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作物生產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6-10-31 13:58 熱度:
草莓是深受人們喜愛的果品,我國自己培育和引進的品種一共有兩百多種,每一種都有適合自己的栽培技術,本文主要分析了露地草莓的栽培技術和特點。
《新農業》始終堅持為農民、農村、農業服務的辦刊宗旨,讀者定位準確,期刊文章內容具有“新、準、深、活”等鮮明特點,針對性強,實用性強,可讀性強,深受廣大讀者喜愛。先后被評為遼寧省優秀期刊、全國優秀農業期刊和全國優秀科技期刊。從1995年開始,連續被評為遼寧省一級期刊。1997年榮獲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科委、新聞出版署全國科技期刊二等獎。2001年,《新農業》被推薦進入國家“期刊方陣”,同時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評為全國“雙百期刊”。2004~2005年度被遼寧省新聞出版局評定為一級期刊。
從品種選擇、育苗、整地作畦、定植、冬前管理、越冬覆蓋、返青后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紹了草莓露地高產栽培技術,以為草莓露地栽培提供參考。
1品種選擇
露地草莓栽培應選用休眠期長、長勢強、產量高、果實硬度大的品種。目前露地栽培以美國的“全明星”為主,該品種植株高大、莖葉粗壯、果實酸甜適口、果肉硬度大、豐產性好,是適合北方露地栽培的優良品種。但近幾年我國東北地區的主栽品種已被西班牙品種“瑪利亞”所代替。該品種于20世紀90年代初從西班牙引進,其特點是植株長勢強、果實大而整齊、色澤鮮艷、產量高、果實硬度大,可遠銷到俄羅斯等地,是一個很有發展潛力的露地品種[1]。
2育苗
草莓育苗在露地進行,1 hm2生產田需備苗圃2 250 m2左右。在生產田附近選合適地塊,施入基肥,然后深耕細耙,做成平畦,于4月初定植母本苗,株行距為80 cm×80 cm。緩苗后不久花蕾陸續出現,應及時打掉,以促進匍匐莖的發生。以后追施尿素2~3次,每次112.5~150.0 kg/hm2,并根據土壤墑情,勤澆小水,保持地面濕潤,利于小苗扎根。整個育苗期間,雜草危害較重,一定要及時除去。至8月定植時,一般1株母本苗可繁殖生產用苗30株左右。
3整地作畦
草莓種植地塊應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砂壤土地塊。前茬作物以豆類或大田作物為好。施入優質堆肥75 t/hm2、尿素300 kg/hm2、過磷酸鈣1 500 kg/hm2、硫酸鉀225 kg/hm2,撒勻后深耕25~30cm,為草莓根系創造疏松透氣的土壤環境。可采用平畦栽培和高壟栽培,但以高壟栽培效果好[2]。因高壟栽培可使根系土層加厚,植株生長健壯,結果期通風透光良好,果實著色好,病害減輕。一般要求壟寬60 cm,壟高15~20 cm,壟距30 cm。
4定植
北方地區一般8月定植,保證入冬休眠前形成發達的根系,貯存更多營養,為第2年春季高產打下基礎。每壟栽2行,株距20~25 cm,定植7.5萬~10.5萬株/hm2。定植時覆土深度以苗心基部與土面齊平為宜,并使根系在土壤中充分伸展。定植后立刻澆水,促進緩苗。
5冬前管理
5.1水分管理
定植后每隔2~3 d澆1次水,以保持土壤濕潤。待緩苗后可根據土壤墑情,適當澆水,保持土壤見干見濕,促進植株發育。待秋末氣溫下降時,開始控制水分,抑制地上部的生長,促進養分向根系轉移。11月中下旬澆1次凍水,可提高植株的越冬能力,并保證早春植株生長對水分的需求[3]。
5.2施肥
