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作物生產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7-06-26 14:41 熱度:
大棚早春茬西瓜可采用西瓜與蔬菜套種的栽培形式來提高經濟效益。本文介紹早春茬大棚西瓜栽培技術,包括品種選擇、育苗、整地施肥、定植、套種、田間管理等,以為西瓜豐產豐收提供參考。
《北京農業》緊緊圍繞北京市農委、北京市農業局的中心工作,圍繞“三農”,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推廣農業先進技術、普及農業科技知識、傳遞農民致富信息、報道北京都市型現代農業的新舉措、新模式和首都新農村建設的新典型、新經驗;為種子經營者提供決策參考、行業信息、產品供銷服務,為種業企業構建更寬闊的媒體平臺;為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提供發表科研論文的園地。
1品種選擇
選用具有低溫生長性,低溫結果性好,較耐陰濕環境,適宜嫁接栽培和具有優質、抗病、豐產等特點的早熟或中早熟品種。較適宜的品種有京欣1號、早熟太子、貴妃、蜜黃1號等。
2育苗
2.1育苗時間
具體時間依各地氣象條件和栽培設施而定。華北地區多采用“三膜一苫”的覆蓋保溫方式,即大拱棚里套小拱棚,拱棚內覆地膜,小拱棚外面覆蓋草苫,1月中旬播種,苗齡30~35 d,2月中旬定植,4月底上市,比露地早45 d上市。若因前茬推遲,亦可于2月中旬播種,苗齡35~40 d,3月下旬定植。此時,大棚內氣溫30~35 ℃,10 cm地溫可達15~25 ℃,氣溫、地溫都穩定在15 ℃以上,適宜定植后緩苗,比露地地膜栽培提早35 d左右,5月1日前后收瓜[1]。
2.2配制營養土
營養土的配制應選用未種過瓜類作物的田園土7份、農家肥3份,1 m3營養土加充分腐熟的大糞干或雞糞25 kg、過磷酸鈣1.5 kg和50%多菌靈粉0.5 kg或代森錳鋅0.25 kg,混勻打碎過篩,裝入營養缽。
2.3種子消毒與催芽
2年以內的新種子曬種2~3 d,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種l h,或10%磷酸三鈉溶液浸種20 min,消毒后的種子用清水洗凈后放入溫水浸泡6~8 h,也可用65 ℃的水燙種3 min(不停攪拌)后放入溫水浸泡6~8 h,然后取出種子搓去黏液,沖洗干凈,用濕布包好置于25~30 ℃條件下催芽36~48 h,2/3的種子露白即可播種。
2.4播種
營養缽經水滲透后即可播入已浸種催芽的種子。每缽1粒,播種不宜太深,以1 cm左右為宜。播后到出苗對溫度要求較高,可在溫室內加蓋小拱棚,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 ℃,夜間10~18 ℃,夜間或陰雨雪天加草苫,經3~5 d即可出苗。
2.5苗期管理
出苗后至露心前,以白天溫度20~28 ℃、夜間溫度10~18 ℃為宜。此期盡可能讓幼苗多見陽光。如果溫度過高、濕度大、光線太弱會使幼苗葉片變小、徒長,形成高腳苗。溫度過低、濕度大、氧氣不足還會引起寒根、漚根現象[2]。因此,幼苗期應以培養下胚軸粗壯、節間短、葉片肥厚、葉色濃綠的壯苗為中心。
2.6嫁接
為克服西瓜栽培過程中的連作障礙,增強抗病、抗逆能力,提高西瓜產量,可采用嫁接育苗的辦法[3]。
2.6.1嫁接方法。砧木選用葫蘆和南瓜,嫁接的方法有插接、劈接、靠接3種。前2種嫁接法砧木可比西瓜提前5~7 d播種。靠接法砧木可與西瓜同時播種或晚播3~5 d。當砧木真葉徑寬0.5 cm時,削去生長點,用扁竹簽在與子葉平行的方向上扎一孔,后在接穗子葉下1 cm處與子葉垂直的方向上斜切,拔下竹簽,插入接穗,使其呈十字型。
