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作物生產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9-12-30 09:57 熱度:
摘 要: 通過分析門源縣種子工作“十二五”期間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大新品種引進力度,促進種植業結構戰略性調整; 加強種子基地建設,優化種植結構,加強農作物品種的提純復壯工作; 抓好種子 “三率”,推進種子事業產業化進程; 完善政策,增加投入; 加強自身建設,提高自身業務素質等發展思路。
關鍵詞: 門源縣; 種子工作現狀; 存在問題; 發展思路
1 門源縣種子工作現狀
1. 1 引種工作有了新的突破 “十二五”期間,根據全縣農業發展的客觀要求,加大新品種的引進、示范、推廣工作,從省農科院、海南等地引進推廣了糧油農作物新品種十余種。引進青稞新品種,分別為北青 9 號、柴青 1 號,昆侖 14 號、昆侖 15 號,推廣面積達 2333hm2 ,占全縣青稞播種面積 30% ,其中表現最為突出的是北青柴青 1 號和昆侖 14 號,提高了我縣青稞產量,增產增收效果顯著,柴 青 1 號 增 產 312kg /hm2 ,昆侖 14 號增產 347. 5kg /hm2 ,引進青雜 4 號、青雜 7 號 2 個甘藍型油菜新品種,甘藍型油菜種植地域由原來的珠固、仙米擴大到東川、泉口、陰田一帶,高產甘藍型油菜面積逐年擴大,品種在增產增收中的作用顯得十分突出,甘藍型油菜青雜 4 號、青雜 7 號品種的引進使我縣油菜單產提高到 1740kg /hm2 ,比原生產上應用的浩油 11 號增產 15%; “十二五”期間引進青油 21 號白菜型油菜,經過小區試驗和大田示范推廣同步進行的方式進行試驗,青油 21 號油菜在門源地區生育期適中、經濟性狀、抗逆性較強,各方面性狀均優于當地主栽品種浩油 11 號,表現出良好的增產勢頭,產量高,品質好,比浩油 11 號平均增幅 21. 3% ,深受廣大農戶喜愛,可代替浩油 11 號 油菜作為當家品種在門源高海拔地區推廣種植。
1. 2 良種基地穩步發展 “十二五”期間累計建立青稞良種繁種生產基地 1600hm2 ,產量達 3763. 8kghm - 2 ,提供良種 6022t,大幅度提高青稞產量和良種普及率; 累計建立雜交油菜制種基地 112. 7hm2 ,戶 均 增 收 1535. 27 元,成為經濟的第一新增長點; 累計建立青油 14 號、青油 19 號、浩油 11 號油菜繁種基地 1000hm2 ,平 均 產 量 達 1950kg /hm2 ,提 供 良 種 1950t,通過示范達到了油菜高產栽培示范的預定指標,取得了作物結構調整較大的突破,改變了傳統觀念與習慣,使傳統耕作技術向現代農業技術轉變,為油菜規模化種植提供了可借鑒的實踐操作經驗。
1. 3 良種經營量創歷史最高水平在良種收購中,認真貫徹種子工作會議精神,積極協調種糧矛盾,良種收購進度快、質量高,“十二五”期間全縣累積完成糧油統一供種 2590t,良種覆蓋面積達 10400hm2 。
1. 4 種子管理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為保證“種子工程”順利實施,確保農民用上放心種子,加大種子管理力度,首先,加強了種子質量監督,培訓了檢驗人員,完善規章制度,購置檢驗設備,加大種子檢驗力度,對種子生產實行全程質量控制,通過檢驗把關,實行質量監控,做到了不檢驗的種子不收購,檢驗不合格的種子不入庫。確保了種子質量。其次,加強種子市場管理,認真學習《種子法》。會同工商部門開展種子質量檢查工作,進一步凈化了種子市場,十二五期間,無一例種子案件發生。
2 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十二五”期間,我縣良種推廣事業不斷發展,新品種和引進態勢良好,但完成各項任務和落實各項政策措施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2. 1 選育、引育種工作滯后,缺乏一批質優、多抗、增產幅度大,能夠推動我縣農業發展的突破性后備品種縱觀門源縣種子發展史,在中部淺川糧油集中產區目前種植油菜品種依舊是七、八十年代選育的浩油 5 號、浩油 11 號,多少年來,一直沒有新品種替換。引進的青雜 4 號、青雜 7 號品種雖產量高,但種植區域有限,不能大面積推廣; 2014 年引進的青油 21 號品種的穩定性還有待觀察。
