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作物生產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0-09-13 08:33 熱度:
摘要:部分山區高速公路沿線農業開發歷史較悠久,土地開發利用率較高,農業土地資源較為緊缺,大量的永久及臨時占地對工程將對沿線地區的農業生產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本文通過對成渝高速公路復線(重慶境)沿線農業生態環境現狀調查,從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基本農田的影響及臨時占地的影響等幾個方面評價工程建設對農業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并提出了減輕對農業生態環境不利影響的防治對策與措施。
關鍵詞:山區高速公路,農業生態環境,成渝高速公路復線
近年來,山區高速公路建設飛速發展,高速公路建設里程逐年提高,部分山區高速公路沿線人口密集程度較高,農業開發歷史較悠久,土地開發利用率較高,農業土地資源較為緊缺,因此,工程永久及臨時性占地將對沿線地區的農業生產產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
1工程概況
成渝高速公路復線(重慶境)推薦線全長約79.880km,起點至佛爾巖路段設計車速為60km/h,佛爾巖至終點路段設計速度120km/h,雙向六車道,路基寬度34.5m,瀝青砼路面高速公路技術標準建設;工程永久占地570.90hm2,其中占用耕地499.05hm2,占用基本農田302.48hm2;施工臨時占地72.07hm2;工程估算總投資783831.4752萬元,工程計劃于2010年1月動工,2013年12月建成通車,建設工期4年。
2工程所在區域農業生態環境現狀調查
2.1基本農田保護情況
成渝高速公路復線(重慶境)沿線沙坪壩區(青木關鎮、陳家橋鎮)、璧山縣(璧城街道、河邊鎮、福祿鎮)、銅梁縣(大廟鎮、圍龍鎮)、大足縣(萬古鎮、金山鎮、智鳳鎮、棠香街道、寶興鎮、三驅鎮、高升鎮)基本農田保護情況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工程沿線的14個鄉、鎮及街道中,基本農田保護率最高的為大足縣三驅鎮,達84.6%,最低的為大足縣棠香街道辦事處,約80.5%,沿線平均基本農田保護率為82.44%,沿線所經過的14個鄉鎮基本農田保護率均在80%以上,基本農田保護率較高。
2.2農業產業結構情況
擬建工程項目位于沙坪壩區、璧山縣、銅梁縣及大足縣,沿線各個區(縣)的農業產業結構產值及所占的比重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工程沿線各個區(縣)農業產業結構主要以農業、牧業為主,兩項產值占到了各區(縣)總產值的80%以上,其中璧山縣甚至達到了93.48%。從各區域對比來看,大足縣農業產值所占比重最大,占到總產值的52.44%,銅梁縣農業產值所占比重最小,占到總產值的41.36%。但各區(縣)漁業產值都相對較小。各個區域林地面積均較大,但是林業產值均較低,也說明在各縣(區)在林業生產方面還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因此公路建設帶來的交通便利將為該區域的林業產業帶來利潤。
2.3主要農作物生產情況
擬建公路沿線主要經過地區農業開發歷史悠久,農業耕作制度為一年兩熟,糧食作物主要包括水稻、小麥、玉米、大豆、馬鈴薯、紅薯等,經濟作物主要包括茶葉、棉花、花生、芝麻、油菜等,其主要農作物生長情況見表3。
從表3可以看出,工程沿線農作物中水稻種植面積相對較大,蔬菜和水果的單產較高。
3工程建設對農業生態環境影響
3.1施工期對農業的影響評價
(1)公路永久占地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擬建工程所在地區人口密集程度較高,但農業開發歷史較悠久,土地開發利用率較高,農業土地資源較為緊缺,因此,工程永久性占地將對沿線地區的農業生產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擬建工程建設導致的沿線地區主要糧食產量損失統計結果見表4。
