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歷史論文 發布日期:2012-11-22 08:51 熱度:
一、北京歷史名園和北京紫竹院公園
2003年,北京市規劃委員會、北京市園林局提出了21家歷史名園的名單:天壇公園 、北海公園、景山公園 、中山公園、勞動人民文化宮、陶然亭公園、恭王府花園、宋慶齡故居、什剎海公園、動物園、紫竹院公園、玉淵潭公園、日壇公園、月壇公園、地壇公園、蓮花池公園、頤和園、圓明園遺址公園、香山公園、北京植物園、八大處公園。其中:頤和園、天壇為世界文化遺產單位。
紫竹院公園位于北京海淀區,建于1953年,近48公頃,其中水域面積16公頃。和舉世聞名的頤和園、天壇公園等皇家園林比,它歷史遺跡不多、知名度也不高。但正是這個特征,以及其自然山林的親民性和市井氣息,在這21家歷史名園中具有代表性,因此對該園的保護和利用進行探討具有一定意義。
二、北京紫竹院公園的歷史價值
1、北京紫竹院公園和北京城市發展
《紫竹院公園志》中提到:“紫竹院大湖不是人工湖,是天然湖泊,以前湖底有眾多泉眼,水量可觀” [1]。侯仁之先生在《蹤跡高梁河》[2]一文中,推斷、紫竹院湖泊是歷史上高梁河未經開鑿之前的水源出處,同時他對高梁河的水道進行了恢復。正是這個推斷,揭開了紫竹院之水在北京歷史上薊城、金中都、元大都發展過程中的作用。
薊城時期,未經開鑿之前,紫竹院湖泊泉眼在北京西郊的潛水溢出帶上,水流出成高梁河,在薊城西北郊,流經薊城北,又轉向東南[3],是薊城郊外的灌溉水源,但是水量有限。公元225年,曹魏鎮北將軍劉靖從梁山(今石景山)鑿車廂渠,從漯水(今永定河)引水注高梁河上源(今紫竹院公園之水),為當時薊城郊外稻田的灌溉豐富了水源。這項工程是北京歷史上第一個規模巨大的灌溉工事[4]。
金初,紫竹院湖泊再次接受水源補給,以補充高梁河之水。為了解決通州到金中都運河的水源問題,金代將高梁河西北的玉泉山諸泉接甕山(今萬壽山)前甕山泊(今昆明湖),通過海淀地區的臺地,轉而南流,匯入紫竹院之水,合高梁河,注入運河 [5]。玉泉山和甕山諸泉第一次成為了北京水源地,這又是北京歷史上又一次重大水利工程。
元朝,元世祖忽必烈以太寧宮瓊華島為中心營建大都。太寧宮瓊華島是金在遼代基礎上建立。其所在的湖泊即高梁河河水灌溉[6]。眾所周知,元朝的大都城格局奠定了今天北京城的基礎。由此推演,如果上承補充高梁水之水源,下灌北海之前身紫竹院之水位置改變,北京城今日也許是另外模樣。
2、北京紫竹院公園歷史價值的非物質內涵
《佛羅倫薩憲章》第五條寫道,歷史園林“是一種文化、一種風格、一個時代的見證……”,所以歷史名園即包含物質的實體,也包非物質內涵[7]。
2011年8月23日,北京舉行了第九期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論壇—“歷史名園與歷史名城•世界名園與世界城市”。論壇上,著名作家趙大年以倫敦橋的例子來說明了歷史園林非物質的內涵:
建于1176年的倫敦橋,目睹了泰晤士河的滄桑,該橋上取景的電影《魂斷藍橋》,使該橋更加聞名。但是1968年,英國為倫敦城市建設想拆此橋,美國一位富商趁機買下,委托專業人士,將拆下的橋石編碼、裝船、運抵美國,并將此橋捐獻給亞利桑那州,倫敦橋豐厚的內涵在美國吸引力了世界。英國政府為此懊惱不已。
如倫敦橋的例子說明的,紫竹院公園這樣的歷史名園既有有形的實體價值,同時也有無形的非實體價值。這種隱形的價值往往不可估量。
三、北京紫竹院公園的保護和利用
首先,迫切需要制定和完善歷史名園的相關法律法規
1981年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與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共同設立的國際歷史園林委員會在佛羅倫薩召開會議,起草了一份歷史園林保護憲章,后由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登記為《威尼斯憲章》附件,即《佛羅倫薩憲章》。
國內,相關法律和法規有:《中華人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細則》、《紀念建筑、古建筑、石窟寺等修繕工程管理辦法》、《城市綠化條例》、《古建筑消防管理規則》、《北京市文物保護管理條例》等等。
但是目前的法律法規沒有專門針對歷史名園的。因此首要問題是出臺針對歷史名園保護相應的法律法規[8]。
其次,上文中已經提到了北京紫竹院公園和周圍河流水系、園林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紫竹院公園的保護和利用必須融入到城市規劃建設大框架中去。
1976年通過的《內羅畢建議》[9],提出“歷史地區”的概念,歷史保護不僅僅是圍繞文物建筑的地區,還指包括有人類活動的周邊環境。
如果將綠色比作園林,灰色比作建筑等硬質設施,城市發展伴隨著灰色擴張、綠色分崩離析的過程。我們能否將綠色重新包圍灰色呢?
