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作物生產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7-07-11 14:16 熱度:
大白菜是一種十分常見的蔬菜,同時也廣大農戶廣泛種植的農作物之一,為廣大農戶帶來了經濟效益,本文通過對白菜常見病害發生原因,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
《農村經濟與技術》農業經濟期刊,是由貴州省農業辦公室;貴州省扶貧開發辦公室主辦的農村刊物。主要任務是宣傳貫徹黨和政府關于農村工作的方針政策,傳播現代農業科學知識,推動農村改革,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服務。
大白菜種植是我國廣大農民群眾經濟收入的手段之一,白菜種植非常普遍,在我國有廣泛的種植面積,每年白菜的產量穩居蔬菜產量的前幾位,與其他蔬菜相比,白菜種植更加容易,技術和管理手段要求不高,而且產量比較高,雖然市場價格不高,但是大規模種植白菜還是普遍存在,正因為容易種植,投入較少,使廣大農戶忽視了日常的管理工作,尤其是病害的防治,傳統的藥物防治僅在播種時,隨基肥進入土壤,后期很少再過問,這就容易造成白菜生長后期出現各種病害。
一、白菜病毒病
1.發生條件
1.1發病與天氣氣候有密切相關。白菜病毒病易于在干旱高溫的條件發生,而且能夠迅速蔓延,主要原因是高溫干旱環境不適宜白菜的正常生長,抵抗力下降,有利于蚜蟲等害蟲的大面積發生和活動,縮短了病毒病的潛育期,加重了病害的危害,不僅如此,土壤溫度高,濕度低也有利于病害的加重。
1.2品種的選擇與發病有直接關系,因為不同的白菜品種對病害的抵抗性不同,抗性較弱的品種容易引發大面積的病害。
1.3栽培技術與發病有關。白菜的種植要與非十字花科蔬菜的種植相結合,與十字花科蔬菜相鄰種植容易導致白菜病害的發生,比如:和甘藍相鄰種植也容易發病,并且病情加重,與非十字花科蔬菜相鄰種植病害較輕,比如:辣椒,土豆等,白菜的種植一般晚種較好,病害較輕,因為晚種能夠有效避免白菜因播種過早在苗期遇到翅蚜遷徙高峰期以及高溫干旱環境。
2.癥狀
在幼苗期受到侵害后,心葉苗會呈現出葉脈色淺且半透明狀態,之后會沿著葉脈綠色逐漸褪去,變為淡綠和深綠相間的花葉,偶爾在葉的背面的主脈上出現局部的褐色斑點和條形斑點,葉子蜷縮且凸凹不平。
3.防治措施
根據白菜病毒病的發生條件和特點,主要采取以栽培抗病性較強的品種和防治蚜蟲傳染病毒為主,從而增強幼苗的抗病性和對其進行有效的綜合性防止措施。
3.1蚜蟲的防治。病毒病由病毒侵染引起,蚜蟲是傳播病毒的主要媒介,防止病毒病,必須先防止好蚜蟲,控制危害傳毒,發生蚜蟲,用大功臣,一遍凈等吡蟲啉可濕性粉劑加食用醋配合噴施,農藥溶液中用食用醋,不僅可提高對蚜蟲的殺滅效果,而且還可預防和抑制病毒病的發生,病毒病發生初期可用病毒A與食用醋500陪液混合噴施,注意噴藥前一定要拔出病株,帶出田間銷毀。連續噴藥2—3次,間隔時間1周噴一次
3.2適時播種。因為不同地區自然環境、氣候條件、地質地貌等不同,導致白菜種植季節不盡相同,一般以白菜六葉期間,能夠有效避開高溫干旱、蚜蟲遷徙高峰期,又不影響整體的產量為標準,靈活掌握播種時期。一般在多雨的年份或者生長期較長的抗病性品種可以適當提前播種,而在城市附近、干旱少雨的年份以及常發病區域,并且品種生長期較短,可以適當晚種。
3.3合理安排茬口。白菜種植需要日常的管理,切不可與十字花科蔬菜相鄰或者連作,提早間苗、定苗、拔出病苗,加強幼苗期肥水的管理,選擇抗病能力較強的品種種植。
二、白菜霜霉病
1.發生條件
1.1氣候條件。氣溫的高低、環境濕度的高低與白菜霜霉病的發生流行密切相關,溫度主要決定了病害發生的時機和蔓延速度,而環境濕度決定了病害發生的程度。一般在氣溫低于18℃時,白天暖夜間涼,晝夜溫差較大,又伴隨著陰雨連綿天氣,空氣濕度較大,在這種環境下十分容易發生霜霉病,而且病害比較嚴重,迅速蔓延擴散。
1.2栽培條件。適時播種,播種過早容易引起較重的病害,與十字花科蔬菜連作、田間通風性低、間苗,定苗過晚、密度過大、缺肥、排水不及時等容易加重病情。
