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作物生產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7-03-20 13:48 熱度:
黑果枸杞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極具市場開發利用前景,本文主要探討黑果枸杞的特性,并分析了不同處理水平對種子發芽進程的影響。
《農業知識:致富與農資》(月刊)1950年創刊,原:《農業知識:增收致富》2012年變更為:《農業知識:鄉村季風》2013年又改回《農業知識:致富與農資》堅持科學、實用、及時、通俗的辦刊宗旨,宣傳貫徹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大力報道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分別采用不同溫度的蒸餾水、不同濃度的吲哚丁酸(IBA)、0.5%NaCI和不同時間濃硫酸。處理黑果枸杞種子,刺激種子發芽。結果表明,經濃硫酸腐蝕種皮,可縮短發芽時間,提高發芽率、發芽勢,其中3min處理的發芽效果最好。不同濃度IBA和0.5%NaCI溶液、低溫(20。C)或高溫(60℃)水浸泡種子,發芽率、發芽勢、平均發芽時間比對照低,發芽指數沒有大的差異,說明抑制了種子發芽,最差為20℃水浸泡種子。
黑果枸杞為茄科枸杞屬落葉小灌木,在石羊河流域鹽漬化和次生鹽漬化土壤上大量分布、抗性強、適應性廣,其紫黑色球形漿果曬制成的干果,人工大量采摘黑果枸杞果實,野生資源遭受了相當程度的破壞,黑果枸杞常規育苗種子發芽率低。本次實驗通過種子處理,根本上解決了常規育苗種子發芽率低的問題,對建立和恢復以黑果枸杞為主的鹽生植物群落,發展黑果枸杞經濟林,改善該地區生態環境,發展經濟,具有一定意義。
一、材料和方法
1.試驗材料
種子來源地:民勤縣湖區天然黑果枸杞林,采種時間:2012年9月,種子千粒重0.879,硫酸濃度為98%,IBA為吲哚丁酸,試驗用水為蒸餾水。
2.試驗方法
試驗在實驗室培養箱內進行。在發芽皿中鋪2層濕潤的濾紙,置種后放人培養箱,保持發芽床濕潤,培養箱溫度28℃。各種處理設重復1次,把40℃蒸餾水浸種看作對照。選擇1000粒顆粒飽滿、外表無損傷的潔凈種子,用500倍液55%的甲基托布津進行消毒6h,然后用蒸餾水清洗3次,隨機分為20組,每組50粒。
(1)不同溫度水浸種子:分別用20℃、40℃、60℃蒸餾水浸泡24h,用蒸餾水清洗多次至水溶液無色,放人發芽皿;
(2)不同時間濃硫酸處理種皮:分別用濃硫酸腐蝕種皮1min、3min、5min,然后用蒸餾水清洗多次至水溶液無色,40℃蒸餾水浸泡12h,放人發芽皿;
(3)不同濃度IBA液浸泡種子:分別用5%、10%、15%的IBA液浸泡種子12h,用蒸餾水清洗多次至水溶液無色,40℃蒸餾水浸泡12h,放入發芽皿;
(4)用0.5%NaCI溶液浸泡種子:用0.5%NaCI溶液浸泡種子12h,用蒸餾水清洗多次至水溶液無色,40℃蒸餾水侵泡12h,放人發芽皿。
二、結果與分析
1.不同處理水平對種子發芽進程的影響
(1)發芽始期:發芽最快的是用濃硫酸處理種子5min,4d后開始發芽,其次是用不同溫度水浸泡種子、用濃硫酸處理種子1min和3min、用5%、10%IBA處理種子,6d后開始發芽,最慢的是用15%IBA和0.5%NaCI處理種子,8d后開始發芽;
(2)發芽高峰期:除用濃硫酸處理種子5min,高峰期出現在第6天,其他處理的高峰期均在第10天。
2.不同處理水平對黑果枸杞種子發芽率、發芽勢、平均發芽時間、發芽指數的影響
(1)發芽率、發芽勢:發芽率、發芽勢最高為濃硫酸處理種子3min,較高為濃硫酸處理種子5min和1min,其次為用40℃水浸泡種子和10%IBA浸泡種子,最差為20℃水浸泡種子;發芽時間為8d,0.5%NaCI和10%IBA處理種子,發芽時間為1ld,其他處理發芽時間為lOd左右;
(2)發芽指數:用濃硫酸處理種子3min,每天發芽3-4粒,用濃硫酸處理種子5min和1min,每天發芽2~3粒,40℃水、10%IBA浸泡種子,每2天發芽1粒,其他處理每天發芽不到1粒
3.不同處理對黑果枸杞種子發芽率、發芽勢、平均發芽時間、發芽指數的影響
(1)發芽率、發芽勢:用傳統方法40℃蒸餾水浸種(對照),約1/3的種子發芽,發芽勢為28%,用不同時間濃硫酸腐蝕種皮,較大幅度提高了種子的發芽率(平均發芽率73.33%)和發芽勢(平均發芽勢72%),不同濃度IBA和0.5%NaCI溶液、低溫(20℃)或高溫(60℃)水浸泡種子,發芽率和發芽勢比對照低,說明抑制了種子發芽;
(2)平均發芽時間、發芽指數l各種方法處理黑果枸杞,平均發芽時間沒有大的差異。
三、結論與討論
不同方法處理黑果枸杞種子試驗表明,濃硫酸腐蝕種皮能大幅度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和發芽勢,其中用濃硫酸腐蝕種皮3min,效果最好,不同濃度IBA和0.5%NaCI溶液、低溫(20℃)或高溫(60℃)水浸泡種子,發芽率和發芽勢比對照低,說明抑制了種子發芽,最差為20℃水浸泡種子。用濃硫酸腐蝕種皮5min,發芽較快,其他處理發芽時間沒有大的差異。不同方法處理種子,發芽指數差異明顯,濃硫酸腐蝕種皮,每天發芽2-3粒,其中,用濃硫酸處理種子3min,每天發芽3-4粒,其他處理方法,發芽指數沒有明顯差異。在自然條件下,黑果枸杞種皮有薄薄一層不透水層,用濃硫酸腐蝕種皮,是加快水分滲入種子,促進種子發芽的有效方法。
文章標題:黑果枸杞種子發芽的幾個決定性因素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zuowushengchan/3526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