由表4可以看出,工程建設對沿線地區的糧食生產有一定的影響,每年主要農作物損失約為3037.39t,4年施工期主要農作物損失量約12149.57t,20年營運期的總損失量將達60747.82t,被占用耕地喪失了原有的農業產出能力,從而對當地農民的收入和生活質量有一定的影響,由此可見,為減少因工程建設而導致的糧食產量損失,進行耕地占補平衡是不容忽視的。
(2)工程占地對基本農田的影響分析
工程永久占用耕地499.05hm2,其中占用水田270.72hm2、旱地228.33hm2。根據擬建公路沿線各鄉鎮基本農田保護情況,對擬建公路占用基本農田的情況進行了如下估算,則擬建公路征地范圍內占用基本農田數量情況見表5。
從表5可以看出,擬建公路共永久占用基本農田302.48hm2。根據《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中,應當有基本農田環境保護方案”。基本農田的保護首先是數量和質量上的保護。而基本農田的質量保護與環境保護有較密切的聯系。公路主管部門應按照重慶市人民政府土地管理相關規定進行公路占地補償。
(3)工程臨時占地對農業生態的影響
工程臨時占地包括施工便道、施工營地、取土、棄渣場等,施工便道、取土場、棄渣場和施工營地共臨時占用土地72.07hm2,為旱地、林地、農村道路以及少量水田、灌草地等。施工臨時占地可以采取恢復植被或復耕等恢復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減緩了對沿線地區農業生態的影響。但必須注意以下幾階段的工作:①設計階段,施工便道在選線時應盡量選在比較平緩的地段,應盡量少占耕地,同時應盡量避開植被覆蓋率高的地方。②施工階段,對于平地上的施工便道,由于此類道路產生水土流失的原因是泥結石路面的土壤侵蝕,對其防護主要采取排水系統的建設,即在施工便道兩邊開挖排水溝;對于坡地上的施工便道,不僅要考慮道路排水系統的建設,還要進行邊坡的穩定防護,即對不穩定的邊坡采取削坡、護坡或修建擋墻等措施。③施工完成后施工營地將采取多種措施對臨時占地進行恢復,恢復的原則為盡量保持原有土地使用功能不變,占用前為耕地的恢復為耕地,對于其他用地盡量恢復為林地,并做好植被養護管理工作并轉交給當地政府。因此,通過全面的復耕或植被恢復,原有的耕地和林地面積將得到增加,對當地的農業生態影響輕微。
表5擬建公路占用基本農田情況表
沿線鄉鎮 永久占用耕地面積(hm2) 基本農田保護率(%) 工程占用基本農田面積(hm2) 現有基本農田總面積(hm2) 工程占用基本農田面積占現有基本農田總面積比例(%)
(4)工程建設對土壤環境的影響分析
公路建設共占用耕地537.40hm2,其中永久占用耕地499.05hm2,永久占地是無法恢復的;擬建公路永久占用耕地和林地總面積為538.52hm2,由于力學性能等原因按照公路工程設計和施工等技術規范,必須清除地表15cm的土層(相當于土壤A層),亦即需清除的肥沃土壤A層約807780m3,以沿線分布較廣泛的土壤養分含量進行估算,則相當于損失有機質19246.62t、堿解氮104.32t、速效磷11.23t、速效鉀88.42t。由此可見,在施工中,如果對這一剝離的肥沃土層不加以保護,則工程施工造成的土壤肥力破壞較為嚴重,土壤養分損失也相當驚人,這將增加后期綠化建設及當地土壤復墾措施的實施難度。而施工便道、施工營地等臨時占用的耕地,在工程施工前必須將表土收集堆積,施工結束后利用收集的表土進行覆土,可恢復為旱地進行耕作,表面進行覆土后對于無法達到旱地耕作條件的,可種植適宜的林果等經濟作物,因此,這部分占地對土壤肥力的影響是短暫的、可逆的。
3.2營運期對農業的影響評價
擬建公路通車后將刺激城鎮區域的擴展及農村向城鎮化的發展,導致公路沿線農業用地非農業化,使其街道化或城鎮化。