2. 2 良種生產基地規模不大、基地分散且不穩定種子生產還沒有進入產業化、標準化階段,供種能力低,全縣年需種量 2300t,但統一供種 220t,統供率只有 10% 左右。
2. 3 防雜保純措施不完善,種性下降,品種退化快對適合我縣氣候條件已推廣的新品種,群眾只用現成的,不進行提純復壯,經過一段時間,品種退化變劣,如 80 年代推廣的“門農號”、“北青號”青稞已經混雜退化,在生產上不能發揮應有的增產潛力。
3 發展思路和政策建議
3. 1 加大新品種引進力度,促進我縣種植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根據我縣農作物品種資源、品種分布現狀和全縣氣候特點,“以引為主,引育結合”的方針,大力培育和引進具有早熟、抗旱、耐寒、豐產性能好、品質優良、抗逆性強的各類農作物品種,使農作物品種不斷得到更新換代。我縣當前種植的 “北青”系列、“浩油”系列,互麥 14 號、民和 853、樂麥 5 號、青油 241、青油 14 號、青雜 3 號、青雜 7號這些品種具有較好的優良性狀,在農業生產上發揮了較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受到省內外客戶的青睞。在抓好十個種子村的同時,加大新品種引種、試驗、示范、推廣工作的力度,特別加大在腦山地區的良種技術推廣力度,制定切實可行的推廣措施,改變以糧代種的現象。從2016 年開始至 2020 年每年要引進試點 2—3 個新品種,以點帶面,適應之后,大面積推廣,爭取每 5 年更新更換一批新的優良品種,使良種增產率保持在 30% —35% 提高到 40% ,增產率提高 5 個百分點。從 2016 年開始與省農科院油菜研究所合作進行白菜型小油菜的品種改良,到2020 年選育出比“浩油 11 號”生育期長,比青雜 3 號生育期短的油菜新品種 1—2 個。與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合作,到 2020 年選育出替代北青 8 號、北青 6 號的新的青稞品種。
3. 2 加強種子基地建設,優化種植結構建立穩固的種子生產基地是種子事業發展的基礎,是種子工作的核心,加強和鞏固現有十個良種繁育基地為依托,到2016 年糧油特約基地面積達到 666. 6hm2 ,其中: 青稞面積 533hm2 ,油菜面積 133. 3hm2 ,年提供純度在 90% 以上的常規良種 600t,占全縣總需求量的 30% ,良種覆蓋面每年增加 1 個百分點; 在珠固、仙米兩鄉建立雜交油菜制種基地和洋芋繁種基地。
3. 3 加強農作物品種的提純復壯工作在抓好農作物新品種的引進、試驗、示范、推廣工作的同時,還要重點抓好常規種子的提純復壯工作,投資少、見效快的辦法是扎扎實實地抓好種子的粒選工作,計劃從 2016 年開始,每年抓好十個種子村 66. 6hm2 粒選種子田,年提供純度在 98% 以上的常規良種 100t,2020 年達到 300t, 2025 年達到 1000t。
3.4 加強自身建設,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在不斷改善良種繁育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針對種子部門業務人員少,自身素質差的情況,強化自身建設,“十三五”期間,對現有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一至二次業務知識和科技管理知識培訓,以適應種子產業化發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黃其振,我國種子產業的現狀、前景與對策〔J〕. 中國農學通報,1997,( 2) : 5 - 6.
〔2〕劉建權,常守仁. 玉門市種業發展的現狀與發展思路〔J〕. 甘肅農業科技,2006,( 7) : 42 - 44.
《門源縣種子工作現狀及發展思路》來源:《青海農林科技》,作者:馬生蘭。
文章標題:門源縣種子工作現狀及發展思路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zuowushengchan/4160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