旱季、臺風、雨雪天氣)
高溫防旱除及時澆灌外,還應搭棚遮蔭,并進行葉面噴水。防風防臺加強支撐,迎風面過大樹冠應適當疏枝,風暴后及時扶正倒伏樹木,加固支撐,修整樹冠,清理殘枝。冬季防寒采用寒冬來臨前根際培土、主干包扎或設立風障,作宜于11月進行12月上旬完成,翌年4月上旬解除包扎,如遇大雪應及時清除樹冠積雪,但不損傷樹冠。
搜論文知識網致力于為需要刊登論文的人士提供相關服務,提供迅速快捷的論文發表、寫作指導等服務。具體發表流程為:客戶咨詢→確定合作,客戶支付定金→文章發送并發表→客戶接收錄用通知,支付余款→雜志出版并寄送客戶→客戶確認收到。鳴網系學術網站,對所投稿件無稿酬支付,謝絕非學術類稿件的投遞!
文章標題:大樹移植后養護技術措施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xumu/410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