當長出2片新葉時,結合澆水,穴施尿素75~120 kg/hm2作為提苗肥,以促地上部的生長;9月下旬追施磷酸二銨225~300 kg/hm2,以促進花芽分化,為早熟豐產打下基礎。
5.3去匍匐莖
8—9月,氣溫較高,日照時間長,利于匍匐莖的發生,因此應及時除去匍匐莖,減少養分損耗。
6越冬覆蓋
越冬覆蓋的目的是保持土壤水分,提高根系溫度,保證植株安全越冬。一般于11月中下旬進行。先將地膜覆蓋于畦面,四周用土壓實,然后地膜上面適當壓些土或秸稈等。在良好的覆蓋條件下,冬季草莓葉片不干枯,仍保持綠色,第2年春季能很快恢復生長,各生育期能相應提前5~7 d。
7返青后田間管理
7.1田間清理
待早春地溫回升,土壤化凍時,先清除地膜上的土、秸稈等不透明覆蓋物,以便增加地膜的透光性,提高地溫。3月初,植株恢復生長,此時在苗上方的薄膜上打孔,把秧苗掏出,并用土將孔的四周壓實。
7.2水肥管理
3月下旬,秧苗開始生長,應結合施肥澆1次返青水,穴施復合肥150~225 kg/hm2;4月中旬,新葉生長量大,并陸續開花,需水量增大,同時,因外界氣候干燥,溫度升高,應澆1次透水,保證花器官的發育;4月下旬草莓進入開花盛期和果實膨大期,植株需水量較大,在管理上應以小水勤澆,保持土壤濕潤為原則;在采收前5 d,停止澆水,以提高果實的耐貯運能力;每次采果后,在傍晚或早晨澆1次小水[4]。
7.3疏花疏果
在草莓花序上,先開的花結果好、個大、成熟早,后開的花結果小,甚至無商品價值。因此,應及時摘除花序上后期開的花和小果,以使養分集中供應到先開放的花,增加單果重,使果實整齊一致,成熟早。
8病蟲害防治
8.1葉斑病
葉片出現深紅色小圓斑,擴展到病斑周邊有明顯紫紅色至灰棕色帶。及時摘除病、老、黃葉;發病前用代森鋅合劑500倍液、克菌丹水合劑500倍液、70%甲托1 000倍液防治。
8.2灰霉病
莖、葉、果均會受害,先出現黃色小斑點,呈油漬狀,后擴展至邊緣有褐色病斑,果實會變軟變爛,有灰色霉層。可選用50%撲海因粉劑800倍液、50%速克靈1 000倍液、百菌清600倍液、甲托1 000倍液于花期噴霧防治,1周1次,連續2~3次。
8.3白粉病
葉背出現薄霜狀白色的東西,擴至全株,葉卷成湯匙狀,花瓣變紅色,不開放;幼果感病則不再長大,著色不均?蛇x用多氧化霉素1 000倍液、三唑銅粉劑1 500倍液、15%硫磺合劑300~400倍液噴防。
8.4蚜蟲
傳播病菌的主要媒介?蛇x用敵敵畏、樂斯本、氧化樂果等防治。盛花期不宜用氧化樂果,以免影響坐果。
8.5葉螨類
包括紅蜘蛛、銹蜘蛛。隱在葉背吸食葉片汁液,受害葉黃化卷曲、植株矮化。各時期均會發生,應從定植成活后開始防治?蛇x用20%三氯殺螨楓、三氯殺螨醇600~1 000倍液、75%克螨特3 000倍液、殺螨丹600~800倍液防治。
9采收
待果實完全著色后,及時采收上市。如銷往外地,則應在果實8成熟時采收。采收時用拇指和食指切斷果柄,連同果實及一小段果柄一起摘下,最好不接觸果實,更不能損傷果實表面。采收時間應在早晨或傍晚進行,以避開中午高溫。
10參考文獻
[1]王愛東.溫室大棚草莓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8(16):70.
[2]盧桂玲.大棚草莓高產栽培技術[J].廣西園藝,2008,19(3):59-60.
[3]曾少敏,廖玉章. 南方草莓露地栽培技術[J].柑桔與亞熱帶果樹信息,2003,19(10):35-36.
[4]殷大義.高臺縣露地草莓高產栽培技術[J].甘肅農業科技,2001(6):44-45.
文章標題:草莓露地高產栽培方法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zuowushengchan/3383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