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12-10-09 09:03 熱度:
摘要:美國著名建筑師賴特總結一身所理解的建筑含義提出了有機主義建筑論,為現代主義建筑的有機論派別作出了精確的概括。雖然他本身并沒有對“有機建筑”進行定義,但這樣的結果卻為后來的建筑家們留下了廣闊的擴展余地。羅伯特•特溫布里指出:這也許是他缺乏耐心和認為不必要,或者只是一個個人說法,又或者是因為難以確切地對這個包羅萬象的概念作出定義。賴特的有機主義思想的核心是“道法自然”,就是要求依照大自然所啟示的道理行事,而不是模仿自然。自然界是有機的,因而取名為“有機建筑”。他認為設計一個建筑,無論是建筑的內部空間還是外部空間,都應該根據自己的餓特定條件,并把這個特定條件貫穿于建筑設計的每一個環節,使每個環節都相互聯系,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他認為建筑之所以為建筑,其實質在于它的內部空間。他倡導著眼于內部空間效果來進行設計。
關鍵詞:現代主義、自然、有機論、裝飾、有機主義
引言
建筑是人類社會物質文明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人類誕生到現在文明的發達,已經度過了幾千個年頭了。但建筑發展是具有階段性的,每個歷史時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建筑的發展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都是由一個一個歷史時期的影響演變而來的。但在這里我們要著重探討的是我們現在生活的環境中的一種建筑流派——有機主義建筑。這個建筑理論是建筑大師賴特提出來的,是總結了許多建筑的優點和缺點而引出的建筑理論。無論是建筑外部、內部,還是建筑裝飾及空間劃分都可以從有機建筑理論去理解和設計建筑,可以說,有機主義建筑是顛覆了傳統的“古典”主義建筑的一些最主要的特點而開辟的現代主義建筑的一個領域。
草原式住宅
對于新產生的事物必然有他的產生原因及過程,有機建筑也一樣。在賴特早期的建筑中最具有代表作用和最有影響的就是他的獨有的建筑類型——草原式住宅。這種建筑的最主要的特點就是讓低矮的特點貫穿建筑的每一個細節。賴特有一個主張:建筑中與地面平行的各個面應能與地面同一,竭盡其力使建筑歸屬于土地,讓在低平地區上的每棟建筑都是在地面之上而不是地面之下。這樣才能使住宅看起來好象是從地面上產生一樣。可以看出,這個觀點是賴特對草原式住宅最有力的詮釋,同時也奠定了后來發展出現的有機建筑觀念。
在第一棟草原式住宅——1893年的溫斯洛住宅產生的時候。賴特便產生了裝飾必須服從建筑,裝飾是產生于表面而不是浮于表面的說法,但由于種種原因的限制,沒有在這棟住宅中很好的體現出來。只是讓一些門窗的設計用做簡單建筑的裝飾而拋棄的建筑表面的條條紋理等的裝飾的地位。
草原式住宅是融合了浪漫主義精神而創建的富于田園詩意式的住宅。賴特有他的一貫主張:住宅不是陳列品,不是地位的象征,而是審美和功能環境的統一。所以建筑應該滿足人們的審美、功能的要求,但在這之前,草原式住宅是誕生在現代主義建筑的領域里,那么功能就應該是建筑首先滿足的要求。這一點正好就在草原式住宅里得到了良好的印證。它更賦予人親切之感,使建筑不僅很好的融于自然,同時也很好的融于生活。
有機建筑
建筑是供人居住的環境,不可否認的它的第一個條件就是滿足人們的使用功能,在滿足了使用功能的同時也要考慮到人們在使用時對建筑的體驗——無論是舒適度還是適用性。那么我們在設計建筑的時候就必須要先考慮到這兩點,然后再從這兩點出發去追求建筑的形式、形體以及空間等方面的問題。在有機建筑的餓思想里面就蘊涵了這方面的問題。舉例來說,人們對于建筑空間的最大感受——舒適度。建筑的尺度應該隨人的尺度感而變化,換句話說,就是建筑的空間應該服從于人的尺度,而不應該為了引人注目而故意夸張和夸大建筑的形式、形體,應用到建筑空間中那就是取消將除了部分私密的空間的割斷以外的一切分割,以最大限度的達到延伸水平向空間而不增大建筑本身的面積。這樣才真正實現了草原式住宅在空間上的需求。
