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畜牧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21-10-28 09:06 熱度:
海南省位于東經108°37'~111°03',北緯18°10'~20°10',是我國版圖最南端的省份,同時也是我國目前僅有的熱帶島嶼,具有獨特的熱帶氣候,常年氣溫在24~26℃之間。這些獨一無二的熱帶自然資源、光溫資源和地理區位優勢,是南繁水產苗種產業形成與發展的基礎。海南因其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使得南繁水產苗種產業發展迅速,自2015年以來,海南石斑魚年產量可達1億千克以上,未來發展前景十分廣闊。海南的南繁水產苗種產業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穩定城鄉居民物價水平、實施鄉村產業振興戰略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海南省水產資源發展優勢
海南省具有無可比擬的自然光溫優勢。海南地處熱帶、亞熱帶,年平均日照時長2534h,年平均氣溫24~26℃,在海南的光溫條件下進行水產苗種繁育,周期短、產卵早,據統計,海南水產苗種供應時間比廣州區域要早80d,比福建等區域要早70d。在種質資源方面,海南省依托南海最大的熱帶海域,海水物種資源極其豐富。據統計,海南省海水魚類品種多達2300多種、蝦類品種多達360種以上、蟹類品種多達350余種、頭足類約70種。數量眾多、品種各異的水產種質資源為海南發展水產苗種繁育產業提供了重要的遺傳基礎[1]。
2海南南繁水產良種繁育種苗的現狀
2.1海南部分區域已經建設較完備的良種繁育基地
近年來,海南加快水產良種繁育體系的建設,一些地區建設了較完備的水產種苗繁育一體化體系。目前,南繁水產培育苗種主要包括石斑魚、扇貝、鮑魚、牡蠣、羅非魚、泥鰍、中華鱉、尖吻鱸等幾十個品種。海南的文昌會文-瓊海長坡一帶被譽為“蝦苗硅谷”,文昌、海口、定安重點建立了淡水苗種產業基地,東方板橋建立了著名的石斑魚苗種產業基地。目前,海南省的水產苗種不僅暢銷內地,還出口到越南、新加坡等周邊國家,是“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戰略點。
2.2海南南繁水產種苗產業初具規模
經過60年的發展,海南水產苗種繁育產業已初具規模。據統計,目前海南共建有水產苗種場1100多家。從種類分布上來看,海水魚苗種場約500多家,蝦苗種場數量約400多家,淡水魚苗種場約80多家,其他貝類、龜類、蟹類等苗種場約100多家。從區域分布上來看,文昌、陵水、澄邁、東方、海口、樂東、瓊海等市縣都分布有水產苗種繁育基地。以廣西羅非魚良種繁育基地為例,2012年,該基地在海南省樂東縣投建,主要以羅非魚良種選育、保存、培育、繁殖為研發核心。目前,每年向廣西提供羅非魚良種魚苗1.8億尾,保障了廣西羅非魚早春養殖的生產需要。據統計,2017年我國水產苗種產值逾680億元。當下,海南省正在大力推進建設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可大力發展漁業南繁產業,建立全國熱帶魚類龍頭產業基地,海南魚苗不僅可滿足全國需求,還可以走向世界。
2.3海南省籌劃建設動植物種質資源中轉基地
和種質資源庫項目建設規范的動植物種源引進中轉基地,是“一帶一路”戰略下,保障我國生態安全、豐富生物多樣性、提高育種能力的重要舉措。目前,海南省已組織編寫了《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產業規劃》,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起步區(月亮島)市政配套工程已于2019年11月開工,力爭2020年底竣工。下一步海南省將建設包括中轉隔離基地(保護區)、種質基因庫、保護和繁育研究所、檢疫中心、大數據中心、種源交易中心、科普教育基地等項目,把海南省打造成外來生物規范進入我國的安全通道和我國獲取、保護、開發全球瀕危珍稀動植物種質資源中心[2]。
3海南南繁水產苗種產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3.1立足“大農業”的視角
海南省是我國唯一的熱帶島嶼省份,其南部的三亞、陵水、樂東等三市縣日照長、靜風、少雨、病蟲干擾少,是不可多得的苗種繁育基地。習近平同志多次視察海南南繁基地,并強調:要加強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海南)建設,打造國家熱帶農業科學中心,建設成集科研、銷售、生產、成果轉化為一體的南繁硅谷。2018年底,農業農村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實施方案出臺并指出,支持海南發展深水抗風浪網箱養殖,推動海南建設國家南海生物種質資源庫、水產種業南繁基地和深遠海智能生態漁場。海南省要站在“大農業”的視角和高度,全方位推進水產種業南繁基地建設,明確南繁水產苗種產業發展規劃和布局,提升南繁水產業的內外影響力,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
3.2編制產業發展規劃
2015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印發了《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海南)建設規劃(2015-2025年)》,將南繁基地發展列入國家戰略,提出了南繁基地未來十年發展規劃,描繪了南繁基地的發展藍圖。下一步,建議在編寫《南繁科技城暨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產業規劃》的基礎上,組織編寫《海南熱帶南繁水產苗種產業基地建設發展規劃》,明確未來十年至二十年,南繁水產業發展的近、中、遠發展思路,確定重點發展項目和布局,落實保障措施,助力南繁水產苗種產業長遠可持續健康發展[3]。
3.3加大產業科研創新
以南繁科研為基礎、以水產育種為核心、以熱帶農科為特色,集聚水產苗種產業創新要素,不斷推出優良新品種。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由于物資匱乏,無論是淡水魚還是海水魚,科研工作者都在著力解決苗種繁育難題,以大力提高魚類產量,豐富百姓餐桌。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生態環保標準的提高,科研工作者致力于培育更多品質優良的魚苗,通過推廣更環保的養殖技術,讓漁業生產與漁業生態實現雙贏。要加強科研創新,圍繞水產養殖的主要種類,在品種的高產、抗逆、優質等性狀方面加快自主研發和科技創新。建議國家對海南發展熱帶水產苗種繁育產業給予優惠傾斜政策,加大中央財政對海南漁業育種基本建設和科研投入,建設國家級水產苗種南繁基地和南海水產種質資源庫。
3.4做好產業布局謀劃
按照南繁規劃,現有南繁基地發展布局是一體兩翼三區,南繁水產苗種產業也應該參照南繁基地發展布局,做好整體發展謀劃。建議引進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在海南建立基地,構建“1+4”的產業發展平臺。“1”就是中國水產研究院的研發平臺,可以聯合中國海洋大學、海南熱帶海洋學院、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多家水產研究機構,加快水產科研研發與創新。“4”即打造四大南繁水產種苗基地,按照目前水產種苗布局分布,因勢利導,做好升級改造。在文昌建設“蝦苗南繁研發基地”,在樂東-三亞建設“石斑魚苗南繁研發基地”,在陵水建設“早春魚苗南繁研發基地”,在海口-定安建設“淡水魚苗南繁研發基地”。全力支持熱帶水產苗種繁育產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沈銘輝,王永波,梁松,等.海南省熱帶水產苗種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l.熱帶生物學報,2014,7(02):171-176.
[2]陳冠銘,李勁松,林亞瓊,等.國家南繁育制種基地正規化建設的關鍵問題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3(27):135-140.
[3]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2017中國漁業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7.
《海南南繁水產苗種產業發展的幾點建議》來源:《特種經濟動植物》,作者:周海波
文章標題:海南南繁水產苗種產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xumu/4701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