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作物生產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6-10-12 11:44 熱度:
扁莢菜豆近年來成為深受菜農喜愛的農作物,我國扁莢菜豆的種植面積十分廣泛,產量巨大,給許多農戶帶來了客觀的經濟效益,但是扁莢菜豆由于其特性在種植過程中容易出現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會影響扁莢菜豆的產量與品質。
《農村科學實驗》吉林省農業科技雜志,創刊于1964年,由吉林科技報刊社主辦。主要面向農村,面向農民,普及農村各業實用科學技術知識。主要欄目有:致富能人、市縣專稿、作物栽培、蔬菜栽培、果樹栽培、中草藥栽培、土壤肥料、植物保護等。
對14份扁莢菜豆資源的9個主要農藝性狀與產量的遺傳相關性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總產量與單花序結莢數呈極顯著正相關,與嫩莢長、嫩莢寬和節間數呈顯著相關,與抗根腐病等級呈顯著負相關。正相關性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為:單花序結莢數>嫩莢長>節間數>嫩莢寬。結合育種實踐,總結了選育豐產性扁莢菜豆新品種的方法,為提高育種效率,縮短育種周期提供參考依據。
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屬豆科(Leguminosae)菜豆屬(Phaseolus)菜豆種,在中國已有500多年的栽培歷史[1]。菜豆在中國栽培面積很大,栽培范圍十分廣泛。據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2009年的統計,中國粒用菜豆栽培面積為954 839 hm2,莢用菜豆總栽培面積為243 030 hm2。其中莢用菜豆產量位居世界第一。
但扁莢類型菜豆在生產實踐中存在產量偏低和畸形莢較多的情況。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菜農們的實際收入。目前菜農們迫切需要豐產性好的新品種。然而,扁莢菜豆存在新品種選育效率較低的問題。究其原因是在育種過程中,需要考察的農藝性狀較多,不能有針對性地選擇與產量關系緊密的主要農藝性狀,使選擇效率大大降低。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研究利用目前通用的SPSS 11.5軟件,梳理了扁莢菜豆主要農藝性狀與產量的遺傳相關性,明確了在豐產性選育時需首要考察的農藝性狀,并結合育種實踐總結了一套新品種選育的方法,解決了選育過程中存在的憑經驗和針對性不強等問題,提高了選育效率,為縮短育種周期奠定基礎。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通過引種、試種選出了14份扁莢資源,分別為:C-44、C09-35、C09-36、C09-37、C09-38、C09-39、C09-40、C10-22、C10-9、C09-8、C-253、C-256、C-258、C08-7。其中C08-7和C-44為對照。
1.2 方 法
1.2.1 試驗地點和試驗設計本試驗于2010年4─6月在天津科潤蔬菜研究所內試驗露地中進行。小區面積為8.4 m2(1.2 m×7 m),3次重復。2010年4月6日于露地直播,株行距為25 cm×50 cm。田間管理按照常規進行。每處理隨機選取5個單株做好標記,作為農藝性狀調查的樣本,樣本總數為15株。以單株為單位,測定節間數、始花節位、分枝數、花枝長、單花序花數、單花序結莢數、嫩莢長、嫩莢寬和田間自然根腐病抗性等級等9個主要的農藝性狀。
1.2.2各調查項目的測量方法 節間數、始花節位、分枝數、花枝長、單花序花數、單花序結莢數、嫩莢長、嫩莢寬等8個主要農藝性狀的調查方法,按照菜豆種質資源描述規范進行。“抗根腐病等級”的調查方法按照王曉鳴等的方法進行。為了便于使用軟件分析,我們將百分數表示的等級轉化為數字表示,并且將比較寬泛的范圍細分:1~2為抗病(R);3~4為中間類型(I);5~6為感病(S)。其中,1表示植株死亡率≤15%,高抗;2表示植株死亡率15%~30%,抗病;3表示植株死亡率30%且≤50%,中抗;4表示植株死亡率50%且70%,中感;5表示植株死亡率70%~80%,感病;6表示植株死亡率80%,高感。
1.2.3 數據分析方法研究方法采用遺傳相關性分析,數據分析使用SPSS 11.5軟件完成。
2 結果與分析
1 扁莢菜豆各品種農藝性狀
在栽培過程中,對14份資源的9個主要農藝性狀進行調查,得到各性狀的平均值見表1。通過田間自然抗病性調查,發現8份資源田間抗病等級為1,表現為高抗根腐病;4份資源表現為抗病;1份資源表現為中抗,1份資源表現為中感。綜合嫩莢的商品性狀(嫩莢長和嫩莢寬)、抗病性和產量,對這14份材料進行了評價,結果認為:C-256、C-253和C10-9的綜合性狀最好。
2.2 各主要農藝性狀與產量的遺傳相關性分析
如表2所示,總產量與單花序結莢數呈極顯著正相關,與嫩莢長、嫩莢寬和節間數呈顯著相關,正相關性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為:單花序結莢數>嫩莢長>節間數>嫩莢寬。與抗根腐病等級呈顯著負相關,即抗病級別越低,抗病性越強,產量越高。
各農藝性狀之間呈極顯著正相關的,按照相關的緊密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為:始花節位與抗根腐病等級>嫩莢長與嫩莢寬>嫩莢長與單花序結莢數>節間數與單花序結莢數。
3 討論
迄今為止,許多研究者對玉米、辣椒和水稻等許多作物的總產量與農藝性狀相關性進行了研究[5-7],但針對菜豆的研究較少,只有張運峰等和胡國富等進行了相關研究。本研究通過試驗發現,總產量主要與5個農藝性狀呈現顯著相關,其中,與單花序結莢數、嫩莢長、嫩莢寬和節間數等4個性狀呈正相關,與抗根腐病等級呈負相關。此結論與胡國富等研究結論基本一致。本研究首次發現單花序結莢數和節間數兩個性狀與產量有關,分析原因認為,此兩性狀均與單株結莢數量有關。扁莢菜豆結莢習性一般為,自始花節位開始,上面每個節位均會伸出花枝并結莢。因此,節間數越多,表明節數和花枝數就越多,最后是結莢數增多,進而總產量增高。通過各性狀之間的相關分析,發現有4組性狀之間有較強的相關性,并且這些性狀正好與總產量也有較密切的相關性。以上的結果提示我們,在選育扁莢菜豆的工作中,不僅要注重選擇與產量相關性高的性狀,而且還要注意各性狀之間的協調發展,不能片面追求單一性狀的提高。此結論與秦貴文等的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結合我們的育種實踐認為,要提高扁莢菜豆的產量不僅要注意品種性狀協調的整體功能,還要關注其性狀與特定生產條件的契合程度,在某一生產、生態條件下,每一目標性狀都有其特定的度,在品種選育中,要按照產量增長規律進行選擇,不要孤立地強調某一個性狀而不兼顧其他性狀。
文章標題:扁莢菜豆的種植特點及問題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zuowushengchan/3365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