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作物生產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20-08-22 10:16 熱度:
遼西地區是梨樹栽培的新區,栽培規模雖然很大,但是梨樹產量、質量、效益卻沒有同步提升,為了全面提升梨栽培的產量、質量、效益,對梨樹密植實施簡化栽培管理十分必要。我們通過對梨樹栽培管理技術創新與推廣的生產實踐,總結出一套梨樹密植簡化栽培管理關鍵技術,提供一些有益的經驗以供參考。
1建園技術
1.1栽植前提升梨園土壤肥力
遼西地區梨園土地比較瘠薄,實施簡化栽培管理對園地土壤的要求較高,園地土壤有機含量要求達到2%~3%。因此對于梨園土壤相對貧瘠的,就必須首先實施園地土壤改良施肥,栽植前結合整地挖栽植溝,沿擬栽植的行向挖1.0m×1.0m的栽植溝,并于栽植溝底覆以玉米碎秸稈。幼樹定植后每年可沿栽植溝的兩側外緣繼續擴挖,3~4年內實現全園翻通為止。一是明顯改善梨樹園地土壤的通透性,促進梨樹園地土壤團粒結構形成,增加梨園土壤孔隙度提高蓄水和保肥能力,提高養分利用率;二是結合施肥可增加土壤有機質,提高土壤熟化程度和肥力;三是可促進根系縱深伸長和橫向分布,顯著地提高根系的吸收能力[1]。
1.2栽植時合理設計梨樹密度
對于栽植容易成花的梨樹品種,行距要大于株距2.0m以上,密植的梨樹株設計在2.0m以下,行距設計在3.0~4.0m為宜,可以通過實施主干環割、噴施生長抑制劑控制等控冠程度。對于栽植成枝力與樹勢較強的品種,則可以適度加大株距與行距,適度降低栽植密度,提升其側生枝的擴張能力,增加結果量,提升栽培效益。
2樹形培養
2.1梨樹密植主要樹形及其結構特點
梨樹實施密植栽培采用紡錘形整形方式是梨樹密植的主要樹形,其樹體結構是:樹高控制在250~300cm,樹體主干高度控制在60~80cm。中心干上著生10~15個主枝,主枝呈螺旋式上升,每個主枝間隔距離為20~30cm,主枝基角控制在80°左右,均勻分布于樹體上,同一方向的主枝之間距離控制在80cm左右。主枝上直接著生結果枝組,栽植密度為80株/666.67m2左右[2]。
2.2梨樹密植主要修剪技術
控制梨樹生長勢并改善梨樹冠內通風透光條件,早期可采用牙簽支頂開張角度,效果較好,并對長度達到20cm的新梢實施摘心,主枝的開張角度控制在80°~90°,促進早開花早結果。樹冠內主枝上的中庸枝、瘦弱枝,可采取長放技術,促進及早成花和結果。
3施肥技術
3.1梨樹密植秋施基肥技術
進行簡化栽培管理的梨樹,以施有機肥為主,同時配施以氮肥、磷肥、鉀肥及微量元素肥料。每年對進入盛果期的梨樹,在生長后期進入8~9月份,結合梨園擴穴深翻,按5000kg/666.67m2的標準施入有機肥,在進行施入有機肥過程中,要確保施肥處位于梨樹樹冠外圍垂直投影的內側,施肥的深度不低于20cm,施肥與深翻工作同時進行,在施肥以后注意跟進灌水[3]。
3.2梨樹密植栽培管理實施測土配方施肥
梨園測土。選擇在秋季施肥前測定梨園全年的營養含量,嚴格按照梨園測土配方施肥的操作技術規程規程測定,用土壤速測儀快速測出土壤中有機質含量、三大營養元素氮、磷和鉀及微量元素硼、鈣、鐵等有效含量。確定配方,根據梨園土樣測定結果吉;梨樹全年的需肥量與特點,并結合所施入的肥料的有效利用率,確定肥料施肥量的大小[4]。
參考文獻:
[1]盛峰雷.梨樹省力密植栽培技術要點[J].現代農業研究,2019,1(15):90-91.
[2]趙樹軍.河北泊頭梨樹省力密植栽培技術要點[J].果樹實用技術與信息,2017,5(15):88-90.
[3]唐亮.淺談果樹測土配方施肥技術[J].現代農業,2014,(1):26-27.
[4]陳海英,游金平.測土配方施肥在果樹上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7,(15):62.
《梨樹密植簡化栽培管理關鍵技術探討》來源:《現代農業》,作者:趙路明
文章標題:梨樹密植簡化栽培管理關鍵技術探討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zuowushengchan/4359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