對比現代園林奧林匹克公園北京紫竹院公園和發現,一個內向,另一個外向。內向和外向不只基于圍墻和沒有外圍墻,而是通過公園和基礎設施、周圍建筑和環境的關系。奧林匹克公園,縱橫道路體系和外部交通緊密相連,地鐵站開在公園內部。這樣的結合帶給人的直觀感受是不同的。例如如果市民路過大屯北路,兩邊為公園景色,那么即使不游玩公園,他都和游人有在景中游之感。
如果游客要去參觀鳥巢,他會想到去奧林匹克公園,因為鳥巢在奧林匹克公園內。但是去國家圖書館,也許只有少數人知道隔壁就是紫竹院公園。前者公園包圍建筑,后者公園和建筑各自獨立,甚至有建筑蠶食公園之感,事實也是如此。據《紫竹院公園》記載,1979年,北京圖書館新館(今國家圖書館)占用公園土地。圖書館建筑前需要廣場和綠地景觀襯托,紫竹院公園和國家圖書館毗鄰,為什么它們不能連為一體,互相增色呢?
紫竹院公園歷來以其自然山林公園的特性,受大眾喜愛,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市井氣息濃。因此它更應該考慮和外部融合。侯仁之先生曾寫道:“……把大路兩邊北京大學校門的圍墻都打開,使校園里有名的古代園林的風貌展現出來供一切過往行人欣賞,該是多么好啊!” [10] 將一處公園孤立地包裹成巴掌大的地方,未必能減少蠶食和遺忘,反而不利于將綠色擴大到周邊,即使是歷史名園,也是值得考慮的。
此外,紫竹院公園的保護和利用可以考慮長河的連續性。
金代將玉泉山諸泉引至紫竹院湖泊,合高梁河的水渠即今天的長河。現在其上游一段已是京密引水渠昆玉段的一部分。
利用水源地、引水渠灌溉湖面開辟園林的例子很多,比如乾隆將昆明湖改造成園林,是水利工程和造園相結合的范例。北海公園的前身也是如此。今日,除大水面可以利用,水渠河道這樣的線性景觀也可成為城市園林。歷史上,穿紫竹院公園而過的長河曾是文人去往西山踏青的水路。據《帝京景物略》記載,“岸北數十里,大抵皆別業,僧寺……”。元代大護國仁王寺、明代朝真觀、雙林寺等等。這些寺廟大都已毀。[11]現今比較完整的有明代萬壽寺。光緒年間的重修紫竹院碑記中記載:“……古剎紫竹院者乃萬壽寺下院……”。這里說明了萬壽寺和紫竹院公園息息相關。歷史的脈絡實際從沒斷過。如果長河兩岸,結合挖掘古跡,成為和紫竹院公園連為一體的濱河公園,那么歷史渠道和今日渠道的交接就能將紫竹院公園、頤和園、玉淵潭公園聯系起來,可謂古今交融。(圖)
圖 頤和園、紫竹院公園和玉淵潭通過昆玉河和長河的連接(作者自繪)
北京紫竹院公園作為歷史名園,是城市發展的推動力之一。現在它和其他歷史園林一樣,面臨著相同的尷尬。對于它的保護和利用,既要從法律的制度上考慮,也要使其變得開敞、外向、惠及更多民眾,融入整個城市系統建設中。
參考文獻:
1.紫竹院公園管理處,紫竹院公園志[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3:26
2.侯仁之,追跡高梁河,北京城的生命印跡[M],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 店,2009:166
3.侯仁之,北京歷代城市建設中的河湖水系及利用,北京城的生命印跡[M],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102
4. 侯仁之,北京都市發展中的水源問題,北京城的生命印跡[M],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64
5. 侯仁之,北京歷代城市建設中的河湖水系及利用,北京城的生命印跡[M],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107
6. 侯仁之,元大都城,北京城的生命印跡[M],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198
7.威尼斯憲章http://wenku.baidu.com/view/7b9f9ce2524de518964b7d43.html
8.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所,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北京歷史名園保護及其對建設世界城市的貢獻,科研報告
9. 內羅畢建議http://wenku.baidu.com/view/ba3be2778e9951e79b89274f.html
10.侯仁之,試論北京城市建設的兩個基本問題,北京城的生命印跡[M],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295
11.紫竹院公園管理處,紫竹院公園志[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3:115-118
文章標題:以紫竹院公園為例談北京歷史名園的保護和利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lishi/1416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