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作物生產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21-01-08 10:08 熱度:
徽縣位于甘肅省東南部,西秦嶺南麓,嘉陵江上游,海拔704~2504m,屬大陸性季風氣候,處在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帶,盆地氣候特征明顯,年均溫度12℃,無霜期220d,年均降雨量760mm,年均日照時數1721h,≥10℃有效積溫3971.7℃。轄15個鄉(鎮)213個村914村民小組,農業人口18萬人,總面積2722km2,耕地2.67萬hm2。冬小麥是徽縣主要糧食作物,分布范圍廣、栽培面積大,歷年播種面積1.07萬hm2以上,占糧食播種總面積的30%以上,小麥產量占糧食總產的50%左右。2019年徽縣小麥面積1.12萬hm2,總產6.18萬t,平均產量5496kg/hm2。2020年徽縣小麥面積0.95萬hm2,總產5.27萬t,平均產量5554.5kg/hm2。
1主要技術成果
1.1推廣集成綠色生產技術模式,實現節本增效
一是示范推廣“藥劑拌種+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綠色融合防控+全程機械化”技術模式。徽縣普及推廣粉銹寧拌種技術,拌種率達到了100%。著力落實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綠色融合防控、高效節藥植保機械等技術,提高噴藥利用率,減少防治次數和農藥用量,有效控制病蟲草害發生。據調查測產,示范田平均產量達到5652kg/hm2。二是示范推廣“豆麥輪作+抗條銹品種+藥劑拌種+測土施肥(有機無機配方肥)+規范化播種+寬幅勻播+全程機械化+綠色融合防控”技術模式。開展豆麥輪作技術示范,實現了豆根固氮麥用、小麥秸稈豆用的良性循環。集中采購投放寬幅勻播機、各種類型噴霧器,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購置中型條播機,推廣耕、種、管、收等小麥生產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據調查,示范田平均產量達到6052.5kg/hm2,較對照田增產394.5kg/hm2,增產6.97%。三是示范推廣“玉米(小麥)秸稈還田+腐熟劑+小麥”技術模式。在栗川、伏鎮、泥陽、銀杏、水陽、嘉陵等6鎮完成玉米秸稈機械化腐熟還田示范0.36萬hm2,最大程度減少秸稈焚燒,提高耕地有機質含量,為綠色小麥生產奠定了良好的土壤肥力和生態環境基礎。據調查,示范田平均產量達到6108kg/hm2,較對照田增產289.5kg/hm2,增產4.98%。四是示范推廣“優質小麥+優質油菜間作”鄉村旅游技術模式。在永寧、水陽、嘉陵、大河、伏鎮、栗川等6鎮沿國道316線、支伏公路、鄉村道路和村社道路,建成以油菜種植為主、點綴種植小麥的觀光旅游田園風光景點0.07萬hm2,提高了農田的觀賞性,吸引省內外游客來徽縣觀光旅游,壯大了鄉村旅游產業。
1.2推廣良種良法集成配套,增產增收效果顯著
一是示范推廣了蘭天33號、蘭天34號、蘭天36號等一批蘭天系列品種,天選54、天選63等天選系列品種和蘭航選121、里289、偉隆169等優質、高產、抗性強的品種,做到了品種布局科學合理。二是圍繞節肥、節藥、省工,示范推廣豆麥輪作、抗銹優質品種、測土配方施肥、規范化播種、防纏繞免耕微壟集雨栽培、寬幅勻播、冬春鎮壓、秸稈還田、病蟲草害綠色綜合防控、全程機械化等集成增產技術,良種良法集成配套率達到100%。
1.3加快良種繁育步伐,有效解決抗銹品種單一問題
采取“一鎮一品”方式,從省內外科研單位引進一批小麥新品種,篩選出了適應廣、抗銹強、品質優、產量高的小麥新品種。依托徽縣華奧種業、隴南隴源種業、隴南金種子等企業,在伏鎮、栗川、水陽、永寧等鄉(鎮)建立了小麥良種繁育示范基地0.14萬hm2,年生產抗銹小麥良種800萬kg,為徽縣乃至隴南、天水等周邊地區提供了充足的小麥新品種資源,極大地滿足了廣大群眾對小麥良種的需求。
1.4示范推廣規范化播種技術,提高小麥播種質量
根據不同小麥品種特性和種植區域,針對寬幅勻播機、防纏繞免耕播種一體機型號,確定適宜的播種量、播種期,完成寬幅勻播和防纏繞免耕小麥種植0.21萬hm2。在川道河谷區,寬幅勻播機播種量控制在202.5~262.5kg/hm2,防纏繞免耕播種一體機播種量控制在210~225kg/hm2,播期為10月中旬至下旬。在淺山丘陵區,寬幅勻播機播種量控制在210~225kg/hm2,防纏繞免耕播種一體機播種量控制在225~240kg/hm2,播期為10月上旬至中旬。在小麥播種期,技術人員、農機手和農戶通力協作,做到適期播種、合理密植、下籽均勻,杜絕漏播、重播,保證苗齊、苗勻、苗壯,為豐收打下了良好基礎。
2社會效益
2.1實施科技增糧項目,帶動小麥產業發展
以實施“冬小麥綠色高質高效創建”“耕地質量提升與化肥減量增效”等重大科技項目為支撐,通過落實測土配方施肥、秸稈還田、增施商品有機肥等措施,耕地質量不斷提升,實現了“藏糧于地”。通過新品種更換、農機農藝結合、病蟲害綠色防控等一系列綜合集成增產措施的落實,實現了“藏糧于技”,促進了綠色生產,確保了安全生產。
2.2創新工作機制模式,促進推廣與科研聯姻
采取“科研院所+技術部門+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創建基地+科技示范戶”的運行模式,不斷加強與甘肅省農科院小麥研究所、植保研究所、陜西農林科技大學、甘肅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的協作交流,積極推廣應用小麥蘭天系列、天選系列、中麥175、偉隆169等新品種和寬幅勻播新技術,開展小麥條銹病、赤霉病等糧油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技術試驗研究,廣泛開展學術交流和調研服務指導,有力助推了徽縣小麥生產提質增效。
