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电影网_久久久久久电影_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按摩秒播_天堂福利影院_国产男女爽爽爽免费视频_国产美女久久

歷史教學反思論文史官及史學影響下的唐代古文運動

所屬欄目:歷史論文 發布日期:2014-08-16 15:49 熱度:

  張榮芳先生曾指出:“從韓愈、李翱、李漢等的交往看來,可能韓、柳的古文運動的淵源之一,也是來自這些史官傳承的史學。” [1 ] (210)并將“唐代史學與古文運動的關系”列為他亟待解決的問題。

  摘 要:唐代古文運動的興起有著復雜的原因,若將其與中唐史官及史學聯系起來,便會發現二者之間的密切關系:其一,古文運動的發起人員多為史官及其交游者;其二,古文運動的“文以明道”觀與史家的道德裁判思想一脈相承;其三,古文創作的崇真尚質文風是史傳文學實錄直書精神的內在轉化。

  關鍵詞:歷史教學反思,史官,史學,古文運動

  張氏已意識到史官、史學與古文運動的關系,可惜未見深論。筆者通過對古文運動先驅及倡導者生平的考察,發現他們中相當一部分人有過史官經歷或者與史官交往密切。同時,通過對他們文學觀的考察,發現其中頗多與史學精神及史傳文學相通,如文道觀,對文體、文風的態度等。由此看來,古文運動與史官及史學二者關系密切,正是在史官及史學的影響下,古文運動逐漸興起,本文擬從以下三個方面考察:

  一、古文運動的發起者多來自史官及其交游者

  古文運動的先驅及倡導者、追隨者與史官在人員遞承上存在著交叉的關系。他們或曾任史職,如柳冕、韓愈、李翱及李漢,或具有強烈的史學思想且與史官交往密切,如蕭穎士、李華、梁肅及柳宗元等。

  柳冕,柳芳之子,曾任史官修撰。他“博學富文辭,且世史官,父子并居集賢院。歷左補闕、史館修撰” [2 ] (4537)。韓愈,曾任史館修撰,并修《順宗實錄》。史載韓愈“改比部郎中、史館修撰” [2 ] (5257),其交游的士人梁肅、蕭存等與史官也有著密切的關系。韓愈曾從梁肅游,“大歷、貞元之間,文字多尚古學,效揚雄、董仲舒之述作,而獨孤及、梁肅最稱淵奧,儒林推重。愈從其徒游,銳意鉆仰,欲自振于一代” [3 ] (4195)。韓愈與蕭存關系密切,“韓愈少為存所知,自袁州還,過存廬山故居,而諸子前死,唯一女在,為經贍其家”。蕭存乃蕭穎士之子,史稱其“亮直有父風,能文辭,與韓會、沈既濟、梁肅、徐岱等善” [2 ] (5770),蕭穎士有史才并有史著。李翱、李漢被看作古文運動的追隨者。李翱,曾為史館修撰。史載“元和初,為國子博士,史館修撰。常謂史官紀事不得實” [2 ] (5280)。李漢,曾為史館修撰。“文宗即位,召為屯田員外郎、史館修撰”。李漢為韓愈女壻,深受韓愈影響,“漢,韓愈子壻,少師愈為文,長于古學,剛訐亦類愈”。李漢曾“預修《憲宗實錄》” [3 ] (4453-4454)。

  蕭穎士,史稱其有史才。“乃起漢元年訖隋義寧編年,依《春秋》義類為傳百篇”。又“著《梁蕭史譜》”,“史官韋述薦穎士自代,召詣史館待制……俄免官” [2 ] (5768)。則蕭穎士有兩部史學著作,或許還在史館短暫為官。蕭氏與柳芳、韋述、孫逖等史官有交游。蕭穎士“友殷寅、顏真卿、柳芳、陸據、李華、邵軫、趙驊” [2 ] (5769-5770),其中柳芳即曾任直史館、史館修撰等史職,并撰有《唐歷》 [2 ] (4536)。蕭穎士集中有《贈韋司業書》、《仰答韋司業垂訪五首》,韋述有《答蕭十書》并嘗薦穎士自代,足見二人交往之厚。韋述,曾為起居舍人史職。《新唐書》記載他撰《開元譜》二十卷,修《六典》;又與柳芳編綴吳兢所修國史。蕭穎士以韋述為“譙周、陳壽之流”,“為史官二十年,澹榮利,為人純厚長者” [2 ] (4530)。又孫逖,也曾任起居舍人。其任考功員外郞時“取顏真卿、李華、蕭穎士、趙驊等” [2 ] (576),與穎士當有一定的交往。

