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作物生產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6-09-07 10:56 熱度:
近年來,西方發達國家紛紛采取環保的方法對棉花進行有機耕作,并取得了成功,這是一條可以借鑒的路線,遼寧省的棉花種植也應該采用這個方法,至今,中國較大面積地種植天然有色棉已經已經有10個年頭,分布在四川、河南、新疆等地,沒聽到有污染白棉花的報道。
《棉花學報》由中國農學會主辦,著重報道有關棉花等經濟作物的研究報告、試驗簡報、綜合評述、經驗交流、應用技術、科技簡訊、信息研究及有關其他生物、綠色食品和環境保護等科技文章。以圍繞棉花管理、經營、使用提供信息、傳授技術、交流經驗、普及知識為主要內容。
海島棉和陸地棉的棉花除白色外,還有許多種顏色,但是過去170多年來,棉農一直集中力量提供白色棉花,因為這是紡織業和印染業所要求的。這是人類多棉花“優選”的結果。過去的有色棉花品種,與白色棉花比較,纖維較短,無法用于機械紡織;再者,彩色棉花也不利于染色和印花的后期處理。其實,從棉花的形成和發展史看,其祖先(包括現存的野生棉)的纖維多為有色,以棕褐色為多,亦有帶綠色、灰黑色。美洲印地安人幾千年來用彩色棉紡紗織布,做成彩色衣料。19世紀時,我國長江流域一帶廣泛種植的土棉花(即中棉),纖維為棕黃色,土紡土織成布,就叫“姿花布”,出口運銷至歐美各國,備受歡迎,直至如今,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中仍保存著中國姿花布做成的英國紳士禮服。當然,我們現在種植彩色棉,不是為了復古、復原、復舊,而是為了了解其過去,掌握其未來,以順應其自然發展規律,更好地為人民利用,為人類造福。薩莉?福克斯研究出了以她的名字作為商標命名的棉花,叫福克斯纖維,她使用了經典的選育技術,把有色棉花與長纖維的白棉花品種進行雜交,改良了有色棉花的纖維質量,這樣以來,有色棉花便能使用機器紡織了。1995年初,北京三利通產科貿集團(即后來的九采羅彩棉產業有限公司)通過多種渠道投資從美國引進第一批種子。當年試種獲得成功。經過幾年的種子培育和棉花種植,1997年張擁軍、謝天、付牧等研發人員開發出了中國第一批天然有色棉紡織品和服裝。
環保棉花的商品化
近幾年,世界各大服裝公司及設計師紛紛采用環保棉花制品作為服裝材料,并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尤其是在西方發達國家,比如,使用有機棉和彩色棉設計、生產的牛仔褲的價格比同樣款式但用非有機棉制成的牛仔褲高15~30美圓。中國自1997年以來這些新的棉制品的使用也是越來越多,很多廠家在全部或部分產品上采用,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打開了銷路。1993年,福克斯采取有機耕作法,種植了4000公頃的天然有色棉花,獲得了大約2000噸的產量,她面向歐洲和美國的許多制造商出售她的棉花。國際著名的紡織、服裝制造商菲爾德克雷斯特—卡農紡織公司(床上和浴室亞麻布用品制造廠商)和L?L?比恩公司(野外服裝零售商)都是既定的客戶。在歐美,雖然有色棉花的售價為白色棉花的大約3倍,可是福克斯堅持認為,制造廠商不用漂白劑和染料節約下了相等數量的錢。成衣價格似乎證實了這一點。由派恩斯泰特針織品公司織造、比恩公司銷售的套衫一件售價為39美圓,所以它與普通的棉套衫相比是有競爭力的。同樣,菲爾德克雷斯特公司也開出了有競爭力的毛巾價格。在中國,九采羅彩棉產業有限公司、北京天彩公司等一些早期從事有色棉花產品開發的公司,也把有色棉終端產品的售價,從上世紀90年代末期的高于非有色棉同類產品約2倍,調整到現在的兩者基本持平。就此問題,大連九采羅彩棉服裝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杜紅旗女士說:“有色棉服裝現在的價格是恰當的,是理性的回歸。有色棉服飾品牌增多,競爭加劇,是一個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設計師們對有機材料的熱情意味著,實質上是消費者對一種極其稀有的商品的需求在增長。中國較早開發有機棉和有色棉的北京天彩彩棉制品有限公司,2006年使用棉花原料1100多噸,其中有色棉350余噸。公司副總經理郭順先生表示,2007年這些原材料的消耗大概增長了20%,達到了1300多噸。