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作物生產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20-01-13 09:42 熱度:
摘要:作物秸稈是農業生產的副產品,是農業進行循環再生產的基礎原料,也是工業生產的重要原料之一。 秸稈露天焚燒不僅造成大量資源浪費,大氣環境受到嚴重污染,也給人民身體健康和交通安全帶來很大隱患。 把農作物秸稈進行資源化利用開發,是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是實現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重大舉措,是鶴壁建設品質三城(生態文明、活力特色、幸福和諧)的必然途徑,也是落實新發展理念、促進鶴壁經濟轉型升級的生動實踐。 本文作者就鶴壁市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的做法、成效、存在問題和建議作以介紹。
關鍵詞:秸稈;資源化利用;實踐
1 秸稈資源化利用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秸稈是農業生產的副產物, 是一種可再生的生物質資源, 具有來源廣、 數量足、 熱值含量高等優勢, 曾是我國農村主要的農家肥原料、 牲畜飼料和生活燃料。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 隨著農村青壯勞動力的轉移, 農民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 清潔能源的普遍施用, 作物秸稈出現區域性季節性剩余。 秸稈隨處堆放和露天焚燒普遍存在, 逐漸成為環境污染新的聚集點, 秸稈資源化利用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
鶴壁市秸稈資源化利用工作起步早,力度大,抓的實,但初始階段工作重心是禁燒。 2017 年,鶴壁市政府更加重視秸稈資源化利用工作,以建設“生態文明、特色活力、幸福和諧”的新鶴壁為目標,堅持“標本兼治、疏堵結合、以禁促用”的工作思路,轉變工作方式,突出五個“強化”,實現了秸稈禁燒重點時段零火點,全市秸稈綜合利用率平均達到 92%以上,重點部位利用率達到 95%以上。 具體做法: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和政策宣傳。 成立了以市長為組長的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領導小組,制定頒布了《鶴壁市 2017 年農 作 物 秸 稈 禁 燒 與 綜 合 利 用 工 作 方 案 》、 《鶴 壁 市 2017 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檢查考核及獎懲實施細則》等文件,利用電視、廣播、報紙、信息、標語進行輿論引導,營造禁燒良好氛圍,為該項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組織保障和政策依據。 二是強化責任落實。 明確了縣、 鄉政府主要領導為本轄區第一責任人, 分管領導為主要責任人, 具體負責工作措施落實,建立了市包縣、縣包鄉、鄉包村、村包組四級責任體系,逐級簽訂責任書,實現禁燒全天候、監管全覆蓋、 責任無盲區。 三是強化科技支撐和應急管控。 2017 年鶴壁引進了“藍天衛士”監控系統,安裝高清攝像頭 326 個,建設監控平臺 30 個,監控覆蓋全市 96%農田面積。 同時組建應急分隊 797 個,實現禁燒監控高效快捷精準,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力物力消耗。四是強化督導督查和執紀問責。 市政府下派 11 個督導組,直接聯系分包鄉鎮,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督導,發現問題及時反饋立即整改。 堅持“一燒雙查、一燒雙罰”,既要追究點火當事人責任,又要追究監管人責任,確保執紀問責的嚴肅性。 五是強化秸稈資源化利用。 鶴壁市認真落實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基本國策,通過政策引導、財政項目支持等措施,鼓勵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等大力開展資源化綜合利用,形成了以秸稈肥料化、飼料化為主體,以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為補充的多元利用新格局, 著力從源頭上解決秸稈焚燒問題。