  李華,雖未曾任史職,但與史官賈至及有史才的蕭穎士交往密切。“李華,字遐叔,以文學自名,與蕭穎士、賈幼幾為友” [4 ] (170)。獨孤及《檢校尚書吏部員外郎趙郡李公中集序》稱“天寶中,公與蘭陵蕭茂挺、長樂賈幼幾勃焉復起,振中古之風,以宏文德” [5 ] (3946)。史載“華善屬文,與蘭陵蕭穎士友善” [3 ] (5047),“(蕭穎士)嘗與華、據游洛龍門,讀路旁碑。穎士即誦,華再閱,據三乃能盡記” [2 ] (5770)。李華又為蕭穎士文集作序,亦可證二人交往密切。另外,李華與劉迅亦有交往。李華“兄事德秀,而友蕭穎士、劉迅” [2 ] (5565),劉迅雖未任過史官,但“續《詩》、《書》、《春秋》、《禮》、《樂》五說” [2 ] (4525),則承續了其父劉知幾的史學家風。

  梁肅,曾被授史職,但未就。《新唐書》云“蕭復薦其材,授右拾遺,修史,以母羸老不赴” [2 ] (5774)。梁肅是獨孤及的弟子,并受到李華的識拔,又與蕭存交往,而這三人都是受史學影響極深的人。崔元翰《右補闕翰林學士梁君墓志》:“年十八,趙郡李遐叔、河南獨孤至之始見其文,稱其美,由是大名彰于海內。” [6 ] (4967)史載“(蕭存)與韓會、沈既濟、梁肅、徐岱等善” [2 ] (5770)。柳宗元,雖不曾為史官,但有修史之志。曾言:“昔與退之期為史,志甚壯。” [7 ] (812)并作《與韓愈論史官書》闡發史官的責任,又作《段太尉逸事狀》向韓愈提供史料。

  由以上可以看出,從古文運動的先驅蕭穎士、李華,柳冕、獨孤及、梁肅到韓愈、柳宗元等倡導者,再到李翱、李漢等古文運動健將,他們或任史官或與史官交游,與史學關系密切,古文運動的發起者多來自史官及其交游者。

  二、古文運動的“文以明道”與史家之道德裁判思想一脈相承

  我國史官自古就有秉褒貶之筆、寓勸善懲惡的志向。孔子修《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弊起廢,王道之大者也” [8 ] (3297)。這種勸善懲惡的觀念帶有明顯的道德裁判性質。劉知幾《史通》論褒貶史事,繼承了儒家道德裁判的思想。“昔夫子修《春秋》,吳楚稱王而仍舊曰子。此則褒貶之大體,為前修之楷式也” [9 ] (106)。唐代史官大都秉承了“不虛美,不隱惡,勸善懲惡的原則,以執行歷史撰述與道德裁判的任務” [1 ] (1 )。柳芳《唐歷》就因為“不立褒貶義例,為諸儒所譏訕” [2 ] (4536)。   古文運動的先驅以及倡導者也多具有這種史家道德裁判的思想。蕭穎士極力贊揚《春秋》示褒貶、懲惡勸善的義法,并曾依魯史編年之例,著《歷代通典》。他在給韋述的書信中說:“孔圣斷唐虞以下,刪帝王之書,因《魯史記》而作《春秋》,托微詞以示褒貶。全身遠害之道博,懲惡勸善之功大。”又批評司馬遷、班固所編史書“其文復而雜,其體漫而疏,事同舉措,言殊卷帙”,“于是圣明之筆削、褒貶之文廢矣” [5 ] (3277-3278)。其對司馬遷、班固的看法雖有些片面,但卻明顯體現了史書任務在褒貶的史學觀。又認為史學的功能應是“立言寄青史,將以贊王道” [10 ] (1596),“王道”即儒家的道德思想。為此,他曾實踐自己的史學主張,“著《歷代通典》,起于漢元十月,終于義寧二年,……標一字以舉凡” [5 ] (3278)。

  李華贊同史的功用在于褒貶懲勸,其《著作郎廳壁記》曰:“文之大司,是為國史,職在褒貶懲勸,區別昏明。”贊揚孔子作《春秋》“因歷象以正時元,假鬼神而討有罪,善人勸焉,淫人懼焉” [5 ] (3204-3205)。《安陽縣令廳壁記》表達了同樣的觀點:“記事者,志盛德而旌善人。” [5 ] (3210)柳冕也明確地表達了史家道德裁判的思想。“夫圣人之于《春秋》,所以教人善惡也”,“求圣人之道,在求圣人之心,求圣人之心,在書圣人之法。法者,凡例褒貶是也” [5 ] (5355-5356)。獨孤及也說:“孔子作《春秋》以繩當代,而亂臣賊子懼。謚法亦《春秋》之微旨也。在懲惡勸善,不在哀榮;在議美惡,不在字多。” [5 ] (3927)梁肅亦表達過類似的思想,他在給獨孤及集作序時說:“怨刺形于歌詠,諷議彰乎史冊。” [5 ] (5260)

