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作物生產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21-08-18 09:42 熱度:
灌云縣是農業大縣,總面積1538km²,常年種植三大糧食作物。其中:小麥種植面積52913hm2,水稻種植面積44506.67hm2,玉米種植面積12700hm2。2017年以來,該縣多措并舉,全力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創建工作,先后建成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集中連片200hm2以上核心示范區12個,66.67hm2以上核心示范片24個,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示范縣。
1示范創建成效
近幾年來,灌云縣積極實施農業現代化工程,大力發展農業機械化,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創建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2020年底,全縣水稻、小麥、玉米生產六大環節機械化水平全部達到農業農村部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指標要求。
1.1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
1.1.1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96.67%。其中:耕整地機械化率為100%,種植機械化率為88.9%,收獲機械化率為100%。1.1.1.1水稻耕整地機械化率擁有58.8kW及以上拖拉機1857臺,配套耕整地機械1988臺,水稻種植面積44506.67hm2,機械化耕整地面積44506.67hm2,水稻耕整地機械化率為100%。1.1.1.2水稻種植機械化率擁有插秧機1777臺(其中乘坐式插秧機600臺)、水稻播種機械230臺。水稻種植面積44506.67hm2,機械化種植面積39566.43hm2(其中機插29819.47hm2、機直播9746.96hm2),水稻種植機械化率為88.9%。1.1.1.3水稻收獲機械化率稻麥聯合收割機在用量為3729臺,水稻種植面積44506.67hm2,機械化收獲面積44506.67hm2,水稻收獲機械化率為100%。
1.1.2小麥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小麥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為99.19%。其中:小麥耕整地機械化率為100%,種植機械化率為97.3%,收獲機械化率為100%。1.1.2.1小麥耕整地機械化率擁有58.8kW及以上拖拉機1857臺,配套耕整地機械1988臺,小麥種植面積52913hm2,機械化耕整地面積52913hm2,小麥耕整地機械化率為100%。1.1.2.2小麥種植機械化率擁有小麥播種機1078臺,小麥種植面積52913hm2,機械化種植面積51484hm2,小麥種植機械化率為97.3%。1.1.2.3小麥收獲機械化率擁有稻麥聯合收割機3729臺,小麥種植面積52913hm2,機械化收獲面積52913hm2,小麥收獲機械化率100%。
1.1.3玉米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玉米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為90.52%。其中:玉米耕整地機械化率100%,種植機械化率為80.6%,收獲機械化率為87.8%。1.1.3.1玉米耕整地機械化率擁有58.8kW及以上拖拉機1857臺,配套耕整地機械1988臺,玉米種植面積12700hm2,機械化耕整地面積12700hm2,玉米耕整地機械化率為100%。1.1.3.2玉米種植機械化率擁有玉米播種機799臺,玉米種植面積12700hm2,機械化種植面積10237.44hm2,玉米種植機械化率為80.6%。1.1.3.3玉米收獲機械化率擁有玉米收割機444臺,玉米種植面積12700hm2,機械化收獲面積11150.6hm2,玉米收獲機械化率為87.8%。
1.2高效植保機械化能力
擁有高效植保機876臺,其中高地隙自走式噴桿噴霧機392臺、農用植保無人機42臺,按照單季主要農作物最大種植面積(即小麥種植面積52913hm2)進行測算,高效植保機械化能力為79.47%。
1.3谷物產地烘干機械化能力
擁有產地烘干機307臺,單批次產地烘干能力為7826t,谷物產地機械化烘干能力為53.91%。
1.4稻麥玉秸稈處理機械化水平
全縣共有秸稈還田機1965臺、秸稈打捆機103臺。水稻種植面積44506.67hm2,秸稈機械化處理面積37830.67hm2,水稻秸稈機械化處理率為85%;小麥種植面積52913hm2,秸稈機械化處理面積50267hm2,小麥秸稈機械化處理率為95%;玉米種植面積12700hm2,秸稈機械化處理面積12065hm2,玉米秸稈機械化處理率為95%。水稻、小麥、玉米秸稈處理機械化水平為90.96%。
2創建工作措施
2.1加強組織領導
灌云縣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創建工作?h政府成立以縣長為組長,分管農業農村工作的副縣長為副組長,縣有關部門負責人、各鄉(鎮)長為成員的示范縣創建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專家服務組,印發《灌云縣加快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工作的實施意見》《灌云縣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鎮建設情況考評辦法》,對創建工作提出具體要求,有力地推動了全縣創建工作的開展。
2.2出臺專項扶持政策
縣政府出臺重點機具作業獎補實施辦法,確保連續多年縣級作業獎補政策不變。對水稻機插秧、高效植保、糧食烘干三大機械化薄弱環節予以重點作業獎補,薄弱環節農機具保有量大幅提升,創建工作取得明顯成效。2017年以來,縣財政已支出302.04萬元資金用于短板機具作業獎補;另外,2018—2020年的800萬元省級創建資金也基本都用于縣級作業獎補,目的在于引導農機裝備優化升級,加快短板農機具的示范推廣步伐。
2.3強化宣傳培訓
2017年以來,灌云縣緊緊圍繞推進稻麥和麥玉周年生產全程機械化,進一步完善、優化技術路線和技術標準,并印制成冊,發放給農機合作社、家庭農場和農機大戶。共開展水稻機插秧、高效植保、糧食烘干等技術培訓18次,培訓2086人次;發放宣傳資料2.6萬份、技術手冊1200本。相關技術專家帶領技術服務人員深入田間地頭、農機合作社、家庭農場,零距離為農戶、機手提供技術服務。相關部門通過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大力宣傳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優勢及相關扶持政策。
2.4落實創建責任
2018年初,灌云縣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領導小組出臺了示范鎮考核辦法,同時,組織專家研究制定示范鎮創建指南。先后在同興、南崗、圖河、龍苴、四隊等鄉鎮召開創建工作現場推進會10次,組織召開鄉鎮農機條線人員大規模業務培訓會5次。組織各鄉鎮分管領導和農機部門負責人到贛榆、灌南、寶應、高郵、興化等地參觀學習,落實鄉鎮創建責任,促進全縣創建工作高質、高效開展。
3存在的問題
3.1基礎設施建設用地難
農機合作社和農機大戶申請建設機庫、烘干中心用地非常困難。
3.2水稻機插秧推廣存在制約因素
該縣西部崗嶺地區水稻直播有所反彈,影響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的推進。
3.3土地規;洜I程度不高
該縣土地集約化程度不高,一家一戶種植幾畝地的情況還有很多,影響大型、高性能機械的推廣和利用效率。
4高質量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的對策與建議
4.1加強業務指導
按照創建時序進度,加強示范創建工作的業務指導和技術培訓,引導農機合作社等新型農機經營服務主體積極參與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創建工作,確保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作業水平和示范鎮創建兩項指標全面完成。
4.2推進示范基地建設
依托農機專業服務組織和適度規模種植主體,督促指導12個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進行機械化作業,輻射帶動全縣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的整體推進。
4.3完善扶持政策
在總結項目實施經驗的基礎上,適當調整獎補政策,最大限度地調動種田大戶和農機合作組織參與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的積極性。
4.4注重典型引領
及時梳理總結創建工作中的典型經驗,供各鄉鎮交流學習,相互促進,確保完成省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整體推進示范縣創建工作。
《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創建工作探析》來源:《江蘇農機化》,作者:伏廣元
文章標題: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創建工作探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zuowushengchan/4648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