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12-05-31 08:56 熱度:
[摘要]本文通過對中國茶文化的了解,結合了與佛教相關——“禪茶一味”的茶道里獨特的思想。探求“禪”、“茶”相互的包容性和融合力量,儒、道、佛的相激相蕩與茶文化的共生共融。茶文化是歷史發展的產物,同時也是促進茶文化的發展。茶文化的形式凝聚表現在茶藝的外在上;茶文化內涵的禪、道、儒,則以藝作為載體發揚開來。探討該方案如何將品茶悟禪由物質層面上升到精神層面的一個活動過程。
[關鍵詞]茶會所,禪,“悟”
在中國,茶是舉國之飲,是中國歷史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又香醇。中國的茶文化發于神農,聞于魯周公,興于唐朝,盛于宋代。如今已經成為了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而品茗的場所也有著各式各樣的稱謂,最常見的便是茶館和茶莊。茶館和茶莊可謂是中國社會的一個窗口和縮影。
現如今,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各式各樣的主題會所陸續出現,讓人們有了更多休閑放松的選擇,有養生會所、餐飲會所、健身會所、美容會所……當然也包括茶人們喜愛的茶會所。
1.1項目背景
“禪悟”茶會所的選址基地位于廈門繁華市中心的白鷺洲公園東部的筼筜書院。茶會所建筑位于書院南面。建筑設計占地面積約800平方米,為兩層建筑,使用面積約1200平方米。一層約750平方米,二層約450平方米。將茶會所和書院相鄰,正是因為其周邊的優美環境,雖處市中心,卻有著周圍的小山和綠樹環抱,頗有鬧市中的世外桃源之感,同樣能體會到大自然對人的陶冶之力。
1.2茶會所設計理念和原則
在茶道中,不得不提到的是與佛教相關——“禪茶一味”的思想,它是茶道里獨特的思想,是茶文化歷史發展的產物,同時也促進著茶文化的發展。
“禪”、“茶”具有極大的包容性和融合力量,儒、道、佛的相激相蕩,相輔相成,充實了茶文化的內容,使茶文化成為東方文化的精華部分。茶文化的形式凝聚表現在茶藝的外在上;茶文化內涵的禪、道、儒,則以藝作為載體發揚開來。在茶文化結構中,品茶悟禪即是由物質層面上升到精神層面的一個活動過程;當然,這只是一個最簡單的表述,如果要詳細地說明,博大精深的禪茶文化是很難用言語、文字完美地表述出來的。所以,趙州的從諗禪師“吃茶去”法語,被認為是茶文化史上非常具有深意的公案。坐禪需要靜慮專注,心誠敬,而茶本具的“降火、提神、消食、解毒、不發”等等藥性、藥效,正好有助于攝心入定;所以,坐禪離不開茶,茶與禪結合,是極其自然而必然的事[2]。
1.3設計理念——“悟”
綜合上述對“禪悟”茶品牌的了解,最終確立了在“禪悟”茶會所的設計上所運用的設計理念是“悟”。將“悟”的理念和其茶品牌自身的“無”的理念相融合。
自古禪、茶不分家。中國茶文化從誕生起就與佛教有著不解之緣,而中國的佛教對“悟”也有著深刻研究,既佛教中的“禪悟”。
殊不知品茶是不可缺少色,香,味,也是它區別于市場上的個性。“悟”字的延伸則是無相,無色,五蘊皆空,使人們在品茶時更注重的是內心精神的熏陶。而它的主要市場定位是文人學士,并非于歷史上的王公貴族,炫耀富貴,附庸風雅。而是在意“茶之韻”,托物寄懷,激揚文思,交結朋友,修身養性。所以應是樸素,卻又不失內涵。“南方嘉木世無雙,十八凝幻神形彰,欲將此身付乾坤,只留禪心莫言香。”這是“禪悟”茶品牌宣傳上的一首詩,這首詩也可謂是禪意十足。
1.4設計原則——簡單
中國佛教以禪宗為主流,禪佛教是比較傾向于自然樸素的。所以寺院之中,若是禪寺,則比較樸素,其內既無藻飾,也無壁畫,甚至連天花板也省了。結合“禪悟”茶品牌自身的品牌方向,茶會所的設計原則應該是簡單的,而設計風格應該是樸素大方卻又不失內涵的。
在整個會所設計中,采用了框景借景的設計手法。會所中,沒有什么裝飾畫,而是在墻上開出不同大小的墻洞,框上木框,借用了墻洞內外的景,讓會所中的每個地方都相通相連,相互融合。
而所謂的“悟”的理念則是一種精神上的體會,看不到,摸不到,只能讓來此品茗的人自己感悟!