  韓愈同樣表達了勸善懲惡的史學思想。進士及第后他曾表示:“若都不可得,猶將……求國家之遺事,考賢人哲士之終始,作唐之一經,垂之于無窮,誅奸諛于既死,發潛德之幽光。” [11 ] (688)這種觀念正是《春秋》褒貶手法,即史家的道德裁判。但是后來的《答劉秀才論史書》卻說:“愚以為凡史事褒貶大法,《春秋》已備矣。后之作者,在據事跡實錄,則善惡自見,然此尚非淺陋偷惰者所能就,況褒貶邪?”又舉例以證明“為史者不有人禍,則有天刑” [11 ] (3103)似乎否定了史家褒貶之法,但仔細一思考,韓愈所舉的事例卻不能證明他的觀點。如“孔子圣人,作《春秋》,辱于魯衛陳宋齊楚,卒不遇而死”, “左丘明紀春秋時事以失明,司馬遷作《史記》刑誅,班固瘐死” [11 ] (3103)等均與史實不符,韓愈不會連這點史識都沒有。此文是韓愈任史館修撰后不久所作,此時重要工作是修國史。韓愈不是不贊成褒貶,而是感到修國史要排除外界干擾正確地褒貶,公正地實行道德裁判非常艱難,所以他感到恐懼。正如他的文章所說:“且傳聞不同,善惡隨人所見。甚者附黨,憎愛不同,巧造語言,鑿空構立善惡事跡。于今何所承受取信?” [11 ] (3104)柳宗元明確指出:“退之之恐,唯在不直、不得中道,刑禍非所恐也。” [7 ] (809)故此文并不代表韓愈否定《春秋》褒貶義法。其后他所完成的《順宗實錄》證明他不是一個“草草作傳記,令傳萬世” [11 ] (3104)的人,依然執行著史家道德裁判的職責。

  柳宗元有很強的史學意識,曾言:“昔與退之期為史,志甚壯,今孤囚廢錮,連遭瘴癘羸頓,朝夕就死,無能為也。” [7 ] (812)他贊同史應該褒貶,《謚議》篇云:“伏以《魯史》褒貶,《虞書》黜陟,彰善癉惡,王教之端。” [7 ] (190)又作《段太尉逸事狀》標舉段秀實高尚的道德,實踐史家的褒貶之法。李翱在史學上繼承了韓愈的思想,“故欲筆削國史,成不刊之書,用仲尼褒貶之心,取天下公是公非以為本”,“韓退之所謂‘誅奸諛于既死,發潛德之幽光’是翱心也” [12 ] (42)。李翱的史學觀可以總結為兩點:一、史官要“以記錄是非為事”,這個“事”實際就是編史的原則,具體內容是“勸善懲惡,正言直筆。紀圣朝功德,述忠臣、賢士事業;載奸臣、佞人丑行。以傳無窮。”二、李翱指明了正確的歷史方法論。他強調修史應該“指事說實,直載其詞,則善惡功跡皆據事足以自見矣。” [13 ]

  與史學上強調勸善懲惡的道德裁判相對應,古文運動先驅及倡導者在文學上強調“道”,這種“道”基本上指的是儒家道德思想,從而使文學與史學在“道”的層面上得到統一,表現在古文運動先驅的身上即強調文學的“宗經”。蕭穎士在文學上主張上承“六經”,親近“風雅”,而有益于“王化”。蕭氏有極強的崇經思想,在《贈韋司業書》中云:“仆有識以來,寡于嗜好,經術之外,略不嬰心。” [5 ] (3227)同時,蕭穎士強調為文要親近“風雅”,《為陳正卿進續尚書表》說:“質文一變,風雅大興。” [5 ] (3268)《江有歸舟序》則提出“文也者……所務乎激揚雅訓,彰宣事實而已” [10 ] (1594)。他還進一步強調文章要有益于“王化”,即行使美刺教化的功能。“丈夫生遇升平時,自為文儒士,縱不能公卿坐取,助人主視聽,致俗雍熙,遺名竹帛,尚應優游道術,以名教為己任,著一家之言,垂沮之益,此其道也” [5 ] (3275)。