公路建成后,過往機動車數量將會明顯增多,尾氣排放量也將明顯增大。據有關資料,機動車輛的排放物是微小粒子的主要來源。存在于空氣中的各種氣體和固體形態的污染物,主要是氣體與農作物發生聯系,氣體以及一般直徑小于1Lm的污染物質,通過農作物葉面的氣孔吸收后經細胞間隙抵達導管,而后運轉至其它部分。因此,農作物受污染物危害的程度與其氣孔的活動規律有密切關系,所以大多數農作物在夜間污染物的抗性強于白天;農作物的生長過程有出苗、拔節、開花、抽穗四個時期,其中開花期對外界最為敏感,也最易受到影響。
機動車尾氣中的污染物主要為NOX、HC等。沿線村莊主要農作物為水稻、蔬菜等,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原則與方法》,二氧化氮慢性接觸對農作物生長和產量的影響情況可知,當空氣中二氧化氮濃度在2mg/m3時,對水稻的產量基本不產生影響;超過2mg/m3時,小麥的產量可能會受到影響。根據預測成果,距公路中心線40m處NO2日平均濃度在0.0043~0.0445mg/m3之間,遠低于《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中二級標準要求。因此,機動車尾氣排放對沿線水稻、蔬菜等農作物的生長影響不大。
4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1)在有一定的填方且為基本農田集中路段,建議對這些基本農田集中路段采取用高架橋方式通過來節約占用耕地。
(2)施工場地應避免設在耕地集中區內,施工便道亦應避讓耕地集中區,禁止從中間穿越,嚴禁在基本農田保護區范圍內設置各類臨時工程;一些施工場地可臨時布置在互通區、服務區占地范圍內,從而減少土地的占用。
(3)在施工組織設計中,應明確對于工程征地內原土地類別為旱地、水田、林地的土地具有肥力的原始表土層進行剝離,并運送至附近的立交區、沿線設施或棄渣場等進行臨時存放,以備工程后期用作公路綠化及棄渣場復耕用土。其中建議耕地(水田、旱地、園地)剝離表土層厚度一般為40~60cm,林地剝離表土層厚度一般為15~30cm。
(4)工程要占用部分農田,其中部分為基本農田。工程完工后應及時對部分臨時用地和棄渣場用地進行復耕以減少對耕地的占用,同時切實落實征地補償安置政策,隨著地方實行產業結構調整,使農民的生產和生活不低于征地前的水平。
(5)建設單位應按照縣、區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要求,盡量將所占用基本農田耕作層的土壤推在一邊用于新開墾耕地、劣質地或者其它耕地的土壤改良。
(6)項目法人要增強耕地保護意識,統籌工程實施臨時用地,加強科學指導;監理單位要加強對施工過程中占地情況的監督,督促施工單位落實土地保護措施。項目法人組織交工驗收時,應對土地利用和恢復情況進行全面檢查。
(7)施工單位要嚴格控制臨時用地數量,施工便道、各種料場、預制場要根據工程進度統籌考慮,盡可能設置在公路用地范圍內或利用荒坡、廢棄地解決,不得占用農田。施工過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農田,項目完工后臨時用地要按照合同條款要求認真恢復。
參考文獻:
[1]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成渝高速公路復線(重慶境)環境影響報告書2010.3;
[2]國家環境保護局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司.公路建設項目生態環境保護研究與實踐[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7;
[3]劉超群降低高速公路路基高度的幾點措施.路基工程.2007(3);
[4]陳愛俠,冀德學,鄧順熙.公路建設中生態環境保護的設計原則與要求[J].西安公路交通大學學報,1999,19卷增刊;
[5]程勝高,吳登定.高速公路建設的環境問題與對策研究[J].環境保護,1999,(10)。
文章標題:山區高速公路建設對農業生態環境影響初探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zuowushengchan/412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