2.1元素的提取和應用
所謂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和意境。所以在“禪悟”茶會所的設計上主要還是注重心靈的感受,營造良好的環境,讓茶人們用心去領悟茶道的真諦。
2.2“悟”的運用
“禪悟”茶會所的設計元素是“禪悟”中的“悟”字,直觀上看會所的建筑平面,是由“悟”字轉換而成的。而對“悟”字的運用更多的是在感官上的體會。是將會所的氣氛打造成讓人能夠平心靜氣的品茶喝茶的地方。
圖1“禪悟”茶會所平面圖
2.3竹子的運用
在廈門本島的西北部,有一叢叢節長竿高的毛竹——當地人稱之為“筼筜”。相傳身為同安主簿的朱熹微服來到此地,因此物產而取此地名。而茶會所的選址,正是在竹林蔥郁的筼筜書院旁。茶和竹,都是山中清物。茶在茶人的杯中是醇香流韻,竹在自然的懷中是瀟灑臨風。而毛竹作為當地的一種具有象征意義的植物,理所當然在茶會所設計中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
在茶會所設計中,竹子的元素運用有三種形式:1、仿竹子玻璃透明隔斷。2、有關竹子的水墨畫,作為窗格的形式,運用在窗格上。3、配景,以竹林的形式營造清新淡雅的品茶氛圍。
3.1功能分區
茶會所在功能的分區上可分為六個區域:公共區、展覽區、品茗休閑區、景觀休閑區、服務區以及辦公區。以下主要介紹品茗休閑區和景觀休閑區。
3.2品茗休閑區
會所中的品茗休閑區是由兩廳三閣一室組成。1、莫言廳〔下沉茶廳〕,是開放式的飲茶大廳,位于茶會所一樓大廳。以下沉和仿竹透明玻璃隔斷的形式和周圍的環境相隔,即分出了空間層次,又不會給人一種悶不透氣的感覺。2、觀竹廳〔半露天茶廳〕,位于茶室二樓。是一個簡單的半露天茶廳,沒有過多的裝飾和布置,在此品茗的人可以盡情的瀏覽筼筜湖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魅力。3、板橋詠竹閣,位于茶室一樓大廳的左側,是榻榻米形式的品茶小包間,以中國水墨名畫板橋詠竹為設計依據,分為四個小閣,故取名板橋詠竹閣。4、竹閣,位于茶室一樓右側,是三間私人隱秘的品茗場所。5、雅趣閣〔棋室〕,為那些喜愛下棋的愛茶者們提供的趣處。6、禪悟室,位于會所二樓,是會所最安逸的地方?、靜、能、心、通五間雅室,為那些急著想逃離都市喧囂的人們提供一個閉門靜思的地方。
3.3景觀休閑區
在整個茶會所中,有一個點睛之筆。那就是位于會所一樓的竹苑。竹苑中有一個小水池,水池上架著一個玻璃品竹臺。郁郁蔥蔥的竹林,環抱著品竹臺。在此,茶人們可以飲著香茶,與友人共下一盤棋,亦可獨自一人拿著茶壺,閉目養神感悟自然的氣息,恍若漂浮在水中,此情此景在悠然自得不過了。
結論
佛是茶的升華,茶是佛的禪心。共飲一壺茶,濯盡身心靈。一個好的品茶環境可以讓茶人們享受到不一樣的品茶意境。有聽過這么一句話“茶之德,在清和。茶之道,在靜悟。茶之風,在儒雅。茶之藝,在專精。”今天各式各樣的茶會所正在以它勃勃的生機、姿彩紛呈的吸引著源源不絕的中外茶人們,以它無窮的魅力展示著中國這一古老而又充滿生息的茶文化國度。
[參考文獻]
[1]陳瑩,張函,芮羽,王超楠.茶會所的生存之道[J].海峽茶道,2009年第7期.
[2]范增平.禪茶的生活[J].海峽茶道,2008年第12期.
[3]陸羽.茶經[M].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4年11月.
文章標題:“禪悟”茶會所設計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donghua/1216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