  李華在文學上宗經。他說:“文章本乎作者,而哀樂系乎時。本乎作者,六經之志也;系乎時者,樂文武而哀幽厲也。……夫子之文章,……蓋《六經》之道也。屈平、宋玉哀而傷,靡而不返,《六經》之道遁矣。”甚至說“有德之文信,無德之文詐。” [5 ] (3196)獨孤及評論李華的文章時說:“公之作本乎王道,大抵以五經為泉源。” [5 ] (3946)柳冕在文學上強調“文章本于教化,形于治亂,系于國風” [5 ] (5356)。獨孤及為文亦主張宗經,梁肅《祭獨孤常州文》記載:“嘗謂肅曰:‘為學在勤,為文在經。勤則能深,經則可行。’” [5 ] (5306)梁肅在文學觀上表現出明顯的重道輕文傾向,他認為:“文之作,上所以發揚道德、正性命之紀;次所以裁成典禮、厚人倫之義;又其次,所以昭顯義類,立天下之中。” [5 ] (5261)又“言文必及經”,“以經為師” [5 ] (5268)。   韓愈進一步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張,平衡“文”與“道”的關系。《爭臣論》首先提出“文以明道”的觀點,“君子居其位,則思死其官;未得位,則思修其辭以明其道。我將以明道也” [11 ] (469)。在《上兵部李巽侍郎書》中重申了此觀點,“謹獻舊文一卷,扶樹教道,有所明白” [11 ] (600)。韓愈“文以明道”中的“道”是以儒家思想為中心的道。“己之道乃夫子、孟子、揚雄所傳之道也” [11 ] (562)。柳宗元贊同“文以明道”,《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始吾幼且少,為文章,以辭為工。及長,乃知文者以明道。” [7 ] (873)《報崔黯秀才論為文書》:“圣人之言,期以明道,學者務求諸道而遺其辭。辭之傳于世者,必由于書。道假辭而明,辭假書而傳,要之道而已耳。” [7 ] (886)當然,柳宗元所指的“道”內容更加廣泛,但不可否認,其“道”仍以儒道為主。李翱在文道關系上繼承了韓愈的主張又有所發展,他強調文、理、義三者兼備。“義深則意遠,意遠則理辯,理辯則氣直,氣直則辭勝,辭勝則文工” [12 ] (44)。李漢在文道關系上主張“文者貫道之器也,不深於斯道,有至焉者不也” [5 ] (7697)。

  綜上所述,史家勸善懲惡的道德裁判精神不但存在于史官中,古文運動的先驅及倡導者亦有很強的道德裁判精神,他們通過“宗經”將它化為“古文”中對“道”的追求,進而提出“文以明道”原則。從而使儒家的道德思想在“古文”中得以激活,在某種意義上構成了文學吸收史學精神的重要方面。

  三、古文創作的崇真尚質文風是史傳文學實錄直書精神的內在轉化

  “實錄”、“直書”是中國史傳文學的優良傳統,司馬遷《史記》歷來被稱為“實錄”之典范,班固指出:“自劉向、揚雄博極群書,皆稱遷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 [14 ] (2738)則“實錄”不僅是對歷史事實的“不虛美,不隱惡”,還包括文方面“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唐代劉知幾繼承了這種實錄的精神,“茍愛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惡必書,斯為實錄。” [9 ] (402)“夫所謂直筆者,不掩惡,不虛美,書之有益于褒貶,不書無損于勸戒。” [9 ] (529)正是這種實錄精神使史傳文學在文體上基本保持了散體的特征,而在文風上遵循著“辨而不華,質而不俚”的原則。在古文運動的發展過程中,其先驅及領袖人物由于與史官的密切關系,而繼承了史傳文學的這種傳統,在文學形式上提倡“宗真尚質”,即在文體上提倡散體、反對駢體,在文風上強調質樸自然,反對雕琢矯飾。