2006年中國天然有色棉產量大約為4.5萬噸,占棉花總產量的0.7%,2007年基本與之持平。資料顯示,英國埃斯普里特公司的有機棉需求量由2000年的13萬噸,增加到了2007年的17萬噸。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加強,環保紡織品、環保服裝越來越被消費者所關注。研究表明:在美國,時裝廣告已被普遍地納入綠色銷售戰略,因為“如果公司不能夠將環保信息融入廣告中,那么他們將冒著被消費者拋棄的危險”。在我國這種意識也在逐步加強。時尚產品的消費者也明顯具有環保意識。根據美國學者泰勒的研究,25%~50%的美國消費者購買與環保相關的產品。在色彩、款式、價格相同的情況下,這些人中大約30%購買環保型服裝。這些是環保棉花制品商品化的很好基礎,是環保型紡織服裝企業獲利的保證。
環保棉花的種植與推廣
由此,不難明白為什么環保棉花對時裝世界具有這樣大的吸引力。在一個受潮流趨勢驅動的行業里,有什么比體現全新的21世紀的最大趨勢———環保主義的材料更好的東西呢?但是,對棉花業———化學品的最大農業用戶來說,“進行有機耕作”卻不是件小事。在田里,棉花異常地容易受雜草侵害,許多昆蟲也以棉花為食物,尤以紅棉鈴蟲和棉鈴蟲最為猖獗,它們是最普遍的棉花害蟲,而且棉鈴蟲也很難控制;它們在幼蟲期就侵襲作物,爬入棉鈴或心皮內,在那里殺蟲劑或天敵都夠不著它們。蟲害造成的產量損失達70%之多并不罕見。為與雜草和蟲害進行斗爭,棉農使用了巨大數量的農用化學品:占全世界每年殺蟲劑產量的25%和所有除草劑的10%。在有些國家里,棉花作物一季噴灑農藥30~40次。誰也不會懷疑有必要減少棉花生產中的農用化學品的使用量。在美國,衛生當局已經注意到了在操作農藥噴灑的棉農中癌癥的發病率很高,極為令人不安。特別在發展中國家,殺蟲劑已通過飲用水進入了食物鏈,處處都有大量農藥滲流出來,進入了河流和海洋,令人感到憂慮。中國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如果生產者徹底放棄使用化學品,那將是理想的,而且這正是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合會的宗旨。歐洲聯盟和美國負責有機農業的各聯邦當局指向方針說,對稱為有機種植作物而言,不論什么化學品都不應當接觸它。不僅如此,而且有待種植的這種作物的田地在種植前至少應該3年未施用化學品。相類似的方案,中國也正在醞釀中。對許多農民來說,這涉及到化肥普及以前的耕作方法,那時的耕作是真正的有機耕作。中國農民把人畜糞便和漚制的作物節桿用作肥料,稱為農家肥。雜草是用鋤頭除掉的,因為市場上沒有真正的有機處理方法。蟲害是靠人工捕捉和釋放棉鈴蟲的天敵昆蟲控制的。這些有機方法并非無效。農家肥和手工耕作是眾所周知的取代化學品的方法,可能它們唯一的缺點是人工費用高。為對付蟲害,科學家們越來越主張采取生物防治法。例如,蚊翅小蜂科(小寄生蜂)和草蛉對付多種棉花害蟲都是有效的,它們在中國已經開始使用,研究人員還發現了如何使用模仿雌棉鈴蟲用來引誘雄棉鈴蟲的外激素的方法。雖然對外激素多數費用太高,目前尚難廣泛采用,可是至少對有些農民說,這費用似乎花得值得。例如,英國圣華金河谷開始采用有機耕作法以來,棉花產量提高了大約50%。在改用有機方法后的第一年,棉花產量從每公頃900公斤增加到了大約1200公斤。后來經過改進方法,產量達到了1350公斤。這些給人以深刻印象的產量意味著相當大的財務收益。產量增加的同時,129等級的有機棉的售價為每公斤2.8美圓左右,而相同等級的普通棉花只賣得每公斤1.3美圓多,這又是一塊不小的收入。在中國,類似于有機棉的抗蟲基因棉產量也高于普通棉花。對于天然有色棉而言,新疆地區種植的品質和產量較高,每畝可達70公斤左右。由于種子和產量的原因,普通129鋸齒白棉現在的售價大約是1.4萬元/噸,相同品質的天然有色棉的售價是其2倍,可達2.8萬元/噸。專門為促進有機棉生產的一個泛歐組織說,目前有機棉只占世界棉花產量不到1%。英國自然資源研究所的田間作業負責人勞倫斯?麥克維認為,說服大批農民生產有機棉幾乎是不可能辦到的任務。西方化學公司想方設法阻止推廣有機棉種植,他們一直在使發展中國家的農民和政府相信農用化學品的有效性改為有機生產,將需要對宗旨作重大改變。甚至說服各國政府接受生物防治法也是頗為費勁的事情。英國自然資源研究所用了16年時間才說服埃及政府相信使用外激素防治紅棉鈴蟲的有效性。據傳,由于這一改變,單單英國化學公司就損失了1300萬英鎊銷售額。