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作物生產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6-07-27 13:47 熱度:
黃瓜靶斑病,是一種世界性病害,該病1992年首次在遼寧海城市保護地內發現,近年來遍及全國各地,溫室、露地都有發生,且有不斷加重趨勢,成為黃瓜主要病害之一。
《農產品質量與安全》由農業部主管、中國農業科學院主辦、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支持、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和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協辦、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承辦,是我國惟一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質量標準和檢驗檢測的綜合指導性刊物。辦刊宗旨是全力服務于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業,竭誠為提高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保障農產品的消費與貿易安全,增加農民收入、發展農村經濟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主要讀者對象為與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質量標準和檢驗檢測有關的各級行政管理、科研教學、檢驗監測、技術推廣、生產企業等部門的相關人員。
2009年秋季,銅山縣張集鎮楊樓大隊日光棚黃瓜發現一種新病害,其癥狀與霜霉病和細菌性角斑病極易混淆,生產上誤按霜霉病和細菌性角斑病用藥,防治效果較差,危害損失較重。經江蘇省站標樣保濕鏡檢,確定為由黃瓜靶斑病菌——半知菌的棒孢菌引起的病害。近期躍進、渭河、二陳、仁和等地的小中棚黃瓜靶斑病開始在棚室流行,病株率15%。各地要加強管理,查清病原,做到正確診斷,以準確指導該病的防治。
1病害識別
1.1病原菌識別
病原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稱瓜棒孢菌,屬半知菌亞門絲孢目棒孢屬真菌。病菌子實體多生于葉面,分生孢子梗多單生,細長,不分枝,具1~7個隔膜,淺褐至黃褐色,分生孢子頂生,倒棍棒形、圓筒形、線行或“Y”形,單生或串生。基部膨大,頂端鈍圓,直立或彎曲,壁厚,有隔膜0~20個,淺黃褐色。
1.2癥狀特點
病菌以危害葉片為主,嚴重時蔓延至葉柄、莖蔓。葉正、背面均可受害,葉片發病,起初為黃色水浸狀斑點,直徑1 mm左右。當病斑直徑擴展至1.5~2.0 mm時,葉片正面病斑略凹陷,病斑近圓形或稍不規則,有時受葉脈所限,為多角形,病斑外圍顏色稍深、黃褐色,中部顏色稍淺、淡黃色,患病組織與健康組織界限明顯。發病中期病斑擴大為圓形或不規則形,易穿孔,多為圓形,少數多角形或不規則,葉正面病斑粗糙不平,病斑整體褐色,中央灰白色、半透明,后期病斑直徑可達10~15 mm,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中央有一明顯的眼狀靶心。濕度大時病斑上可生有稀疏灰黑色霉狀物,呈環狀,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嚴重時多個病斑連片,呈不規則狀,葉片干枯死亡。重病株中下部葉片相繼枯死,造成提早拉秧。
1.3診斷要點
黃瓜靶斑病的典型癥狀與細菌性角斑病的重要區別是:靶斑病病斑葉兩面色澤相近,濕度大時上生灰黑色霉狀物;而細菌性角斑病葉背面有白色菌膿形成的白痕,清晰可辨,兩面均無霉層。與霜霉病的區別是:靶斑病病斑枯死,病健交界處明顯,并且病斑粗糙不平;而霜霉病病斑葉片正面褪綠、發黃,病健交界處不清晰,病斑很平。
2發生規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菌絲體或厚垣孢子隨病殘體在土中或其他寄主植物上越冬,條件適宜時產生分生孢子,借氣流或雨水飛濺傳播,進行初侵染,發病后形成新的分生孢子進行重復侵染。溫暖、高濕有利于發病。發病溫度20~30 ℃,相對濕度90%以上。溫度25~30 ℃和濕度飽和時,病害發生較重。黃瓜生長中后期高溫高濕,或陰雨天較多,或長時間悶棚、葉面結露、光照不足、晝夜溫差很大等均有利于發病[2-4]。
3防治方法
3.1農業防治
發病田應與非寄主作物進行2年以上輪作。該病菌的致死溫度為55 ℃,保持10 min,因此可采用溫湯浸種的辦法。即:將種子用常溫水浸種15 min后,轉入55~60 ℃熱水中浸種10~15 min,并不斷攪拌,然后讓水溫降至30 ℃,繼續浸種3~4 h,撈起瀝干后置于25~28 ℃處催芽,可有效消除種內病菌。用溫湯浸種最好結合藥液浸種,殺菌效果更好。及時清除病蔓、病葉、病株,并帶出田外燒毀,減少初侵染源。控制空氣濕度,實行起壟定植,地膜覆蓋栽培,于膜下溝里澆暗水,減少水分蒸發,要小水勤灌,避免大水漫灌,注意通風排濕;增加光照,創造有利于黃瓜生長發育,不利于病菌萌發侵入的溫濕度條件。
3.2藥劑防治
可用OS-施特靈水劑(0.5%氨基寡糖素)400~600倍液,或s-誘抗素噴霧預防。發病后用25%阿米西達懸浮劑1 500倍液,或40%施佳樂懸浮劑500倍液,或25%咪鮮胺乳油1 5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8 000倍液,或治粉高(43%戊唑醇懸浮劑)3 000倍液,40%腈菌唑乳油3 000倍液,每隔7~10 d噴1次,連續噴治2~3次。對于發病嚴重的,加噴銅制劑,可用64%可殺得叁千1 500倍液,或30%硝基腐殖酸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進行葉面噴霧,輪換交替用藥。在噴藥液中加入適量的葉面肥效果更好[5]。噴藥時重點噴灑中、下部葉片。
4參考文獻
[1] 翟廣華.日光溫室黃瓜無公害防治技術[J].山東蔬菜,2007(2):41.
[2] 趙文勝,高慶燕,孫述峰.加強瓜類蔬菜病害防治[J].河北農業科技,2008(18):23.
[3] 朱玉廷,矯賀霞.黃瓜病害的診斷及防治[J].新農業,2008(3):18-19.
[4] 聞艷.黃瓜幾種常見病害的防治方法[J].黑龍江農業科學,2004(2):49-50.
[5] 劉琳.黃瓜常見病害的發生與防治[J].農業科技通訊,2000(5):30-31.
文章標題:如何辨別黃瓜靶斑病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zuowushengchan/3255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