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16-03-03 14:59 熱度:
當今世界,人類正面臨著全球變暖、氣候異常、災難頻發、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這些危害的出現使這個世界正在接近不可持續的邊緣。本文是一篇核心期刊論文發表范文,主要論述了生態社區下產品服務系統設計探究。
摘要: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帶來了社會物質極大豐富,也導致了生產與消費的過度浪費。然而為了保障后代人的利益,人類需要以可持續發展理念來避免環境的進一步破壞和資源的過度浪費。基于生態效率的產品服務系統設計(Product Service-System Design,簡稱PSSD)是針對這一問題而提出的創新設計戰略,旨在以產品和服務結合的方式來引導人類生活的可持續性。社區作為人類生活的基本單元同樣一直強調可持續生活的重要性。本文提出將PSSD戰略與生態社區規劃設計相結合,旨在完善生態社區的規劃設計,引導居民可持續生活方式。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產品服務系統設計,生態社區
1987年世界環境發展委員會提出可持續發展概念,要求經濟發展、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協調一致,讓子孫后代能夠享受充分和良好的資源環境。在可持續發展理念下提出的可持續設計力圖通過設計實踐、設計教育和設計研究等手段來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它的概念興起于布倫特蘭會議后,20世紀90年代末達到高潮。在此期間,產品服務系統設計作為一種創新的設計戰略迅速崛起,它將設計從只關注“物化產品”轉變為“系統解決方案”,并著重關注環境問題。
1 產品服務系統設計
可持續設計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低環境影響的“綠色設計”、以產品生命周期設計思考為主的“生態設計”、二十一世紀后的基于生態效率的“產品服務系統設計”和為社會公平和諧的“社會創新設計”。其中產品服務系統設計理念近幾年來逐漸受到重視。產品服務系統(Product Service-System,PSS)關鍵思想是:從單一的設計和銷售“物質化產品”轉向為用戶提供一整套的產品與服務,從而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PSSD主要針對PSS涉及的戰略、概念、產品(包括物質和非物質的)、管理、流程、服務、使用和回收等進行系統的規劃和設計。與綠色設計、生態設計不同的是,它以解決根本問題為出發點,應用產品和服務結合的方式來提出用戶滿意的“可持續解決方案”。
在產品服務系統設計中,服務與產品共同成為了設計的重點。某一方向另一方提供的任何無形的活動過程都可稱之為服務,它是無處不在的、無形的、非物質化的。目前,隨著全球產業結構呈現出“工業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轉型的總趨勢,服務業發展水平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生產社會化程度和市場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市場經濟從“產品競爭”逐漸轉化為“服務競爭”。服務設計作為“以人為中心”的設計戰略是服務經濟與設計結合的產物,它研究如何更好地為用戶提供服務,從而提高用戶滿意度和推動服務向前發展。產品服務系統設計轉變了傳統的設計思維,應用服務設計特點創造“可持續解決方案”,引領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
P55從概念的提出到現在僅有十幾年的時間,在國外的發展較成熟,國內起步較晚。其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理論研究和設計提案兩方面,理論研究關注基本概念、分類以及方法的研究,設計提案主要涉及現實案例和工作坊提案。目前成功的現實案例有汽車租賃服務、洗衣共享服務、供暖和供電服務等,工作坊提案主要集中在解決居民生活遇到的難題或改善現有不可持續生活方式等方面。從目前現有文獻和案例研究可以發現,其理論研究和提案僅僅針對解決單一問題點,缺乏一定范圍內完整的體系構建方案。
2 生態社區規劃
“社區”(Commun.ty) -詞源于拉丁語,是指聚集在一定范圍內的,具有一定的人口數量、一定規模的設施、一定特征的文化的生活區域。20世紀60年代,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基礎上,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首先正式提出了生態社區(ecological community)的概念。生態社區又被稱為綠色社區(green community)、可持續社區(sustainable community)、宜居社區(Livable community)、生態鄰里(Ecological Neighborhood)、全球生態社區網(GEN)等。它的主要特點是達到社區生態平衡,目標是構建節約能源、經濟高效、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社區。
社區是居民生活的最基本單元,它為居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與基本生活條件,保障居民社會福利。通常社區建設以住宅建設為主,基礎設施配套與區內規劃為輔。生態社區概念強調社區在原本規劃理念的基礎上引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并從方方面面入手實現社區的可持續性。除了現有的住宅與園區規劃,如何通過生態社區的設計規劃幫助居民享受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同生態住宅設計同樣重要。目前生態社區規劃設計主要由建筑設計師或城市規劃設計師來完成,并且主要關注建筑與社區整體規劃的設計,很少關注居民可持續生活方式等問題。在此需要工業設計師的介入,并借由他們所具有的產品設計與用戶體驗方面的專業知識,重新構建生態社區內居民生活方式系統,從而從恨本上達到生態社區的目標。