著名的建筑考夫曼別墅(流水別墅)的主要層采用的空間分割就是我上面所談到的在不增大建筑面積的同時最大限度的增大建筑內部空間的面積,使人們在水平方向上活動范圍大大增加。現在的大部分研究表明,人們最舒適的感受就是生活在水平的寬敞空間中(相對意義上的寬敞)。這種水平的平靜的“流線”效果能夠給人以寧靜的感覺,也最適合人們居住。這也是在工業設計中,特別是汽車設計中寬敞的座椅和寬敞的內部空間所帶給人們的愉快感受,一種沒有壓迫、沒有自由限制的回歸自然的內心感受。再上一層思想的理解,即是有機建筑對于人們的精神上的解釋,讓人們的思想以建筑為載體而融于自然。
這種在平面上有意減少隔斷而增大空間的的建筑設計手法并不是要使復雜的建筑變成很簡單的幾何體,相反的,是要在這種寬闊的空間中增加建筑空間的情趣,使之成為一種流動空間,一種無論在空間走向還是空間信息交流上都達到流動效果的空間形式。流水別墅的主要層很充分的證明了以上觀點的正確性。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這種空間劃分是對傳統的現代建筑的一種挑戰和對比,這種表面上看很簡潔的空間結構實際是最能也最易與人們交流的一種空間形式。我們可以分析一下這種空間形式:消除了本身只有一種功能的(隔斷)墻體或者說分割面以后得到的是什么?是一個更大的空間,一個依附于建筑外形的大空間。這種空間可以通過對地面的處理、家具的擺放以及天花吊頂的設計來實現各個小空間之間的分割,但整體來說,這些視覺感官上的小空間仍然從屬于一個完整的大空間,他對于建筑的統一性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建筑的自然形態不是我們所說的環境中的物質,而在建筑中所指為固有原理,賴特是這樣解釋它的。那么什么又是固有原理呢?我認為物質本身所具備的特性,無論是有機的(化學和生物意義上的)還是無機的,就叫作自己的固有原理,即是說沒有受到外界條件干涉而造成了改變、或者是小幅度的改變的特征。建筑也應該遵循這個原理而建造,這樣建造的建筑才從本質上具備了認同為有機建筑的特點。由此理解有機的真正含義就是建筑的統一性,就是讓創造出來的建筑的局部對整體如同整體對局部一樣。所以,建筑的整體統一性就是建筑的有機性。二者互為條件、也互為結果。
其次,就是上述中的精神與第三度。不可否認的,在生物和化學中,“有機”這個詞語是用來指物質結構或者組成的。但在建筑中,“有機”這個概念被賦予了更高一層的含義,這種含義不是脫離它本質內容的,也不是外加的務虛有的,而是對“有機”更好的解釋。是建筑中自內向外、自下而上發出來的一種體驗。就好象建筑在向們展示一件物品或一樣東西一樣,只是它展示的確實一種精神,一種存在于建筑內部的語言。而第三度則是對有機建筑的深入理解,是縱向的而不是橫向的。是為了使建筑在簡單化的同時具備更加多的內容,是建筑師在考慮建筑的時候所注意的主要問題。在建筑設計之前,需要工程師對建筑做總體的測量與預算,而出于習慣,他們總是先把建筑劃分為一些零碎的部分,即梁和柱,來進行計算。在建筑預算的時候從整體上來計算,這就要求工程師和建筑師配合默契,而這種從整體上來看待建筑初期的工作的方式就是第三度所要求的建筑深度的考慮,它有著更為高標準的要求,建造出來的建筑就可以達到真正的有機建筑,或者理解為生長出來的建筑,建筑形式的生長。
建筑空間是建筑實體所圍合起來的,在有機建筑中作為有機建筑語言的形式發展。空間是建筑中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建筑功能的發揮地,所以,有機建筑就要求建筑空間擁有良好的流動性與連續性,因為在有機概念中,“活的”才能是有機的,而“活的”通常都是“流動”的,無論是內部還是外部。有流動才能使建筑生長,才能與自然融合。
參考資料:
1、《建筑空間組合論》,彭一剛,著,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建筑體驗》,S.E.拉斯姆森,著,知識產權出版社;
3、《F•L賴特》,項秉仁,著,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文章標題:有機建筑藝術——來源于自然的建筑觀念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donghua/1344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