1.3品種抗病性。不同的白菜品種抗病性不同,對霜霉病的免疫力也不同,一般抗病毒的品種也抗霜霉病,所以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種植為佳。
2.癥狀
白菜霜霉病主要出現于白菜葉上,最初由外葉開始,病葉的正面出現淡黃色的多角形斑點,濕度過高時。葉子背面會出現一層白霉,到了病情后期,病葉會逐步變黃直至枯萎。一般包心前后病情最重,幼苗期也容易受侵害,在莖和葉子上也會出現一層白霉,病情嚴重且發病較早的幼苗很快枯萎死亡。
3.防治措施
3.1選擇抗病性較強的品種。播種前要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選擇無病株留種,播種時可將種子與75%百菌清攪拌,根據種子的量決定藥劑的量。
3.2合理輪作、適時播種。白菜一般與十字花科蔬菜要隔年輪作,避免引起大面積的病蟲害發生。
3.3加強田間管理。地勢較低的地段要進行高壟栽培,雨天后要及時排水,合理施肥和澆灌,科學控制密度,及早間苗、定苗。
3.4藥劑防治。堅持每天檢查,發現有病情要及時噴藥封鎖,防止擴散,將病毒控制在始發階段,一般選擇10%克霉靈200倍溶液,也可選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防止,25%瑞毒霉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等交替使用噴治,噴藥后如遇到陰雨天或者多天氣,應在一周后進行補噴。
三、白菜軟腐病
1.發生條件
1.1氣候條件。低溫條件下,幼苗傷口會延遲木栓化的過程,一旦遇到陰雨天,葉片基部長時間浸入水中,導致氧氣嚴重不足,產生厭氧使傷口不易愈合,這種環境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生長,加重病情。
1.2栽培條件。白菜種植要選擇地勢稍微高的地段,不易形成積水,而平坦的地段易于積水,使白菜根系得不到充足的氧氣,從而造成葉基部傷口難以愈合,病情加重。
1.3品種的選擇。白菜品種的不同其抗病性也不同,一般白幫幼嫩多汁的品種抗病性較低,而青幫品種抗病性較強,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
2.癥狀
白菜軟腐病多發生于白菜包心期,發病初期受感染的部分會呈現出浸潤的半透明狀,后變為褐色,隨即變為粘滑軟腐狀并散發臭味。受癥的白菜一般從根髓或者葉柄基部開始向上延伸腐爛,白菜葉一般在中午陽光較強時出現萎蔫的現象,早晚恢復正常,若病情加重則不能恢復,直至整個白菜腐爛。嚴重時會使心髓組織完全腐爛,一碰即脫落。
3.防治措施
3.1農業防治。選用抗病性較強的品種種植,進行合理的輪作、間作,基肥要充足且充分腐熟,避免攜帶病菌,要對土地進行及早耕翻,改善土壤條件,減少病蟲害的來源,在多雨年份要進行高壟種植。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選定適宜的播種期,干旱高溫時可以提前幾天,多雨地肥時,可以推遲幾日。要及時清除病株,并用生石灰進行消毒。
3.2藥劑防治。在發病前或者發病初期要及時噴藥控制防止蔓延,可選用72%農用鏈霉素500倍液與25%井崗霉素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混合使用效果為佳。一般噴藥要連續噴施2—3次,每次間隔7—10天。
參考文獻
[1]王謙.白菜病害的發生及防治[J].現代農業科技,2008,21:137-138.
[2]王欣,侯慧穎,王陽.白菜病害的綜合防治[A]..河南省植物保護研究進展Ⅱ(下)[C].2007:2.
文章標題:大白菜病害的發生及防治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zuowushengchan/3610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