3 案例分析
生態社區理論與實踐的發展以英國、德國、瑞典、丹麥等歐洲國家最成熟,如英國最著名的貝丁頓(BedZED)零耗能小區、丹麥的Beden低碳社區、德國的弗萊堡(Vauban)社區以及瑞典的維克舍社區等。這些社區均以低碳可持續為理念,成為走在世界前列的生態社區典范。
3.1 英國貝丁頓(BedZED)零耗能小區
英國貝丁頓零耗能小區是英國首個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可持續社區,由世界著名低碳建筑設計師比爾.鄧斯特設計,于2002年建造完成。其生態理念的實踐表現在零碳排放、可持續交通、可持續材料、可持續食物和水資源、生物多樣性等方面。該小區居民享受著生態社區帶來的設計和服務,他們的生活方式在能源、交通出行、公共設施等方面有了重大的改變。其中,小區內的汽車俱樂部實行的汽車租賃系統是一個典型的PSS案例,居民通過汽車的共享減少汽車閑置和個人汽車保有量,從而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與環境的保護(見圖1)。 3.2 德國弗萊堡弗班(Vauban)社區
Vauban社區(見圖2)是德國著名的“零汽車社區”,坐落于德國西南方素有“歐洲太陽能之都”的弗萊堡,人口約為5500人。該社區在節能減排、減少交通、社會整合以及創造可持續鄰里單元等方面取得了突破。社區內建筑的規劃以及對居民可持續的引導為產品服務系統的構建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民眾可以共享汽車、洗衣機和電冰箱等設備,如16戶居民可以共享三臺洗衣機及兩臺冰箱。這些共享服務為社區的可持續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3.3 瑞典斯德哥爾摩哈馬比低碳社區(Hammarby Community)
位于瑞典斯德哥爾摩城區東南部的哈馬比低碳社區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典范生態社區。該地方曾經是一處污染嚴重的小型廢棄工業港口,經過高度的社區規劃,如今已變成瑞典的典范生態社區。生活在社區中的民眾使用再生能源;居住在低碳建筑;通行在電動交通系統中,他們了解垃圾分類、掌握資源回收再利用等。該社區以環境建設為基礎,創建了一個集能源生產、廢物處理、運輸、回收再利用、環境保護為一體的復雜系統。同樣,這個復雜的系統可視為一個大的產品服務系統,它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服務設施和可持續生活方式(見圖3)。
從以上生態社區的案例中可以發現,生態社區的規劃理念以使用再生能源(太陽能和生物能)、綠色交通(汽車租賃、自行車、電動公共交通)、節能減排、回收再利用等為主要特點。生態社區中可以明顯地發現產品服務系統設計的實例,但這些僅僅是產品服務系統設計在生態社區中應用的冰山一角,在生態社區下仍有許多值得探討和研究的PSS方向。
4 生態社區規劃與產品服務系統設計
通常傳統生態社區的建設只注重基礎設施建設,僅僅為居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設施。然而引導和構建居民可持續的生活方式才能從根本上實現生態社區的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生活方式必須關注居民生活行為、生活理念、生活質量等,構建合理的行為與消費模式。社區內居民最基本的需求可以簡單歸納為:住房、服裝、食品、醫療、教育、能源、交通和休閑等。目前,在生態社區中,住房、能源和交通的設計最為普遍和深入,其他方面的研究較少。但通過PSSD的介入,在這些方面有很大的研究空間。
如果將PSSD引入到生態社區中,對于生態社區來說,更有利于解決社區居民不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問題。首先,PSSD可以對社區居民生活進行系統規劃;其次,正確引導居民行為和消費模式,將居民行為與消費嚴格控制在環境可控制范圍內同時又不損害居民利益;最后,PSSD的推廣有助于從根本上達到生態社區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對于PSSD來說,生態社區可以為PSS的構建提供良好的基礎設施。PSS是一個復雜的創新系統,在構建的過程中需要相關利益者的協作完成。如政府相關部門、生產商與服務商、物流商、設計師、用戶、廢物處置商等。生態社區是在政府相關部門的政策下推行的,同時社區內有較完善的基礎設施,這些都為PSSD的推行提供良好的條件。
5 總結
可持續發展仍將是未來發展的主題之一,生態社區的建設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深入也必將是未來人類的選擇。本文通過對產品服務系統與生態社區概念和內涵的解析,以及生態社區的成功案例分析得到啟示:將PSSD與生態社區規劃相結合是可行和必行的,并且在可持續生活方式領域有很多值得研究的方向。PSSD能集中解決居民不可持續生活方式問題,真正到達生態社區目標,同時生態社區為它提供有利的基礎條件。
核心期刊論文發表推薦雜志《工業儀表與自動化裝置》系我國儀表行業的科技雙月刊。以為過程控制工程設計及工程建設服務為主要宗旨,積極宣傳國內外自動化和儀器儀表行業的科研設計、信息與動態、新技術和新工藝,交流在設計、操作、使用、維修等方面的經驗。
文章標題:核心期刊論文發表生態社區下產品服務系統設計探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donghua/3030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