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作物生產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6-12-13 14:03 熱度:
本文介紹了溫室番茄的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包括栽培設施、穴盤無土育苗、栽培管理、病蟲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內容,以為廣大農戶進行溫室番茄的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提供借鑒。
《長江蔬菜》已形成產業論談;品種導航;新優品種;栽培技術;植保技術;試驗研究;營銷一百;管理經驗等十多個優勢欄目。本刊發行量始終居同類期刊之首,被農業部譽為“全國蔬菜類期刊中辦的較為成功的一本雜志”。本刊形成的“內容豐富、深入淺出、科學實用、信息準確量大”的刊為特色。獲獎情況: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1992)、第三屆國家期刊獎、湖北10大名刊、、全國農口學會第三屆優秀期刊、湖北省優秀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刊源期刊、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
與常規有土栽培相比,無土栽培有提高作物產量與品質,有效防止土壤連作障礙和土傳病害,節水、節肥、省工及不受自然條件限制等優點。現將溫室番茄的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栽培設施
1.1栽培槽
溫室內北面留80 cm寬作道路,南面余30 cm,用磚砌成南北走向的栽培槽,內徑寬48 cm,槽邊框高24 cm,磚要平放,槽距72 cm。為防止滲漏并使基質與土壤隔離,槽基部鋪1層0.1 mm厚的塑料薄膜,用最上層的磚壓緊膜邊,膜上鋪3 cm厚的潔凈河沙,沙上鋪1層編織袋,袋上填栽培基質[1]。
1.2栽培基質
用煤矸石、鋸末、玉米秸按1∶2∶2的比例混合成基質,在使用前15 d將其堆成25 cm厚,噴濕蓋膜以消毒滅菌。1 m3基質中加入2 kg有機生態無土栽培專用肥、10 kg消毒雞糞,混勻后即可填槽。每茬作物收獲后可進行基質消毒,基質更新年限一般為3~5年[2]。
1.3灌水設施
采用滴灌設施。用自來水設施或建水位差為1.5 m的蓄水池,單個溫室建成獨立的灌水系統。棚內主管道及栽培槽內的滴灌帶均可用塑料管,槽內設滴灌帶1~2根,并套上0.1 mm厚的塑料薄膜,以防止滴灌水外噴。
2穴盤無土育苗
2.1品種選擇
選耐低溫、豐產、抗病性強的品種,如東圣,金棚一號等。
2.2浸種催芽
用溫湯浸種12 h后淘洗干凈,均勻擺放在濕毛巾上,卷包好,放在25~26 ℃環境下催芽。當芽長至針尖大小時播種育苗。
2.3裝盤
選用72孔吸塑盤,用草炭土、蛭石按3∶1的比例配好基質,1 m3基質中加入0.5 kg蛭石復合肥,混勻后填入苗盤中,澆水濕潤,用另一穴盤底部壓播種穴,可保證種子深度一致[3]。
2.4播種
將種子點播在穴盤中,每孔1粒,覆蓋蛭石1 cm厚,灑透水后,在穴盤上蓋1層報紙,盤下用塑料薄膜與土壤隔開。
2.5育苗管理
出苗前溫度保持25~30 ℃;出苗后溫度白天保持20~25 ℃,夜間保持10~15 ℃。苗盤保持濕潤,約30 d,苗長出3~4片真葉即可出盤定植。
3栽培管理
3.1定植前的準備
定植前將基質翻勻整平,風口可設置40目防蟲網,然后密閉溫室高溫悶棚3~5 d進行消毒處理。
3.2定植
用自來水浸灌栽培槽,使基質充分吸水,水滲后,按每槽2行調角扒坑定植,基質略高于苗坨,株距30 cm,定植4.5萬株/hm2。栽后澆小水,以利基質與番茄根系密接。
3.3定植后管理
3.3.1溫度、光照及濕度管理。定植后,溫度保持白天22~25 ℃,夜間10~15 ℃;坐果后,保持白天25~28 ℃,夜間12 ℃左右。番茄喜光,在整個栽培期間,要保證正常的室溫,適宜降低棚內溫度,早拉晚放草苫,盡量讓植株多見光。整個生長期間,要求空氣相對濕度在60%左右。注意通風排濕,以防止病害發生。
3.3.2肥水管理。定植后每3~5 d選晴天的上午澆1次水;坐果后勤澆水,晴天的上午和下午各澆1次,澆水時間15~20 min,陰天少澆或不澆。一般在定植后20 d開始追肥,每隔10 d追1次肥,每次每株追專用肥15 g;果后7 d追1次肥,每次每株25 g。將肥料均勻撒在離根5 cm處,可隨滴灌水滲入基質,也可將肥料摻入基質,不可接觸根部,以免損傷植株。針對溫室內二氧化碳氣體虧缺的情況,可于棚內進行二氧化碳氣體追肥,以增強番茄的抗逆性,提高產量[4]。
