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作物生產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7-08-19 16:32 熱度: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有機食品的認可度和需求也在逐漸攀升,有機大米逐漸走進人們的視線,本文主要介紹了有機水稻種植的技術與管理。
《中國水稻科學》為中國水稻研究所主辦的全國性水稻學術性季刊,主要報道以水稻為研究對象的未經發表的中、英文原始論文。
有機食品(Organic Food),也可稱之為生態或生物食品,是指來自于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根據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相應的標準生產加工的,并通過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的一切環保安全型農副產品。有機水稻是有機食品的主要類別,下面就有機水稻的種植管理展開闡述。
1有機水稻栽培的基本條件
1.1土壤管理
通過秸稈還田,施用有機肥、生物菌肥和深淺耕翻耕作措施,培肥土壤,活化耕層,為有機水稻種植創造有利的土壤環境。
1.2養分管理
根據水稻的養分需要施用有機肥和生物菌肥來滿足水稻的養分需求,并結合種子育肥技術和葉面追肥,進一步補充水稻對營養元素的需求。
1.3植物保護
使用有機生物浸種劑進行種子保護,預防和控制苗期病害的發生。通過有機生物農藥和抗病葉面菌肥來防治或降低水稻后期各種病害的發生。采用新技術有效減少稻田雜草,以及用人工滅草方式來替代化學滅草。
2栽培技術
2.1選地
地塊的選擇非常重要,這關系到有機水稻是否符合國家標準。因此,在選擇地塊時,要求土壤符合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一級標準,空氣符合國家空氣環境一級質量標準,水質符合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GB5084-92三級標準。經實踐證明,應選擇土壤肥力較高、排灌水比較強、與其他地塊自然隔離的地塊,避免在污染源附近和固體廢棄物周圍、廢氣排放的下風向。
2.2品種選擇
品種的選擇是關鍵,應選擇熟期適中、耐冷性強、適應性廣、抗病性和穩產性好的品種。稻種需要經過篩選,去雜去劣,籽粒飽滿,純度高,成熟一致,粒型整齊,發芽率高,無雜草種子,無病蟲害。
2.3育苗
2.3.1種子處理。經過曬種,鹽水選種,用1%生石灰浸種消毒,避免把病菌帶入田間。
2.3.2整地作床。床面耕翻10 cm以上,達到床面平整、細碎、無坷垃、無根茬,床寬1.8~2.2 m,長度根據實際情況來定。
2.3.3苗床施基肥。增施優質腐熟農肥培肥土壤,用量7.5~10.0 kg/m2,混拌在5~10 cm苗床土壤中。
2.3.4播種期的確定。氣溫為5 ℃是播種育苗的最佳溫度,一般在4月1—5日開始育苗,4月10日前結束。
2.3.5播種量的確定。常規育苗播干籽1 759粒/m2,地膜打孔育苗不超過2 509粒/m2,營養缽育苗不超過709粒/盤,播種要求均勻一致。
2.4插秧
插前要做好準備工作,首先堅持“三旱”整地,提高整地標準。其次是科學除草。采取提前灌水的辦法,促進雜草萌發,然后用機械耙地,可防除各種雜草。當氣溫穩定通過12 ℃時,開始插秧,大體時間是5月15—25日。插秧要求合理稀植,以確保插秧質量。本著肥田靠發、瘦田靠插的原則,較好地塊以30.0 cm×16.5 cm為主,瘠薄地塊以30.0 cm×13.2 cm為主,每穴基本苗3~5株。前期宜稀,后期宜密,插秧要求達到淺、直、勻、穩、足的標準。
2.5秧田管理
為了提高床內溫度,播種后首先要立即清理“三溝”(步道溝、床頭溝、排水溝),修好壩捻,排凈田間積水。其次要經常檢查雙幅薄膜開閉口是否結合嚴密,床邊薄膜是否壓實。在苗床70%的秧苗立針時(播后7 d左右),應及時灌大水(青頭水)上床面3~5 h左右,如發現苗床過干影響出苗時,也可提前灌青頭水。后續管理掌握不干不澆水,澆水就澆透的原則,澆完水后立即排凈秧田地所有積水。適溫煉苗,適溫煉苗的溫度要求:一葉一心期,以28~32 ℃為宜;二葉一心期,以24~28 ℃為宜;三葉期,以20~24 ℃為宜。秧田除草:如果秧田有雜草,可人工拔除。
3田間管理
3.1土壤施肥
秸稈還田進行土壤培肥,在秋季機割的同時將稻草充分切碎,均勻撒在水田地里,然后用五樺犁(四樺犁)將稻草深翻埋入田里。于旋耕前施入充分腐熟的農家肥5 250~6 000 kg/hm2。
3.2本田除草
泡田時,大水漫灌,漂除雜草的種子等;插秧前15 d,翻耕本田并淹水封殺,滅除老草,插前2~3 d再次翻耕,滅除萌生雜草。在水稻的生長期要注意觀察,發現有萌生的雜草要及時進行人工拔除。
3.3淺、濕、干灌溉
淺、濕、干灌溉基本要點:淺水插秧、深水返青(水面在苗高1/2處,時間不超過3 d);淺濕分蘗;夠苗曬田;中水護胎;淺濕抽穗;寸水開花;淺濕灌漿;濕潤壯粒。
3.4病害防治
水稻病害以惡苗病、稻瘟病、紋枯病以及稻曲病為常見病。可以通過培育壯秧、合理密植、科學調控肥水、適時擱田、控制高峰苗等方法來增強植株的抗性,從根本上控制病害的發生。
3.5蟲害防治
水稻害蟲以稻象甲、稻薊馬、稻飛虱、螟蟲為常見害蟲。可通過以下方法進行有效防治。
3.5.1農業防治。通過對水稻自身的栽培,增強其抗蟲能力。
3.5.2物理防治。使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趨光性害蟲。最佳點燈時間是在6月中旬后18:30。
3.5.3生物防治。一是藥劑防治。選用經有機認證機構認可的生物農藥和植物性農藥如“Bt粉劑”和0.5%“苦參堿”水溶劑等進行防治可有效控制田間害蟲基數;二是生物防治。利用現有自然天敵(蜘蛛、寄生蜂、蛙類等)控制害蟲的種群數量。
4參考文獻
[1] 金連登,朱智偉.中國有機稻米生產加工與認證管理技術指南[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2] 郭春敏,李秋洪,王志國.有機農業與有機食品生產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2006.
[3] 沈曉昆.稻鴨共作:無公害有機稻米生產新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文章標題:有機水稻的栽培技術與管理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zuowushengchan/3633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