不可避免,阻礙大規模改種有機棉的因素區域與區域間的差異很大。美國、澳大利亞和其他發達國家,勞力費用是主要因素。除草和摘棉需要農場工人,如果勞力費用很高,這必須被認為是防礙有機棉未來前景的一大障礙。在發展中國家,勞力比較便宜,種植有機棉可能比較現實。土爾其、巴拉圭、阿根廷、印度和秘魯現在都采用有機耕作法種植棉花。勞力費用并不是容易推行有機耕作的唯一因素。對每個地區必須作獨立評估,看它是否適合于有機農業,而且當地的各種因素可能會決定改種。美國福克斯公司2年后就開始贏利。但是當地農民認為她的福克斯纖維(天然有色棉)有可能會污染他們的白棉花,造成棉花的出現雜色,從而影響銷售,他們就發起了反對種植天然有色棉的運動。最終,美國的各大洲都立法限制這種新型棉花的種植。隨后,福克斯公司倒閉。這是一個環保棉花受挫的典型事例。對于這個問題,中國采用了分離種植的辦法。
遼寧棉花的種植現狀
遼寧省現在的棉花種植地基本集中在遼陽、鞍山、營口、錦州、朝陽、葫蘆島等市和遼中縣。我省棉花種植面積比20年前有大幅減少,由1990年前后的大約200萬畝減少為15萬畝左右,棉花畝產現在為100~130公斤/畝,最高可達150公斤/畝,而1990年以前的單產是60~70公斤/畝,兩相比較單產有了很大的提高。20年前,我省每年棉花產量是260萬擔,近年的年產量為30萬擔。從中可以看出,現在遼寧省每年棉花的產量只有原來的10%多點。種植面積減少的原因很多,基本表現為經濟利益的驅動,是市場選擇的結果。我們把我省棉農賺錢少、不賺錢的原因再往深處追究,就可以發現這樣幾個具體問題:
一是政府投入不足。我國適宜種值棉花的區域廣泛,棉區范圍大致在北緯18~46度,東經76~124度之間,即南起海南島,北抵新疆的瑪納斯墾區,東起臺灣省、長江三角洲沿海地帶和遼河流域,西至新疆塔里木盆地西緣,全國除西藏、青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等少數省(自治區)外,都能種植棉花。2001年棉花產量在20萬噸以上的省有:新疆(145.8萬噸)、河南(82.8萬噸)、山東(78.1萬噸)、江蘇(46.1萬噸)、河北40.9萬噸)、湖北(37.4萬噸)和安徽(35.7萬噸)。遼寧即使種植面積最多的時候,年產量也只有13萬噸,而現在更是只有1.5萬噸左右。其在遼寧的農產品中所占的比重太小,引不起政府的重視,市縣地方政府的經濟投入能力又有限,所以總體上看,投入不足,重視不夠。
二是科研機構針對棉花的研究減少,這是由經濟效益和政府投入兩個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三是可種植的經濟作物的選擇性增大,近些年來,農民的種植選擇余地有了極大的增加,而棉花的種植費時費力,收益一般,每畝棉花大約可收130公斤皮棉,可換1300元,去除化肥農藥等成本大約剩余900元。明顯不如水果種植的收益。遼寧年產30萬擔的棉花中有多少是環保棉花呢?據調查,嚴格意義上的環保棉花數量為零。當然有一些還是具有一定環保意義的,比如“錦棉五號”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抗枯、黃萎病,可以減少農藥的使用量。
遼寧棉花的種植對策我省的棉花種植面積也許不會再有多大的增加,但是怎么讓現有的棉田獲得更大的收益是我們應該深入考慮的。經過半年多的深入調研和大量的資料查閱,我們課題組總結出這樣的一個結論,就是遼寧省適合種植環保棉花。這里所說的環保棉花既包括一般意義上的環保棉也包括天然有色棉。遼寧省的遼河流域是中國的一個比較重要的棉花種植區。遼寧棉區日照較為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棉花多結伏桃。但熱量條件差,秋季溫度下降過快,易遭低溫冷害,霜后花比例大。宜栽種早熟或特早熟陸地棉。一年一熟種植。受熱量條件限制,棉花生產只能保持在不大的規模上。而近年氣候變暖,特別是無霜期延長,有利于提高產量并改善品質。怎么種植?用什么方法種植?這是我們需要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我認為這個問題的解決有一個可行方案,那就是種植環保棉花。
文章標題:環保棉花發展狀況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zuowushengchan/3328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