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作物生產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6-08-11 11:41 熱度:
根據水稻主栽品種的增產潛力和產量目標以及土壤的肥力狀況,確定適宜的氮、磷、鉀和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數量和肥料種類,以解決各營養元素比例嚴重失調的問題,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水稻生產成本,是水稻高產栽培上重要的技術問題。文章提出了提高水稻肥料利用率的途徑,以期能以較少的肥料投入,獲得較高的產量,獲取更大的經濟利益。
《中國水稻科學》為中國水稻研究所主辦的全國性水稻學術性季刊,主要報道以水稻為研究對象的未經發表的中、英文原始論文。
1推行測土配方施肥
大力推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1]。在滿足水稻所需各種營養成分的基礎上,以最少的施肥量,最大限度地減少肥料浪費,實現水稻高產優質低成本的目標。據東港市農業中心多年調查證明,采用配方施肥技術,氮肥的施用量比傳統的經驗施肥減少300~600 kg/hm2,比常規施肥增產10%~15%。據東港市農業中心土肥站檢測,東港市水田土壤中的速效氮含量90~120mg/kg、速效磷6~9 mg/kg、速效鉀70~90 mg/kg。在此基礎上結合東港市的實際,提出水稻產量為9 000 kg/hm2的施肥配方,施有機肥22.5 t/hm2、硫酸銨750~900 kg/hm2、磷酸二銨150 kg/hm2、硫酸鉀120 kg/hm2。提倡按此配方折算施用復合肥,建議施硅肥750 kg/hm2、硫酸鎂鋅150 kg/hm2。
2根據不同生育時期和所要達到的目的,合理配比
在確定施肥的種類和總量后,根據水稻不同生育時期各營養元素需要的數量,確定基肥和追肥施用的比例、數量和次數,重點解決前后期施肥比例嚴重失調的問題。經補充和調整,使水稻在各生育時期都能均衡健壯地生長,達到減少肥料浪費、實現高產優質低成本的目的。從水稻不同生育時期的需肥規律看,水稻分蘗期需氮量占全生育期的40%左右,拔節至抽穗占50%左右,抽穗后約占10%。水稻對氮的吸收,在分蘗期和孕穗期達到2個高峰。對磷的吸收,返青期至分蘗、拔節至孕穗、抽穗至成熟各占1/3左右,在水稻的分蘗初期和幼穗形成期是鉀肥的營養臨界期。雜交水稻的需肥規律與常規水稻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齊穗和成熟階段還要吸收24.6%的氮和19.2%的鉀。因此,雜交水稻施肥尤其要注重攻穗肥和水稻中后期補施鉀肥[2]。從水稻不同生育時期施肥對水稻產量結構的作用看,底肥和分蘗肥的作用是增加單位面積的有效穗數,穗肥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單穗和穎花數,而粒肥的作用則是提高結實率和增加粒重。建議氮肥插前底鋪30%,分蘗始期施20%,分蘗高峰期施接續肥15%,穗肥抽穗前20~25 d施25%,齊穗施粒肥10%。磷肥可在插前底鋪或底肥和分蘗肥各施50%;鉀肥底鋪和穗肥各施50%。
3提倡全層施肥,減少肥料損失
目前,水稻生產上大面積采用化肥表施的施肥方法,肥料的利用率普遍不高。據估測,氮肥利用率只有30%~50%,磷肥當季的利用率不足25%,鉀肥的利用率亦僅30%~60%。肥料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銨態氮的表施,硝化作用的損失,氮、鉀肥的流失,某些氮素化肥的分解揮發,磷肥的土壤固定等[3]。試驗表明,全層深施肥土壤中的銨態氮一直保持較高水平,而表施則因上述原因急驟減少,碳酸氫銨表施氮的利用率為31.3%,而全層深施則達到39.8%~55.5%,深施比表施氮素利用率提高了8.5%~24.2%。全層深施肥增產的主要原因是減少肥料損失,供肥穩而久,水稻的根系深扎活力增強,因此提倡在春季旋板田或秋翻春季以旋代耙時,將有機肥、硅肥、硫酸鎂鋅等底鋪肥料一次全層施入。
4提倡有機肥與無機肥相結合,提高土壤肥力
據東港市農業中心資料,東港市20年前速效鉀含量為150~160 mg/kg,目前僅為70~90 mg/kg,土壤有機質含量不高,稻田的土壤肥力降低。水稻增產靠增施化學肥料來支撐,長期大量地使用化學肥料,不但破壞了土壤結構,不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而且會因為土壤吸收不了滲透到地下,污染了水源。提高水稻產量必須先提高土壤肥力,最好的途徑就是增施有機肥,有機肥料和無機肥料相結合。有機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有機質,能改良土壤,增強土壤的通透性,促進水稻根系發育,還能提供水稻生長所需的全價營養,并通過微生物的分解產生激素,增加其抗性。產生的有機酸,可增加磷肥的有效性。微生物活動耗氮減少氮的損失,同時產生大量二氧化碳,為水稻光合作用提供重要原料。有機肥料肥效緩慢,肥勁長久,雖然能在水稻生育期內持續不斷地供應養分,但養分釋放的少而慢,需用速效的化學肥料作為補充和調節[4]。有機肥在水稻翻地或旋地前施入。一般施優質腐熟的農家肥15.0~22.5 t/hm2,而以秸稈等為主要原料的有機肥不能超過7 500 kg/hm2,以防施用量過大或未腐熟的有機肥,使微生物大量活動,前期與水稻生長爭氮,后期因分解有機質產生的硫化氫等有害物質,影響水稻根系的發育。
5提水稻栽培管理水平和肥料利用率
大力推行秋翻地,春季以旋代耙,以改善土壤結構,熟化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試驗表明,秋翻地春季以旋代耙比春季旋板田增產8%~10%,落粒稻減少50.3%。選擇株型好、分蘗力強、根系發達、吸肥力強的品種[5],節省肥料又高產。旱育壯秧,秧苗素質好,發根力強,抗黑根病能力強,吸水吸肥能力強。防止一次施肥量過大,肥料濃度高傷根,施肥后注意保水,防止肥料流失。保證抽穗前后通風透光好,底葉不早衰,維持根系的活力。適時晾田、曬田,促進根系下扎。推廣節水栽培技術,以淺濕管理為主,后期實行干干濕濕的管水方法。消滅草荒,防止雜草與水稻爭肥。安全用藥,防止藥害抑制水稻生長。加強病蟲防治,防止水稻早衰。
6參考文獻
[1] 劉業海,姚民英,陳澤美,等.水稻肥料利用率研究[J].耕作與栽培,1996(6):21-22,28.
[2] 王偉妮,魯劍巍,陳防,等.湖北省水稻施肥效果及肥料利用效率現狀研究[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0(2):289-295.
[3] 徐小華,吾建祥.水稻不同施肥方式對養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02(2):264-265.
[4] 沈阿林,姚健,劉春增,等.沿黃稻區主要水稻品種的需肥規律、葉色動態與施氮技術研究[J].華北農學報,2000(4):131-136.
[5] 彭少兵,黃見良,鐘旭華,等.提高中國稻田氮肥利用率的研究策略[J].中國農業科學,2002,35(9):1095-1103.
文章標題:提高水稻肥料利用率的方法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zuowushengchan/3278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