3.3.3吊蔓與整枝打杈。番茄6~7葉時用塑料繩吊蔓,繩上部固定,下部系在莖基上,莖蔓與吊繩相互纏繞,以保持直立生長。整枝時采用單干整枝,即只保留主軸生長結果,摘除全部葉腋內的側枝。在側枝10~15 cm長時打杈。
與常規有土栽培相比,無土栽培有提高作物產量與品質,有效防止土壤連作障礙和土傳病害,節水、節肥、省工及不受自然條件限制等優點。現將溫室番茄的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栽培設施
1.1栽培槽
溫室內北面留80 cm寬作道路,南面余30 cm,用磚砌成南北走向的栽培槽,內徑寬48 cm,槽邊框高24 cm,磚要平放,槽距72 cm。為防止滲漏并使基質與土壤隔離,槽基部鋪1層0.1 mm厚的塑料薄膜,用最上層的磚壓緊膜邊,膜上鋪3 cm厚的潔凈河沙,沙上鋪1層編織袋,袋上填栽培基質[1]。
1.2栽培基質
用煤矸石、鋸末、玉米秸按1∶2∶2的比例混合成基質,在使用前15 d將其堆成25 cm厚,噴濕蓋膜以消毒滅菌。1 m3基質中加入2 kg有機生態無土栽培專用肥、10 kg消毒雞糞,混勻后即可填槽。每茬作物收獲后可進行基質消毒,基質更新年限一般為3~5年[2]。
1.3灌水設施
采用滴灌設施。用自來水設施或建水位差為1.5 m的蓄水池,單個溫室建成獨立的灌水系統。棚內主管道及栽培槽內的滴灌帶均可用塑料管,槽內設滴灌帶1~2根,并套上0.1 mm厚的塑料薄膜,以防止滴灌水外噴。#p#分頁標題#e#
2穴盤無土育苗
2.1品種選擇
選耐低溫、豐產、抗病性強的品種,如東圣,金棚一號等。
2.2浸種催芽
用溫湯浸種12 h后淘洗干凈,均勻擺放在濕毛巾上,卷包好,放在25~26 ℃環境下催芽。當芽長至針尖大小時播種育苗。
2.3裝盤
選用72孔吸塑盤,用草炭土、蛭石按3∶1的比例配好基質,1 m3基質中加入0.5 kg蛭石復合肥,混勻后填入苗盤中,澆水濕潤,用另一穴盤底部壓播種穴,可保證種子深度一致[3]。
2.4播種
將種子點播在穴盤中,每孔1粒,覆蓋蛭石1 cm厚,灑透水后,在穴盤上蓋1層報紙,盤下用塑料薄膜與土壤隔開。
2.5育苗管理
出苗前溫度保持25~30 ℃;出苗后溫度白天保持20~25 ℃,夜間保持10~15 ℃。苗盤保持濕潤,約30 d,苗長出3~4片真葉即可出盤定植。
3.3.4保花保果與疏果。于7:00—9:00用10%~15%的2,4-D溶液蘸花,以提高坐果率。另外,為確保果大質優,均勻一致,每株只留3~4個果,其余花果及時疏除。
4病蟲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臍腐病、葉霉病、早疫病、病毒病、灰霉病,蟲害主要有蚜蟲、白粉虱。臍腐病可從初花期開始葉面噴灑0.1%氯化鈣防治,隔l5 d噴1次,連噴2~3次;葉霉病可選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噴霧防治,隔7 d葉面噴施1次,連噴2~3次;早疫病可選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隔7 d噴防1次,連噴2~3次;病毒病可選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隔5 d噴1次,連噴2~3次;灰霉病可選用25%嘧菌酯懸浮劑1 500倍液噴霧防治,隔10 d噴1次,連噴2~3次;蚜蟲、白粉虱可選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噴霧防治。
5采收
果實進入自熟期后即可準備采收上市。采收后即上市的,可在成熟期果色較好時采摘。隔天上市的,可在變色中期采收。
6參考文獻
[1] 鞏俊華.大棚蔬菜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實用技術[J].山東蔬菜,2010(1):33.
[2] 劉洋.早春大棚番茄高產栽培技術[J].西北園藝:蔬菜,2009(3):14-15.
[3] 陳玉寬,潘秀萍,蘇生平.大棚番茄主要病害防治方法[J].農家致富,2010(5):39.
[4] 張民.番茄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要點[J].河北農業科技,2008(9):13.
文章標題:溫室番茄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方法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zuowushengchan/3429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