2 主要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現狀
2.1 主要作物秸稈資源量鶴壁市 2017 年耕地面積 144 萬畝,糧食播種面積 251.76 萬畝,經濟作物面積 37.66 萬畝。 主要作物有小麥、玉米、花生、蔬菜、豆類、薯類等,其中小麥秸稈產量 71.88 萬 t,玉米 秸稈產量 61.64 萬 t,二者占秸稈總量的 95.7%。隨著近幾年耕地面積逐年減少和糧食作物面積壓縮, 秸稈資源量呈現逐年減少趨勢(見表 1)。
2.2 秸稈收儲情況全市秸稈收儲以企業、養殖場、秸稈專營戶為主體,規模以上收儲點約二十家。 玉米秸稈主要用作青貯飼料和板材原料,玉米芯用作工業原料。 小麥秸稈靠機械收拾打捆收集, 送到固定地點收購后再運往需求目的地加工利用;花生秧全部加工成飼料。
2.3 秸稈資源化利用主要類型近五年全市秸稈綜合利用量累計達到 628.82 萬 t,平均利用率達到 89.5%。 2017 年全市秸稈資源化利用量 129.05 萬 t, 綜合利 用率達到 92.5%, 基 本形成以肥料、 飼料為主體, 以燃料、 原料、 基料為補充的多元利用新格局, 秸稈資源化利用率逐年上升(見表 2)。
3 資源化利用存在的問題
3.1 丘陵地區農業機械裝備水平不高, 不能滿足秸稈還田要求先進配套的機械裝備是秸稈資源化利用的前提條件。 目前鶴壁平原地區農機裝備水平高,大功率機械配套齊全, 作業技術性能基本達標, 秸稈還田率達到 95%以上。 但適宜丘陵山區秸稈還田的機械設備缺乏, 加之農戶飼料化能源化需求大幅度下降,大量青壯勞動力進城打工, 農村留守老人婦女無力回收秸稈。 造成秸稈就地還田不成、 離土利用困難的局面。
3.2 秸稈收儲運體系不完善,運營成本偏高作物秸稈生產時間集中,數量體量巨大,儲存占用空間大,易燃易霉隱患多,收集運輸儲存受天氣、距離、時間影響很大;一家一戶分散種植影響收儲運效率,導致收購秸稈勞作時間長、強度大,運營成本高,樂意經營此道的經紀人稀少,限制了秸稈離土轉化增值、資源化利用的數量。
4 秸稈資源化利用的建議
4.1 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政策引導秸稈資源化利用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為人民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應有之義,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客觀要求。 政府應站在貫徹落實中央基本國策的高度去認識,把作物秸稈當作一種資源,把秸稈資源化利用當作一個系統工程,一個新型產業來抓。不僅僅是在作物收獲季節重堵輕疏, 嚴懲重罰抓焚燒,而要把更多精力和投入用在秸稈資源化利用上,疏通秸稈的出路通道。 同時還要制定政策保護和調動廣大農民參與的積極性, 讓農民在秸稈產業化增值鏈條中獲得合理收益。
4.2 創新社會化服務模式,建立秸稈收運儲體系秸稈資源化利用的出路在于實現產業化。 鶴壁秸稈最主要的利用方式是直接還田循環利用。 對于丘陵山區受地塊面積、勞力轉移、交通不便、水源缺乏、農機裝備不足的影響,秸稈直接還田無法完成,離田利用也是困難重重。 按照“市場運作、政府扶持” 的思路,鼓勵種糧大戶、農場、專業經紀人等新型經營主體, 在合理運輸半徑內建立覆蓋全市的秸稈收運儲體系,完成秸稈收拾打捆壓塊運輸儲存等環節,運用“互聯網+”技術,搭建 一 個 服 務 農民、聯系企業、面向市場的平臺,不僅可以降低成本開拓市場,又可解決秸稈銷路和企業沒有原料問題。
4.3 強化科技支撐,提升機械裝備水平收儲運加等環節實現全程機械化是現階段降低秸稈利用成本的關鍵。 加強秸稈還田、收拾儲存、加工利用新技術新裝備的研發與推廣, 擴大技術裝備的配套服務,讓農民不再為秸稈犯愁苦惱,把秸稈資源化利用變成一種農民的自覺行動。
文章標題:鶴壁市農作物秸稈資源化 利用的實踐探索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zuowushengchan/4171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