  蕭穎士說:“仆平生屬文,格不近俗,凡所擬議,必希古人,魏晉以來,未嘗留意。” [5 ] (3276)崇尚周、秦、漢之文。反對六朝駢儷之文,“文也者,非云尚形似,牽比類,以局夫儷偶,放于奇靡,其于言也,必淺而乖矣” [10 ] (1594)。李華在文體上稱贊元德秀的文章“可謂與古同轍” [5 ] (3249)。文風上他“反魏晉之浮誕”,反對“化物諧聲為文章” [5 ] (3197)。柳冕反對“本于哀艷,務于恢誕,亡于比興”,“流蕩不返,使人有淫麗之心”的文章,提倡“古人之文”。獨孤及則指出:“自《典》、《謨》缺,《雅》、《頌》寢,世道陵夷,文亦下衰,故作者往往先文字后比興。……及其大壞也,儷偶章句,使枝對葉比,以八病四聲為梏拲,拳拳守之,如奉法令。聞皋繇史克之作,則呷然笑之。天下雷同,風驅云趨。文不足言,言不足志。” [5 ] (3945-3946)由此可見,他同樣反對“儷偶章句”之文。梁肅則認為:“文本於道,失道則博(一作傳)之以氣,氣不足則飾之以辭,蓋道能兼氣,氣能兼辭,辭不當則文斯敗矣。” [5 ] (5261)由此可知,古文先驅者在文體觀念上是基本一致的,他們反對六朝以來駢儷之文,并對偶章儷句進行批評,同時贊揚和欣賞先秦、秦漢散體文。

  古文運動的倡導者韓愈、柳宗元,及追隨者李翱等也都提倡散體,反對雕琢矯飾文風,同時他們又創作出大量優秀的古文作品,真正使“古文”代替了駢文,推動古文運動走向勝利。韓愈雖然并不絕對否定駢文,但他仍然反對駢文那種過分雕琢的風氣,在《答李秀才書》中他就曾說“不以琢雕為工” [11 ] (725)。當然,韓愈的最大功績在于以大量具有高度藝術成就的“古文”創作沖擊了駢文的統治地位。其論說文格局嚴整,層次分明,說理透辟,理足氣盛;其傳記文高屋建瓴,條理分明,迭宕起伏;其抒情文感情真摯,融敘事、抒情為一爐。柳宗元也反對形式主義傾向,認為:“今世因貴辭而矜書,粉澤以為工,遒以為能,不亦外乎?” [7 ] (886)批評 “駢四儷六,錦心繡口” [7 ] (489)的創作風氣,要求文章寫作要“本之《書》以求其質” [7 ] (873)。柳宗元也創作了大量的古文,其中山水游記尤為出色。李翱追隨韓愈,致力于“古文”創作。曾說:“吾所以不協于時而學古文者,悅古人之行也;悅古人之行者,愛古人之道也。”將文與道結合起來。又反對文章尚異、好理、溺于時、好難或者好易。 [12 ] (44)李翱“至今行世的100余篇文章大部分是推行古文的產物,他的文章神似韓愈,但卻獨具一格,呈現出自然、樸實,重事實、少虛浮的特點” [12 ] (前言4)。

  韓愈、柳宗元不僅反對駢體風氣,提倡散體質仆的文風,而且在創作中還不斷向史傳學習。韓愈的碑志文就大量繼承了史傳的寫法,方苞說:“退之、永叔、介甫俱以志銘擅長。但敘事之文,義法備于《左》、《史》。退之變《左》、《史》之格調,而陰其義法。” [15 ] (615)錢基博也說:“韓愈碑志之文,可大別為三,有豪曲快字……而運以司馬遷之浩氣逸致者;有奇字拗語……而運以司馬遷之浩氣逸致者。” [16 ] (135)柳宗元為文亦本經而參史,“本之《春秋》以求其斷”,“參與《國語》以博其趣”,“參之太史公以著其潔” [7 ] (876)。

  參考文獻:

  [1] 張榮芳.唐代的史館與史官[M].臺灣:臺灣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84.

  [2] 歐陽修.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3] 劉 昫.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4] 王讜撰,周勛初校證.唐語林校證[M].北京:中華書局,1987.

  [5] 董 誥.全唐文[M].北京:中華書局,1983.

  [6] 李 昉.文苑英華[M].北京:中華書局,1966.

  [7] 柳宗元.柳宗元集[M].北京:中華書局,1979.

文章標題:歷史教學反思論文史官及史學影響下的唐代古文運動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wenyi/lishi/22363.html

相關問題解答

SCI服務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 自拍偷拍精品 |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闺蜜 | 在线看91 | 久草免费在线视频 |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老牛影视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精品在线一区 | 97色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91在线免费观看网站 |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 | 亚洲精品黄色 | 九九九色 | aaaaaa大片免费看最大的 | 一级特黄色毛片 | 久草在线视频中文 | 日本成人中文字幕 | 91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 | 欧美在线看片 | 99日韩 | 久优草 | 日韩久久精品视频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 www.嫩草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最热 | 欧美午夜视频 | 天天爱天天操 | 中文字幕高清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一级毛片免费完整视频 | 91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久久二区 | 日韩中文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一二三 | 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 欧美 日韩 国产 成人 在线 91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大片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 |