2.6.2嫁接后管理。嫁接后白天溫度在25~35 ℃,夜間20~25 ℃,空氣溫度大于80%,并進行遮光,3 d后逐漸透光,1周后管理恢復正常。成活后及時去除砧木的生長點。靠接苗嫁接后比前2種管理可粗放些,15 d后斷掉西瓜的根。定植前噴1次多菌靈500倍液,以防苗期病害。
3整地施肥
定植前施充分腐熟的土雜肥75~120 t/hm2、三元復合肥1 200~1 500 kg/hm2或施雞糞30~45 m3/hm2、磷肥2 250 kg/hm2、芝麻餅(棉籽餅)3 750 kg/hm2、尿素300 kg/hm2。為防止土傳病蟲害,再加入70%敵克松原粉或辛硫磷顆粒劑各30~45 kg/hm2。先將2/3的藥肥撒施,深耕20~25 cm,整耙整平地面,剩下的1/3藥肥于起壟時施于壟底。
4定植
大小行定植。大行行距90 cm,小行行距60 cm,株距45 cm,栽植6.6萬~6.9萬株/hm2。
5與蔬菜套種
早春套種的蔬菜品種可利用溫室南部冷涼空地育耐寒菜,但必須與西瓜嫁接育苗和大棚定植配合好。如果種植甘藍,可于12月中旬在溫室內育苗,品種選擇中甘11號、中甘12號等早熟品種;也可以育早熟菜花,如白峰等品種;如種植萵筍,可選擇尖葉筍、雁翎筍等早熟品種。以上3種早熟菜,育苗至6~8片葉時,2月中旬定植,到4月中旬均可以收獲。也可在大棚內直播茴香、菠菜、春蘿卜及早熟蘿卜。
6田間管理
6.1溫度管理
定植后緩苗前不通風,進行保溫,白天溫度控制在28~30 ℃,夜溫14 ℃以上,地溫18 ℃以上,增加光照。緩苗后白天溫度應保持在20~35 ℃,夜間不低于10 ℃。花期白天溫度20~28 ℃,夜間不低于5 ℃。瓜坐穩后溫度30~35 ℃。
6.2光照管理
西瓜是喜光作物,如使用非無滴膜,每天早晨應盡可能將膜面上的水滴擦掉,或在蓋棚時用防水滴劑噴灑在干燥的膜面上,增強透光性。
6.3整枝引蔓
小行距交叉引蔓,坐瓜前吊蔓,坐瓜后放下。一主一側或一主二側。側枝長20 cm時,從主蔓3~5節上選留一條健壯側蔓,其余去除。保留雄花,保證授粉率。坐瓜后膨大期停止打杈。#p#分頁標題#e#
6.4授粉
必須人工輔助授粉,于晴天9:00—10:00,溫度21~25 ℃時,掛牌標記,以便適時采收。
6.5留瓜
一般選用第2雌花坐的瓜,主蔓留不住時,選留側蔓坐的瓜。當選留的瓜坐住后,及時去除其他幼瓜及雌花,吊蔓的此時落蔓。生長中后期仍要打杈抹頭防止旺長。
6.6水肥管理
西瓜的栽培要重視澆定植水、促蔓水、膨瓜水,以膨瓜水對產量影響最大。澆水應根據不同生育期的需水規律及天氣情況、土壤濕度、西瓜長勢等靈活掌握。如:定植后結合施肥澆1次小水,以促緩苗。緩苗后土壤過干可再澆1次伸蔓水。花期一般不澆水。當幼瓜雞蛋大小時可追肥水,每次追施三元復合肥750 kg/hm2,以后每隔7~10 d澆1次水,成熟期供水不宜過大,以免裂果。采收前5~7 d停止供水。
7參考文獻
[1] 黃為民,鐘永清,朱海濤.贛南反季節西瓜季節栽培技術[J].江西農業學報,2006,18(2):74,77.
[2] 王文獻.西瓜無公害優質超早熟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9(21):92-93.
[3] 陳偉.夏秋季西瓜嫁接育苗技術要點[J].江西農業學報,2006,18(1):123,125.
[4] 劉銀柳.地膜西瓜的栽培管理技術[J].新農民:上半月,2010(3):39-40.
文章標題:早春茬大棚西瓜的栽培方法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zuowushengchan/3600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