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作物生產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20-01-11 10:54 熱度:
摘要:分析山西省小麥品種對白粉病的抗性,為提高小麥抗白粉病育種水平和品種科學布局提供依據。以山西省小麥主栽品種和山西省 2015—2017年冬小麥區域試驗品種為材料,利用白粉病混合菌株,進行苗期和成株期白粉病抗性鑒定。結果表明,多數品種對白粉病表現感病,在 28份主栽品種中僅運黑 28、良星 99、濟麥 22、鑫麥 296和山農225個南部水地品種表現成株期抗病,占 17.86%,中部水地、南部旱地和中部旱地品種中均沒有發現成株期抗病品種。89份區域試驗品種成株期對白粉病免疫、高抗、中抗、中感、高感品種分別占鑒定品種的 1.12%、2.25%、19.10%、65.17%、12.36%,其中,運黑 14207表現免疫,堯豐 1000和伊麥 1582個品種表現高抗,臨 6308、臨 Y8012、輪選 149、圣麥 116等 17個品種表現中抗。117個品種中苗期和成株期均表現抗病的有運黑 28、圣麥 104和舜麥 1863個品種,僅占 2.56%。
關鍵詞:山西省;小麥品種;白粉病;抗性鑒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供試小麥品種共 117份,其中包括山西省主栽小麥品種28份、2015—2016年和 2016—2017年山西省小麥區域試驗品種 89份,均由山西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優質小麥課題組提供。
1.2 白粉病菌株試驗所用白粉病菌株為混合菌株,含 E09菌株以及筆者所在課題組收集自介休市、晉中市、黎城縣、長子縣等麥區的白粉病菌株,其中,華北地區流行的小麥白粉菌菌株 E09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周益林研究員提供。
1.3 白粉病抗性鑒定方法
1.3.1 苗期白粉病抗性鑒定 將供試小麥品種(系)種在9cm×9cm營養缽,小麥感病對照品種為京雙 16,每缽播種10粒,營養缽放入周轉箱置于培養室,自然光照,溫度為 18~20℃。當第 1張葉完全展開后,用掃拂法充分接種在感病品種輝縣紅上繁殖白粉菌分生孢子,接種后蓋塑料膜保濕 24h,待感病品種充分發病后,按盛寶欽的 0~4級標準[18]調查記載病情反應型,其中 0級為免疫,1級為高抗,2級為中抗,3級為中感,4級為高感。評價時,以 0~2級為抗病,3~4級為感病。
1.3.2 成株期白粉病抗性鑒定 試驗于 2017—2018年在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榆次東陽基地(112°40′E、37°32′N)進行,播種日期為 2017年 10月 5日。試驗材料人工開溝種植,每個品種種 1行,行長 1.5m,行距 25cm,每行播種量為 50粒,每隔 20行種 1行感病對照品種京雙 16,同時,鑒定圃四周種植京雙 16為誘發行,2018年 4月 17日下午(小麥拔節期)在誘發行上接種混合菌株,同時將菌苗就地定植,之后立即蓋塑料布保濕過夜,接種后根據天氣情況每 10d澆水 1次,以利于充分發病。在 2018年 5月 31日(小麥灌漿期)采用 0~9級標準[19]調查記載病情,其中 0級為免疫,1~2級為高抗,3~4級為中抗,5~6級為中感,7~9級為高感。評價時,以 0~4級為抗病,5~9級為感病。
2 結果與分析
2.1 山西省主栽小麥品種白粉病抗性鑒定由表 1可知,苗期 28個山西省小麥主栽品種中沒有免疫和高抗品種,僅運黑 28表現中抗,占主栽品種的 3.57%;27個品 種 表 現 感 病 (96.43%),其 中,包 括 7個 中 感 品 種(25.00%)和 20個高感品種(71.43%)。按生態區組看,南部旱地品種抗性最差,全部高感白粉病。
2.2 山西省小麥區域試驗品種白粉病抗性分析由表 2可知,苗期僅圣麥 104和舜麥 186表現中抗,占區試品種的 2.25%,87個品種表現感病,占 97.75%,其中,包括 29個中感品種(32.58%)和 58個高感品種(65.17%)。按生 態 區 組 看,南 部 旱 地 品 種 抗 性 最 差,高 感 品 種 占82.61%。
3 討論與結論
本研究利用白粉病混合菌株對 117個山西省小麥品種進行了抗性鑒定,結果表明,品種間存在較大差異,苗期和成株期均表現抗病的品種有運黑 28、圣麥 104和舜麥 1863個品種,僅占 2.56%。供試的 28個主栽品種的成株期抗性多數表現較差,感病品種占參試主栽品種的 82.14%,僅運黑 28、良星 99、濟麥 22、鑫麥 296和山農 225個品種表現抗病,占17.86%,而且,上述抗病品種均為南部水地品種。中部水地、南部旱地和中部旱地品種中均沒有發現成株期抗病品種,其中中部水地和中部旱地品種全部表現中感,而在南部旱地中高感品種占比達 70.0%,會造成在豐水年旱地品種因高感白粉病,導致小麥嚴重減產。因此必須加快抗病品種的培育,減少感病主栽品種種植,從而實現減少農藥用量,降低生產成本,保護環境,保證山西小麥的可持續生產。
小麥白粉病菌生理小種多,毒性變異快,品種抗性易喪失。在我國的抗白粉病育種中,Pm1、Pm3、Pm5、Pm8等抗病基因對我國現在流行的白粉病菌株已經喪失了抗性,Pm4a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仍然有較高的抗性,可以應用在生產上[16]。來源于簇毛麥的 Pm21是目前對小麥白粉病抗性最強、抗譜最廣的基因,已作為抗源選育出一批高抗白粉病的新品種和新品系[23]。因此,必須聚合不同抗性基因,培育抗譜更廣、特別是兼抗多種病害的小麥新品種。
今后將利用與抗白粉病基因共分離或緊密連鎖的分子標記,檢測小麥品種(系)相關抗白粉病基因的組成,明確上述117個小麥品種(系)的抗病基因多樣性,為分子標記輔助選擇方法高效利用抗病基因、快速聚合主效基因以及培育多抗小麥新品種提供科學參考。
參考文獻:
[1]BennettFGA.Resistancetopowderymildewinwheat:areviewofitsuseinagricultureandbreedingprogrammes[J].PlantPathology,1984,33(3):279-300.
[2]郭美芳,溫輝芹,裴自友,等.山西省近年小麥病蟲害發生特點及綜合防控對策[J].農業網絡信息,2017(2):107-111.
《山西省小麥品種對白粉病的抗性鑒定與評價》來源:《江蘇農業科學》,作者:程天靈,溫輝芹,裴自友,李 雪,張立生,朱 玫,王宏兵。
文章標題:山西省小麥品種對白粉病的抗性鑒定與評價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zuowushengchan/4171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