2.3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提高生產服務水平
采取“項目+技術+合作社+示范基地”的經營模式,培育扶持了徽縣國兵農機農業開發農民專業合作社、徽縣伏鎮華晟生態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徽縣順旺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種植業農民專業合作社25個,家庭農場和農業龍頭企業5個,共計30家,提高了小麥生產社會化服務水平,促進了全縣小麥生產向產業化、規模化、標準化方面發展。2.4訂單生產初具規模,糧食生產提檔升級積極探索訂單糧食生產模式,通過宣傳引導,隴南金種子公司等企業規模流轉土地,實施土地托管、作物種植、施肥、病蟲害防治、機械化收割、加工倉儲、“糧食銀行”等集約化經營,幫助農民增收獲利,解放了農村勞動力,改變了糧食種植模式,改變了糧食儲存方式,改善了農民糧食消費質量,開啟了糧食流通新業務。
2.5落實助農增收政策,種糧積極性不斷提高
通過實施小麥生產科技項目,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旱作農業補貼、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等優惠扶持政策,極大保護和調動了農民種糧積極性。
3存在問題
在徽縣縣委、縣政府、業務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全縣農技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小麥生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小麥生產屬于弱值產業,部分農民重視程度不高,生產投入相對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新技術、新品種、新成果的推廣應用普及。二是在小麥播種期,徽縣常遇連綿陰雨,導致寬幅勻播、防纏繞免耕、集雨保墑等小麥播種新技術難以大面積推廣應用。三是小麥條銹病普遍發生,直接影響著小麥產量,一般品種種植3~4年后常常表現抗銹性能喪失。四是受傳統種植習慣影響,優良小麥品種主要通過農技部門項目實施推廣以及民間自發兌換獲得,優質專用型小麥種植面積較小,缺乏市場競爭力。五是全縣小麥收購以家庭作坊收購為主,價格制定以糧販為主,缺少大型糧食收購企業和小麥產品精深加工企業,農民多以小麥原糧出售,一定程度上挫傷了農民種植小麥的積極性。
4生產建議
4.1全面落實小麥生產扶持政策
一是建議省上繼續將徽縣列為《冬小麥綠色高質高效項目實施》縣,加大對徽縣小麥生產的投入力度,實現小麥均衡增產增收。二是重點實施好《耕地質量提升與化肥減量增效項目》、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旱作農業補貼等優惠扶持政策,支持耕地地力保護和糧食適度規模經營。切實做好全省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問題專項治理整改工作,建立健全長效機制,進一步鞏固深化專項治理成效,確保政策落實“不走樣”,給農民的實惠“不縮水”。努力提高種糧比較收益,切實調動和保護農民種植小麥的積極性。
4.2持續抓好科技培訓力度
圍繞主導產業,重點針對精準扶貧、新型職業農民、種養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農村社會化服務組織等生產經營主體進行分類培訓,宣講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圍繞小麥綠色高質高效創建、測土配方、秸稈還田、有機質提升、高效節水等技術,進一步提升廣大群眾的農業科技應用水平,培養一批高素質的農民技術骨干和科技示范戶,戶均達到1名科技“明白人”。
4.3提高小麥生產社會化服務水平
堅持“依法、自愿、有償”原則,鼓勵引導農民流轉土地,組建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提高糧食規模經營水平。大力培育發展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糧食生產經營主體,加快推進糧食產業提質增效。積極發展農村專業化服務隊,開展機種機收、病蟲害統防統治等社會化服務。
4.4加強農技推廣服務隊伍建設
當前徽縣各鄉(鎮)均有農技站,但農技推廣服務隊伍相對比較薄弱。建議各鄉(鎮)配備2~3名農技推廣人員,培養一批能吃苦、能鉆研的高素質人才隊伍,提升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水平。
4.5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
一是在高標準農田建設中,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提高建設質量與水平。二是充分發揮糧食生產功能區作用,強化1.2萬hm2糧食功能區管護,糧食生產功能區耕地原則上不能占用,嚴禁建設永久性建筑。
作者:雷琴妹
徽縣小麥生產取得的成效及存在問題探討相關推薦河南省農戶小麥生產技術效率
文章標題:徽縣小麥生產取得的成效及存在問題探討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zuowushengchan/4472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