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作物生產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6-07-05 12:25 熱度:
超甜玉米作為一種新型的果蔬型作物,因其豐富的營養、獨特的風味及多樣化的加工而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其種植面積也逐年擴大。文章介紹秋植超甜玉米的高產栽培技術,包括選用良種、培育壯苗、移栽、肥水管理、及時選留苞、病蟲害防治、適時采收等內容,以為超甜玉米的推廣種植提供參考。
《玉米科學》由吉林省科技廳主管,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國家玉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吉林) 國家玉米改良中心、中國農業科技東北創新中心合辦,著重報道有玉米科學等經濟作物的研究報告、試驗簡報、綜合評述、經驗交流、應用技術、科技簡訊、信息研究及有關其他生物、綠色食品和環境保護等科技文章。
多年種植實踐表明,通過采用合理密植、病蟲綜合防治等技術,超甜玉米的產量可得到大幅提高[1-2]。目前,產量從最初的12 t/hm2提高到14.25 t/hm2,增加效益3 000元/hm2以上。現將其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選用良種
選用高產、優質、符合市場需求的品種,如黃金一號、黃金三號等。
2培育壯苗
選擇排灌良好、土質肥沃的田塊進行播種育苗。播種時避開前期高溫天氣和生育后期的低溫天氣,選在8月中旬前后。為利于收購,可根據收購量的大小實行分期、分批播種。精細整地,苗床寬1 m,兩邊深挖排水溝,做到旱能灌,澇能排。同時淋濕苗床后薄撒挪威復合肥,1 kg種子用肥0.25 kg。取細碎田土和水揉成小團塊,每個小團塊重0.05~0.10 kg,濕度不要太大,以捏之能成團、拋之即散為宜。做好的小團塊整齊排放在苗床上,后用手指平平地在泥塊上按下深1~2 cm的穴,把種子平放入穴中(種子不能浸水),后用細碎干土覆蓋種子,同時填滿泥塊之間的空隙。遇強陽光或大雨天氣可用稻草覆蓋,出苗后應及時撤除。育苗期保持苗床濕潤,苗長至兩葉一針時即可移栽。
3移栽
精細整地,土塊整成細碎顆粒狀,起畦寬1.0~1.1 m,溝寬20 cm。結合整地施足基肥,施農家肥6.0~7.5 t/hm2,或生物有機肥450~750 kg/hm2和磷肥600 kg/hm2。整地后用丁草胺1 500~2 250 g/hm2對水750 kg/hm2噴施進行畦面除草。采用雙行品字型種植,株距30 cm,栽4.80萬~5.25 萬株/hm2。不要選在雨天進行移植,移植后要澆好定根水,以保證成活率。
4肥水管理
超甜玉米是一種需肥量大的作物,應做到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重施穗肥。移植3~4 d后在距植株10 cm處施挪威復合肥225 kg/hm2,如果移植時苗大老,則應盡快用糞水浸挪威復合肥澆施促苗;5~6葉定苗后,施挪威復合肥75 kg/hm2,拔節期施挪威復合肥75 kg/hm2;施肥時結合松土進行除草,把溝底的泥土培到植株兩旁,提高植株的抗倒能力,同時也可起到疏通排水溝的作用。在大喇叭口期進行重施肥,施挪威復合肥300 kg/hm2;定苞后施尿素150 kg/hm2。
超甜玉米忌漬又怕旱,整個生育期要保持土壤濕潤,土壤太干時,及時用跑馬水灌溉,雨后及時排干漬水。在拔節至抽穗期需水量大,更應注意做好水分管理,以保證充足的水分。
5及時選留苞
超甜玉米分蘗力強,分枝較多,要及時去除分枝,只留一個主枝。移植約30 d后,植株葉腋處分生出小苞,嚴格按照1株1苞的原則,及時選留苞,定苞一般留最上面一苞。
6病蟲害防治
防治病蟲害堅持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無害化病蟲控制原則。
6.1病害防治
超甜玉米主要病害有大、小葉斑病和紋枯病。葉斑病用75%百菌清500倍液、75%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農力托800~1 000倍液噴霧防治;紋枯病又名爛腳桿,可用井岡霉素4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噴霧防治。
6.2蟲害防治
苗期的蟲害主要有地老虎和螻蛄,可人工捕捉,或用90%晶體敵百蟲1 kg加水適量拌入炒香的米糠或麩皮80~100 kg制成毒餌,施75~120 kg/hm2;也可用50%辛硫磷7.5 kg/hm2混合細沙450 kg/hm2撒施,或用50%辛硫磷800倍液制毒土防治。大田期的主要蟲害是玉米螟,又叫鉆心蟲,主要為害超甜玉米心葉叢、幼絲苞、雌穗頂、花絲基部及葉腋處。可在超甜玉米心葉末期至大喇叭口期,用蘇云金桿菌可濕性粉劑7.5 kg/hm2混拌米糠75 kg/hm2或細沙150 kg/hm2撒于喇叭口中。蘇云金桿菌屬生物殺蟲劑,施用在蘇云金桿菌過程中,應注意不能與內吸性有機磷殺蟲劑和殺菌劑混和使用,也不能和堿性物質混合使用,同時要隨配隨用,從稀釋到使用一般不超過2 h,要在陰天或晴天16∶00后施用。甜玉米授粉結束后若花絲上仍有幼蟲危害,要及時用上述藥劑噴霧防治,噴藥部位主要是穗頂的花絲基部。同時要做好蚜蟲的防治,可用一遍凈2 000倍液噴施[4]。
7適時采收
一般在雌花授粉后20~22 d,超甜玉米籽粒飽滿且色澤金黃時即可采收鮮苞[3]。
8參考文獻
[1] 洪美萍,鄭繼成.超甜玉米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7(20):111-112.
[2] 孔曉芬,黃振才.超甜玉米高產栽培技術[J].農家之友,2009(6):33,35.
[3] 豐培,久國.超甜玉米高產栽培技術[J].新農村,2010(2):21-22.
[4] 鐘愛華,陳山,鐘靖榮.超甜玉米無公害栽培技術要點[J].安徽農學通報,2010,16(4):148-149.
文章標題:超甜玉米栽培方法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zuowushengchan/3211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